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七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起点,在考试中,期中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它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考试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字音、字形、词性、词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期中考试中,基础知识的分值虽然不高,但是它确实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期中考试中会有大量的阅读理解题目。

掌握好阅读理解需要注重平时阅读的积累,多读好书才能够培养起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理解中,要注重理解和细节分析。

三、作文
作为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作文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期中考试中,作文题目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写好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质量:写作的语言需要简练、准确、流畅。

2. 内容的准确性:内容需要符合题目要求,切勿随意胡乱涂抹。

3. 文章结构的合理组织能力:文章需要遵循合理的结构进行写作。

四、古诗文阅读及默写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默写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
的语言记忆力和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在期中考试中,古诗文阅读
和默写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总之,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期中考试中每个部分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关注每个方面的练习和学习,及
时遇到问题解决,积极备战期中考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积累过程。

在期中考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字词1、生字词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需要牢记读音、写法和意思。

比如“酝酿”“贮蓄”“澄清”等,要注意它们的字形和读音,避免在考试中写错读错。

2、多音字像“着”“散”“薄”等多音字,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例如,“着”字,在“着火”中读“zháo”,在“走着”中读“zhe”。

3、易错字“小心翼翼”的“翼”字上面部分不要写成“北”;“诀别”的“诀”不要写成“决”等。

4、词语解释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如“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呼朋引伴”指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二、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课文作者的相关信息,如朱自清、老舍、曹操等。

知道他们的代表作、文学风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作品掌握重点课文的出处,比如《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

三、古诗词1、背诵默写要求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课本中的古诗词,如《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2、诗词赏析理解诗词的意思、意境、主题以及表达的情感。

比如《观沧海》通过对大海壮阔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3、重点词句掌握诗词中的名句和重点词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并能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四、文言文1、文言文实词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如“时”“故”“乐”等,掌握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文言文虚词了解“之”“而”“于”等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句子翻译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和关键词的翻译。

4、内容理解理解文言文的主旨、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

例如《陈太丘与友期》通过讲述陈太丘与友人相约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慧和懂礼。

五、现代文阅读1、概括内容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范围
一、古诗文默写(7诗4文)
《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迢迢牵牛星》《过零丁洋》《归园田居》《观书有感》《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以上全文)《捕蛇者说》(第四节)
要求:一字不错。

二、诗词赏析(3诗)
《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
要求:背默文学常识,书下注解,中心,句子赏析中的关键词。

三、课内文言文(5文)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捕蛇者说》《记承天夜游》
要求:背默文学常识(作者、朝代、出处),全文翻译及内容理解所有内容。

四、课外文言文
要求:背默文言实词积累本上所有文言实词,人物形象(品质)及中心思想。

五、议论文阅读
1、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议论文内容概括梳理
2、论据(论证方法)多种相关题型
3、论证结构
4、段落插入调整
要求:复习笔记相关内容,背默答题模式
六、记叙文阅读
1、修辞/写作手法作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等
2、内容概括
3、标点符号(省略号,引号,破折号)作用
4、人物描写:心情(原因+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
5、分析标题含义和作用
6、环境描写作用
7、插叙作用
要求:复习笔记相关内容,背默答题模式
七、作文
要求:背出自己经过修改的不同方面的作文3-4篇。

家长签名:。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复习纲要 PPT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复习纲要 PPT课件 人教版

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点小结 2004.6.15 一、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夫晋,何厌 之有? 3、秦伯说,与郑人盟。 4、今老矣,无能 为也已 5、失其所与,不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将帅二三子以蕃 7、令壮者无取老妇 8、将免者以告 9、三年释其政 10、而摩历之于义 11、无不餔也,无 不歠也 1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13、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邹忌修八尺有余/ 虽有槁暴 14、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七、成语典故。 1、东道主 2、卧薪尝胆 3、门庭 若市 4、五十步笑百步 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锲而不舍 7、 望洋兴叹 8、贻笑大方 八、必背篇章。1、《烛之武退秦师》 2、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劝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状语后置 1、以其无礼于晋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又郊败之 5、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8、皆以美于徐公 9、能谤讥于市朝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赵氏求救于齐 12、甚于妇人 13、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14、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1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16、加之以师旅 17、异乎三子者之撰 18、以吾一日长乎尔 19、浴乎沂,风乎舞雩 20、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 21、申之以孝悌之义 2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期中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期中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期末总复习资料汇总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城南旧事》就是他的作品重点句: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我快乐的是因为为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④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长大”心灵的成长。

