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精品实用版)7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
《第二单元 欣赏 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神圣的战争》音乐,加深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观。
3. 引导学生反思战争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二、作业内容1. 听写作业:学生需完整聆听《神圣的战争》音乐,并完成以下听写作业:(1)记录下音乐的主要旋律和节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分析音乐的结构和特点,尝试总结音乐所体现的战争主题。
(3)在听完音乐后,写出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平的向往。
2. 阅读作业:学生需阅读与战争相关的文章和资料,了解战争的历史和影响。
3. 讨论作业:学生需组织一次小组讨论,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听写作业需记录真实感受,分析准确到位。
3. 阅读作业需认真阅读,做好笔记。
4. 讨论作业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作业评价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分和意见反馈。
2. 作业评分将根据完成质量、内容深度和思考深度进行评估。
3. 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意见,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评价和意见,组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3. 学生可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教师将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4. 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应该是持久的,作业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评定成绩,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这份作业设计方案,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教案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教案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
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案重难点】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案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
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二、教案过程(一)欣赏《蓓蕾之歌》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讨论)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演唱形式:(齐唱)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M兰》、《教师圆舞曲》。
《第二单元 欣赏 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了解并感受音乐中描述战争的情感与气氛;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力;3. 增强学生对战争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至少三首关于战争的音乐作品聆听任务,如《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
聆听后,学生需在作业本上简要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音乐知识问答:学生需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这些知识的题目,学生需在作业本上回答。
3. 创作感悟:学生可结合自身对战争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悟文章。
文章主题需围绕音乐中描述战争的情感和氛围。
4. 音乐文化知识调查:学生需搜集与音乐课程相关的战争历史和文化资料,如相关的歌曲、乐器等,并在作业本上简要介绍。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按时提交,不迟交、不漏交;2. 作业内容应真实反映对音乐的欣赏和感悟;3. 学生应积极参与作业反馈,与教师共同交流和讨论;4. 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和评价;2. 评价内容包括聆听感受、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创作感悟的深度和广度、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等;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音乐课程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提高音乐素养。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将自己的作业在课堂或网络平台上提交给教师;2.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结果进行反馈,包括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4.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作业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战争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同时增强对战争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第二单元 欣赏 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神圣的战争》的音乐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2. 通过聆听、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激发他们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关注和参与。
二、作业内容1. 听辨作业:学生需完整聆听《神圣的战争》两次,并回答相关听辨题目。
题目可涉及乐曲的节奏、旋律、情感表达等方面,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2. 笔记作业:学生需在聆听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神圣的战争》的解读。
短文应包括对音乐背景和历史意义的了解,以及对乐曲在人类和平事业中的价值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听辨感受和笔记作业的成果。
讨论主题可围绕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音乐的情感表达等。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听辨和笔记作业,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2. 小组协作: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共同探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 作业提交:将完成的作业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可以是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进行评分,包括听辨作业、笔记作业和讨论成果。
2. 作业质量:评价学生作业中的观点是否具有深度,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在提交作业后,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在人类和平事业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关注。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伏尔塔瓦河》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大管
长笛
小提琴
圣.约翰峡谷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 巨石顽强地搏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
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木管、长号、圆号、小号、大鼓、定音鼓 。
滔滔流水 维谢格拉德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 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
伏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 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 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这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骤然明亮、坚定, 伏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它波澜壮阔、 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
大管
圆号
乡村婚礼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舞曲,它纯朴、明朗、典雅、 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
月亮与水仙女的舞蹈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舞蹈, 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 扬地歌唱。
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舞姿。色彩朦胧 而神秘。
强弱弱 次强 弱 弱
寒流由长笛奏出,随后,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进入,表示暖流前 来汇合。同时,小提琴、竖琴的演奏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 烁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 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
