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中医内科学考博论述题

简答题: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①整体审查:诊断疾病时,应重视病人整体的病理联系以及外界环境等对人体病变的影响。
②四诊合参:医生临证时,必须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广泛收集病情资料,并综合分析判断。
③病证结合:进行疾病诊断时,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全面认识疾病的病理本质。
2.中医诊断基本原理?①司外揣内:外: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或体征,内:脏腑等内在病理本质,医生通过诊察、分析病人外部的异常现象,可测知其体内的病理变化。
②见微知著:微: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明显整体的变化,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③以常达变:常:健康生理的状态,变:异常病理的状态,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3.何为望诊,包括哪些内容?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包括全身望诊---望神色形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望舌---望舌体,舌苔;望排出物---望痰涕、呕吐物、大小便;望小儿食指络脉。
4.虚证失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久病精亏、神衰而失神。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色晦暗,目光无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消著骨,动作艰难,或郑声神昏等。
临床意义:提示正气大伤,功能衰败。
多见于久病、重病患者,预后不好。
5.假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神志昏迷,或精神微米,突然甚至清楚,精神躁动;目光晦暗,瞳神呆滞,突然目光明亮,浮光外露;面色晦暗无华,突然颧红如妆;不欲言语,语声低微断续,突然言语不休;毫无食欲,或食量减少,突然欲进食或暴食。
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属于病危。
6.假神与重病好转如何鉴别?假神见于垂危的病人,在治疗无效的前提下,突然出现局部症状的暂时性“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
重病好转是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从个别症状的改善,逐渐发展为全身的、稳步的好转,与整体状况好转相一致,如食欲渐渐增加,面色渐渐红润。
中医内科 考博真题名解

中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
不寐 多寐 痴呆
癫狂
痫病 胃痛 嘈杂 痞满 呕吐 呃逆 嗳 败呃
噎嗝
反胃 腹痛 痢疾 逆流 挽舟 虚坐 努责 噤口痢 泄泻 治泻 九法 霍乱
长,甚则一厥不醒而亡。 由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心神不安,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以经常 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不得卧、目不瞑) 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证。 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致的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 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 少动或静而多喜为特征,多由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所致;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刚暴, 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多由痰火壅盛,迷乱心窍所致。 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元神失控所致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患,以突然 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强直抽搐,或口中怪叫,移 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痫证、癫痫、羊痫风)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痛) 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 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并见。 由于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以自觉胀满, 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特征。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病证,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 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多兼见。 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的病证。(哕) 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故 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息”。 呃逆之证见于重病后期,正气甚虚,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不进,脉沉细伏者, 多属于胃气将绝,元气将脱的危候,极易生变。 由于食道干涩或食管狭窄导致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而复出的疾患。噎 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可单独出现,但多为膈的 前驱表现。 因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入胃,宿留不化,逆而向上,终至尽吐而出,表现 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特征的病证。(胃反) 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 调及素体阳虚等使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导致。 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 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肠澼) 对外感挟湿陷里而成之痢疾,治以人参败毒散类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邪解 而里滞亦除,即前人所谓从表陷者仍当由里出表,如逆水挽舟上行之意。
