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青石》教学设计一.doc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小青石》全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上选读课文《小青石》教学设计(全课时)一、教材分析:《小青石》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角色的情感变化,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粗略地梳理整册教科书后,发现这一课无论是就文章体裁还是语言形式而言,可算是本册第三单元童话课文的延伸。
由于学生之前已有阅读童话故事的学习经历,初步具有阅读童话故事的能力,因而将这篇课文作为略读课文进行教学,将“简要讲述故事,感受小青石的情感变化,明白它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作为本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并以此突破口,引领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感受童话的特点,体味童话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读童话;读懂故事大意,根据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故事内容,说清大意;2、品语言;借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读好文中的对话,初步感受这些描写对塑造角色的作用;3、编故事;创设语境,编写童话,在续编时能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写作。
三、教学重难点:简要讲述故事,感受小青石的情感变化,明白它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复习童话单元教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教师: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关于童话故事的小秘密?PPT出示单元三的“我发现”。
学生:主人公都有超常的魔力,能像人一样说法;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故事很有趣;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教师:是啊,我们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叶圣陶爷爷写的童话故事——《小青石》。
教师板书:小青石(二)初读课文1、教师:童话故事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教师: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是按照时间的变化而推移的。
2、自读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读得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后,请按照时间的变化圈出表示时间的词。
教师批注示范:如第二小节“一天”就是表示时间的词,我就用圆圈圈出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XD3《小青石》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XD3《小青石》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小青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讲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教学难点: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构想:揭示学习内容及自学要求,组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准备: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按照预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⑴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⑵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⑶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小青石的快乐?找出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考虑段意。
2、分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集体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第一段:讲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生活平静;第二段: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生活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三段:讲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即将实现而满腔欢喜;第四段:讲小青石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道路上;第五段:讲小青石认为自己找到了最有意义的生活。
三、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进一步自学1、明确自学要求。
⑴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了?⑵小青石是怎样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的?⑶小青石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里的话回答。
(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讨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
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所以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草里也是“满心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
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再后来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小青石》教学设计

《小青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青石的理想,受到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内容的主次。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课题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水冲到岸上,停在许多石块中间,已经一年了。
它们身旁长着柔软的青草和可爱的小花,还时常有蝴蝶飞来。
这一年,生活平静极了,安适极了。
但是有一天,小青石感到厌烦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小青石)二、自学课文,思考1、出示自学要求:(1)勾画生字词语,理解词义。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玛瑙发簪纽扣蚱蜢模样满腔欢喜闷得要死闷在岸上闷声不响齐读,指名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童话故事讲了小青石不安于过_______ 的生活,要到________。
后来____把小青石运到_______,作为材料,拌成______,铺在______,它和伙伴一起为____服务,支持________。
它觉得这才是________事,才是__________ 生活。
(3)课文分几个部分?提示,可以按时间来分段。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三、学习课文2-9段,初步感受小青石为大众服务的思想。
(1)勾画小青石和小黑石对话,体味语言描写。
(2)分角色朗读对话。
(3)抽读表演。
(4)通过聆听朗读和观看同学的表演,你看到了怎样的小黑石?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青石?(5)你认为他们的朗读有什么改进之处?(6)再读再评。
2、学习17-18段梦想着去都市的小青石被工人们铲进车里,运到了都市,它又被工人们搅拌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
联系课文,快速浏览第17-18自然段,说一说,混凝土是怎样的?到了都市,小青石的生活还是稳定不动的。
它成了一块僵硬的混凝土,没有自由,束缚难受。
那么,原来,在滩岸上稳定不动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1)指名读句子(2)与混凝土的生活相比,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感觉?(3)指名读:多美妙的滩岸啊,柔软的小草,可爱的花朵,真像进入了人间仙境!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青石》教学实录一.doc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青石》教学实录一[解说:《小青石》一文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选学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一课时完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青石》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起初,小青石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的理想又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又变成了什么?生自言自语地练习,练习好的把手举起来。
