貉疾病防治

合集下载

貉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貉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Y a n g z h i j i s h u貉子以产毛皮为主,而且貉子肉还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因貉子的经济价值较高,使其养殖的数量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但由于养殖者缺乏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手段,导致貉子经常发生各种疾病,给养殖者带来了经济损失。

本文就貉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为貉子的养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病毒性肠炎(!)症状表现貉的病毒性肠炎发作时,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剧烈腹泻,黄灰绿色水样排泄物恶臭,到后期会变成煤焦油性状,早期发病时貉会拒绝进食,腹部胀大,身体高热,变得消瘦且无精神,后期会因过度麻痹痉挛而导致死。

患有急性病毒性肠炎的貉会在无任何症状表现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对于此病来说,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按期进行疫苗接种。

在貉子发病后可采用抗生素进行肌肉注射,以防止出现并发症。

抗生素可选用庆大霉素#$%万单位的,另同时在貉子的皮下采用葡萄糖、维生素&、维生素'!进行点滴,可补充治疗貉子严重腹泻与脱水症状。

"、犬瘟热(!)症状表现犬瘟热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接触性传染病,全年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引发此病。

此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类、貉子、狐狸、豺狼等动物,一旦发病,死亡率可超过()*,此病是毛皮动物的天敌。

貉子发病后,起初的症状是身体发热,眼鼻和呼吸道及消化道出现粘膜卡他性炎症,此病会在中后期表现为貉子拒绝进食、经常性呕吐、水样恶臭血便,不时表现出惊厥尖叫,抽搐昏迷,四肢瘫痪等神经性的症状。

犬瘟热急性发作时,貉子的体温会达到#+ 以上。

有的突发性急症,貉子会突然口吐白沫并在几分钟内死亡。

慢性发作时,其病期较长,传播范围较广,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

(")防治措施当貉子被确诊感染犬瘟热病时,应立即进行犬瘟热疫苗注射,进行被动的犬瘟热免疫,同时,可用血清或马血清在貉子的皮下注射,一般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貉子传染病的预防

貉子传染病的预防

貉子传染病的预防
搞好养貉场卫生,定期消毒、杀虫、灭鼠等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除此以外,预防传染病发后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预防接种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潜在传染病地区,或邻近地区发生传染病,都应有计划地给健康的貉进行免疫接种,这是一捉积极主动的预防方法,预防接种必须根据疫苗的免疫期限,每年至少进行12次,在进行免疫接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过期的待物制品不能使用,应注意疫苗的保存温度,以防失效,一般情况下,两种疫苗不宜同时接种。

(2)药物预防
对某些细菌性传染病。

药物预防有一定效果,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呋喃类药物可控制一些传染病。

但长期使用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影响防治效果,最好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同时将各种有效药物交替使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1。

第四节 貉病的防治

第四节 貉病的防治

防治:
• 防:科学饲养,喂营养全面、品种齐全、 品质新鲜、比例适当的料。 • 治:从分析病因着手调整饲料品种结构、 合理搭配,调理胃肠功能,提高消化率。 • 1.内服乳酶生片或酵母片,每次喂食时+2 片;im复合VitB,2ml/次,连注1周. • 2.真菌感染:患部涂擦2%碘酊或碘甘油,1 次/天,连用3天;也可口服灰黄霉素或外用 制霉素。
(一)传染病
• 主要是防,常用的疫苗有犬瘟热弱毒疫苗、病毒 性肠灭活苗、貉 阴道加德纳氏菌灭活菌苗、貉 绿脓杆菌多价灭活苗、巴氏杆菌多价灭活苗等。 三联苗: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肝 炎(狐脑炎)应如下: • 1.正常每年12月中旬、7月上旬两次接种。幼60 日龄首免。 • 2.仔未吃上初乳的2周龄首免。 • 3.配种前未行接种的场,幼貉30日龄首免。 • 4.以往发生过犬瘟热的场,应重复免疫,45日龄 首免,60日龄2免,必要时再隔14天3免。 • 用量:貂1ml;狐貉都2ml;大型公狐3ml。
• 病因:料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微量元 素、含硫aa、VitH等缺乏或不平衡引起代 谢紊乱、恶癖或神经功能障碍等。 • 症状:貉将被毛的毛尖吃掉,多发生于尾、 颈、臀及体侧等部,似毛绒被剪过一样。 • 防治:料中添加微量元素铜、钴、硫、锌、 铁、锰等,+石膏粉、羽毛粉、骨粉及含 硫aa(胱aa、蛋aa)等预防。换毛期料中 增加添加剂给量。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
• 每年进行2次驱虫,时间一般与注射 疫苗时间靠近。但要间隔7天以上。 • 用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 咪唑、驱蛔灵、肠虫净等。
五、常见病防治
• (一)传染病:犬瘟热、病毒性肠 炎、加德纳氏菌病、巴氏杆菌、狂 犬病等 • (二)寄生虫病:蛔虫病、绦虫病、 旋毛虫病、肠吸虫病、螨病。 • (三)自咬症、食毛症、白鼻子病 (长指甲、干腿症)、红爪病等

