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汉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基于1002家汉服淘宝店截面数据的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创新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都在思考的一个话题。
在服装行业,由于互联网的介入,服装营销模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服装营销模式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背景、特点、创新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背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互联网正在与传统各行业深度融合,改变着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商业运作方式。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服装行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服装销售模式主要依托于实体店面,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服装行业开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和方式,比如电子商务、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他们更加倾向于在线购物,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和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互联网成为了服装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着服装营销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特点1. 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互联网+"时代,服装营销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店销售,而是涵盖了线上线下各种渠道。
除了电商平台,还包括社交平台、内容平台、视频直播平台等,这些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为服装品牌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
2. 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体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服装营销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喜好、推荐个性化商品,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定制化的服务等。
3. 数据驱动的营销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服装营销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数据分析,服装品牌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且精准地进行营销推广。
4. 体验式营销"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而体验式营销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种重要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创新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在服装行业中,互联网+模式的出现,给服装营销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服装营销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创新。
互联网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广泛和便捷的购物渠道,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服装品牌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从而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营销渠道和销售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服装销售模式主要依靠实体店铺进行销售,而互联网+模式则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
通过搭建自己的官方网店和与电商平台合作,服装品牌可以将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覆盖到全国甚至全球,大大提高销售规模和效益。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例如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试穿、线下购物线上退换货等。
三是品牌建设和推广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模式中,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品牌推广主要依靠广告和促销活动,而互联网+模式则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络红人推广、品牌口碑等方式进行推广,能够更好地触达年轻消费者群体。
互联网平台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以促使品牌建设更加快速和有效。
四是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的创新。
互联网+模式注重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的创新。
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喜欢的服装产品,并可以通过在线客服咨询、评价、晒单等方式了解他人的购买体验,从而更好地做出购买决策。
在售后服务方面,互联网+模式可以通过在线退换货、售后咨询等方式提供更加便捷和周到的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互联网+背景下的服装营销模式创新,在市场定位、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变革。
通过抓住互联网+的机遇,服装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汉服经济的数字化与电子商务发展

汉服经济的数字化与电子商务发展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汉服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业,也迎来了数字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汉服经济数字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前景,并分析其对文化传承、旅游业和时尚产业的影响。
一、汉服经济的数字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汉服经济逐渐实现了数字化的转型和发展。
数字化技术为汉服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了便捷和快速的解决方案,例如设计、生产、销售和推广等。
通过CAD设计,汉服的制作过程可以更加精确和高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数字化还为汉服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方式,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汉服可以迅速传播和推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二、汉服经济的电子商务发展1. 电商平台的崛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汉服品牌和商家选择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
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销售额,还能够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同时,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了汉服市场的增长。
2. 直播带货的兴起直播带货成为了近年来电子商务的热门模式,对汉服经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直播平台,汉服品牌和设计师可以展示产品的特点和设计灵感,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
此外,直播带货的互动性和购物的实时性,给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购物体验,推动了汉服市场的增长。
三、汉服经济数字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1)突破地域限制:数字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汉服不再受地域限制,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扩大了市场规模。
(2)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数字化和电子商务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使得汉服的设计和销售更加灵活多样化。
2. 挑战:(1)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时代,汉服设计和产品容易被复制和盗版,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2)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数字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汉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汉服产业的品牌竞争与商业模式

汉服产业的品牌竞争与商业模式中国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近年来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需求的产业。
随着汉服的普及和推广,品牌竞争与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汉服产业在品牌竞争与商业模式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汉服产业的发展现状1. 汉服品牌的兴起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越来越多的汉服品牌涌现出来。
这些品牌既有传统汉服的制作工作室,也有以汉服为主题的设计师品牌。
它们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并逐渐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2. 汉服产业链的完善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汉服的需求,汉服产业链逐渐完善。
从汉服设计、制作、销售,到相关配套产品的开发,如汉鞋、汉饰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各个环节的专业化与协同作用,推动了整个汉服产业的发展。
二、汉服品牌竞争的特点与策略1. 传承与创新并重在汉服产业中,品牌竞争的关键在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
优秀的汉服品牌既要传承汉服的经典元素,又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推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
同时,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工艺,以提高品牌竞争力。
2. 文化挖掘与宣传汉服品牌应注重对汉服文化的挖掘和宣传。
通过与历史学家、文化传承者的合作,挖掘汉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如文化展览、时尚秀等,向公众传递品牌理念,提升品牌形象。