师:谁来说说?生:起初,小青石的理想是想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
小黑石的理想是过平静舒适的生活。
后来,小青石的理想变成与同伴一起支持大众的脚,为大众服务是最快乐的。
[评价:这一环节既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思路。
]师:小青石是怎样改变自己的理想的呢,它起初又是怎样对小黑石说的,把他们的对话找出来读读。
生找对话自由读。
师请两位学生起来读,一位学生读小青石说的话,一位学生读小黑石说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
师:我想采访一下小青石,你现在的心情怎样?生:我现在觉得很烦,讨厌这种平静的生活,希望和珍珠、玛瑙一样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
师:我再来采访一下小黑石,你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反而觉得小青石很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体会同桌对读这一段对话,练习后我请三组同桌上来赛读。
生练习读。
师请三组同桌上来赛读。
[评价:这一环节设计很巧妙,教师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利用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真正起到了点拨作用。
] 师:小青石讨厌过平静舒适的生活,一心想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而小黑石认为现在挺好的,整天被温暖的太阳师:下面的内容我想请同学们换种方式读,把下文的小青石和它换成我来读,读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同,能体会到什么?师:同学们把小青石和它换成我来读,感觉有什么不同,体会到了什么?分页标题#e#生1:我体会到了小青石来到了大都市,并没有成为发簪、纽扣,而是变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被铺在道路上,它看到了许多脚,觉得很快乐。
《小青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青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小青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青石》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青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的条理,结构等。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小青石对人生道路,生活意义认识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青石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
教学内容:一、导入板书3、小青石师读课题,生齐读。
个别词学读,针对学生读出的不同语气,相机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针对学生回答,适当总结补充。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关于小青石的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师相应补充。
师:看来同学们都用心地去预习了,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老师再适当补充点内容,这篇童话呢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它原先分为两篇,一篇名为《到都市里去》,另一篇为《它支持着大众的脚》。
二、整体感知⑴自由朗读课文师:今天这节课呢,让我们一起仔细地来欣赏这个童话,请每个同学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可打个问号。
⑵教学主要内容。
师:现在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对于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吧,这篇童话呢,通过小青石与小黑石之间的对话,说出了他们的理想还揭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那么这则童话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屏幕上的提示说一说。
人别同学回答——一齐填——学生自己说一次,课件出示:提示:这篇童话讲了小青石不安于过平静舒适的生活,要到都市里去,后来,工人把小青石运到都市里铺在马路上,它觉得这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⑶教学生字新词出示一些易写错,较难写或难理解的字词,将其放在具体句子中,(课件)a、师:好,现在我们来看屏幕上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谁能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加点的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3 小青石》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小青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理解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二)学习抓关键词,在对比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三)明白心怀理想,服务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才会生活更加精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抓关键词,在对比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明白心怀理想,服务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才会生活更加精彩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唱: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生:一颗小小的石头。
师:一颗小小的石头有什么魅力,值得人们专门为它写一首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童话《小青石》,看在一块小青石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了解课文大致,了解小青石小黑石各自的理想1.初读要求:(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分别是什么?2.检查反馈:(1)字词:平静安适(安静,舒适)稳定不动糊里糊涂蝴蝶蚱蜢水晶玛瑙发簪纽扣安适: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解释(安静,舒适)(2)理想反馈:师: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两行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预设:第一行描述的是小黑石和小青石的现状第二行是小青石希望的拥有的生活明确:小黑石的理想是过平静舒适的生活。
小青石的理想是希望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
板书:小黑石:平静安适小青石:自由精彩3.读对话,进入角色一读:学生自读:读一读两个石头的对话,在对话中读出感觉。
师:能不能把两颗小石头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4.分角色朗读(两名学生分别读小青石和小黑石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三)再读:理解两颗小石头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1.采访——朗读(二读)师:哎呀,两颗小石头聊得挺认真,我们来采访一下。
师:小青石,你现在的心情怎样?预设:我现在比较烦恼,讨厌过这种平淡的生活,希望能和水晶、玛瑙一样过上有趣的生活。
师:是啊,这样一成不变,太无趣了。
《小青石》教学设计

《小青石》教学设计小青石教学设计引言:小青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它在地质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对小青石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设计了一节以小青石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掌握小青石的特点、产地以及用途,并了解其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小青石的特点介绍1. 颜色:小青石的颜色多为墨绿色,也会有灰绿色和暗绿色等变种。
2. 成分:小青石主要成分是铬铁镁铝的硅酸盐矿物。
3. 硬度:小青石的硬度较高,达到6.5-7。
4. 光泽:小青石的光泽呈玻璃光泽或亚金属光泽。
二、小青石的产地分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中国的贵州、云南、四川等地都有小青石的产地。
2. 其他国家:小青石还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三、小青石的应用1. 工业应用:a. 铬矿提取:小青石中的铬是重要的铬矿提取原料,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合金等行业。
b. 冶金工业:小青石中的镁和铁也可用于冶金工业的钢铁、镁合金等生产。
2. 建筑领域:a. 石材:小青石因其硬度高、颜色美观等特点,在建筑领域中常作为装饰材料和石材使用。
b. 室内装饰:小青石也可制成地板、墙面等室内装饰材料,给人一种自然、高雅的感觉。
3. 传统医药:a. 传统中药制剂:小青石在传统中药中应用广泛,有助于治疗胃病、皮肤疾病等。