貉病防治_精品文档

貉病防治_精品文档

貉病防治1、母貉没奶水这种情况所占比例较高。

母貉分娩后,由于没有足够的奶水供养幼貉,导致部分幼貉因营养不足而死。

母貉奶水不足,先天性因素形成的居多,当发现这类状况后,应马上投喂催奶药物,缓解此种现象。

2、产后炎症所致有个别母貉在生产后会患上子宫炎等疾病,这时的母貉因疾患的折磨会对幼崽的觅食行为极其反感,往往会千方百计地躲避幼崽的吸吮,造成有些幼崽由于饥饿而死亡。

有经验的养殖户在母貉分娩完毕会及时喂食预防产后炎症的药物,效果较好。

3、母貉受到惊吓在初期哺乳时,因外界应激使母貉受到惊吓,情绪波动,表现为狂躁不安中叼起幼崽四处藏放或摔打,致使一些幼貉死亡。

在发现母貉叼起幼崽时,养殖户应将窝舍严密封闭起来,保持窝舍安静,母貉听不到外面的动静就会放下幼貉,恢复常态。

4、母貉育儿技巧欠缺有个别母貉生育后,在日常抱搂幼崽时不能把“子女”完全拥入怀中,总会有一两只幼崽被排斥在外,由于产房中特别潮湿,幼崽抵抗力极低,如果两天内无法得到母爱或温暖,幼貉会因受潮着凉而死。

5、幼貉吃奶困难有个别幼崽因体质太弱抢不到奶头,如果连续三天吃不上奶就有可能死亡。

有的则因母貉的奶头少而生产的幼崽多,长期吃不到奶水的幼貉也会因饥饿而死。

避免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辅助生产时,若发现母貉产仔过多,应立即拿出部分幼崽,为其另找“奶妈”或人工喂养。

6、幼崽的红爪病出生后的幼崽因红爪病不能爬行,更不能及时有效地吸食到母貉的奶水。

这样的幼崽一般会脱离母貉和其他幼崽的团队,单独蜷缩在窝舍的角落里或大群以外,如养殖户发现不及时,久之便会死亡。

倘若孕期经常喂食母貉维生素C(水剂),这类病貉即可杜绝。

如发现有这样的病貉,应每天两遍为病幼貉的爪子涂抹维生素C(水剂),五日内可痊愈。

貉的滴虫性肠炎防治

貉的滴虫性肠炎防治

定期消毒
定期对饲养场、食具 、饮水设施进行消毒 ,使用高效、无毒的 消毒剂。
防止野生动物、家畜 和家禽进入饲养场, 以防止病原传入。
对新引进的种貉,应 隔离观察并进行驱虫 处理,确认无病后方 可入群。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定期为貉接种疫苗。 选择可靠的疫苗供应商,确保疫苗质量。
接种时应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鉴别诊断
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肠炎进行鉴别,如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等。同时,还 需与其它疾病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进行鉴别,如胰腺炎、肝炎等。
02
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饲养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舍、食具和
饮水设施。
避免粪便、垃圾和污水堆积,防 止细菌和寄生虫滋生。
定期更换垫料,并确保垫料干燥 、清洁、无霉变。
总结词
忽视预防、治疗不当、卫生条件差是导致貉 滴虫性肠炎失败的主要因素。
详细描述
某养殖场在饲养过程中忽视预防措施,治疗 时选用药物不当,且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部 分貉患上滴虫性肠炎,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 制,甚至出现死亡。经过分析,发现该养殖 场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05
结论与展望
对貉的滴虫性肠炎防治的总结
貉的滴虫性肠炎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概述 • 预防措施 • 治疗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滴虫性肠炎是貉的一种常见疾病,由滴虫引起的消化系统感 染。
症状
患病貉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呕吐、腹部疼痛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和死亡。
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

