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第一套作业
民法学(1)形考册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民法:即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爱你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题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弟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公平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内容和客体。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事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起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显示公平。
8、《民事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
2019年电大考试民法学(1)(2)形成性考试册及试题三套汇编附答案(电大Word版可编辑)

2019年电大考试民法学(1)(2)形成性考试册及试题三套汇编附答案民法学(1)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民法学1作业2答案.doc

民法学1作业2答案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民法学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2097;适用专业及层次:法学专科;考核情势: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1、填空题1•根据客观事实是不是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两大类。
行动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主要有法人型联营、合伙型联营和___ 3种情势。
合同型联营 3.根据代理权产生缘由的不同,代理相应分为法定代理、拜托代理和_—3类。
指定代理4•传统民法将他物分为用益物权和—。
担保物权5.在我国共同共有基本情势有 __ 和家庭共有财产两种。
夫妻共有财产2、单项选择题1.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布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着落不明满(E)。
A. 1年氏2年C. 4年D. 5年2.张某不慎掉入路旁河道中,急忙呼救。
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5千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动是(D)。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动B.效率未定的民事行动C.可撤消的民事行动D.无效的民事行动3•民法规定,公民的住所是(A)。
A.他的户籍所在地B.常常居住地C.工作所在地D.诞生地4.向人民法院要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E)。
A. 1年E. 2年C. 3年D. 4年5•依照合同或其他合法方式获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起算(D)。
A.从合同签订时起b从合同生效时起C.从财产约定交付时起D.从财产实际交付时起3、多项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动能力是指(AC) oA.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动的精神病人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动的精神病人2.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o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D.动产3.民法通则规定的1 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D) oA.身体遭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4.对共有财产的分割可以采取的方式有(AEC)。
民法学 1 试题及答案

民法学 1 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民法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民法学是对国家民事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B. 民法学是对国家刑事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C. 民法学是对国家行政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D. 民法学是对国家经济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答案:A2. 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是:A. 主客标的B. 平等主体C. 统一意思表示D. 公平原则答案:B3. 民法学的任务是:A. 对国家民事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B. 对国家刑事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C. 对国家行政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D. 对国家经济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答案:A4. 下列哪个属于民法学的研究对象:A. 房屋买卖合同B. 刑法宣告判决书C. 政府发布的行政规章D. 公司财务报表答案:A5. 民法学的任务包括:A. 规范民事法律行为B. 研究刑事案例C. 制定行政法规D. 分析经济市场答案:A二、判断题1. 民法是国家制定的,适用于整个国家,不论国家的政治形式如何变化。
答案:正确2. 民法的任务是规范社会经济关系、道德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
答案:错误3.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法人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案:错误4. 民法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等。
答案:正确5. 现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括《民法通则》和七个各分册。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民法学的定义和任务。
答:民法学是对国家民事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
其任务是规范民事法律行为,研究民事法律规则,并对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保障民事法律关系的公正与平等。
2. 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请简要描述。
答: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平等主体。
平等主体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各方主体地位平等,他们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平等的义务。
平等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能够形成和维护的基础,也是民事法律关系公正、合理、有效运行的前提。
民法学1试题及答案

民法学1试题及答案(本文按照试题的格式进行回答)试题一:民法学试题一、选择题1. 《民法典》是中国的哪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民法法典?A. 清朝时期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C. 宋朝时期D. 元朝时期答案:B2. 下列哪个是法定的民事权利能力年龄?A. 16岁B. 18岁C. 21岁D. 25岁答案:B3. 以下不属于法人这一主体的是?A. 个体工商户B. 企业法人C. 社会组织法人D. 自然人答案:D二、判断题将下列各题中的判断“√”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
1.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以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为中心,并以契约自由为核心。
√2. 自然人具有全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 法人是由国家按照法定的程序授予法人资格的组织。
√4.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契约成立和生效所需要具备的要件。
答:契约成立和生效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合意:各方对契约内容达成真实、完全、明确的意思表示。
- 客体:指契约的客体是指所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 能力:订立契约的各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客观要件:指契约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 合法目的:契约的目的不得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风尚。
2. 解释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资格的概念。
答: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享有代表法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人。
法定代表资格则是指法律赋予某些人担任法人的代表而无需经过任何程序主动获取的资格。
对于企业法人来说,法定代表人一般由企业设立时确定,并在营业执照等文件中载明。
四、论述题请依据你对民法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就“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论述。
答:权利与义务是民事法律规范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权利是指主体根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益,具有主观性。
而义务则是权利所对应的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客观性。
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的权利的存在必然伴随着另一方的相应义务的存在,二者共同构成了平衡的关系。
天大15春《民法学-1》在线作业一 答案