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课文理解:课文以“窍读”为线索,从放学后匆匆地赶到书店,写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读”和“窃读”的独特感受与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走遍天下书为侣》【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中心思想【重点词句】重点句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字词部分第一单元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恶作剧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第二单元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勘测调节沉闷分享抚养春节热烈刚劲领略复苏先驱迷恋装点惊叹碧空如洗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第三单元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大吃一惊残疾瘦削宽厚张皇竭力泰然强制茫然劝阻焦黄着迷耐心修理如愿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十指连心怒目圆睁兴高采烈第四单元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和蔼可亲闪闪发光葬礼主持语调悲剧治理归宿荡漾领悟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纷至沓来世外桃源从天而降生命垂危风雨同舟(一)易写错的字:巷吟琴塑(二)易混淆的字:陡峭身躯辩解青翠竣工要挟抱怨抱歉俊俏先驱辨认清脆严峻威胁报复焦躁急躁锻炼炼就吉祥滔滔不绝干燥燥热练习安详波涛汹涌张皇(惶)世外桃源(园)一泻千里(泄)畜生(牲)纷至沓来(踏)昔我往矣(以)震耳欲聋(振)行色匆匆(形)(三)易读错的字:琴弦xián肖像xiào悄然qiǎo 脸颊jiá霎时间shà模仿mó憋闷men 蹿上cuān 抿嘴mǐn 尽情jìn绷着脸běng 树冠guān 旋转zhuǎn 唱和hè津jīn津乐道短暂zàn洞穴xué散聚sǎn 胆颤zhàn窈yǎo窕tiǎo 自个gě儿要yāo挟xié奔bēn丧薄bó暗沉闷mèn气氛fēn 晕yùn船拖蔓wàn九曲qū黄河刚劲jìng哈hǎ达给jǐ予勉强qiǎng 强qiáng 制乘chéng机召zhào唤扁piān 舟提供gōng 薄bó雾血xuè液运载zài扎zā好绷带起了蒙méng憎zēng恶wù模mú样旋xuán涡徜徉cháng yáng曲高和寡hè(四)字义易混淆的字词:例如:失:⑴丢⑵违背⑶找不着⑷没有掌握住⑸改变常态失声痛哭:失明; 流离失所:惊慌失色;另外还有:欲:震耳欲聋为所欲为随心所欲胜:美不胜收引人入胜胜利漫:漫不经心漫山遍野水漫金山(五)词语类型:ABB:软绵绵湿淋淋冷清清直勾勾AABB:马马虎虎结结巴巴缝缝补补匆匆忙忙ABCC:微波粼粼行色匆匆AABC:窃窃私语滔滔不绝闪闪发光牙牙学语津津乐道横遭不幸焦躁不安哭笑不得百折不回相依相随大摇大摆自作自受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暑去寒来左冲右撞三番五次五光十色(六)词语归类:描写人物品格的:德高望重百折不回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心惊肉跳胆颤心惊大吃一惊描写人物动作的:左冲右撞匆匆忙忙描写人物神态的:怒目圆睁恍然大悟大摇大摆焦躁不安兴高采烈描写人物外貌的:饱经风霜魁梧描写自然景物的:悬崖峭壁狂风怒吼微波粼粼碧空如洗波涛起伏描写音乐艺术的:余音绕梁曲高和寡阳春白雪描写建筑艺术的: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古色古香描写书法艺术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描写文学艺术的:妙笔生花脍炙人口(七)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可以考察学生音序、音节部首查字法可以考察学生对字的部首、笔画、字义的确定(部首较难确定的字:粼临举兴鹿麋鹰磨革魁就炙)句子复习:A.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排比联想和想象B.比较常用的关联词:并列关系: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五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版上学期期中复习

五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版上学期期中复习

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五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版上学期期中复习(基础知识)稿老师宋小芳一校黄楠二校李秀卿核雷晴一、学习方针:1、巩固一至四单元生字词,理解一部分重要词语,能听写、运用这几个单元中泛起的词语。

2、能背诵指定课文,会背诵、理解、默写古诗;能默写每个单元“日积月累”中的内容。

3、掌握句子间的转换及常见的修辞手法二、考情分析:1)本讲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在考试纲目或考试说明中对应的考点及考核方针与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运用);2)考点常泛起(体现)的题型和在考试中所占的大体分值。

三、文本解读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五年级上学期1—4单元的部分知识,下面我们就将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

基础知识复习举要生字:对于生字表一里的生字,要会认、会读;对于生字表二里的1—15课共80个生字,不但要会读,还要会写,会组词。

每组课文后放置的“词语盘点”栏目(包孕“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可以只记不写。

窃炒踮充皱酸撑侣诵零某畔帐缕葬腮衰哺粘燥纵鳃尝榨惧檐碗酸豫零某幽魂甚衰滤肺嫌1 / 12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分歧的读音表义分歧,用法分歧,词转切待咽济盛藏供处禁差奔撒间还泊重更分抹和娜散调尽削将曾似几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附近的字。

对于形近字的区别,我们可以结合它们的字形来区别。

举例炒吵抄沙纱溅贱生词:1、对于每一课要求我们掌握的生词,要会写,而且,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弄懂它们的含义。