b. 穴位按摩:小青石也可用于穴位按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功效。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小青石的特点、产地以及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小青石的认识,并扩展了对地质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小青石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将来的学习和职业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此次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矿石和地质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小青石》全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上选读课文《小青石》教课方案(全课时)一、教材剖析:《小青石》是四年上册中的一篇学文。
故事情生风趣,平常易懂,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言、心理等描绘表角色的感情化,深入,揭露主。
大略地梳理整册教科后,一无是就文章体裁是言形式而言,可算是本册第三元童文的延长。
因为学生以前已有童故事的学,初步拥有童故事的能力,因而将篇文作略文行教课,将“ 要述故事,感觉小青石的感情化,理解它生活意的理解”作本篇文的教课重点,并以此打破口,引学生品尝童的言,感觉童的特色,体会童的趣。
b5E2RGbCAP二、教课目:1、童;懂故事粗心,依据事情展序,梳理故事内容,清粗心;2、品言;借助作、言、心理等描绘好文中的,初步感觉些描绘塑造角色的作用;3、故事;境,写童,在能运用言、作、神写作。
三、教课重点:要述故事,感觉小青石的感情化,理解它生活意的理解四、教课程:(一)前,复童元教:同学,本学期我学了哪些童故事?(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昨年的、小木偶的故事)教:我了一些对于童故事的小奥密?PPT 出示元三的“我”。
学生:主人公都有超凡的魔力,能像人一法;童故事想象丰富;故事很风趣;我有利的启迪⋯⋯教:是啊,我在巧妙的童世界中,认识童的内容,品尝童的言,领会童的特色。
今日我再来学一篇叶圣陶写的童故事——《小青石》。
p1EanqFDPw教板:小青石(二)初文1、教:童故事一般都是依据什么序来写的?(事情展)教:好多候事情的展是依据的化而推移的。
2、自要求:(1)通文,得不流畅的地方多几遍。
(2)完后,依据的化圈出表示的。
教标注示范:如第二小“一天”就是表示的,我就用圈圈出来。
3、学生自文。
4、自状况:(1)多音字;得要死在岸上声不响 A. mēn B. mèn珠宝子在路上 A. pū B .p ù文照: A. 簪、 B. 水晶、 C.瑙(2)沟通“时间词”。
1位同学沟通;教师出示时间词的磁卡贴在黑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青石》教学设
计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
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解决办法
1.自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哪部分是次要内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思考题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结合导读和思考题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并找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默读,体会课文的哪部分是主要内容?
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并谈谈学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启示。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
板书:20*小青石齐读课题
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指名学生连读课文
自读课文
思考题:
1.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2.从课文中找出写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用画出来。
汇报、交流以上思考题
学生应汇报出: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小青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不习惯,而且过厌了,希望到外面世界走一走,到大都市去,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
小黑石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它安于现状。
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是: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
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些把我铲起来吧!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
小青石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
小青石看见许多许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它和同伴一起支撑着大众的脚。
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
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
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分页标题#e# 默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考虑各段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组交流分段、概括各段内容情况
全班汇报、交流
第一段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
第二段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段写几天之后,小青石被工人运到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欢喜。
第四段讲小青石到都市后,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第五段讲小青石为自己能成为让人们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感到快乐和自豪。
它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
思考题: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
2.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3.你都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
全班汇报、交流
在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
一个问题必要时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实在答不准的,教师要给予引导。
应交流出以下内容:
第四段和第五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青石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题要求学生回答出以下几点:
1.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
工人把小青石铲去,运到都市,小青石被制成了混凝土,铺在马路上。
2.小青石在没成为混凝土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过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
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小青石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
在小车里也是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
接着被翻来覆去地搅拌,它头昏脑胀,生气了;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接着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
后来,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的思想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
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分页标题#e# 3.为什么小青石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觉得非常快乐?
因为小青石最初对自身的价值,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它抛
弃了幻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它觉得非常快乐。
板书: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
总结中心思想
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阐明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应感到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分角色朗读课文
深入体会小青石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七、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
要求:在预习本上写出《分清课文的主次》这篇读写例话中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