《民法学-1》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A. 土地承包经营权
B. 抵押权
C. 土地使用权
D. 典权
正确答案:B
2. 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
A. 只能是合法行为
B. 只能是表意行为
C. 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D. 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还包括事件
正确答案:C
3. 天虹房地产开发公司于1995年7月1日以出让方式获得某市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使用年限为40年。
经开发建成商品房后,1999年7月1日将该宗房屋一并转让给大洋公司,大洋公司将其作为职工住宅分配给职工居住,职工李某于2000年1月1日搬入新居,此时李某对该土地的使用年限为()。
A. 40年
B. 70年
C. 35年6个月
D. 36年
正确答案:C
4.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权人丧失()
A. 起诉权
B. 实体权利
C. 请求债务人履行的权利
D. 胜诉权
正确答案:D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行为的是()
A. 甲将乙打伤
B. 乙将其手表丢入江中
C. 丙自杀身亡
D. 丁下落不明满3年
正确答案:C
6. 下列请求权中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是()。
国开2023年春季《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社会关系中,应由民法调整的是(D)A. 某国有企业和其职工形成的劳动合同关系B. 甲男和乙女之间的恋爱关系C. 专利局对李某发明专利予以宣告无效D. 甲、乙两村对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2.简单商品生产时期民法最典型的代表是(D)A. 法国民法典B. 德国民法典C. 日本民法典D. 罗马法3.下列可以作为我国民法渊源的是(D)。
A. 知名专家学说B. 判例C. 法理D. 司法解释。
4.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功能的是(D)。
A. 指导功能B. 约束功能C. 补充功能D. 惩罚功能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平等原则内容的是(D)。
A.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B.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C. 民事主体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D.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6.对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可自由协商,这体现了民法的(B)。
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7.《民法典》第 132 条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该规定体现了《民法典》哪一原则?(A)A. 诚实信用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平原则D. 等价有偿原则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是(D)。
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形式9.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D)。
A. 只能是合法行为B. 只能是表示行为C. 只能是民事法律行为D. 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10.李某因病医治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D)。
A. 生活事实B. 偶然事实C. 民事法律行为D. 事件二、多选题11.关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 从法律发展史上看,先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后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B. 现代社会,各国既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又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C.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能涵盖民事生活全部,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不需要实质意义上的民法D.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不能否认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后者可以对前者归纳整理并予以体系化12.下列财产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有(ACD)。
民法学1试题及答案

