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黄峥:饱受争议的他如何野蛮生长
黄峥:一个电商“破局者”的数字江湖

14 | 中国商人CBMAG黄 峥:一个电商“破局者”的数字江湖拼多多创始人CBMAG 中国商人 | 152023年11月28日,一个属于黄峥及其一手打造的“砍一刀”——拼多多的好日子。
当晚,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收入为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4亿元,净利润率为22.6%。
其市值则直逼阿里(当天市值为1943亿),达到1855亿美元。
拼多多的“超预期”增长,据称来自“多多跨境”业务的快速增长功不可没。
多多跨境TEMU被视为拼多多改写其“山寨品牌和低价商品集中营”的传统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及海外布局的重要“战役”,它正在复制拼多多几年来的快速增长逻辑。
来自多多跨境TEMU的公开信息显示,该平台一年多时间在美国市场上线SKU(库存单位)数已有200多万个品种,预计今年内能达400万个品类。
目前,多多跨境TEMU每天出口包裹量超过40万个,其中一半以上发往美国市场。
从拼多多市值直逼阿里的这一刻起,电商江湖的定义和游戏规则被改变了。
虽然拼多多自2015年创始以来的高速增长,并未培育和促进供应商品牌的价值成长,至今还抹不掉“山寨品牌和低价商品集散地”的青春期斑斑点点。
但是,它改写了“电商江湖既得利益阶层固化,昔日巨头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如黄峥自言:你可以说拼多多LOW(低端),但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接下来,且来看看江湖上的反应。
两道减法题“砍一刀”的市值之所以极具逼迫效应,是因为从昔日巨头视觉看来对比太直观,甚至能听到某种强、弱易位之际的摩擦声。
11月28日当晚,有一位阿里的员工做了一道减法题:阿里BABA(1943亿美元)-拼多多(1855亿美元)=88亿美元。
实际上,到3天后的12月2日,这道减法题的答案已被资本市场狂热的情绪再次被刷新:阿里BABA(1884亿美元)-拼多多PDD(1930亿美元)=-46亿美元。
如果代入另一个巨头京东,减法题则变为:京东JD(427亿美元)-拼多多PDD(1930亿美元)=-1503亿美元。
黄峥的境界

34 2018年第08期▲ 黄峥财富Fortune财智人生黄峥的境界文/刘学辉黄峥的商业传奇2018年7月26日晚,来自中国的电商企业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开盘价为26.50美金,较发行价19美元大涨39.5%,总市值超过330亿美元。
拼多多从2015年9月成立到上市,只用了34个月的时间,这不仅打破了之前由互联网金融企业趣店集团保持的中国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最短时间记录,330亿美元市值,还让拼多多超越苏宁易购与唯品会,成为阿里巴巴与京东之外市值最高的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
拼多多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商业模式的成功,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同期市场上不乏与拼多多模式类似的企业,但这些企业都没有取得拼多多级别的成功。
探究背后原因,这与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不无关系。
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关于黄峥的传奇经历,其在浙江大学读书时,网易创始人丁磊就曾在MSN 上主动加黄峥,向其请教技术问题。
2002年黄峥去美国读研究生,经丁磊介绍认识了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毕业后进入谷歌工作,后回国与李开复一起组建谷歌中国业务。
超级学霸,大佬朋友圈……这些也只能说明黄峥很优秀,但不能解释黄峥为什35么能带领拼多多成为一家300亿美金市值的企业,毕竟除了拼多多,中国超过300亿美金市值的互联网上市企业只有阿里、腾讯、百度、京东与网易,而这五家企业的创始人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与丁磊都是成名已久的商业大佬。
除了聪明,除了大佬朋友圈,黄峥身上一定还有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其他特质,而这些特质才是黄峥带领拼多多成为一家与阿里、腾讯、百度、京东与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并驾齐驱的核心要素。
看懂大势,把握幸运很多人初步了解黄峥,都是源于财经杂志的一篇专访文章《对话拼多多黄峥:后流量时代,只有错位竞争才能生存 》,在这篇文章中,黄峥第一次对外系统阐述了拼多多的商业逻辑,但由于该文采用对话体,缺乏对黄峥表情、语气等画面感的描述,使得这篇文章给人造成一种黄峥年少轻狂、孤傲执拗与咄咄逼人的错觉。
拼多多的护城河:关注人的价值