三、汉服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1. 电商+线下实体店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汉服品牌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同时,线下实体店也是品牌推广和产品体验的重要场所。
品牌可以通过线下实体店的形象展示和消费者互动,加强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粘性。
2. 定制化与个性化服务汉服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服饰,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很高。
品牌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根据消费者的身材、喜好等需求量身定制汉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汉服产业现状及发展探究

汉服产业现状及发展探究1. 引言1.1 有关汉服的定义汉服,是指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
它包括了古代汉族的服装、发饰、鞋袜等各种装饰物。
汉服的特点是注重细节、讲究色彩和款式的搭配,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精髓。
汉服的造型通常是以长袍为主,有着华美的图案和繁复的绣花。
在古代,汉服是各个阶层的人都穿的服装,不同等级的人穿着的款式和材质也是有所不同。
而现代的汉服,已经有了很多改良和创新,设计师们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推出了很多新款式,使汉服更适合现代人的穿着和审美需求。
1.2 汉服产业的重要性汉服产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意义。
汉服产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汉服的设计、制作和传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汉服产业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产业的繁荣。
汉服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汉服产业的繁荣也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激发更多人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热爱,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汉服产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2. 正文2.1 汉服产业现状分析汉服产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近年来逐渐崛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汉服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蓬勃发展,不仅在线上线下销售火爆,还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关注。
各类汉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传统的定制汉服到现代化的潮流汉服,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汉服产业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穿汉服、学习汉服礼仪等方式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促进了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汉服产业的发展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机遇,例如汉服配饰、汉服化妆品等市场也得以快速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创新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推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词。
在服装行业中,互联网+将服装营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服装企业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多渠道销售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实体店和线上店逐渐形成了多渠道销售的模式。
传统的服装企业通常通过实体店进行销售,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
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线上平台,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
线上店还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销售,提高销售效率。
实体店和线上店可以相互结合,通过线下店铺的实体展示为线上店铺提供产品的实物体验,增加信任感,促进销售。
二、个性化定制服务互联网+背景下,个性化定制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传统的服装制造商通常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生产出大量相同的标准款式。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他们更愿意购买与众不同的商品。
互联网为服装企业提供了一个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精确定位他们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企业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建立和客户的紧密联系,提高销售额。
三、数据驱动的营销互联网给服装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消费者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精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企业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市场趋势,并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数据驱动的营销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市场风险。
四、社交媒体营销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
服装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认知度。
企业可以通过发布产品信息、用户评论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关注和参与,增加销售机会。
汉服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汉服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汉服,它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汉服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
首先,汉服文化的传承得益于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追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文化自信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而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道德和美学内涵,符合现代人对于文化认同的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穿着汉服,以实践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互联网的兴起为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的方式,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容易。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了解汉服文化,如观看视频教程、参与线上讨论、加入社群等。
同时,互联网也为汉服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平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汉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得益于相关组织和活动的努力。
随着汉服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开始举办汉服文化展览、论坛、节庆活动等,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些活动不仅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对汉服文化的关注和认同。
同时,一些设计师和品牌也开始将汉服元素融入到时尚设计中,致力于推动汉服的复兴和创新。
然而,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传承的断层。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汉服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断层。
许多传统技艺和知识流失,导致学习和传承的困难。
因此,应加强对传统技艺和知识的保护和传承,为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社会观念的转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对于传统的束缚和繁琐有所抵触。
因此,要让汉服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需要寻找创新的方式和方法,让汉服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与喜好。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行业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行业营销模式创新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转变,竞争日益激烈。
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必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阐述了传统服装营销模式的类型以及它的瓶颈和挑战,提出了现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营销创新模式。
标签:服装营销;营销模式;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中国的服装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发生转变,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给国内服装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特別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服装行业如果要从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必须进行创新研究。
1 服装行业传统营销模式分析1.1 批发零售营销模式服装企业在前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往往采取这种模式。
由于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产品设计质量还是知名度都相对没有竞争优势,采取批发零售模式辐射范围广,能够较快的进行资金回笼,因而大多数自主经营的小企业或者是成立之初的企业都会采取这种模式。
1.2 分公司或者代理商模式代理营销是代理商代企业或某一品牌打理日常事务,不是买断企业的产品,企业给代理商供货,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代理商通过代企业把代理的商品或服务转手卖出去,赚取企业代理佣金的一种营销模式。
