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原文)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 课文原文《陈情表》臣云:臣赖陛下垂问,以表酬效之至意。
顷在瓦岗山下,先帝与太后狩猎,因卧病发斑,驻跸未去。
侧近是日,臣执热心,欲以此间示闻,奈何委质于中外,窃有愧疚。
今革命已成,猥以撰此记,以闻先帝于天之灵,庶审其忠信之至,无容负阴福之所系也。
先帝于微末,臣抱忠贞之志,宁敢辱命而负社稷之重,以至于斯。
然先帝察臣之忠诚,欲以近臣为辅佐,岂惟容许三年之任,用臣之力,惟命不于常,每事躬亲,可谓至私。
其间,密谋,救国,祷告,无所不至,辞色,慷慨,动人,如此,震撼于四海之内,痛哭于椒房之中者,何人能不悲惧激变而幸以降哀,哀之如何?陛下务在躬勤政事,奋发图强,以桃李满园之后,此臣之所愿也。
至于斟酌损益,量宜曲直,在兹乎?宜春台、阙楼;棨戟,白旄;金鼓,玉鸣,惟其有司,因其国而制宜。
在昔先帝成康之日,太宗皇帝西巡,志在攻狄,于是遣马援、中郎将费祎等往平蛮,且因写《烽火戏诸侯》之赋,咏史之业,有如是类焉。
素闻以孝治天下,当陛下亲政,亿兆宜山河,望乎崇本洵源,关注民生。
臣窃以为,则忠臣之至,责修国家,绝踵而求奉。
至于言论,则前圣明训,今臣等奉行,尽节于义,不以私废公,笃行事实,以济时艰。
2. 教案课程目标•掌握《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养成语文分析和阅读思辨的能力;•意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教学内容1.读课文;2.分析课文;3.探讨核心思想;4.谈谈如何当好一个公民。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内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思考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探讨作为公民的职责和担当。
教学过程授课引导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感动自己的领袖和偶像的原因;2.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课文朗读由学生或老师代表进行朗读,达到让学生适应文言文的语言环境。
课文分析1.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2.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3.分析文字运用的方法。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陈情表》是唐代文学家文天祥所写的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
下面是《陈情表》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翻译,以供参考。
原文臣亮言:臣以险衅破贼之余,进退触篱笆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篇特别有名的文章——《陈情表》。
这篇文章可是有着深深的情感和独特的魅力呢!先来看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这开头啊,李密就把自己身世的悲惨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他说自己从小就命运多舛,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的时候母亲又被舅舅强迫改嫁。
这得多可怜呐!咱们再接着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这里李密说自己虽然被举荐当官,可因为要照顾祖母没法去。
皇帝还下了诏书,催他赶紧上任,可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皇命,一边是病重的祖母,真是左右为难。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一段啊,李密强调了孝道,还说自己在旧朝当过官,本来没想着什么名节,现在受到重用,心里很感激。
但祖母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实在不忍心离开祖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陈情表课文原文

陈情表课文原文陈情表课文原文陈情表课文原文讲了什么内容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陈情表课文原文吧~陈情表课文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陈情表》原文及其翻译详解