有一篇文章分析过,微信拼单大家都可以模仿,但 是供应链这个核心堡垒不是谁都能建立起来的。
黄峥在文章《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关于供 给侧改革的一点想法》里说:“供给和需求是一体的两 面,互为促进,有点鸡生蛋、蛋生鸡的味道,好像说不清 谁先于谁。但要变革总得从一头抓起。要根本上改革供给 侧,得先变革需求侧,需求侧是拉动变革的牛鼻子。”
“流量分发模式的顶级商业模式是搜索引擎,而对 于拼多多来说,搜索占比很低。拼多多的主体模式不是关 键词的流量分发模式,我们始终关心的是主体场景,一个 人推荐给另外一个人,或者打开APP看到主屏幕的推荐。 拼多多APP里几没有搜索,也不设购物车。”
“为什么我们的搜索场景小?因为手机上敲字比在 PC上麻烦,这个变化看起来是微妙的,但是对消费者日 常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原来50%搜,现在15%搜,整体 的基础逻辑都改变了。在这种前端的用户消费状态发生巨 大改变的情况下,其实是在呼唤新的模式。”
黄峥的认知升级是什么?他说,通过拼团的社交裂 变来获取用户,通过拼团来接触用户,通过用户来推荐商 品,这是时间和场景的战争,再也不是流量的战争。
我们再来看黄峥在股东信里说的那句话:拼多多诞 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摒弃了PC搜索购物年代的物为 先,新电商不再把活生生的人当作流量,把商业模式变成 流量批发,它试图理解每个点击背后人的温度,试图通过 人和人的连接来汇聚同质需求,只有对人足够好,人群才 能聚集成力量。
黄峥辞任玄机

68特写黄峥辞任玄机从拼多多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黄峥不像是退居幕后、垂帘听政;从放弃 超级投票权来看,他应该是全退,而不是半退。
〇本刊记者施晓艳^■.峥终于在登向顶峰之后,选择頁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科学家”,因为“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3月17日晚,黄峥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
在此之前,他已经一让C E O,二让首富,如今三让董事长。
从拼多多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黄峥不像是退居幕后、垂帘听政;从放弃超级投票权来看,他应该是全退,而不是半退。
无人知道他的真实内心是如何想的。
也许如他自己所说,将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也或许是他自己意识到,平台的拐点已至。
谁也没有想到黄峥要走每位大佬的隐退都会让人触动,有抱憾、有留恋、有钦佩,还有五味杂陈。
马云如是、刘强东如是、黄睁亦如是。
黄峥是“80后”浙商,今年才40岁。
为何这么年轻就卸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高人 的归隐大多选择功成身退。
虽然从默 默无闻到巨头口中硬抢下一片天地,拼多多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
从用户数 上看,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达到7.884 亿,超过阿里巴巴,成为名副其实的国 内最大电商平台。
黄峥本人也位列中国首富榜,超过马云高居第三。
但放眼如今的中国电商格局,总觉得黄睁和拼多多离真正的成功还差那么一口气。
作为电商三巨头之一,拼多多正处在迅猛增长期,但依然尚未盈利,2020年净利润-71.8亿元。
这种时期,原本是需要创始人披荆斩棘、开疆拓69特写土、带领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时刻。
选择此时离去,即使大如拼多多,少了灵魂人物,资本市场也要重新审视这家企业的成长性和未来命运。
3月17日当日收盘,拼多多股价大跌7.1%。
尽管为了稳预期,黄峥在股东信表示,虽然离职,但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但股价还是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始人辞任的态度。
其实在2020年7月,黄峥便已卸任C E O,希望走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最大可能地关心粮食和蔬菜。
拼多多黄峥职业典型成功人士介绍

职业典型成功人士介绍小明黄峥,浙江杭州人。
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20年4月6日,黄峥以128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53位。
创业经历:经历及性格分析:1.黄峥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智商很高,报送浙大竺可桢学院,在美读研期间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丁磊的注意,又经丁磊介绍认识了段永平(首位拍下巴菲特晚餐的中国企业家,并带黄峥一同出席)2.商业嗅觉较为灵敏并且极具勇气。
在15年传统电商大势已定之时,黄峥注意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推出社交型电商,以拼团减价模式快速获取流量积攒用户,希望能够跟淘宝京东两大头竞争电商行业。
3.善于借鉴运用成功经验。
早期黄峥由costo运营模式受到启发,借鉴SKU模型,从水果电商着手,掌握单品类上游话语权,做到类少质精,从而收获用户口碑。
4.注重技术人才。
不论是校招要求985,社招从阿里腾讯高薪挖人,还是前两天拼多多发布的2019年年报中显示的高达62%的研发人员占比率,都可以看出黄峥个人非常注重员工的技术实力。
5.明白用户心理,深谙流量运作之道。
从去年微信平台疯狂转发的100元无门槛优惠券中可见一斑。
6.善与合作。
拼多多的人均年消费额较低,物流也是拼多多的短板,而国美的供应链和完善的物流体系能够补充拼多多供应链生态上的不足,且家电3C类能帮助其吸引高净值人群和拉动客单价。
在今年3月底,拼多多与国美联手打造“超级品牌日”活动中,国美旗下官方店铺订单量突飞猛进,在拼多多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手机等多个家电数码单品中夺得过销量冠军,可见拼多多与国美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黄峥和他的拼多多

