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汉”未央 汉代美学之今鉴

合集下载

长乐未央——吉语瓦当之美

长乐未央——吉语瓦当之美

长乐未央——吉语⽡当之美⽡当俗称⽡头,是屋檐最前端的⼀⽚⽡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汉族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起着保护⽊制飞檐和美化屋⾯轮廓的作⽤。

随着近年来⾦⽯⽂化的发展兴盛,⽡当也开始成为众多⾦⽯爱好者争相收藏品鉴的对象。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汉⽡当⼀直是⽡当界的翘楚。

⼩编虽⽆甚资财收藏,但仍对其喜爱⾮常。

故⽽今⽇将收集的⼀些⽡当图案分享给诸位。

由于⽡当图案种类较多,故分三类分期来讲,今⽇便说说这最为⼈称道的吉语⽡当。

汉“长⽣⽆极”⽡当该⽡当“长⽣⽆极”四字随空间形态做扭曲变化,但线条刚劲,既婀娜多姿,⼜不失神⽓,是⽡当中⽅正流丽的代表。

汉“长乐未央”⽡当该⽡当构图简单,仅以⼗字隔界,“长乐未央”四字笔画不因空间⽽变化,虽长短不⼀,但古意盎然,妙趣天成,是⽡当中拙稚⾃然的代表。

汉“延年益寿”⽡当该⽡当因受外⼒影响,呈扭曲状,⽂字笔⼒同“长⽣⽆极”,硬朗⽅正,⽂字布局则如“长乐未央”,因地施宜。

既不失笔⼒,⼜灵巧⽣动。

实为汉⽡佳制。

汉“永受嘉福”⽡当该⽡当“永受嘉福”四字采⽤鸟⾍篆字体,婉转婀娜,华美流妍。

此种类型的⽂字在⽡当中称得上雍容华贵,极具装饰性,代表了当时⽡当⽂字的艺术⾼度。

由于历史较为久远,很多⽡当都已被损坏,数量虽不算特别稀少,但也⼗分珍贵。

故⽽⼈们通常将其图案拓制下来,⽤以流传和收藏。

⽡当拓⽚收藏也因此蔚然成风。

下⾯⼩编选取了⼀些较为典型的吉语⽡当拓⽚,请诸位漫赏:汉“长乐未央”⽡当汉“与天⽆极”⽡当汉“永奉⽆疆”⽡当汉“长⽣⽆极”⽡当汉“长乐未央”⽡当汉“千秋万岁”⽡当汉“与华⽆极”⽡当汉“永受嘉福”⽡当汉“延年”半圆⽡当……。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内容摘要(冒号):文章主要从各个层面论述汉代瓦当的题材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多变,形神皆备的特点,从而探讨其美学内涵。

关键词(冒号):瓦当形神皆备美学内涵据文献记载,瓦的出现是在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的事。

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中国建筑史划时代的进步。

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

中国古代的瓦分为板瓦和筒瓦两种。

在房屋的顶部覆瓦时,相对宽大的板瓦先顺次仰置于屋顶,然后再以相对弧度较窄的筒瓦覆扣于板瓦与板瓦纵向相接的缝上。

在最接近屋檐的最下的1个筒瓦头部有1个下垂的半圆或圆形部分,即瓦当,俗称瓦头。

瓦当是瓦最出彩的部分。

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起防风雨浸蚀、蔽护屋檐、延长建筑物寿命,又起美化装饰屋檐的作用。

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陕西扶风召陈遗址。

从考古资料看,汉代瓦当出土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质量最高,是我国古代瓦当艺术中的独1无2的珍品,汉代瓦当主要出土于陕西、河南和山东3省,其中陕西西安1带尤多,来自于建筑遗址、烧窑、灰坑及墓葬中,其最珍贵之处是它的实用与美观,功能与装饰的完美统1。

西汉自“文景之治”后,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说。

商业走向繁荣,经济得到极大的复苏,故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宫廷楼台秉承周、秦、楚遗风,气势宏伟雄壮,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建筑规模宏大。