貉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知识

貉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知识

貉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知识随着国际毛皮市场价格不断地上涨,在我国貉的养殖数量在逐年增加,要提高貉的养殖效益,那么除了要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之外,对于各类疾病的防控也要有所了解,现将貉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知识做成一个问答模式,详列如下:1.大量貉子拉稀是什么原因?怎样防治?答:在饲养群中出现大量貉子拉稀,首先要考虑饲料问题,是否饲料发霉变质?动物性饲料是否腐败?谷类饲料是否存放时间过长?食盐的含量是否过多?谷类饲料是否加工熟化程度不够?以上几种情况都能造成貉大量出现拉稀。

防治要解决好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同时喂庆大霉素、氟哌酸、氯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2.幼貉眼睛发红用什么药?答:因为貉的散热能力差,加之有的户不给貉水喝,引起眼睛上火发红。

出现这种情况可改变饲喂方法,补充一些维生素A,喂三黄片和祛火的药物即可。

也可在眼睛上点眼药水、涂氯霉素眼膏、土霉素眼膏等。

3.貉的爪子和鼻子都是白的,这是咋回事儿?答:首先查看是否有皮屑,如果有就是癣病,应该进行隔离治疗。

因为癣病传染性非常强,应立即注射伊维菌素或通灭。

如果没有皮屑的话,可能是缺少铁、锌、铜和维生素等,建议在生长期饲喂一些貉专用预混料,并添加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促生长的安全药物。

4.貉子毛色由灰变白,这是什么原因?答:①可能是饲料营养不完善,缺少铁、锌、铜等营养元素,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②有的个别毛色变浅,如没有其他变化,有可能是基因变化,在配种时选择毛色纯正、基因稳定的貉留种用。

5.幼貉容易得什么病,怎样预防?答:幼貉容易得肠道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消化不良和沙门氏菌感染等。

首先喂全价饲料,谷类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一定要熟喂,谷类饲料不能半生半熟,煮开后应最少保持20分钟。

发病后可用抗生素和治肠炎的药物,同时饲料中添加助消化的药物如食母生、酵母粉等。

6.貉子肚子胀、不吃食,这是什么病?答:谷类饲料在制作中半生半熟时,在大量食用后可出现肚子胀、腹泻、呕吐或抽搐而死。

貉子常见疾病的防治

貉子常见疾病的防治

4 50 ; 5 00
1 10) 1 0 0
1 7 — 6 2(0 ) 9 0 2 - 2 2 9 9 2 1 0 - 0 5 0 6 0
2辽 宁益 康 生物 制 品有 限公 司 ,辽 宁 辽 阳 .
文 章编 号
猪 水 肿 病 是 由溶 血 性 大 肠 杆 菌 引起 的 肠 道 毒
床症状是体温升高 ,呼吸急促 ,有 时咳嗽,鼻镜 和幼兽 喂易 消化 的饲料 。在料 内加酵母和乳酶生 各 0 ~ .g . 1 、土霉素 12g 5 0 ~ ,能起到预防作用 。 干 燥 ,拒 食 ,进 而 发 展 到肺 炎 。 治疗方法 :青霉素 6 万 I 、链霉素 4 万 I 、 5 红爪 病 0 U 0 u 安痛 定 2m ,注 意体形太小、体 重轻、采食不正 l
痉 挛 、 昏迷 。卡 他 性 胃肠 炎 治 疗 不 彻 底 、病 情 加 的尿 往仔 兽身上涂 抹数 次 ,使母 貉 闻不到异 味,
重 是 出血 性 胃肠 炎 的主 要 诱 因 。
否 则 母 貉 拒 绝 给 仔 兽 喂 乳 ,甚 至 将 其 咬 死 。
6 病 毒 性 肠 炎
[ 稿 日期 ]0 0 0 — 3 收 2 1- 8 0
治疗方法:本病 治疗办法简单 易行 ,除母 兽
变 质 引起 ,病貉 两 眼无 光 、食 欲减 退 、 弓腰 蜷 妊娠期 间 日粮 中应给全价饲料 、补新鲜绿 叶蔬菜
腹 ,个 别 出现 呕 吐 ,排 便 呈 白色 蛋 清 样 或 黄 、 绿 外 ,在 母 兽 临 产前 1 喂 维 生素 C4片 。仔 兽 0d加
较多 ,青年兽和成龄兽少见 ,其表现症状 是患兽 腹围明显加大 ,叩之有鼓音 。 治疗方法 :本病 以防为主 ,平时应多 向仔兽