《陈情表》原文及其翻译详解《陈情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所作,为了向汉献帝陈述自己的忠诚和政见,表达自己对抗乱世的决心。
本文档将提供《陈情表》的原文及其详细翻译和解释。
原文臣曹操臣丕等言:昔者秦并天下,不务遵修文德,而欲以其私欲,穷兵黩武,隳四维,倾五常,破坏天地之和,崇峻宇之观,是以四海倾覆,八荒扰攘,生灵涂炭,普天率土,莫不思皇英之隆,仰圣德之高。
伏惟陛下即位之初,遭家不造,圣德光赫,神武奋扬,扫除凶逆,恢复疆宇,德配天地,泽被生灵。
陛下之功,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
而愚臣丕等,诚不足以仰述陛下之隆,谨陈愚诚,愿陛下察之。
翻译详解臣曹操臣丕等言:我们曹操和丕等臣子们向皇帝进言。
昔者秦并天下,不务遵修文德,而欲以其私欲,穷兵黩武,隳四维,倾五常,破坏天地之和,崇峻宇之观,是以四海倾覆,八荒扰攘,生灵涂炭,普天率土,莫不思皇英之隆,仰圣德之高。
过去秦国统一天下,不致力于遵循修养文明和德行,反而想要凭借自己的私欲,滥用武力,破坏道德伦理,崇尚豪华壮丽的建筑,因此四海倾覆,八方混乱,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普天之下,没有人不想念皇帝的英明和崇高的圣德。
伏惟陛下即位之初,遭家不造,圣德光赫,神武奋扬,扫除凶逆,恢复疆宇,德配天地,泽被生灵。
陛下之功,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
我们敬仰陛下即位之初,遭遇家庭不幸,但圣德光辉照耀,神武之力奋发,扫除凶恶的逆贼,恢复疆域,德行与天地相配,恩泽覆盖生灵。
陛下的功绩,如同巍峨的泰山,浩瀚的江河。
而愚臣丕等,诚不足以仰述陛下之隆,谨陈愚诚,愿陛下察之。
而我们这些愚昧的臣子丕等,实在不足以表达陛下之伟大,谨此陈述我们的愚诚,希望陛下明察。
---以上是《陈情表》的原文及其翻译详解。
这份文献展现了曹操对当时乱世的深刻认识和对皇帝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抗乱世的决心和追求和平安定的愿望。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陈情表,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一部以辞章方式写成的文学作品。
该作品由南京国子监直史、宣府通判李时中委托抄写传出。
杨慎执笔时,正逢明代中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差缺促使了杨慎的写作,他利用辞章,表达了他对明朝执政者的忠言逆耳之情。
以下是《陈情表》的原文和译文:陈情表(原文):臣云:臣伏奏。
臣未有官职。
三十年来,祖宗东迁,臣家遭殃。
祖宗在南京时,官员们尽职定夺。
若要收拾政令事务,不管什么事宜,臣家很快能够解决。
明太祖皇帝即位,致令祖父因功授职位,时称“南书房”。
后来他又荐父亲复回南阳,晋升戶部尚书。
多次迁官后,臣的祖父祖母年老,官僚们流言蜚语,加之无子,无后为害。
而今我立下法规,礼制峻密,祭祀庙堂,仪仗备齐,二十余年来祭告严肃,众臣出使勤恳。
万万皆民之所愿,甚得国家之量。
我即位后,管理政务得法,总揽边务。
我对策实能让国家无忧。
时有结交得臣,具有素抱忠贞之名。
皆会议论我殚精竭虑,调玩人间,大臣的事泄露不少。
而家属们缺乏,极困于生计。
我一直想为他们体谅,给他们生活的保障。
于是臣奏答无数次,希望能够封给他们一些荒地,供他们居住。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可以称霸天下,并成功取得手拿曹、刘天下的名誉。
如今年岁将近,我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借此表明忠心与心灵之苦,国家的重担十分令人痛心焦虑。
国家几经波折,兵势憔悴,国十分衰败。
苦恼之情,想让全体忠臣都能够明白。
如若大家能够议决,对此事不再再议论,我愿以生命为赌注,荒地尽给国家大臣们。
借此表明决心与忠贞之情。
陈情表(译文):臣言:臣在此谏言陈情。
臣自古无官职,三十年来,祖庙东迁,臣族困顿。
祖庙迁都南京后,志士相继,政务井然。
如有重要事务须解决,臣族娴熟技能,转眼即能安排妥当。
明太祖皇帝君临天下,致使父亲获得官职,被人封为"南书房"。
后来又荐父亲返回南阳,升为户部尚书。
历任数官,祖父老矣,争议纷纭,愈加无子承继将有祸害。
如今礼制峻备,庙堂之事严谨,祭祀如仪礼整肃,朝臣出使勤奋刻苦。
《陈情表》原文、译文及注释

《陈情表》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