这些为瓦当艺术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而在这些建筑上必会配用造型精巧和意义深远的瓦当以显示皇家的气息与威严,从而构成了独具汉代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瓦当1方面是建筑实用品,同时又是1种装饰工艺品,故其自身所包含的上层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在不自觉中成为上层阶级弘扬社会伦理、政治抱负、政治功绩和艺术偏好的附属品。

汉代瓦当题材10分丰富,人文与自然并存,神话与现实并存,抽象与写实并存,其题材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多变,形神皆备的特点不仅体现了古人杰出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折射出高超的艺术成就和美学内涵。

汉代镜铭之长寿吉语

汉代镜铭之长寿吉语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4,8(2):97-101http://xb ynau edu cnISSN1004-390X;CN53-1044/SE-mail:sk@ynau edu cn 收稿日期:2013-09-04 修回日期:2013-12-04 网络出版时间:2014-3-17 16:51 作者简介:邱龙升(1977-),男,江西南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字学、文献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s/detail/53 1044 S 20140317 1651 018 htmlDOI:10 3969/j issn 1004-390X(s) 2014 02 018汉代镜铭之长寿吉语邱龙升1,2(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2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海南海口571100)摘要:汉代镜铭中的长寿吉语内容丰富,就文辞而言,既有“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常见内容,也有“上有仙人不知老”、“寿敝金石西王母”等罕见吉语。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镜铭长寿吉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既表现了人类祈福长寿与长生的朴素幸福观,同时又反映了汉代社会特殊的民间信仰和早期道教文化。

关键词:汉代;镜铭;长寿吉语;道教文化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4)02-0097-05LongevityAuspiciousWordsoftheMirrorInscriptionattheHanPeriodQIULongsheng1,2(1 DepartmentofChinese,BeijngNormalUniversity,Beijng100875,China;2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QiongtaiHigherNormalCollege,Haikou571100,China)Abstract:LongevityauspiciouswordsofthemirrorinscriptionattheHanperiodarerich.Asalinguisticphenomenon,longevityauspiciouswordsofthemirrorinscriptionhaverichculturalcontentandrefractcol orfulculturetypeofHanethnicgroup.Thesewordsarenotonlyexpressionsofhumansimpleviewofhappi ness,suchaslongevity,immortallife,butalsoreflectspecificfolkbeliefsandearlyTaoismculture.Keywords:theHanPeriod;themirrorinscription;auspiciouswords;Taoismculture 长寿吉语就是祈福长寿与长生的吉祥辞语,表现形式多为词或短语。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杯盒 与多子妆奁(lian)因其巧妙的设计而闻名。
21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技法与装饰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 嵌、扣、鎏金等。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精致华美,有云 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左图:“君幸酒”云纹漆耳 杯,饮食器。椭圆形,圆唇, 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 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 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 酒”三字,即“请君饮酒” 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 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 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 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 示容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 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陶瓷、铜器、漆器、纺 织等均较发达。
2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 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 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 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
25
xx

中国宫殿——汉未央宫

中国宫殿——汉未央宫

“⼯龄”最长的皇宫汉未央宫
长安是中国汉朝的都城,它是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增扩⽽成。

北墙依渭⽔⽽建,南墙也依宫墙变化。

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宫殿,其中长乐宫和未央宫最为。

汉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今天的西安市西北5公⾥),是汉朝君⾂朝会的地⽅。

总体的布局呈长⽅形,四⾯筑有围墙。

东西两墙各长2150⽶,南北两墙各长2250⽶,全宫⾯积约5平⽅公⾥,约占全城总⾯积的七分之⼀。

据史料记载,未央宫建于长乐宫修复后不久,是汉⾼祖称帝后兴建,由刘邦的重⾂萧何监造。

⾃未央宫建成之后,汉代皇帝都居住在这⾥,所以它的名⽓之⼤远远超过了其他宫殿。

在后世⼈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整个宫殿由承明、清凉、⾦华等40多个宫殿组成。

南部正门以北偏西建未央宫前殿,现在汉未央宫的遗址仍存有当时⾼⼤的夯⼟台基。

未央宫宫内的主要建筑物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华殿、承明殿、⾼门殿、⽩虎殿、⽟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阳殿、柏梁台、天禄阁、⽯渠阁等。