2、对于每个单元词语盘点里的词,必然要扎实掌握,做到会读,会写。

3、近义词:如:急切—迫切惧怕—害怕隐藏—暗藏等4、反义词:如:偶尔—经常训斥—夸奖盛开—枯萎死亡5、关联词:是指在语句中起关联感化的词语。

《窃读记》1、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铺,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

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

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目录一、1. 汉字的基本结构 (1)1.1 汉字的构成要素 (2)1.2 汉字的构造规律 (3)二、2. 词语的意义和搭配 (4)2.1 词语的意义辨析 (5)2.2 词语的搭配关系 (6)三、3. 句子的基本结构 (7)3.1 句子的主干成分 (8)3.2 句子的修饰成分 (9)四、4. 常用修辞手法 (9)五、5. 常用句型 (10)5.1 陈述句 (11)5.2 疑问句 (12)5.3 祈使句 (13)六、6. 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 (14)七、7. 常用成语和俗语 (15)7.1 成语分类及举例 (16)7.2 俗语分类及举例 (18)一、1. 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一结构:这类汉字由单一的笔画组成,如“人”、“大”、“山”等。

这些汉字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左右结构:这类汉字由左边和右边两个部分组成,如“明”、“话”、“做”等。

左右结构在汉字中较为常见,其结构特点使得汉字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美观。

上下结构:这类汉字由上面和下面两个部分组成,如“好”、“香”、“果”等。

上下结构在汉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它要求书写者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整体布局。

左中右结构:这类汉字由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如“做”、“作”、“追”等。

左中右结构在汉字中相对复杂,但也是汉字结构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上中下结构:这类汉字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如“垂”、“重”、“果”等。

上中下结构在汉字中的使用也较为广泛,它要求书写者在保持字形的平衡和美观的同时,还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层次感。

汉字的基本结构多种多样,它们共同构成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在学习和掌握汉字时,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结构对于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汉字的构成要素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是指构成汉字的最简单的线条,包括横、竖、撇、捺、点等。

学习汉字时,要掌握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和特点,为书写复杂汉字打下基础。

部首:部首是汉字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通常用来表示汉字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2010年11月2日8:20——10:50
考试形式:同月考
考查内容:
一、字音字形:
亲戚.(qī)煎熬.(áo)分歧.(qí)霎.时(shà)拆散.(sàn)水波粼粼.(lín)狼藉.(jí)
赋.闲(fù)颓.唐(tuí)踌躇
..(chóu)(chú)蹒跚
..(pán)(shān)琐屑.(xiâ)丫叉.(chǎ)
苦心孤诣.(yì)伶仃
..(líng)(dīng)腻.糊(nì)静谧.(mì)自卑.(bēi)回溯.(sù)
懵懵.懂懂(mãng)巍峨
..(wēi)(ã)象.征(xiàng)答辩.(biàn)情郁.于中(yù)杀鸡儆.猴(jǐng)
懈怠
..(xiâ)(dài)窥.见(kuī)避讳.(huì)夙.愿(sù)潸.然(shān)混沌
..(hùn)(dùn)
苍穹
..(cāng)(qióng)戒.心(jiâ)龇.牙(zī)无精打采.(cǎi)城阙.(quâ)归雁.(yàn)
征蓬.(pãng)萧.关(xiāo)燕.然(yān)飘渺
..(piāo)(miǎo)巉.岩(chán)绽.开(zhàn)
不亦说.乎(yuâ)愠.怒(yùn)锲.而不舍(qiâ)罔.(wǎng)殆.(dài)
二、词语理解:
1、聪明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
..了!”
解说:本意是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这里的“聪明”是反语,可以理解为糊涂,不懂事。

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理解的追悔。

2、狡猾
“我用儿童的狡猾
..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解说:本意是诡诈不可信,狡诈刁钻。

这里是反语,意思是机灵,聪明。

3、各得其所
解说: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饮水思源
解说: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

比喻不忘本。

5、行百里者半九十
解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说: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7、吃一堑,长一智
解说:指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三、病句辨析;
(一)语序不当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二)搭配不当。

例:纪念儿童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儿童节",不能是"到来")
(三)1、成分残缺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2、成分赘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四)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五)表意不明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

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修改病句方法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四、语句衔接;
(一)句式对称,语气和谐
这类衔接句要求学生考虑前后句子结构是否相同,句式是否整齐对称,语气是否和谐统一。

(二)主语一致,前后照应
句子中几个分句前后都陈述一个主语时,要确保主语的一致性,中途莫要改变主语,要保证前后分句陈述的对象一致。

要善于捕捉原句中的信息,注意句子前后的照应。

五、文学常识(要求见附录表格);六、背诵默写:唐诗四首;(参考7资料)
七、名著阅读:《西游记》《水浒传》;(要求见附录表格)八、综合学习;
九、文言阅读:《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参考资料10、11)
十、现代阅读:记叙文2篇;十一、写作(写人记事)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