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讲义:简单的统筹规化问题
小学奥数———统筹与规划

统筹与规划【知识要点】我国古代有一句话;“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后人用这句话来形容领导者在后方筹划、制定作战策略,能决定千里之外的战争胜负。
这里“运筹”是制定策略、策划、统筹安排的以上。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生产、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安排,而统筹方法是生活和生产中合理安排工作的一种科学方法。
应用统筹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应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要做好3项调查:1、要做哪些工作?2、做每件工作需要多长时间?3、弄清所做工作的程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工作可同时做?然后根据结果画一张流程图,然后再根据流程图详细地说明统筹安排的具体方法。
【典型例题】例1、早晨、妈妈起来准备早饭。
她烧开水要用8分钟,擦桌椅要用5分钟,灌开水要用分钟,下楼买油条、拿牛奶要6分钟,煮牛奶要用6分钟,并且灶台上只有一个灶头。
妈妈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短?是多少分钟?练习、妈妈让玮文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是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例2 用一个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放2张饼,烙熟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如果要烙3张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烙120张饼呢?练习2、正元用平底锅烙饼给大家吃,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饼需要4分钟,(每面各需2分钟),可心如烙6个饼只用6分钟,她是怎样操作的?例3、4个人各拿一个大小不同的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分钟、2分钟、3分钟和4分钟。
如果只有一个水龙头,那么怎样适当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才能使每个人排队和打水的时间的总和最小?请你求出这个最小值。
练习1、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千米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
一号仓库有20吨货物,二号仓库有10吨货物,五号仓库有5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都是空的。
四年级下册奥数知识点专讲第15课《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试题附答案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四年级下册奥数知识点专讲第15课《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试题附答案
答案
四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四讲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习题解答
---------------------赠予---------------------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谢谢喜欢--------------------
四年级奥数讲义:统筹与安排

四年级奥数讲义:统筹与安排例1.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 洗开水壶要1分钟, 烧开水要15分钟, 洗茶壶要1分钟, 洗茶杯要1分钟, 拿茶叶要2分钟。
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大约要20分钟。
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 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 多长时间就能让客人喝上茶?试一试, 用一只平底锅烙饼, 锅上只能放两块饼, 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 两面共需要4分钟, 现在需要烙熟三块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例2: 下图是一张道路图, 每段路旁标注的数值标示小王走这段路需要的分钟数。
问: 小王从A点出发走到B点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试一试, 甲、乙、丙三名车工准备在同样功效的3个车床上车出7个零件, 加工各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4.5.6.6.8、9、9分钟。
三人同时开工, 问: 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可以车完所有的零件?例3, 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 分别需要1.2.5.10分钟, 由于天黑需要借助手电筒过桥, 可是他们四人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 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 每次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 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
现在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过桥, 怎样安样才能最短?是多少分钟?试一试, 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 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 甲牛过河需要1分钟, 乙牛过河需要2分钟, 丙牛过河需要5分钟, 丁牛过河需要6分钟, 小明每次只能骑一头牛, 赶一头牛。
