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与护理 康亚娟(1)
临时起搏器护理范文

临时起搏器护理范文临时起搏器是一种用于心脏起搏的医疗设备,通常在心脏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使用。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需要了解临时起搏器的原理、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同时了解它的护理要点和方法。
以下是一份临时起搏器护理的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为了保证临时起搏器的正常工作,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设备准备、患者合作、安全监测、预防感染和护理记录等。
首先,在使用临时起搏器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正确连接。
检查和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包括起搏器本身、电极贴片、导线、电池和各种连接器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正确的起搏模式和参数设置,确保起搏器能够提供适当的心脏刺激。
其次,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向患者解释临时起搏器的目的和作用,告知他们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他们能够配合治疗和遵守医嘱。
同时,我们需要尽量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感,为他们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第三,我们需要进行安全监测,及时检查临时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通过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以及定期记录心脏起搏的频率、节律和幅度等参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临时起搏器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感知故障、脉冲幅度调整不当等。
此外,预防感染也是临时起搏器护理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定期更换电极贴片和清洗导线等设备,同时加强卫生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我们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刺激阈值和心电图变化,及时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提供适当的治疗效果。
最后,护理记录也是临时起搏器护理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过程、护理观察结果、起搏器参数和心电图变化等,以便医生和护理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为后续的护理和康复工作提供参考。
总结起来,临时起搏器的护理工作包括设备准备、患者合作、安全监测、预防感染和护理记录等。
只有通过良好的护理和协作,我们能够确保临时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饮食护理:
01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多进一些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等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大小便通畅,切忌用力屏气排便。
02
皮肤: 患者处于强迫卧位,骶尾部受压,有必要时应给予气垫床,按时翻身拍背,保持床单位平整舒适,预防压疮的发生。
告知注意事项
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磁疗健身器械。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电台发射站、电视发射台、转播车、发射机、雷达、马达、内燃机、高压电场、变压器、发电厂的发电车间、电弧焊接、医院的磁共振仪等强磁场和强电场。
起搏器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机靠近起搏器,打手机时最好使用对侧手,并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保持在15厘米以上。
应经常巡视,察看电极连接情况及临时起搏器放置位置是否妥当,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以及有无打嗝或腹肌抽动现象。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原发病症状是否好转,常规起搏频率为60-70次/分,注意观察心律与心率的变化,注意心率与起搏频率是否一致,如出现频发室早,应考虑是否与电极位置移动有关,及时报告医生,同时临时起搏电极可因各种原因发生改变而影响起搏带动,如起搏频率、起搏阈值、起搏导线撕裂、电极脱位、电池消耗等。
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报警,及时更换。(一般为9V的锌汞电池或锌锰电池
)
有医师在场
起搏依赖: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自主心律能否出现,再迅速更换
时机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
更换电池方法:
10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导管移位、感染、心肌穿孔是无透下静脉盲目插管法的常见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合并心律失常外,还可以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才能减少或避免猝死情况的发生。密切观察血压、神志、面色、尿量、末梢循环等情况,警惕有无休克发生。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及出入量平衡,掌握好输液速度与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少等表现,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心脏临时起搏器应用护理课件

拆除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细心照料促进恢复
拆除临时起搏器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回诊复查。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 合。在饮食方面,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发现伤口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情况,应 及时就医处理。
05
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未 来发展
掌握拆除时机是关键
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拆除应在患者病情稳定、起搏器功能基本正常时进行。通常在 起搏器植入后1-2周,待伤口愈合良好,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可以考虑拆除 。
拆除过程
专业操作确保安全