貉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貉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奶后 前 2个月 是决 定 其 以后 体 型 大水 的关 键 时 期 , 应供 给优 质 、 全 价且 热能 高 的饲料 , 同时注意无 机 盐
和维 生素 的补 给 , 食 量不 应 限制 , 但 也 不要剩 食 。
料 中动 物性 饲料 占 比例 高 一些 适 当补 一 些 维 生 素 ,
现代 畜 牧 科 技 2 0 1 5年 第 4期 总 第 4期
・ 2 9 ・
貉 的 饲 养 管 理 与 疾 病 防 治
杨文 慧
( 黑 龙 江 省 克 山县 畜 牧 兽 医 技术 服 务 中心 1 6 1 6 0 0 )
貉 的养 殖量 受 国际 毛 皮 市 场 价格 的影 响 较 大 , 在 几 十年 的发展 过 程 中呈 现起 伏变 化 , 但 在 我 国总 的趋势 是饲 养 总量逐 年增 加 。 目前 我 国貉 的饲 养量
饲料 , 用 奶 调匀 饲喂 仔貉 。
对 技术 掌 握程 度逐 年 提 高 , 特 别 是 重 大 疾 病 防 控 能 力和 营养 调控 技术 的提 高 , 导 致 貉 养 殖 业 呈 现 良性 发展 和快 速增 长 的 态势 貉 是 一 种 珍 贵 动 物 , 貉 皮 耐
磨 富有弹 性 , 貉 肉鲜 嫩 营 养 价 值 高 。仔 幼 貉 阶 段 是 貉 的一生 中较 难饲 养 的 时期 , 仔 幼 貉 成 活 率 的 高 低 是养 貉成 败 的关键 , 只有采 取综 合措 施 , 抓好 仔幼 貉
裘 皮服 装 需求 日益 增 加 , 貉 养 殖 技 术 水 平 和 养殖 户
组成 保持 相对 稳 定 。切 忌 饲 喂 腐 败变 质 的饲 料 , 否
则会 造成 胚 胎吸 收 、 死胎、 烂 胎 和流产 等现 象 。泌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经济动物貉子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近年来,貉子养殖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部分饲养者缺乏饲养管理技术,致使貉子疾病发生,养殖效益低。

貉子常出现的疾病以及诊断治疗技术如下:
1、感冒
由于气温突变、长途运输、贼风侵袭、营养不良、体力下降和因素引发。

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两眼流泪、鼻镜干燥,有时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水样鼻涕。

治疗方法:定痛定1.0毫升、青霉素50万单位、复合维生素B2毫升,办肉注射于大腿内侧肌肉丰厚处,一日2次,连注2—3天,同时加喂饮水次数。

2、肺炎
肺炎多源于感冒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而继发,其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有时咳嗽,鼻镜干燥,拒食,发展到肺炎,其中有人为管理不当、责任心不强等因素,治疗时加大青霉素剂量至60万单位,同时增加链霉素40万单位,但要注意体形大小和体重,安痛定2毫升,采食不正常可再加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各2毫升,一日2次,连续3—5天。

3、胃肠炎
胃肠炎分为卡他性胃肠炎和出血性胃肠炎。

卡他性胃肠炎多因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好、饲料变质引起,病貉两眼无光、食欲减退、弓腰蜷腹,个别出现呕吐,排便呈白色蛋清样或黄、绿色胶冻样,肛门尾根被稀便污染;出血性胃肠炎多由某种传染病如巴氏杆菌、副伤寒、黄脂肪病、犬瘟热和继发,原发性较少见,其表现除上述特征外,明显症状是粪便带血,有时呈沥青状,完全拒食,有轻度痉挛、昏迷。

卡他性胃肠炎治疗不彻底病情加重是出血性胃肠炎的主要诱因。

治疗方法两者相似,只是剂量、药物略有区别,如果早期发现,病貉没有拒食,可将乳酶生片2片、鞣酸蛋白2片、痢特灵2片,研碎混匀,混入食内,一日2次,连喂2—3天。

如果病兽拒食,不能口服,只好改用针剂,肌肉注射氯霉素2毫升或庆大霉素2毫升、安痛定2毫升、地塞省米松2毫升,混合后一次注射,一日2次,连注3—5天。

4、胃肠膨胀
主要诱因是饮食不卫生,吃变质饲料或经加热处理的活菌酵母,刚分窝的仔兽至幼年兽发病较多,青年兽和成龄兽少见,其表现症状是患兽腹围明显加大,叩之有鼓音。