小明怎样安样才能使四头牛过河的时间最短?是多少分钟?例4,如图所示5所学校A.B.C.D.E之间有公路相通, 图中标出了各段公路的千米数, 现在想在某学校召开一次学生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的学生代及A.B.C.D.E校分别有6.4.8、7、10人, 为使参加会议的代表所走的路程总和最少, 会议应选在那个学校举行。
/试一试,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二个水龙头处用水, 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 乙洗抹布需要分2钟, 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 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 怎样安排四个人的用水顺序。
四年级上册奥数讲义 第03讲 统筹规划

第03讲统筹规划一、知识点1、合理安排:2、最短路线:3、合理调运:安排合理: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要做哪几件事:(2)做每件事需要的时间;(3)要弄清所做事的程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在学习、生产和工作中,只有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率。
(别闲着)最短路线:找到最近的路合理调运:最先满足花钱最少的地方。
二,典型例题例1.明明早晨起来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情: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2分钟,把水灌入水瓶要2分钟,吃早点要8分钟,整理书包2分钟。
应该怎样安排时间最少?最少要几分钟?思路导航: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要同时去做,这样节省时间。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不能和烧开水同时进行;而吃早点和整理书包可以和烧开水同时进行。
这一过程可用方框图表示:练习一1、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2、红红早晨起来刷牙洗脸要4分钟,读书要8分钟,烧开水要10分钟,冲牛奶1分钟,吃早饭5分钟。
红红应怎样合理安排?起床多少分钟就能上学了?3、小芳为家里做饭,她择菜需要8分钟,洗菜5分钟,放水3分钟,洗米3分钟,煮饭10分钟,切菜4分钟,炒菜6分钟。
若小芳家使用的是单火煤气灶,她怎样安排做饭顺序最省时合理?若小芳家使用的是双火眼煤气灶,又将怎样安排才合理?最省时间分别是多少?例2、一只平底锅上能煎两只饼,用它煎1只饼需要2分钟(正面、反面各1分钟)。
问煎三只饼需几分钟?怎样煎?练习二1、一只平底锅上一次只能煎两只饼,用它煎1只饼的正面、反面各需要3分钟。
问煎21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2、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能同时两个饼。
如果煎一个饼需要4分钟(假设正、反面各需2分钟),问煎8个饼至少需要几分?3、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个饼。
小学奥数教程之-统筹规划 (含答案)

统筹规划教学目标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地点问题.2.掌握合理布线和调运问题.知识点拨知识点说明:统筹学是一门数学学科,但它在许多的领域都在使用,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时,科学的安排好先后顺序,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生前十分重视数学的应用,并亲自带领小分队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数学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名为《统筹原理》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统筹方法和指导意义.运筹学是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科学。
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场地设置、工作分配、排队、对策、实验最优等等,每类问题都有特定的解法。
运筹学作为一门科学,要运用各种初等的和高等的数学知识及方法,但是其中分析问题的某些朴素的思想方法,如高效率优先的原则、调整比较的思想、尝试探索的方法等,都是我们小学生能够掌握的。
这些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正是启发同学们学数学、用数学最好的思维锻炼题目。
本讲主要讲统筹安排问题、排队问题、最短路线问题、场地设置问题等。
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多快好省地办事,就是这讲涉及的问题。
“节省跑空车的距离”是物资调运问题的一个原则。
“发生对流的调运方案”不可能是最优方案。
“小往大靠,支往干靠”。
例题精讲板块一、合理安排时间【例 1】一只平底锅上最多只能煎两张饼,用它煎1张饼需要2分钟(正面、反面各1分钟).问:煎3张饼需几分钟?怎样煎?【考点】统筹规划【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因为这只平底锅上可煎两只饼,如果只煎1个饼,显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2个饼,仍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3个饼,所以容易想到:先把两饼一起煎,需2分钟;再煎第3只,仍需2分钟,共需4分钟,但这不是最省时间的办法.最优方法应该是:首先煎第1号、第2号饼的正面用1分钟;其次煎第1号饼的反面及第3号饼的正面又用1分钟;最后煎第2号、第3号饼的反面再用1分钟;这样总共只用3分钟就煎好了3个饼.(因为每只饼都有正反两面,3只饼共6面,1分钟可煎2面,煎6面只需3钟.)【答案】3分钟【巩固】烙饼需要烙它的正、反面,如果烙熟一块饼的正、反面,各用去3分钟,那么用一次可容下2块饼的锅来烙21块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考点】统筹规划【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2000年,小学生数学报,数学邀请赛【解析】先将两块饼同时放人锅内一起烙,3分钟后两块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取出一块,第二块翻个身,再放人第三块,又烙了3分钟,第二块已烙熟取出,第三块翻个身,再将第一块放入烙另一面,再烙3分钟,锅内的两块饼均已烙熟.这样烙3块饼,用去9分钟,所以烙21块饼,至少用÷⨯=(分钟).213963【巩固】一只平底锅上最多只能煎两张饼,用它煎1张饼需要2分钟(正面、反面各1分钟).问:煎2009张饼需几分钟?【考点】统筹规划【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我们归纳出煎1、2、3个饼分别需要2、2、3分钟,我们可以继续往下分析,煎4个饼最少需要4分钟,煎5个饼需要325+÷⨯=+=分钟,煎6个饼需要6226÷⨯=分钟,煎7个饼需要34227分钟,那么煎2009个饼至少需要2009分钟.【答案】2009分钟【例 2】星期天妈妈要做好多事情。