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原文:陈情表魏晋-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对照翻译:臣密言:臣李密陈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陈情表》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愍同:悯)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大全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尺之 僮 , 茕 孑 立 , 影 相 吊 。 茕 形 药 , 曾废 离。 未
伏惟圣朝 以孝治天下 ,凡在 尤甚 。且 臣少仕 伪朝 , 历职 郎署 。
而刘夙 婴疾病 , 常在床 蓐 , 侍 汤 臣 故 老 , 蒙矜 育 , 臣孤 苦 , 为 二 州牧 伯 所 见 明 知 , 天 后 土 , 犹 况 特 皇 实
岁, 舅夺母志。祖母刘 愍 臣孤 弱 。
行 , 丁孤苦 , 于成立。既无叔 零 至
闻, 辞不就职。诏 书切峻 , 臣逋 二人 , 责 更相为命 , 以区区不能废 是 远。臣密今年 四十有 四。 祖母 刘今 年九十有六 ,是 臣尽 节于陛下之 日长 , 刘之 日短也 。鸟 鸟私情 , 报 愿乞终养。
臣之 辛 苦 , 非 独 蜀之 人 士 及
所共 鉴 , 陛下 矜 愍 愚诚 , 臣微 愿 听
躬 亲抚养 。 臣少多疾病 。九 岁不 慢 ; 县 逼 迫 , 臣上 道 ; 司 临 郡 催 州
门, 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 奔驰 , 则
许 。 臣之 进 退 , 实为 狼狈 。
伯 , 鲜兄 弟 , 终 门衰祚 薄 , 晚有儿 刘病 日笃 , 苟顺私情 , 欲 则告诉 不
珂固
O[ ] 晋 李密
( 文) 原
臣密 言 : 臣 以险 衅 ,夙 遭 闵
恩 , 臣洗 马 。猥 以微 贱 , 除 当侍 东 宫 , 臣陨首 所 能 上 报 。臣具 以表 非
朝 不虑 夕。 臣无 祖 母 ,无 以至 今 日。 母 无 臣 。 以 终 余 年 , 孙 祖 无 祖
凶。生孩 六月, 慈父见 背; 行年 四
人 间至孝 、感天动地令闻者无不泪 的大孝子李密理 所应当在 其征 召范
下的乐曲。
_’
赏
-
析
诉尽 低眉
畴 之内了。当面对 晋武帝 的第 四次
司马氏集 团灭掉 蜀国后 , 立 征 召时 , 建 李密陷入进 退两 难的境地 :
了晋。晋武帝 为了给 自己靠阴谋屠 去 , 行不通。 一是“ 祖母无臣 , 无以终
官 , 晋披上一件 “ 来给 纳贤 ” 的华丽 人物。对 于晋灭 蜀汉还 是有一 点不
外农 。
0
冯
服 气。 三是古语云“ 伴君如伴虎 ”臣 ,
艳
辉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尚书 子 的性 命掌 握 皇帝 一 己 的喜 恶之 何况他对残酷打击政敌 的晋武 郎, 多次出使东 吴, 很有辩才 。蜀亡 间 ,
命 。诏 书特 下 , 臣郎 中, 拜 寻蒙国
目薄西 山 , 息奄 奄 , 命危 浅 , 气 人
( 自高 中语 文课本 第五册) 选
《 陈情表》 是西晋著名 的文学家 的策略 , 实行孝道 , 以显示 自己清正 李 密献给晋武帝 的一篇表 , 在李密 廉明 , 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 臣关 系 , 的巧笔拨转下 ,深情地弹奏了一首 维持社会安定秩 序 ,那么世人皆知
后 , 居乡里 , 避 不复出仕。晋武帝承 帝 心存畏疑 ,所 以他 不想马上 出来 继汉代以来历代统 治者以孝洽天下 做 官。 但不去 , 不通 。 “ 亦 在 君让 臣死
…
…
2 2… ———一
…
一
…
…
垫!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杀建立的政权 以美饰 , 为了减 少 余年 ”多年 相依为 命的生 活 , 更 , 让李 灭吴的压力 , 收笼东吴民心 , 蜀 密 不能弃祖母而去 ,二是李密是蜀 他对 汉亡国之臣显示了其仁爱 宽厚 之胸 汉 旧臣 , 自然有怀旧的思想 , 况且他
怀, 他大力征召西蜀贤士来朝中做 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 以齐桓 ” 可 的
逮奉 圣朝 , 沐浴清化 。 前太守 本 图 宦达 , 不矜 名 节 。 臣亡 国贱 今
志, 庶刘侥 幸, 保卒余 年。 臣生 当
臣逵 , 臣孝廉 ; 刺 史 臣荣 , 察 后 举 俘 , 至微 至陋 , 蒙拔擢 , 过 宠命 优 陨首 , 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 死 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 渥 , 岂敢盘桓 , 有所希 冀!但 以刘 之情 , 谨拜表 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