其中前殿居全宫的正中,基坛南北长约350⽶,东西宽约200⽶,北端处约15⽶,据说是利⽤龙⾸⼭的丘陵造成的。

据历史书籍的记载,未央宫的四⾯各有⼀个司马门,东⾯和北⾯门外有阙,称东阙和北阙。

当时的诸侯来朝⼊东阙,⼠民上书则⼊北阙。

汉长安宫殿是我国历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在汉⾼祖刘邦之后,王莽政权、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都以此作为中央政府的⾏政枢纽。

⽽西汉的许多重⼤历史事件曾经发⽣在这⾥:张骞从这⾥出发开辟丝绸之路;美⼥王昭君在这⾥⾃愿 ⾏出塞,和亲匈奴……。

未央宫那些事儿

未央宫那些事儿

未央宫那些事儿西安这座城,有太沉的历史底蕴,只要走出家门,便可感受到到秦砖汉瓦的气息。

沿着光阴的定格,行走于历史的棋盘之上,似乎还可看到丞相萧何如何精心收集文书典籍,修建石渠阁、天禄阁;汉惠帝、汉武帝、汉宣帝广集天下藏书,夯建“汉文化”坚实根基;布衣董仲舒如何直言武帝尊崇儒术,“石渠讲经”铸造儒家文化千年源远流长;雄才卫青、霍去病纵横万里抗击匈奴,打造军威国魂;司马相如、司马迁铁血丹心,激扬文字,书写千古绝唱;千古一人张骞持节而行,千辛万苦,坚韧不拔,开拓两千年“丝绸之路”;还有椒房殿金屋藏娇、倾国倾城、花飞燕舞的芬芳......让我们翻开2000年前这部大汉书,谈谈未央宫的那些事儿~为什么叫未央宫?“未央”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诗中的“未央”作“未尽”、“不尽”、“未已”解。

汉代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及文物中的“未央”多与“万岁”、“延寿命”等语汇同时出现,包含吉祥之义。

这一点在汉代瓦当文字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如“长生未央”、“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等;在铜镜铭文中也大量出现,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等。

此外,“未央”也是汉简记载最为多见的人名之一,上至于“侯”,下至于“奴”,都有以此为名号者。

由此说明,在汉代“未央”、“长乐”是全国各个阶层通行的吉语。

作为吉语,“未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

汉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社会思潮的盛行。

未央宫是如何建成的?项羽入秦后,将秦时旧有的宫殿大都焚毁了,只有兴乐宫稍受破坏而得以存留。

刘邦建立汉室后,最初定都洛阳,三个月后迁都长安。

迁都后,刘邦将兴乐宫稍加修复,改为长乐宫,做为自己的宫室,并在这里处理政务。

后来,刘邦嫌长乐宫的规模还不够大,不足以表现出泱泱大帝国的形象,于是开始建造自己的宫殿,命丞相萧何主持设计和建造,这便是未央宫。

未央宫

未央宫
“形胜”是汉长安城,也是未央宫选址的基本思想。《史记·索隐》引韦昭云:“形胜”即“地形防固、故 能胜人也”。“形胜”即山川地貌、地形地势优越,便于进行军事防御。据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 〔下〕》十九载,秦朝时有条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经过的路线后来变成山脉,长六十多里,头临渭水、尾达 樊川。萧何建造未央宫,“斩龙首而营之” ,“山即基阙,不假筑” ,正是体现了“形胜”这一点。
宫城之内的干路有三条,两条平行的东西向干路贯通宫城,中部有一条南北向干路纵贯其间。两条东西向干 路将未央宫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前殿是未央宫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居全宫的正中,其它重要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前殿北侧为椒房殿,是皇后 居住的地方;更北处建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石渠阁;前殿西侧建有 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前殿西南侧为皇宫池苑区,建有沧池、渐台等。这种主要宫殿居中、居高,辅助宫 殿居后及两侧的建筑配置,成为后世皇宫布局的典范。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也是利用天禄阁的藏书,在长安写出了不朽名著一一《史记》。
沧池
位于未央宫西南部,池水周清沏如苍色,故名“沧池”。沧池水由城外泬水从章城门引入,入宫后称“明 渠”。沧池既美化了未央宫的环境,又懈决了皇宫之内用水问题。未央宫中用水量很大,沧池在给水方面起了重 要作用。可以说,沧池是未央宫中的一座人工水库。《三辅黄图》记载:“沧池中有渐台,高十丈。”渐台实际 就是池中假山,它点缀得沧池更加风光秀丽。
未央宫以其宏大的规模、等级森严的建筑规格体系,展示了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亚洲东方文明发展水平。作 为汉帝国权力中心,未央宫是打通西域的决策和指挥中心,见证了汉帝国积极寻求对话与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 开辟的重要历史功绩,见证了汉长安城在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兼具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起点价值。未央宫以沿 用200余年的东方大帝国权力中心之地位揭示了“丝绸之路”这一人类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文化线路之缘起,是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