中医内科学试题(精选10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湿热下注扰动精室之遗精应选用A.龙胆泻肝汤B.苍术二陈汤C.程氏萆薢分清饮D.八正散E.知柏地黄丸【答案】C2、将中风重证分闭证和脱证的医家是A.叶天士B.李中梓C.张景岳D.刘河间E.张仲景【答案】B3、周某,男,16岁。
以进食海鲜为诱因,诱发血证,皮下紫斑遍身,并有鼻衄.齿衄,腹痛,便血尿血,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热邪阻滞经络,以关节疼痛为突出症状者,宜加用A.秦艽.木瓜.桑枝B.黄芩.银藤.川乌C.川乌.草乌.附子D.桃仁.红花.当归E.水蛭.土鳖虫.穿山甲【答案】A4、以下属于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的是A.肝脾心B.脾胃心C.肝肾心D.肝脾肾E.肝肾胃【答案】A5、感受温热毒邪而致痿病的病机重点在于A.灼伤津液B.肺热叶焦C.直中心包D.浸淫经脉E.脾胃受损【答案】B6、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软瘫,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萎,脉微欲绝,其中风属B.阳闭证C.阴闭证D.脱证E.后遗症【答案】D7、经久不愈,固定不移的瘀血头痛,方选A.麻黄汤B.桂枝汤C.荆防败毒散D.通窍活血汤E.川芎茶调散【答案】D8、无梦而遗,滑泄不禁,精液清稀而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治疗方剂宜首选A.天王补心丹B.知柏地黄丸C.妙香散D.金锁固精丸E.补中益气汤9、厥证与中风的鉴别中,主要的区别是A.患者的年龄B.发病时有无四肢厥冷C.神昏时间的长短D.醒后有无后遗症E.发病时有无牙关紧闭【答案】D10、肺胀病理因素是A.瘀血B.水饮C.痰浊D.痰瘀E.劳欲【答案】A B C11、痢疾辨证当辨A.辨久暴B.辨寒热偏重C.辨伤气.伤血D.辨邪正盛衰E.辨在脏在腑【答案】A B C D12、胃痛在辨别时应注意A.表里B.寒热C.虚实D.气血E.阴阳【答案】B C D13、痿证发病与下列哪脏有关A.肝B.肾C.肺D.心E.胃【答案】A B C E14、脾胃虚寒型呕吐的主症是A.时发时止B.面色咣白C.倦怠乏力,四肢不温D.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E.舌淡苔薄【答案】A B C D E15、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有A.治血B.治痰C.治气D.治火E.治瘀【答案】A C D16、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治泻九法包括A.淡渗.升提B.清凉.疏利C.甘缓.酸收D.燥脾E.温肾.固涩【答案】A B C D E17、消渴的病变脏腑有A.肝B.肺C.脾D.胃E.肾【答案】B D E18、积证在历代医籍中亦称为A.癥积B.痃癖C.癖块D.伏梁E.肥气【答案】A B C D E19、痫证休息期肝火痰热证的治法A.平肝息风,定惊安神B.清肝泻火,化痰宁心C.清热泻火,顺气豁痰D.疏肝和胃,健脾化痰E.涤痰息风,开窍定痫【答案】B20、下列哪一项是水肿与鼓胀的鉴别点A.肿胀的部位B.肿胀的顺序C.腹壁青筋是否暴露D.小便是否通利E.病变脏腑不同【答案】A B C E21、症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苔白脉弦,治法为A.理气化浊B.理气活血C.疏肝解郁D.行气消聚E.祛瘀活血【答案】C D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的是A.情志抑郁B.瘿瘤瘰疬C.乳房胀痛D.月经不调E.胁肋灼痛【答案】E23、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有A.治血B.治痰C.治气D.治火E.治瘀【答案】A C D24、喘证水凌心肺发生的主要病机是A.肾阳衰弱B.痰湿壅盛C.脾阳虚衰D.肺气郁闭E.心阳不足【答案】A25、下列是内伤腰痛特点的是A.腰部隐痛B.病程缠绵C.起病隐匿D.腰痛明显E.酸软无力【答案】A B C E26、肾虚腰痛,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A.河车大造丸B.补髓丹C.左归丸D.青娥丸E.右归丸【答案】D27、积证与鼓胀的鉴别要点是A.腹中有无水液停聚B.有无腹痛C.有无结块可扪及D.有无腹部胀大E.有无嗳气.腹胀28、痫病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A.喜B.怒C.忧思D.惊恐E.悲伤【答案】D29、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牙关紧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可诊为A.厥证B.痉证C.中风D.口僻E.痿证【答案】C30、癫证与狂证总的治疗原则A.调整阴阳B.调理气血C.调理肝气E.以上都不对【答案】A31、火邪致病常不会表现出的症状是A.面赤B.斑疹C.烦躁D.谵妄E.倦怠【答案】E32、癫证,常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喜怒无常,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2007-04-27 01:30一、类证鉴别(每小题5分,共20分)1.痫证与厥证2.血淋与尿血3.积证与聚证4.呃逆与反胃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______________、治______________、治血三个基本原则。
2.六郁是指气郁、血郁、______________郁、湿郁、热郁、______________郁。
3.肾虚腰痛,偏阳虚者,治疗用______________为主方;偏阴虚者,治疗用______________为主方。
4.对虚劳的辩证,就以______________为纲,以______________为目。