四年级奥数统筹规划

四年级奥数统筹规划在四年级的奥数学习中,统筹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资源等的思维方式。
统筹规划,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合理安排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或结果。
这就好像我们要组织一场活动,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人员、物资等,然后做出最好的安排,让活动顺利进行并且效果最佳。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小明早上起床后要做三件事:刷牙洗脸 5 分钟,煮鸡蛋 10 分钟,整理书包 3 分钟。
如果他一件事一件事依次做,那么总共需要 18 分钟。
但如果他能合理安排,在煮鸡蛋的 10 分钟里同时整理书包,那么总共就只需要 15 分钟。
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统筹规划。
在解决奥数中的统筹规划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先分析问题中的各项任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出最节省时间或资源的方案。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个工厂要生产一批零件,甲机器生产一个零件需要 5 分钟,乙机器生产一个零件需要 8 分钟,丙机器生产一个零件需要 10 分钟。
现在有 100 个零件的生产任务,怎样安排生产才能最快完成任务?对于这道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机器生产一个零件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安排,而是要考虑每台机器的生产效率。
甲机器每分钟能生产 1/5 个零件,乙机器每分钟能生产 1/8 个零件,丙机器每分钟能生产 1/10个零件。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甲机器的生产效率最高,所以应该优先安排甲机器生产。
假设甲机器生产 x 个零件,乙机器生产 y 个零件,丙机器生产 z 个零件,那么可以列出方程:x + y + z = 100 ,同时 5x + 8y + 10z 要最小。
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最优的安排方案。
再来看一个例子:小明要给客人烧水沏茶。
洗水壶要 1 分钟,烧开水要 15 分钟,洗茶杯要 2 分钟,拿茶叶要 1 分钟。
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怎样安排最合理?最少需要多少分钟?首先,我们要明确,烧开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和拿茶叶。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一)【试题】、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分钟,烧开水要用分钟,洗茶壶要用分钟,洗茶杯用分钟,拿茶叶要用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共需要分钟。
【试题】、有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公升和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公升)。
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车次大卡车及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公升)【试题】、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分钟,两面共需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分钟,共需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
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二)【试题】、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分钟,乙洗抹布需要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分钟,丁洗衣服需要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分析】:所花的总时间是指这四人各自所用时间与等待时间的总和,由于各自用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办法减少等待的时间,即应该安排用水时间少的人先用。
解:应按丙,乙,甲,丁顺序用水。
奥数统筹问题

统筹问题一、什么是统筹规划?1、合理安排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这在数学中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叫“统筹规划”。
最早在中国将这种数学思想推广到生产和生活中的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2、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图解法:把所要做的各项事情的顺序用箭头表示出来,并在箭杆上注上时间:在同一时间内能同时做的事情叠写在相应的箭杆下。
利用这种框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统筹图解法。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1)要做哪些工作。
(2)做每件事所需的时间。
(3)要弄清楚所做事情的程序。
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工作可以同时做。