民法学1试题及答案# 民法学1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 A.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 B. 公平、正义、公开、透明- C. 自愿、公平、诚信、合法- D. 公开、透明、合法、诚信2. 根据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 A. 财产权- B. 人身权- C. 行政权- D. 知识产权3. 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包括:- A. 意思表示真实- B. 形式合法- C. 内容合法- D. 所有以上4.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A. 行为人缺乏行为能力- B. 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C. 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 所有以上5. 以下关于民事责任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B. 民事责任可以由法院强制执行- C. 民事责任只能由民事主体自己承担- D.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民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
2. 描述民法中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60分)1. 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
半年后,张三因工作调动需要提前解除合同。
请分析张三解除合同的合法性,并说明其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
2. 王五在公园散步时,不慎将手机遗失。
后来,手机被路人赵六捡到。
赵六将手机据为己有并使用。
请分析赵六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并说明王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 四、论述题(20分)论述民法中关于物权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答案### 一、选择题1. A2. C3. D4. D5. C### 二、简答题1. 合同解除的条件通常包括:合同一方违约、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等。
2.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侵权人的过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学第一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由()最早提出的。
A.阿里克西
B.博登海默
C.哈特
D.乌尔比安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2.我国一般民法是指()。
A.民法通则
B.物权法
C.合同法
D.侵权责任法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3.下列哪项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
A.民法调整
B.平等主体
C.权利义务为内容
D.以惩罚为目的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4.下列哪些不是绝对法律关系()
A.物权
B.债权
C.身份权
D.人格权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5.张家为孙子张明过生日,却为确定出生日期犯愁。
张明的母亲记得儿子是8月28日傍晚出生,医院的接生记录簿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而户口簿上记载的是9月1日。
依照有关法律,张明的出生日期应以哪一天为准?()A.8月28日 B.8月29日 C.8月30日 D.9月1日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6.张大年的原户籍所在地在杨村,2007年底张大年从杨村开出迁住证,迁往李村。
但在李村登记前,张大年得病,在城关医院住院1年零3个月。
病愈后(2009年1月)
张大年前往北京市打工,现住在某区某街道某宅。
问:张的住所应确定为何处?()A.杨村 B.李村 C.县城关医院 D.北京某街道某号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7.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丙。
丙死亡后一年,乙得知甲仍然在世,经通讯联系后,遂向法院申请撤消原死亡宣告。
撤消甲的死亡宣告后,甲与乙的婚姻关系如何?()A.自行恢复 B.并未自行恢复 C.视为自行恢复 D.经甲同意自行恢复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8.宣告失踪须自然人下落不明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9.下列选项中哪些不需要经过登记注册就可以取得民事主体资格?()
A.城镇个体工商户
B.农村承包经营户
C.公司法人
D.社会团体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10.合伙人甲.乙.丙以合伙企业名义向丁借款12万元。
甲.乙.丙约定该借款由甲.乙.
丙各自负责偿还4万元。
下列关于这笔债务清偿的判断中,哪项是正确的?()
A.丁有权直接向甲要求偿还12万元
B.丁只能在乙.丙无力清偿的情况下要求甲偿还12万元
C.甲有权依据已经约定的清偿份额,主张自己只承担4万元
D.如果丁根据合伙人的实际财产情况,请求甲偿还8万元,乙.丙各偿还2万元,法院应予支持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11.具有恒久性的权利是()。
A.合同权利
B.知识产权
C.人身权
D.所有权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12.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A.无权处分行为
B.无权代理行为
C.重大误解行为
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13.甲委托乙前往丙厂采购男装,乙觉得丙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向丙订购。
丙未问乙的代理权限,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有追认权
B.丙有催告权
C.丙有撤销权
D.构成表见代理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14.送奶人误将王某订的牛奶放人其邻居张某家的奶箱中,张不明所以,取而弃之。
张某行为的性质应如何应定? ()
A.构成不当得利
B.构成侵权行为
C.构成无权代理
D.并无不当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15.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间和存款若干,法定继承人为其子乙。
甲生前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予侄女丙。
乙和丙被告知3个月后参与甲的遗产分割,但直到遗产分割时,乙与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乙.丙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B.乙视为接受继承,丙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C.乙视为放弃继承,丙视为接受遗赠
D.乙.丙均应视为接受遗产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16.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应发生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6个月内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17.我国自然人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岁起
B.年满16岁起
C.年满10岁起
D.出生时起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18.撤销权属于()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B
19.下列行为中,不得代理的是()
A.立遗嘱
B.购买机票
C.存款
D.购买股票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20.甲委托乙购买一辆二手车,丙委托乙转让一辆二手车,遂乙同时代理甲.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乙行为属于()
A.自己代理
B.双方代理
C.与第三人串通的代理
D.无权代理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