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教师资格证统考直播课——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70分过关冲刺班讲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关于幼⼉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有越来越⾼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种不学⽽能的⽣理反应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2.⼉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概括,说明⼉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4.()的发⽣标志着⼉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5.3岁⼉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为或执拗现象,这是⼉童⼼理发展中的()现象。
A.最近发展区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6.幼⼉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7.⼉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8.⼉童语⾔形成的可能性是指()。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环境D.遗传因素9.在幼⼉进⾏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的的关系是()。
A.直接⼀致的B.不⼀致的C.间接相关的D.毫⽆关系的1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
A.3个⽉左右B.4个⽉左右C.5个⽉左右D.6个⽉左右11.幼⼉典型的思维⽅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12.幼⼉⾃⾔⾃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是问题⾔语;⼆是()。
A.情境⾔语B.游戏⾔语C.对话⾔语D.交际⾔语13.孩⼦从刚出⽣开始,就显出个⼈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
A.⾔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质类型14.从教育⾓度来说,⼉童绘画的真谛是()。
A.内⼼的表现B.直观的表现C.创造性的表现D.创造性的⾃我表现15.以下关于幼⼉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A.帮助幼⼉学习、掌握⼀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园美术教育的终极⽬标B.幼⼉美术是幼⼉个性的表现C.帮助幼⼉发现⾃我、表现⾃我是幼⼉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标D.幼⼉美术学科本⾝的特点是幼⼉园美术教育⽬标制定的重要依据16.⼈们在谈论现在的孩⼦⽐过去的孩⼦聪明,这说明⼉童⼼理发展特征的()。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70分过关冲刺班讲义

目录第一模块学前儿童发展 (1)第二模块学前教育原理 (19)第三模块生活指导 (33)第四模块幼儿园环境创设 (39)第五模块游戏活动的指导 (49)第六模块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54)第七模块教育评价 (67)第一模块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解析【2013.上.单项】10、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A.适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与特点B.跟随幼儿的发展C.任其发展D.追随幼儿的兴趣【2012.下.单项】9.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A.手的动作B.重复连锁动作C.抓握动作D.玩东西【2013.上.单项】2、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动作是()A.握住手中的东西B.玩弄手指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D.无意触摸到东西儿童发展概述预测题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A.0—1岁B.1—2岁C.2—3岁D.3—6岁2.婴儿出生后,在新生儿期其心理发生的基础:()A.本能动作 B.条件反射C.学习 D.感知觉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婴儿晚期发展的内容()A.坐、爬、站等动作形成 B.五指分工动作C.言语开始萌芽 D.开始认生4.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决定因素是()A.外部刺激 B.行为C.内部因素 D.勤奋努力5.埃里克森关心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划分中,第二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冲突是什么()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对羞愧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7.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把物体当做工具使用的开始,是()岁。
A 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C 3岁左右 D4岁左右8.“刺激一反应”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华生 B斯金纳C皮亚杰 D埃里克森9.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10.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个时期称之为()A.转折期B.关键期C.危机期D.过渡期11.成熟势力说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盖塞尔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华生12.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1.5-2 岁左右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答案A,单词句B,电报句C,完整句D,复合句考点幼儿言语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1.5-2 岁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
因此,答案选B。
2,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的思维处于()答案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考点认知发展理论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3,在陌生环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婴儿一般能安心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儿童对妈妈的依恋属于()答案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考点幼儿社会性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旁。
4,婴儿手眼协调发生时间()答案A,2-3 个月B,4-5 个月C,7-8 个月D,9-10 个月考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4 个月以后的儿童,他们会用一只手够自己想要的物品,并能抓握物品。
因此,婴儿手眼协调发生的时间是4—5 个月。
5,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图片让儿童回忆,儿童回忆说:刚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太阳与月亮,这些儿童运用了记忆策略为()答案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习惯化策略考点认知发展理论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1.5-2 岁左右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答案A,单词句B,电报句C,完整句D,复合句考点幼儿言语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1.5-2 岁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
因此,答案选B。
2,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的思维处于()答案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考点认知发展理论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3,在陌生环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婴儿一般能安心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儿童对妈妈的依恋属于()答案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考点幼儿社会性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旁。
4,婴儿手眼协调发生时间()答案A,2-3 个月B,4-5 个月C,7-8 个月D,9-10 个月考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4 个月以后的儿童,他们会用一只手够自己想要的物品,并能抓握物品。
因此,婴儿手眼协调发生的时间是4—5 个月。
5,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图片让儿童回忆,儿童回忆说:刚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太阳与月亮,这些儿童运用了记忆策略为()答案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习惯化策略考点认知发展理论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1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1.5~2岁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
因此,答案选B。
A项:单词句阶段是在1-1.5岁之间,婴儿语言表现出的特点,故排除。