拆除临时起搏器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首先,医生会进行局部消毒,然后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接着,医生会轻轻移除起搏器,并检查伤口是否有出血或感染迹象。最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包扎 ,并嘱咐患者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心脏临时起搏器应 用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脏临时起搏器概述 •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过程 • 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 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拆除 • 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未来发展
01
心脏临时起搏器概述
起搏器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心脏临时起搏器是一种电子设备 ,通过向心脏发送微弱的电流来 刺激其正常跳动。
术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 和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确保患者符合植入心脏 临时起搏器的适应症。
设备准备
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设 备和材料,包括临时起搏 器、导管、手术器械等。
患者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 如禁食、停用某些药物等 ,并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 项和可能的风险。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宝宝进行剧烈运动,以防起搏 器受到撞击或移位。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共43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பைடு நூலகம்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PPT课件

其他紧急情况
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药物 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临 时起搏器也可以作为紧急 治疗手段。
临时起搏器的植入过程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 定植入方案,准备所需设 备。
植入过程
在局部麻醉下,通过静脉 将临时起搏器电极植入心 脏,然后连接起搏器。
术后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期 检查起搏器工作状态,确 保患者安全。
03
临时起搏器的拆除
拆除时机
生命体征平稳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没有严重的 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 。
自主心脏功能恢复
医生建议
根据医生建议确定是否拆除临时起搏 器,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治 疗效果来做出决策。
评估患者自主心脏功能是否恢复,如 心房、心室的收缩功能。
拆除过程
准备物品
患者准备
作用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严重心动 过缓、心脏骤停等,临时起搏器 可以作为紧急治疗手段,为患者 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临时起搏器的适应症
01
02
03
严重心动过缓
当患者心率低于正常范围 ,且药物治疗无效时,临 时起搏器可以作为紧急措 施。
心脏骤停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临 时起搏器可以迅速恢复心 脏正常跳动,挽救患者生 命。
患者教育
了解起搏器的作用和原理
让患者了解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日常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 避免接触磁场、避免剧烈运动等。
定期随访
告知患者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及随 访时需要进行的检查和注意事项。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心 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 积极配合治疗。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临时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节律失常,以维持心脏正常的心跳节律。
它通常被用于急诊情况下或心脏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等情况下。
临时起搏器的安装和护理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操作,并需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急诊情况下的心脏停搏:当患者出现心脏停搏时,医生可以使用临时起搏器立即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这对于急救措施非常重要,因为心脏停搏会导致严重的缺氧和休克。
2.心脏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需要控制或调整患者的心跳节律。
临时起搏器可以帮助医生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最大负荷试验中的心脏监测:最大负荷试验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耐力。
在这个过程中,临时起搏器可以提供对心脏的监测和支持,确保患者的心脏负荷达到预期水平。
为了确保临时起搏器的有效和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护理注意事项:1.保持设备的稳定:临时起搏器需要在患者的身体上安装电极,然后与外部台架连接。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的稳定并充分接触。
避免剧烈晃动或拉扯设备。
2.监测设备的功能:临时起搏器需要定期监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医务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电池是否充足以及电极是否牢固。
3.预防感染:当安装临时起搏器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使用消毒剂清洁皮肤,并确保设备和使用部位的清洁与卫生。
4.保持设备的适用性:临时起搏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节律或增加电流强度,以便更好地控制心脏功能。
需要定期监测电极位置和电流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观察患者的反应:临时起搏器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和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或心肌损伤等。
医务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病情变化,并在必要时调整临时起搏器的设置。