【例1】妈妈给客人沏茶,洗开水壶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拿茶叶需要2分钟,依照最合理的安排,要几分钟就能沏好茶?[解析]时间统筹:烧水的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总共需要1+15=16(分钟)2、学校大扫除,四位同学各拿大小不一的桶一同去打水,储满这些水桶,第一个人需要5分钟,第二个人需要3分钟,第三个人需要4分钟,第四个人需要2分钟。
现在只有一个水龙头,应如何安排这四个人打水的次序,使他们花费的等候时间总和最少,这个时间和是多少?分析:如果按顺序打水,第一个人打水时,4个人等候的总时间为5×4=20(分钟);第二个人打水时,第一个人已离开,剩下3人的等候总时间为3×3=9(分钟);以此类推……四个人的等候总时间为5×4+3×3+4×2+2×1=39(分钟)。
如果按打水时间少的人先打水的顺序进行,第四个人先打水,这是4个人等候的总时间为2×4=8(分钟);接着是第二个人打水,剩下3人的等候总时间为3×3=9(分钟);以此类推……四个人的等候总时间为2×4+3×3+4×2+5×1=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奥数讲义:简单的统筹规化问题最优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因此,最优化问题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数学爱好者,接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一些优化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例1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分析本题取自华罗庚教授1965年发表的《统筹方法平话》.烧水沏茶的情况是:开水要烧,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茶叶要取.怎样安排工作程序最省时间呢?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乙: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灌水烧水,坐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丙:洗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沏茶喝.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开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固为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条件,没开水、没茶叶、不洗壶杯,我们不能沏茶,因而这些又是沏茶的先决条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的箭头图来显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时间,例如→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从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20分钟.洗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是由同一个人来做,因此可以将上图合并成下图.解先洗开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在等待水开的过程中,同时洗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总共用了16分钟.又因为烧开水的15分钟不能减少,烧水前必须用1分钟洗开水壶,所以用16分钟是最少的.说明:本题涉及到的统筹方法,是生产、建设、工程和企业管理中合理安排工作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对于进行合理调度、加快工作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是十分有效的.例2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个饼.如果煎1个饼需要2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1分钟),问煎1993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分析由于1993数目较大,直接入手不容易.我们不妨先从较小的数目来进行探索规律.如果只煎1个饼,显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2个饼,仍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3个饼,初学者看来认为至少需要4分钟:因为先煎2个饼要2分钟;再单独煎第3个饼,又需要2分,所以一共需要4分钟.但是,这不是最佳方案.最优方法应该是:首先煎第1号、第2号饼的正面用1分钟;其次煎第1号饼的反面及第3号饼的正面又用1分钟;最后煎第2号、第3号饼的反面再用1分钟;这样总共只用3分钟就煎好了3个饼.解:如果煎1993个饼,最优方案应该是:煎第1、2、3号饼用“分析”中的方法只需要3分钟;煎后面1990个饼时,每两个饼需要2分钟,分1990÷2=995(次)煎完,共需要2×995=1990(分钟);这样总共需要3+1990=1993(分钟).说明:通过本例可以看出,掌握优化的思想,合理统筹安排操作程序,就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3 5个人各拿一个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和5分钟.如果只有一个水龙头,试问怎样适当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才能使每个人排队和打水时间的总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分析5个人排队一共有5×4×3×2×1=120种顺序,把所有情形的时间总和都计算出来,就太繁琐了.凭直觉,应该把打水时间少的人排在前面所费的总时间会省些.考虑用“逐步调整”法来严格求解.解:首先证明要使所费总时间最省,应该把打水时间需1分钟的人排在第一位置.假如第一位置的人打水时间要a分钟(其中2≤a≤5),而打水需1分钟的人排在第b位(其中2≤b≤5).我们将这两个人位置交换,其他三人位置不变动.这样调整以后第b位后面的人每人排队打水所费的时间与调整前相同,并且前b个人每人打水所费时间也未受影响,但是第二位至第b位的人排队等候的时间都减少了(a-1)分钟,这说明调整后五个人排队和打水时间的总和减少了.换言之,把打水需1分钟的人排在第一位置所费总时间最省.其次,根据同样道理,再将打水需2分钟的人调整到第二位置;将打水需3、4、5分钟的人逐次调整到第三、四、五位.