C项:完整句阶段是幼儿能说出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阶段,词汇量迅速增加,这一阶段是在幼儿2岁以后出现的,故排除。
D项:复合句是幼儿在2岁至2岁半开始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合句,4~5岁时发展较快,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识记情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所以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D项正确。
A项:具体运算阶段是7~12岁,此阶段儿童正处于小阶段读书,思维具有了抽象概念、可以逆转和守恒关系,去自我中心等特点,故排除。
B项:形式运算阶段是11、12岁以上,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故排除。
C项:感知运动阶段是在0~2岁,这一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解析本题考查儿童依恋类型的识记情况。
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旁。
而母亲离开时,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表现出苦恼情绪,当母亲重新回来时又会很快平静下来。
C项正确。
A项:回避型的依恋是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幼儿影响不大。
实际上并未形成人的依恋,故排除。
B项:回避型的依恋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依恋关系,所以又称为“无依恋型”儿童,故排除。
D项:反抗型的依恋关系时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与母亲一起时又无法将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故排斥。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学习辅导

第三章 幼儿营养
一、幼儿营养素需要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铁、碘、锌)、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水 二、幼儿膳食 1.膳食原则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b.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c.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d.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e.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f.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g.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h.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2.膳食制度 3.膳食卫生
幼儿园一日生活
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常规
幼儿营养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一章 幼儿园一日生活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 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晨间接待、晨间锻炼、如厕、盥洗、进餐、午睡、 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游戏、教学活动、离园
思考题
1. 因用力过猛,导致幼儿的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 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属于( ) A.骨折 B.扭伤 C.挤伤 D.脱臼 2.材料分析 教材P198三
√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火灾 地震 走失
练习题:P198一、二、三
休息片刻 一会儿回来
模块四
幼儿园环境创设
考试目标: 1. 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 了解常见活动区的功能,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活 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3.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教师的 态度、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 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要求其纪律性,不能随意发脾气更不能动手打人。要求小虎要遵守纪律,不能离开班集体,
要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在给予他参加多种活动机会的同时,要培养其稳定的心趣;在发展朝
气蓬勃、满腔热情的同时,要针对他的做事急躁马虎、粗心大意、虎头蛇尾进行教育。
因此,婴儿手眼协调发生的时间是4—5 个月。
5.B【专家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
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其中,记忆术指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并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题目
中的儿童将救护车和护士相联系,兔子和胡萝卜相联系,太阳和月亮相联系。因此儿童运用
9.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
A.平时观察B.期末检测C.问卷调查D.家长访谈
10.幼儿鼻中隔为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鼻根部涂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B.让幼儿略低头冷敷前额鼻部
C.止血后半小时内部剧烈运动D.让儿童仰卧休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是由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手的技
巧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以不同的形式构成的,每个人
都有其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正是这些智能的不同状态,决定了人的不同。教育就是要充分
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使优势智能成为个体的特长,同时发展其弱势智能来促进幼儿的全
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在实施过程中都不是孤立的,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注重各领域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 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5~2 岁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A.单词句B.电报句C.完整句D.复合句B.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C.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
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D.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A.2~3 个月B.4~5 个月C.7~8 个月D.9~10 个月E.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和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
”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B.精细加工C.组织D.习惯性F.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
A.教材B.家长C.教师D.儿童G.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B.课堂学习C.间接经验D.理解记忆H.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
A.表演性符号B.工具性符号C.象征性符号D.规则性符号I.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
A.平时观察B.期末测查C.问卷调查D.家长访谈J.幼儿鼻中隔是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办法是()。
A.鼻根部涂抹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B.让幼儿头略低,冷敷前额、鼻部C.止血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D.让幼儿仰卧休息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的安全?(15 分)1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冲刺预测班主讲:施怡儿童发展概述预测题1.儿童先学会爬,后学会走,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的特点。
A.方向性和顺序性B.连续性和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匀速均衡发展B.高速不均衡发展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3.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个时期称之为()A.转折期B.关键期C.危机期D.过渡期4.婴儿出生后,在新生儿期其心理发生的基础:()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学习D.感知觉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婴儿晚期发展的内容()A.坐、爬、站等动作形成B.五指分工动作C.言语开始萌芽D.开始认生6.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7.()岁的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1~3B.3~4C.4~5D.5~68.()是儿童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