5.肺痨的临床特征有咳嗽、咳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证治汇补》指出哮证的发生是因"内有______________;外有非时之感;膈有______________,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7.瘀血阻络导致的心悸,一是由于______________、血液运行不畅;一是由于______________。
8.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宜用______________汤治疗;而血虚肝热导致不寐者,宜用______________丸治疗。
9.耳鸣耳聋,辩证属清气不升者,其治疗主方是______________汤;而辩证属肾精亏虚者,其治疗主方是______________丸。
10.鼓胀是以腹胀大如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
11.癃闭的病位在膀胱,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脾、肾均有密切的联系。
12.便秘的治疗,气虚者宜用______________汤;而血虚者,宜用______________丸治疗。
13.腹痛的辩证以______________作为纲领,而中虚脏寒的腹痛,其治疗主方为______________汤。
中医内科学(精选6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肺痨的四大主症是A.咳嗽.胸痛.发热.汗出B.咳嗽.咯血.潮热.盗汗C.咳嗽.消瘦.低热.自汗D.咳嗽.神疲.心悸.盗汗E.干咳.气促.潮热.胸痛【答案】B2、阳痿命门火衰证,用枸杞子.当归的目的是A.养血柔肝B.补肾填精C.从阴求阳D.滋阴降火E.作为引经药【答案】C3、久疟不愈,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痰浊瘀血互结于左胁之下,形成痞块并兼气血亏虚者,在原方基础上可配以下哪些方剂治疗A.八珍汤B.十全大补汤C.鳖甲煎丸D.何人饮E.清瘴汤【答案】A B4、下列哪项是痰热郁肺型肺胀的主症A.咳逆喘息气粗B.胸满烦躁,目胀睛突C.痰黄或白,黏稠难咯D.痰稀易咯出E.舌苔黄腻,脉滑数【答案】A B C E5、治疗胃痈胃阴不足证首选的方剂是A.益胃汤B.麦门冬汤C.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D.化肝煎E.柴胡疏肝散【答案】C6、患者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宜选方A.芎芷石膏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大补元煎D.普济消毒饮E.川芎茶调散【答案】A7、哮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A.寒邪B.风邪C.痰邪D.湿邪E.以上都不是【答案】C8、积证是指结块出现在A.身体任何部位B.颈部C.胸腔内D.腹腔内E.腹壁上【答案】D9、痴呆的病因病机A.先天不足B.后天失养C.年老肾虚D.久郁不解E.中风外伤【答案】A B C D E10、积证的辨证要点包括A.辨部位B.辨病因C.辨积证初.中.末三期D.辨气血寒热E.辨标本缓急【答案】A C E11、下列几组中,两脏可同有血虚证候的是A.心.脾B.肝.脾C.心.肺D.心.肝E.肝.肾【答案】D12、遗精病记载首见于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E.《丹溪心法》【答案】A13、感受温热毒邪而致痿病的病机重点在于A.灼伤津液B.肺热叶焦C.直中心包D.浸淫经脉E.脾胃受损【答案】B14、噎嗝病位在食管,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A.胃肝脾肾B.脾肺肾C.心胃脾肾D.脾胃肝胆E.心肺脾胃【答案】A15、肺痿的主要治则是A.补肺生津B.温肺益气C.清热润肺D.宣肺化痰E.补益肺气【答案】A16、肺痿虚热证的治疗主方是A.沙参麦冬汤B.百合固金汤C.麦门冬汤D.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E.月华丸【答案】D17、聚证的主要病位在A.肝B.心C.脾D.肾E.肺【答案】A C18、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者,宜选用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B.大承气汤合(或)枳实导滞丸C.积实导滞丸D.木香顺气散E.少腹逐瘀汤【答案】B19、消渴日久不愈,常可并发的病证是A.疮疡B.关格C.水肿D.中风E.白内障【答案】A B D E20、癫证常见的临床分型有A.痰热瘀结B.痰火扰神C.痰气郁结D.气虚痰结E.心脾两虚【答案】C D E21、消渴病并发视瞻昏渺的机制是A.阴虚热炽,痰阻经络B.肾阴亏损,精血不足C.阴虚内热,脉络失养D.燥热伤阴,络脉瘀阻E.阴损及阳,脾肾衰败【答案】B22、患者,男,52岁。
近5年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6—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土爱稼穑2,阴病治阳3.审证求因4.湿性黏滞5.塞因塞用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 分)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1.肝主疏泄2.肺主治节3.循经取穴4. 内生五邪5.塞因塞用6.阴病治阳7.精血同源8. 心肾不交二、简答题1. 脾胃的关系。
2. 饮的分类。
3. 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4.风邪致病的特点。
5.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6. 三焦的认识。
7.脏腑之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3.虚实的病机机制?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浙江中医药大学西医内科学2019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Hale Waihona Puke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1页 共1页
2019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西医内科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 ACS 2. 肝肾综合征 3. 高血糖高渗状态 4. 晨僵 5. 癌前状态 二、简答题 1. 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禁忌症 2.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 3. CKD 分期和各期防治目标 4. 类风关的诊断标准 三、病案题 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