006黄峥和他的拼多多学生生涯黄峥出生于杭州普通家庭,12岁时入杭州外国语学校,在90年代初就常有留学生前来交流,在这里其眼界和思想都影响巨大,这些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
黄峥说:“这所中学开启了我的新世界。
”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前身—— 浙大混合班,在这里不仅有优质的师资资源,还有更多的海外交流的机会,受到不同文化的感染,也进一步扩展了眼界。
2002年本科毕业的他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2004年获得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学位。
当时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子还不算很多,海归的身份也有着不小的含金量。
再加上计算机作为当时的新型专业,市场认可度也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如果仅仅靠着这份优秀的学业,黄峥可能会是一名优秀的员工,或者是位不错的职业经理人。
然而,多年好学生的经历给黄峥留下了付出得到回报的正向思维习惯。
他曾谈到自己需要有平常心,踏实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努力成为同一代人里面最靠谱的那一个”。
他是个不安分的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却是他竭尽全力去逃避的舒适区。
创业之旅在渡过求学和工作生涯,并实现了人生的初步财富之后,创业变成了黄峥之后要做的第三次选择。
对他而言,创业更多的是快乐,是享受和小伙伴们一起做事情、一起拼搏的过程,是自己尚存的野心和能量最好的爆发之处。
在和小伙伴们一起披荆斩棘创造东西的过程是有幸福感的,另外就是做一些相比社会影响力更大一些,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的事情。
求职谷歌在美国读研期间,黄峥曾经在微软公司北京分部实习,当时一个月的收入是900美元,之后在微软美国总部实习,一个月的工资是6000美元。
2004年,黄峥获得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计算机硕士学位。
当他准备毕业时,面临着艰难选择:他可以进入微软或者谷歌,黄峥选择了谷歌。
是因为当时的微软已经太成功,故去了当时还在崛起的Google。
在Google历练几年后,黄峥从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成为职场新人,大公司的发展节奏还有工作进度都是非常快的,甚至会推着新人成长。
黄铮:即便会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

无论上市时如何光鲜亮丽,真正的打击总是发生在上市之后。
本应该是身价暴涨的高光时刻,却又一下身处售假的舆论漩涡:从来没有哪家电商像拼多多这么迅速走向纳斯达克,也鲜少有公司像拼多多这样,在上市前后背上这么多官司。
上市一周以来,“上市、假货、质疑、回应、被调查”,这五个关键词囊括了拼多多的所有风波,而黄峥也正经历着人生中最跌宕起伏的时刻。
针对拼多多的质疑逐渐发酵,拼多多股价震荡下跌。
面对关注,赞扬,诋毁甚至攻击,黄峥表示“要坚信过去一起开创的模式,针对质疑要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
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
要从消费者切身利益点抓起,持续改进。
”1980年,黄峥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学历并不高,都是工人。
黄峥是个标准的学霸,12岁时就进入享有声望的杭州外国语学校,他曾说:“这所中学开启了我的新世界。
”杭外毕业之后,黄峥因成绩优异直接保送浙大竺可桢学院,这是浙江大学的最著名学院,主修计算机专业。
浙大四年里,黄峥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老师口中的好学生,学弟学妹嘴里的传说。
”以至于校外的IT 人士都对他有所耳闻。
2001年的一天下午,黄峥下课回寝室发现有个陌生人在MSN 上找他,自称是网易创始人丁磊,需要请教一个技术问题,当时成立4年的网易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丁磊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黄铮:即便会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三岁的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破例为拼多多在上海也设了个敲钟仪式,创始人黄峥留在了上海场。
“之前有中耳炎,气压变化很难受,去哪敲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网上找到黄峥的一篇文章,因此向他请教。
黄峥回忆起来,还说,“当时我还以为他是骗子。
”这次晚辈帮前辈的故事,让丁磊记住了黄峥。
也许是为了感谢黄峥的帮忙,丁磊给黄峥介绍了一个叫段永平的82级浙大老学长。
段永平绝对是中国商界重要人物,没有被称作教父的商业教父,“小霸王”“步步高”都是段永平的杰作。
拼多多直播的七个切片