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9.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的影响因素是:()A.生理成熟B.环境和教育C.遗传D.个体的主观努力1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努力1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哪个阶段()A形式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感觉运动阶段12.4~5岁幼儿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感D.勤奋感13.()左右孩子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逐渐分清“你”、我。
A.1岁B.2岁C.3岁D.4岁14.()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A.感知觉B.注意C.独立性 C.想象二、简答题1、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三、材料分析题1.最近,京京妈妈觉得孩子很不对劲儿:不让他玩火,他偏要玩;喊他吃饭,他却说没时间;洗澡水放好了,叫他洗澡他不洗,却趁大人睡觉的时候偷偷跑进浴室洗澡。
问题:请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个幼儿显然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主要有以下特点:(1)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2)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3)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开始产生。
在幼儿处于心理转折期和危机期时,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性格。
教师和家长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2.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有人说,遗传了这么好的素质,以后一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还是要看教育。
爸爸妈妈说环境和遗传对孩子的影响大约一半一半吧。
请简要评析题中各人的观点。
题干中三个人的观点都不全面,第一个人的看法只关注到了遗传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第二个人的看法只关注到了教育而忽视了遗传的作用,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宝宝的爸爸关于环境和遗传对孩子影响一半一半的观点也是片面的,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是一半一半的关系。
(1)遗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2)遗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前提。
(3)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4)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体表现在: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心理成熟;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要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作具体和综合的分析。
第二章幼儿生理发展幼儿生理发展预测题1.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B.镶嵌式活动C.建立动力定型D.保护性抑制2.幼儿气管、支气管的自净能力差,易患肺炎,所以保教人员要()A、做好开窗通风工作B、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C、教给幼儿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D、常晒被褥3.成人脑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l/4,婴幼儿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
A.1/2B.1/3C.1/4D.1/54.具有代谢、解毒等功能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5.五岁前的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即称为()A.生理性远视B.弱视C.近视D.斜视性弱视6.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占体重的比例相对小于成人B.心排血量较大C.心率快D.心率慢7.不宜让幼儿拎提太重的东西,是因为幼儿()A、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B、腕骨要到10岁左右才钙化完成C、骨头的韧性强,硬度小,易变形D、脊柱生理性弯曲尚未固定8.婴幼儿皮肤的特点是()A.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B.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强,渗透作用强C.保护功能强,调节体温的功能强,渗透作用强D.保护功能强,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9.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的系统是()A.骨骼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二、简答题1、试述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幼儿的神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符合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优势原则、镶嵌式原则、动力定型原则。
(2)早期大脑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迅速。
(3)脑细胞耗氧量大(4)大脑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5)易兴奋也易疲劳(6)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幼儿心理发展预测题1.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像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3.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弹琴,孩子们可以按音乐节奏学唱歌。
儿童的这种心理过程是注意的()A.注意的集中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4.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5.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6.从记忆内容看,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7.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比较均匀D.没有规律8.幼儿最初的想像都属于()A.有意想像B.创造想像C.幻想D.再造想像9.幼儿在游戏中,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这些反映出幼儿的想象活动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0.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创造想像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11.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A.社会性B.自我意识C.情绪D.意志12.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幼儿()A.气质特征的表现B.能力特征的表现C.性格特征的表现D.思维特征的表现13.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A.时间知觉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D.距离知觉14.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5.()岁的儿童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A.2~3B.3~4C.4~5D.5~6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17.幼儿认为月亮在跟他走,只要他不走,月亮也就不走了。
这种现象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A.泛灵化B.自我中心C.思维不可逆性D.思维的刻板性18.在儿童言语发展中,学前儿童掌握词类的顺序正确的是()。
A.名词-动词-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词C.形容词-动词-名词D.名词-形容词-动词19.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
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A.可逆性B.不守恒性C.守恒性D.自我中心化20.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21.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22.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A.三角形B.圆形C.长方形D.半圆形23.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A.个性形成的作用B.认知发展的作用C.交往发展的作用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2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的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25.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6.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幼儿言语的发展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