最简单的代理营销模式即: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代理商,企业授权代理商全权负责该区域内的产品销售,由代理商发展和管理下属终端商。
1.3 直营连锁模式即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
总部采取纵深式的管理方式,直接下令掌管所有的零售点,零售点也必须完全接受总部指挥。
其实这种模式类似于管理组织结构中的直线职能制,所有的一切都有总公司统一指挥。
这种模式之下,总公司的职能作用很大,所有的零售点都必须按照总公司的要求,统一行动。
1.4 特许加盟模式特许加盟实质是一种契约关系。
按照一定的契约或者事先约定好的某种规定,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一种商业经营权利,并且按照企契约的规定,给予受许人独特的技术、并进行培训、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指导,而受许人要支付给特许人一定的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5), 603-614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20.95089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Mode of Hanfu Cultural Industry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Analysis Based on Cross-Sectional Data of 1002Hanfu Taobao StoresSiwei Wang1, Siyuan Feng1, Yin Zhu2, Tingheng Zhou3, Yu Gu41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2School of Law,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3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4School of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Received: Apr. 26th, 2020; accepted: May 11th, 2020; published: May 18th, 2020Abstract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Hanfu culture has been spreading and the Hanfu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gradually. However, the Hanfu culture industr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areas and there is no clear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mode at pres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Hanfu clothing is the main body of industry and the online sales of Hanfu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 collected the information of 1002 Hanfu Taobao stores, and after the analysi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 model, we found that the Hanfu Taobao stores registered and operated early did not form a certain scale due to the dis-location with the online shopping craze and Hanfu revival movement, while the stores caught up with the trend rose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sales volume of the store is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commodity price, store reputation and logistics service, but h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level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the location of the online store and whether there are many physical Hanfu stores. Therefore, Hanfu merchants should launch high-quality and inexpensive goods, create excellent Hanfu brand and actively use the network platform for product promotion, but do not have to be entangled in the shop site.KeywordsHanfu Cultural Industry, Internet+, Network Sales王思维 等“互联网+”背景下汉服文化产业发展 模式的研究——基于1002家汉服淘宝店截面数据的分析王思维1,冯思媛1,朱 殷2,周廷恒3,谷 雨4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 合肥 3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4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收稿日期:2020年4月26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11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18日摘 要自21世纪以来,汉服文化不断传播、汉服产业逐渐发展,但汉服文化产业涵盖面广,目前尚无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高效的发展模式。
本文认为汉服服装是产业的主体、汉服的线上销售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本文搜集了1002家汉服淘宝店铺的信息,通过描述性统计和计量模型分析后发现:过早注册运营的汉服淘宝店因为与网购热潮、汉服复兴运动错位,没有发展出规模,而近几年的汉服淘宝店赶上了潮流,崛起迅速。
店铺的销量与商品价格、店铺信誉和物流服务等内在因素有关,与店铺所在地互联网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否有众多实体汉服店等外在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
因而汉服商家应该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打造优秀的汉服品牌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推广产品,而不必纠结于网店选址。
关键词汉服文化产业,互联网+,网络销售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注重服饰文化,但近现代这一优良传统被丢弃。
2002年初,一篇名为《失落的文明——汉民族服饰》的文章引起热议,人们认识到汉服的重要意义,随后兴起了一场汉服复兴运动。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能源消耗小、创收潜力大、带动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而且《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234.03万元飙升到2018年的8105.04万元,年均实际增长率约为GDP 增速的两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借助网络购物、王思维等自媒体平台、古装影视、古风游戏动漫、古风歌曲的宣传,越来越多人喜欢汉服文化,各种发展模式的汉服文化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如以陕西商洛云袖汉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代表,从事汉服文化创意设计;以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引领汉服制造”;以浙江西塘古镇“汉服文化周”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促发展;还有以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为代表,“先公益、后盈利”的模式等。
而以汉服淘宝店为代表的线上汉服租售的发展模式与互联网结合最紧密、发展势头正好。
CBNData平线台上推销广售是人感知的延伸[1],不管是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旧媒介,是电子邮件、数字图书等新媒介还是维基、推特等新新媒介[2],都是人获取、传播信息的工具。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1除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王思维等并解释买和卖机会的信息,开创经济行为、提高经济效益[3]。
Anderson (2009)认为通过直接交叉补贴、三方市场和免费加收费的方式实现的“免费”是很好的推销方式[4],而互联网为“免费”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Shapiro和Varrina (1999)认为厂商可以通过互联网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获取利润最大化[5]。
国内学者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继续探讨互联网作为文化产业信息交流平台、营销手段的作用[6][7],另一方面从生产入手,认为互联网平台经济具有技术创新效应、行业集中效应和创业溢出效应[8],推动了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互联网与具体文化产业结合方面,Hotho和Champion (2011),Schulzke (2014)都认为虚拟游戏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最具发展潜力[9][10];Lee研究了数字技术对韩国音乐文化的塑造方式[11];Andrew (2006)探讨了在网络经济下,电影行业的未来前景[12]。
而我国学者着重探讨互联网与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宗少鸽和刘子健(2019)分析了“数字供养人”计划下敦煌文化的发展[13];邓丽梅和崔建凤(2017)论述了互联网对茶旅游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14];刘荃(2018)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戏曲文化如何抵御冲击、发扬光大[15]。
互联网在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的同时,也在削弱人在文化中的引领作用[16];互联网降低了文化传播成本,但抄袭、干预消费者选择等道德失范现象频频曝出[17],因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健全文化的法制监管有重要意义。
已有文献绝大多数是在默认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探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鲜有文献研究不同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用有何不同。
互联网发展水平、汉服网点集聚程度的不同可能影响汉服线上销售的产量,同时得到假设1:线上汉服销量与网店所在地的网络发展水平成正比。
2.2. 网络销售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需要人的天赋灵感和时间技艺的积累,互联网无法促进其迅速繁荣,与此相比,互联网与文化产品的宣传销售结合得更加紧密。
网络销售出现以来,多渠道分销[18][19]、粉丝营销[20][21]、免费模式[22][23]等各种营销策略得到广泛研究,但本质上,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获得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提高产品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