产品经理简称PM,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
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特征、竞争产品、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等等诸多因素。
近年来互联网产品经理火热,一起看下为大家精选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学习文章。
拼多多直播里藏着黄峥的“迪士尼”。
拆除直播门槛后,野蛮生长的商家与用户创造出一个糅合了复杂直播形态的多维空间。
从热闹如大卖场的店铺、档口直播到唱歌跳舞聊天喊麦,再到开蚌猜珍珠、拍卖原石等交易游戏,其中还穿插着许多普通人的生活碎片。
我们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切片,试图从中还原这座初具雏形的“迪士尼”乐园。
拼多多直播里藏着黄峥的“迪士尼”。
黄峥曾反复强调,“Costco+迪士尼”是拼多多的发展目标,也是消费零售市场的未来。
围绕“Costco”的构建逐步推进,但在搭建“迪士尼”方面,拼多多一度只有“多多果园”等三款小游戏。
直播的出现为拼多多的“迪士尼”提供了一项核心的游乐设施。
拼多多想要通过贩卖快乐来提高用户停留时间,建立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就需要足够厚实的娱乐与内容生态。
兼具内容性、娱乐性与强转化效果的直播,是一个已被验证的可行方案。
自1月正式上线至今,“佛系”的拼多多直播是一个复杂的观察对象——它不像淘宝直播有动辄成交破亿的顶流主播薇娅、李佳琦作为抓手,而是以海量店播和普通用户为主力军;也不像抖音快手为直播设置独立的流量入口,而是将其分散在店铺首页、同城直播和关注列表里。
拼多多内不同直播入口但还原拼多多直播的整体样貌依然有其价值所在。
受制于低客单价与低利润的产品结构,专业MCN与机构主播进场乏力。
为了破除主播真空的困境,拼多多开始力推店铺直播,以店铺作为撬动直播的基本单位,同时将直播能力下放给普通用户,上线同城直播入口,以更“拼多多”的方式搭建直播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多多黄峥:饱受争议的他如何野蛮生长
本文是关于励志人物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拼多多黄峥:饱受争议的他如何野蛮生长
文/清如
【人物名片】黄峥,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拼多多上市之后,黄峥的日子并不平静,卖假货、傍名牌等争议不断,公司市值临近破发。
而作为连续创业者,黄峥具有过人的商业谋略和智慧,他将如何带领拼多多继续奋勇前行?
连续创业
从学生时代开始,黄峥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浙江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
毕业后,他选择出国深造,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2004年,硕士毕业的黄峥面临就业难题。
思考过后,他放弃了正如日中天的微软,加入“具有不确定性”的谷歌。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后来,谷歌的市值一路飙升,作为公司小股东的黄峥资本净值升高至数百万美元。
两年后,黄峥回到国内工作。
不久他对飞往谷歌公司总部感到厌烦,于是辞职创业。
2007年,黄峥创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主要销售电子产品和手机。
公司的营收十分可观,3年后他将这个网站售出。
随后,他成立乐其公司,帮助淘宝或京东开拓市场服务。
后来,他又成立游戏公司,提供角色扮演游戏。
这两家公司都获得了成功,黄峥由此实现了财务自由。
后来,黄峥生病在家休养,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曾经我呆在家里好几个月,用大量的时间思考我应当做些什么。
”
野蛮生长
深思熟虑之后,黄峥和团队开始研究电子商务与游戏的结合,他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决定第四次创业。
2015年9月,“拼多多”APP正式上线。
拼多多采用“社交+电商”模式,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拼团,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享受分享式购物的乐趣。
“第一是在一个好的时间做了一个相对正确的事。
我们做拼多多的时候,社交网络已经非常发达。
在这样市场容量巨大且移动支付爆发的时候,我们用一个模式把这个东西给激发了。
”
除了模式上的成功,黄峥也大力进行广告推广,提升拼多多的知名度。
他赞助了《欢乐喜剧人》、《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多个综艺节目,让“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的多”的广告歌曲广为流传。
基于移动社交的裂变式传播,加上游戏和电商的有机融合,以及大手笔的广告传播,让拼多多在短时间内野蛮生长。
2018年7月,拼多多赴美上市,IPO市值达288亿美元,超越
唯品会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黄峥的身家超过了刘强东。
饱受争议
然而,拼多多上市后,黄峥的日子并不平静。
拼多多深陷“假货”、“山寨货”的舆论漩涡,公司市值临近破发,对此,黄峥进行了正面回应,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在他看来,大家对冲破格局的新生事物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接受,但是拼多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拼多多是在不断进化的。
“消费者对我们不是百分百满意,但从消费者的留存数据上来看,比两年前我们整体上是有提升的,甚至这个数据比两个电商的其中之一是要好的。
”
面对“假货”、“山寨货”的争议,黄峥也迅速展开了打击销售侵权和假冒产品的“双打”行动。
拼多多《关于整治涉嫌销售假冒侵权商品的公开信》显示,8月2日至8月9日期间,拼多多已经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
此外,拼多多通过升级技术,使搜索结果指向正规品牌,并且开设专门的举报邮箱,让“傍名牌”的商家无缝可钻。
其实,这些争议将黄峥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也促使他在危机中迅速成长。
他认为,未来拼多多应该是“Costco+disney”。
文章来源:南财专访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