本病以防
为主,平时多喂仔兽和幼兽易消化的饲料,可在料内加酵母和乳酶生各0.5—1克,土霉素1—2克,能起到预防作用。

5、红爪病
红爪病是貉、狸等新生仔兽的共患症,其表现是新生仔兽四肢、趾间破溃,充血、皮肤呈紫红色,仔兽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吱叫声,在产箱内乱爬,个别的关节变粗,吮乳能力弱,10日龄以内仔兽多患,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死亡。

治疗办法简单易行,除母兽妊娠期间日粮中应给全价饲料,补新鲜绿叶蔬菜外,在母兽临产前10天加喂维生素C4片,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仔兽自身出生后可滴喂维生素C液,每日2次,每次5—10滴,给母兽肌肉注维生素C液1—2毫升,值得注意的是饲养员在处理仔兽时将母兽挡在产箱外,偷偷地将仔兽(患兽)取出,滴完维生素C液后,其仔已产生异味,这时一定要用产箱内的垫草、貉绒往仔兽身上涂味数次,笼下的尿也可,这样可以将母兽身上的气味重新涂到他兽身上,使母貉闻不到异味,否则母貉拒绝给仔兽喂乳,甚至奖其咬死。

6、犬瘟热
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暴发性流行和散发性流行,任何季节均可发病。

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犬、貉、狐、狼、豺和鼬科动物的鼬、貂、狸、獾及浣熊、小熊猫等均可感染,自然发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人和其他家畜对本病天然易感受,是毛皮动物的天敌,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患本病的水貂、狗、猫、鼠和其他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被其污染的水、工具、工作服、病兽的分泌物、排泄物、病兽与健康兽接触等都是传播途径。

目前我国对犬瘟热的防治已达到世界管理水平,疫苗的有效率已达到100%,因此只要做好防疫工作出了,毁灭性的死亡是不会发生的。

该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由犬瘟热病毒对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病变分布非常广泛,病兽均表现发热、眼、鼻、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卡他性炎症,中后期除表现拒食、呕吐、恶臭下痢(水样血便)外,往往还出现眼鼻内流出浆液性、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和神经系统的病状,惊厥、尖叫、昏迷、抽搐、四肢瘫痪等。

急性型体温超过40C,超急性型口吐白沫,数分钟撞笼死亡,慢性型更为可怕的是病程长,传播广,2—4周才被发现,给养殖户造成也相对较大。

当被确诊为犬瘟热疫苗,以形成被动免疫,皮下注射血清20毫升或马血清20——30毫升,早期可得到效果,同时对症治疗,亦可挽回损失。

7、病毒性肠炎
病毒为细小病毒,其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粪便呈黄灰白色、黄灰绿色水样,恶臭氧,后期多呈煤焦油状,早期鼻干,拒食,高热,后期尿粘稠茶色,消瘦衰竭、麻痹痉挛而死,腹部胀大,口鼻流淡红色血水,个别病兽由于病毒侵袭心脏,往往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在流行过程中可应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肌注庆大霉素4—6万单位,皮下多点滴注葡萄糖(10%含量)50—80毫升、维生素B1,维生素C各2毫升,对腹泻脱水严重者也有治疗补充作用。

该病还是以防为主,接种疫苗时间、方法、剂量与犬瘟热相同。

8、幼貉佝偻病
主要是由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D、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