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伏尔塔瓦河。
长笛
单簧管
请同学们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感受这段主题旋律表现的 音乐意境,体会6/8拍的节拍规律。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教学《歌唱祖国》2、欣赏教学《神圣的战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体验进行曲风格的特点,感受祖国的美好。
2、欣赏分段学唱,进行识谱练习,教师讲解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并拓展欣赏《神圣的战争》。
3、能准确演唱歌曲《歌唱祖国》,准确把握节奏、节拍、音准等音乐要素,较好表现进行曲节奏与力度不断变化的演唱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
2、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三段音乐《我和我的祖国》《芬兰颂》《樱花》):同学们,这几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学生: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美好河山的热爱。
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不同之处:这些作品属于不同的国家。
二、新课教学1、针对跳进音型进行热身练习:5 1 3 5 3 1 5(1)唱谱。
(2)用“a”元音演唱。
(3)教师用柯达伊手势,引导学生在演唱时与手势配合。
2、认识四二拍图示及强弱逻辑重音。
3、读节奏,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4、教师范唱后提问:让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乐观、激昂、热情奔放的进行曲风格;中速。
5、教师:请说出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
学生:ABA三部曲式。
6、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阅兵式时队伍经过广场的威武雄壮,以进行曲风格完整地演唱歌曲。
7、提示在演唱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或需注意的问题。
注意弱起拍的演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注意演唱时每个字母的归韵为“a”元音。
8、请大家找出谱例中的附点八分音符以及速度、节奏、调式等音乐形式要素。
9、学习反复记号的运用。
(投影出示)10、重点解决B乐段的演唱。
三、《歌唱祖国》背景知识介绍四、欣赏《神圣的战争》1、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思考:音乐情绪以及作品风格是怎样的?学生回答:作品情绪是悲壮、振奋的;采用三拍子的节奏,却具有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
《第二单元 欣赏 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神圣的战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神圣的战争》音乐,使学生能够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对战争音乐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完整聆听《神圣的战争》乐曲三次(分别在课内、课后、休息时间进行),并记录下自己的聆听感受。
2. 主题思考:学生根据乐曲的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音乐在战争中的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各自的聆听感受和思考成果,并总结小组的讨论结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时间:本作业需在作业反馈提交前完成,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请在作业中注明。
2. 作业形式:作业以书面形式提交,字数不少于XX字。
3. 作业质量: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能够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本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聆听感受的准确性、主题思考的深度、小组讨论的成果等。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反馈,表扬优秀作品,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3. 教师将优秀作品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神圣的战争》乐曲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音乐在战争中的意义。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神圣的战争》这首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包括其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分析这首音乐。
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 欣赏 神圣的战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神圣的战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神圣的战争》这首音乐作品,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体会战争中的痛苦、无奈与坚持。
2. 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和平的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作品《神圣的战争》的音频文件和相关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音乐作品的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3. 安排教室讨论和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相关资料,为教室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战争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讨论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学生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二)背景介绍介绍《欣赏神圣的战争》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神圣的战争的颂扬之情。
(三)音乐欣赏通过播放《欣赏神圣的战争》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四)教室互动1. 提问:这首音乐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影像资料,深入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讨论:你认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战争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分享:你曾经经历过或目睹过战争吗?请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与同砚们一起交流。
(五)教室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欣赏神圣的战争》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再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英雄主义精神,理解“神圣的战争”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欣赏《红旗颂》主题旋律: 1. 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你能听出有何不一样吗? 2. 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旋律。
1=C 4/4
欣赏《红旗颂》第二部分:
1.与片段一听到的红旗主题相比,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速度 力度)
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让人陷入深深的回 忆中,使人想起过去革命岁月的艰辛。
祖国歌
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 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 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 作品。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 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 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捷克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创作于1874——
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 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 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 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 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 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
这首歌曲发表后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 为传唱,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 曲、开场曲或结束曲,(如奥运会升旗仪式、天 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等)号称“第二国歌”。
欣赏油画《开国大典 》
油画开国大典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 大历史题材为表现内容, 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 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 国庆典礼的盛况。人物 形象鲜明生动,与蓝天 白云、广场红旗以及天 安门城楼等景物一起营 造出一片恢弘的场面, 喜庆热烈。
绕生活在灿烂阳光下人们的所思
所想展开,激励我们团结奋进,
再创辉煌!