所以将五人按照打水所需时间由少到多的顺序排队,所费时间最省.这样得出5人排队和打水时间总和的最小值是1×5+2×4+3×3+4×2+5×1=35(分钟).说明:本题涉及到排序不等式,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高年级的数学奥林匹克教材.排队提水的问题,在其他一些场合也是会遇到的.例如,有一台机床要加工n个工件,每个工件需要的加工时间不一样,问应该按照什么次序加工,才能使总的等待时间最短.例4 有15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与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用油多少公升?解: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57=5×31+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31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10×31+5×1=315(公升)说明:本题是1960年上海市数学竞赛试题.上述解法是最朴素的优化思想——选派每吨耗油量较少的卡车.下面用代数的知识来解题:设选派大卡车a车次,小卡车b车次,依题意:5a+2b=157,即10a=314-4b.于是总耗油量为:W=10a+5b=314=4b+5b=314+b.显然,当b越小时,W也越小.又由5a+2b=157易知,b最小值是1,故W的最小值是314+1=315(公升).若取b=0,则需派32车次大卡车,耗油量则需320公升.例5 有十个村,坐落在从县城出发的一条公路上(如下页图,距离单位是公里),要安装水管,从县城送自来水供给各村,可以用粗细两种水管.粗管足够供应所有各村用水,细管只能供一个村用水.粗管每公里要用8000元,细管每公里要用2000元.把粗管和细管适当搭配、互相连接,可以降低工程的总费用.按你认为最节约的办法,费用应是多少?分析由题意可知,粗管每公里的费用恰好是细管每公里费用的4倍.因此,如果在同一段路上要安装4根以上的细管,就应该用一根粗管来代替,便可降低工程的总费用.解:假设从县城到每个村子都各接一根细管(如上图),那么在BA1、BA2、BA3、BA4、BA5、BA6之间各有10、9、8、7、6、5根细管,应该把B与A6之间都换装粗管,工程的总费用将最低,这时的总费用是:a=8000×(30+5+2+4+2+3)+2000×(2×4+2×3+2×2+5)=414000(元).说明:容易验证,从县城B起铺设粗管到A6或A7或者A6A7之间任何一个地点都是最节约的办法,总费用仍是414000元.下面详细论证其他安装方案的总费用都大于a.当粗管从县城B铺设到超过A7向A8移动一段路程d(0<d≤2)公里时,粗管费用增加8000d(元),而细管费用仅减少2000d×3=6000d(元).这时总费用比a多2000d(元).当粗管从县城B铺设到超过A8向A9移动一段路程d(0<d≤2)公里时,粗管费用增加8000×(2+d)=16000+8000d(元),而细管增费用仅减少2000×(2×3+2d)=12000+4000d(元).这时总费用比a多4000+4000d(元).当粗管从县城B铺设到超过A9向A10移动一段路程d(0<d≤5)公里时,粗管费用增加8000×(2+2+d)=32000+8000d(元).而细管费用仅减少2000×(2×3+2×2+d)=20000+2000d(元).这时总费用比a多12000+6000d(元).综上所述,从县城B铺设粗管到超过A7点以东的任何地点的安装总费用都大于a.类似地,可以验证从县城铺设粗管到A6点以西的任何地点的总费用也都大于a.例6 有1993名少先队员分散在一条公路上值勤宣传交通法规,问完成任务后应该在公路的什么地点集合,可以使他们从各自的宣传岗位沿公路走到集合地点的路程总和最小?分析由于1993数目较大,不易解决.我们先从人数较小的情况入手.当只有2个人时,设2人宣传岗位分别为A1和A2(如上图),显然集合地点选在A1点或A2点或者A1A2之间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因为由A1、A2出发的人走过的路程总和都等于A1A2.当有3个人时,则集合地点应该选在A2点(如右图).因为若集合地点选在A1A2之间的B 点,那时3个人所走的路程总和是A1B+A2B+A3B=(A1B+A3B)+A2B=A1A3+A2B;若集合地点选在A2A3之间的C点,那时3个人所走的路程总和是:A1C+A2C+A3C=(A1C+A3C)+A2C=A1A3+A2C;而集合地点选在A2点时,3个人所走路程总和仅是A1A3.当然A1A3比A1A3+A2B及A1A3+A2C都小.当有4个人时,由于集合地点无论选在A1A4之间的任何位置,对A1、A4岗位上的人来说,这2人走的路程和都是A1A4(如下图).因此,集合地点的选取只影响A2、A3岗位上的人所走的路程,这就是说,问题转化为“2个人站在A2和A3岗位的情形”.根据上面已讨论的结论可知,集合地点应选在A2或A3或者A2A3之间任何地点.当有5个人时,类似地可把问题转化为“3个人站在A2、A3、A4岗位的情形”(如下图)根据已讨论的结论可知,集合地点应选在A3点.依此递推下去,我们就得到一个规律:当有偶数(2n)个人时,集合地点应选在中间一段AnAn+1之间的任何地点(包括An 和An+1点);当有奇数(2n+1)个人时,集合地点应选在正中间岗位An+1点.本题有1993=2×996+1(奇数)个人,因此集合地点应选在从某一端数起第997个岗位处.说明:本题的解题思路值得掌握,那就是先从简单的较少的人数入手,通过逐步递推,探索一般规律,从而解决某些数字较大的问题.习题十四1.妈妈杀好鱼后,让小明帮助烧鱼.他洗鱼、切鱼、切姜片葱花、洗锅煎烧,各道工序共花了17分钟(如下图),请你设计一个顺序,使花费的时间最少.2.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个饼.如果煎一个饼需要4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2分钟),问煎m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3.小明、小华、小强同时去卫生室找张大夫治病.小明打针要5分钟.小华换纱布要3分钟,小强点眼药水要1分钟.问张大夫如何安排治病次序,才能使他们耽误上课的时间总和最少?并求出这个时间.4.赵师傅要加工某项工程急需的5个零件,如果加工零件A、B、C、D、E所需时间分别是5分钟、3分钟、4分钟、7分钟、6分钟.问应该按照什么次序加工,使工程各部件组装所耽误的时间总和最少?这个时间是多少?5.某水池可以用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单放甲管需12小时注满,单放乙管需24小时注满.若要求10小时注满水池,并且甲、乙两管合放的时间尽可能地少,则甲、乙两管合放最少需要多少小时?6.山区有一个工厂.它的十个车间分散在一条环行的铁道上.四列货车在铁道上转圈,货车到了某一车间,就要有装卸工装上或卸下货物.当然,装卸工可以固定在车间等车(各车间所需装卸工人数如图所示);也可以坐在货车到各车间去;也可以一部分装卸工固定在车间,另一部分坐车.问怎样安排才能使装卸工的总人数最少?最少需多少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