病貉多呈蛙样姿势摇摆爬行,骨质松软,个体发育较正常幼貉慢,形成僵貉。

防治是及时改变饲料结构,增加维生素D,合理搭配钙和磷。

尽量让幼貉多晒太阳。

症状严重的幼貉可肌注“维丁胶性钙”,每次0.5毫升,每隔2天一次,连续5次即可。

9、黄脂病(脂肪织炎)
由于食物中含有过多的酸败的非饱和脂肪酸引起。

病貉可发生突然死亡,或在死前见轻度运动障碍。

剖检变化为内脏脂肪因含抗酸性色素而变黄,并有水肿发生。

防治是立即停止饲喂含腐败脂肪的饲料和合理保存饲料,并连续两周在饲料中混入稳定的维生素E(每貉2~4毫克),对患病的幼貉则连续5天注射10~15毫克维生素E。

10、貉自咬症
特种经济动物自咬症包括水貂、狐狸,貉子的自咬症,是人工养殖多年来常见的一种损耗性疾病。

有的称是营养病,有的说是遗传病。

本病发生的原因有三个:
(1)、环境温度影响:大环境是气候变化,小环境是舍内阴阳面的温度,狐是昼伏多夜出多的野生穴居动物,湿度大通风性又差,而人工笼舍饲养离地面高,环境干燥不良,防晒设施不完全,虽有的加防晒网,但质量差也不如穴居温度低,还有严重噪音影响,扰乱了正常生物钟防御机能,或是说部分生物机能,就易发生此病。

(2)、营养缺乏:真蛋白少,维生素少,微量元素少,全价饲料是以70%的杂鱼为主要饲料,比野生狐自己采食蛙鼠蛇要差得多,近几年来也一直有主张不喂肉类食物一样养狐的报道。

分别饲喂可看出,只用配合饲料而未掺入动物肉或油的饲养法,自咬症发病的数量就多。

(3)、脂肪少:从发病时间、生长规律看,脂肪少是其中的主要方面。

自断奶到幼狐长
到1.5公斤~2公斤的时期,正是夏秋气温高季节,能量饲料需要消耗大,而多数配合料无油脂,缺乏适口性,缺乏脂溶性维生素,皮毛就缺乏亮光。

11、貉缺硒症
缺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般是缺硒的地质环境引起人、畜缺硒,尤其是在秋雨多的年份,地表土壤中的硒随雨水流失,以草食为主或杂食动物,很难从植物中获得足够的硒,而引起硒的缺乏症。

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地带均为缺硒地区,尤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和四川凉山最为缺乏。

缺硒动物机体器官组织中硒浓度下降,实际生产条件下,可出现肝坏死,或与肌肉营养不良、桑葚心、白肌病同时出现,临床上各种动物会有不同表现,共同的都是生产力下降、产仔数减少、不孕、运动障碍,哺乳动物表现胎衣不下等。

在缺硒地区饲养动物要注意补硒。

貉属杂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其日粮中植物性饲料占有大部分比例。

黑龙江省养貉较多,植物性饲料都是当地(贫硒地区)所产。

所以日粮中必须适当填加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

(1)、该病临床表现为:病初无明显症状,常被忽视,随着时间的延长,数十日后,由于长期缺乏会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后肢活动不灵活。

腰背弓起,行走困难。

强迫运动时,两前肢跪下,后肢拖地匍匐前行,有时呈犬坐姿势。

由于长时间营养不良,致使身体衰弱,直至衰竭死亡。

本病多发生在幼貉迅速生长期,如在妊娠期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硒,仔貉出生后不会吮乳(木舌症)而死亡。

(2)、剖检变化:骨骼肌和心肌变性,骨骼肌干燥、色淡、混浊,切面粗糙不平,有凹陷,有坏死灶,呈淡黄色或白色,背最长肌、臀部后肢肌肉表现更明显。

心肌脂肪减少,色泽变淡,混浊,缺乏光泽,心室扩张,心壁变薄、柔软。

仔兽舌苔白。

(3)、防治措施 :要喂全价日粮,自配料要注意补硒和维生素E,预防该病的发生。

(4)、治疗方法:首先补硒,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 0.1 %的亚硒酸钠溶液。

5 月龄以下的治疗量:肌肉注射 1.1mg ,口服 2.0mg ;预防量:肌肉注射 1.0ml ,口服为 1.5ml 。

在补硒的同时,每只每天肌肉或皮下注射 5.0 ~ 10.0mg 的维生素E溶液,会增强治疗效果。

由于亚硒酸钠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因此使用量特别慎重。

也可用市售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在使用时一定要遵照说明,或依其亚硒酸钠的含量计算好每次用量后再使用,避免引起硒中毒。

各种动物长期摄入 5 ~ 10mg / kg 饲料硒可产生慢性中毒,其表现是消瘦、贪血、关节强直、脱蹄(甲、爪)、脱毛和影响繁殖等。

1次摄入 500 ~ 1000mg / kg 饲料硒可出现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轻者盲目蹒跚运动,重者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