总结:
音 通过欣赏曲目我们懂得了 乐 我们的伟大祖国在历经艰 欣 难走到了今天的和平和强 赏 大,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
祖国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 献。
以la为主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成的体
系,叫做小调式。小调式一般较为暗淡、柔和。
小调音阶:6 7 1 2 3 4 5 6
(以a小调为例)
合唱曲《在灿烂阳光下》
音 这首歌曲通过三个片段向我们展
乐
示了新中国的成长历程,有追忆、 又回顾、有展望。第一、三属于
欣 抒情类,第二段属于行进类分格。
赏 整首歌曲首尾呼应,三段歌词围
讨论回答:
音
乐 欣
★ 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 的氛围。 ★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
赏
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
何。
吕其明(1930.5~)
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 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曾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 上海电影制片厂音乐创作 室主任;创作了60多部电 影;200多部电视剧音乐; 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 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 颂》、交响叙事诗《白求 恩》等一批大气磅礴的交 响乐杰作,开一代先河, 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上 不可撼动的地位。
风琴和枪炮声对着电话纵情高歌,他们的歌声通过战地
赏 电话线传遍整个莫斯科战场。这首歌被誉为“苏联卫国 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该歌曲创作于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之初,曾有“苏联卫国战争音乐纪念碑”之名,堪称苏 联卫国战争最强音。此后多年,无数音乐家用各种方式 演绎了这首气势磅礴的战歌。每一次收听,总会不由自 主地联想到莫斯科保卫战中那句传遍战场、传遍世界的 誓言:“俄罗斯虽大,我们却无处可退,因为身后就是 莫斯科。”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交响乐
•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交响诗。是采用大型管弦 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它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 有交响性的音乐。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 “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国外的交响 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主要分为三个 时期:古典交响乐、贝多芬交响乐以及浪漫主义 交响乐等。在我国,交响乐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 纪中下叶。久负盛誉的上海交响乐团是中国、乃 至亚洲最古老的交响乐团之一,是中国具有广泛 影响的交响乐专业演奏团体。其前身——上海公 共乐队成立于 187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 的黑暗时期。
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小溪逐渐汇入大河,响起了作品中最为著名 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 严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音乐知识卡:
大调式:
音
以do为主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成的体
乐
系,叫做大调式。大调式一般具有明朗的色彩 特征。
欣 赏
大调音阶:1 2 3 4 5 6 7 ⅰ (以C大调为例) 小调式:
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
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么 乐器在演奏?
• 大提琴 • 萨克斯 •小 号
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请你谈谈乐曲所描绘的音乐意境及情绪:
·乐曲的引子部分,嘹亮的小号奏出高亢嘹亮的号
角音调,经圆号反复后,由弦乐队奏出歌颂红旗的 主题,宽广辉煌的旋律把人们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 之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 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雄伟庄 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
2.旋律是否熟悉?在这部作品的尾声中,作曲 家引用了其他的一段音乐,你能听出来吗?
这部分再现了主题旋律。
气势磅礴的乐曲尽情歌颂了伟 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展现了中国 人民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满怀豪 情,奋发前进!尾声的号角雄伟嘹 亮,气壮山河:让我们高举红旗, 奔向祖国的明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吕其明的红旗情缘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全部由皖江地 区向山东撤离,由于叛徒出卖,吕其明的父亲吕惠 生身份暴露,不幸被捕。狱中面对威逼利诱,他坚 贞不屈,牺牲在敌人刺刀下,就义时年仅43岁。
在红旗下长大、在战火中成长的吕其明,对红 旗的深厚感情,非常人能比。红旗,是革命象征, 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面对红旗,父亲的 形象,如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吕其明眼前。
神圣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由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作词,苏 军红旗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
音 历山德罗夫作曲。看过苏联影片《莫斯科保卫战》的人 一定都记得这样一幕:苏军红旗歌舞团要上前线演唱,
乐 可战地指挥官不同意,因为红旗歌舞团是苏联红军最宝 欣 贵的财富。于是红旗歌舞团的歌唱家们在战壕中伴着手
接着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紧凑富于动力,速度 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表现了中国人 民在红旗指引下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的步伐。
小号再次奏响,红旗高高飘扬,经过斗争洗礼的人 们仰望五星红旗,表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
2.在作品表现中起到什么作用?
把音乐推向了高潮
欣赏《红旗颂》第三部分:
1.主题的再现,和之前有了什么差别? 节奏拉宽,旋律舒展。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唱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歌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爱和平 我们爱家乡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曲,是著名的爱 国歌曲。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 自豪感,表现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 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父亲流淌的鲜血与其代表的共产主义信念,成 为日后包括《红旗颂》在内许多经典音乐的基因。
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乐曲背景介绍:
音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 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
乐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欣 赏
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的情景。同样,它以宏 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
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
的指引下,英勇顽强,
第二单元
本单元是由一组关于歌颂祖国为题材 的歌曲组合而成,通过这几首新中国不同 时期的歌曲的鉴赏来感受、体验歌曲的音 乐情绪,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掌握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关系,从而通 过感受新中国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来 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己家乡的赞美。
1、说出这首歌曲的全名、词曲作者。 2、这首歌曲在什么场合播放。 3、听完后,有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