汉代铜镜20字铭文

汉代铜镜20字铭文

汉代铜镜20字铭文
1、炼冶铜华得与清,以之为镜宜文章,延年益寿辟不祥,与天无极如日光,长乐未央;
2、清之冶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丝组杂以为信,清光乎宜佳人;
3、炼冶铜华得与清,以之为镜昭万刑,五色尽具正赤青,与君无极毕长生,如日月光芒;
4、清之冶铜华以为镜,丝组杂以为信,清光乎宜佳人;
5、清之冶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丝组杂以为信,光宜美人;
6、清白铭洁清白而事君,察阴欢翕之明,焕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慎靡美之穷皑,外承欢之可说,慕窈窕之灵泉,愿永思毋绝;
7、朱雀幺武顺阴阳;八子九孙治中央,照面日身万全,像衣服好可观,君宜官秩葆子;
8、汉镜铭文还有“长相思,毋相忘”;“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长乐未央”;“家常富贵”;“内清质以照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壅塞不泄”;“月有惠,日有富,乐无事,常得意,美人会羊”;“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主四旁”;“与天无极,与地相长,欢乐未央,长毋相忘”;“宜子孙,寿万年,家有五马千头羊”;“寿如金石”;“许氏作竟自
有纪,青龙白虎居左右,圣人周公、鲁孔子,作吏高迁车生耳。

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乃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乐,“汉”未央汉代美学之今鉴
作者:轮奂
来源:《收藏·拍卖》2018年第04期
“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竞雄大”,这是鲁迅曾经对两汉时代文化风格的盛赞。

但回眸两千年前的大汉时代,我们也曾面面相觑,何为闳放?或者说闳放之内蕴藏着怎样一个世界?留在众人脑海的也许只有零散碎片,毕竟两汉时代距今已然久远,两千年前的建筑、生活方式,许多已荡然无存。

带着沉思与遥想,试图描写出两汉时代,在笔尖落入纸上的一瞬,头脑里竟最先闪出“长乐未央”四字,那是来自于汉瓦上的吉语,意为永久之快乐,而未有穷尽。

同时,“长乐”与“未
央”又是汉代两座闳大的宫阙,尤其是未央宫更曾是泱泱大汉的代指。

两宫一同见证了一个巅峰时代的辉煌,也早已变为盛世湮灭后任人凭吊的精神丰碑。

一方面,沐浴盛世荣光的汉人祈求“长乐”,如同汉赋中“于焉逍遥,聊以娱情”的那份悠然,他们热衷于创造并安享恢弘而雅致的艺术,还执着地带入死后的世界。

另一方面,那些长眠地下的不朽艺术,成为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视汉人心中那个“长乐”世界。

也正是那个充满自信、积极进取的时代,在四百年的时光里把多元的地域文化凝聚為一种新型的文化,一个拥有独立精神和品格的民族。

故盛世不会长存,唯有精神“未央”。

干是,似乎再也没有哪个词像“长乐未央”这般,能如此精准地代表那个时代。

因此,本次专题分“长乐”与“未央”两篇,前者将以传世的汉代文物,展现两汉时代杰出的艺术成就,后者将以大视野,剖析汉代美学的多元维度,并探寻延续在今日民族文化血脉里的大汉气象。

这便是此次专题的初衷:追溯我们民族最初定格那个时代里的美学风貌,时至今日,又有哪些依旧值得我们敬仰与汲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