除了以上的护理注意事项之外,还需要定期检查临时起搏器的电池电量、连接线的状态和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临时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并将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安装临时起搏器临床应用护理

安装临时起搏器临床应用护理
【术前准备】
1、决定安装临时起搏器后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目的和安装后的注意事项。
2、准备用物及床单位,铺好中单。
3、保证静脉路通畅。
【术中配合】
1、摆好体位。
2、协助医生倒消毒液,取用物品。
3、密切观察生命征。
【术后观察要点】
1、观察心率及起搏器功能。
2、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
3、观察体温变化。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禁止侧卧位。
2、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电池情况,避免因电池耗尽,危及生命。
3、妥善固定好管道,避免因翻身活动牵拉,导致电极接触不良,影响起搏功能。
4、及时换药,预防感染。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临时起搏器(Temporary Pacemakers, TP)是一种暂时性的起搏器装置,用于暂时性病情需要的心脏起搏。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有效地控制心脏节律,以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临时起搏器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并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症状。
患者的体温也要进行监测,以及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2.确保起搏器的保温:注意保持起搏器在医疗设备以外不受磕碰及摔落,并始终保持床旁有足够的备用电池,以防断电。
同时在设置和操作过程中要避免触及接地导线及患者的肌肉。
3.准确接线和检查导线:在连接起搏器时,应确保导线连接到正确的起搏电极上。
护士应经常检查导线连接是否牢固,并注意预防导线断裂、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患者与设备的电缆接触处,要避免摇晃、扯拽导线。
4.起搏频率和电流设置:根据医嘱,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心电图的表现,调整起搏频率和电流强度等参数。
护士需要熟悉不同患者的电生理特点,以便调整起搏器的设置,确保起搏器工作的有效性。
5.定期检查起搏器性能:护士要定期检查起搏器的性能,包括起搏器的电池电量和电极脱落等。
同时也要进行记录,包括起搏器的操作模式、起搏参数调整的时间和结果等信息。
7.适当的固定和位置变换:护士需要适时检查起搏器的固定和位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固定,以防止其移位。
同时定期变换起搏器的导线位置,以防止导线与周围组织撞击或擦伤,引起不适或并发症。
8.护理知识宣教: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传授临时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包括起搏器的使用目的、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和风险等。
同时向患者介绍和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临时起搏器,并告知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10.护士自身素质: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临床技能,熟悉临时起搏器的操作规程和护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心律失常作用后撤除起搏器导管
• 导管放置时间一般1-2周,最长不超过1个月,如仍
需起搏治疗则应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工作原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电极→心肌→引起心脏 兴奋收缩,从而替代了原有的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 一定节律收缩。
起搏参数
• 1.起搏频率(Pacing Rates ) • 起搏器连续发放脉冲的频率。一般为
• 5.患者体位要求: • 穿刺入口处的起搏导管尽可能固定不动 • 经股静脉放置导管者需要肢体固定,注意预防下
肢静脉血栓
• 采用颈静脉或锁骨下途径者限制较少 • 6.穿刺部位每日更换敷料,注意观察有无渗血、
血肿、皮肤红肿和渗液等情况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 7.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
• (3)各种原因引起Q-T间期延长,并发尖端扭转型室性 • •
心动过速。 (4)原发性室速、室颤、心脏骤停。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缠、心房扑动需行 超速抑制治疗。
2、保护性起搏
• (1)有慢性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者进行大手术、妊娠
•
• •
分娩、心血管造影时。 (2)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术、PTCA或 瓣膜病患者行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时。 (3)心肌病或疑有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患者行心房 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复律时。 (4)心律不稳定患者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或更换起搏 器时。
• ※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磁疗健身器械。 •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电台发射站、电视
发射台、转播车、发射机、雷达、马达、内燃机、 高压电场、变压器、发电厂的发电车间、电弧焊 接、医院的磁共振仪等强磁场和强电场。
起搏器怕什么?
• 起搏器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机靠近起搏器,打手机
时最好使用对侧手,并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保 持在15厘米以上。
临时起搏器的使用要点
心血管外科二病区 ——康亚娟
内容摘要
1 2 3 4 5
概述
参数的调节 临时起搏器的适应症 临时起搏器的并发症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概述
人工心脏起搏 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
心肌除极,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 临时性心脏起搏器:
• 脉冲发生器在体外与植入体内的临时心脏起搏电极
• (5)已用大量抑制心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又需电击除颤 •
时,可预先安装临时起搏器,以预防电击后心脏静止。 (6)心脏外科手术: 1)预防性应用:如三尖瓣下移畸形、房室共道永存、校 正型大血管错位等,在房室交界区附近手术易损及传导 束,常在开胸后作临时起搏。 2)治疗性应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修补后出现房室传导 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者,暂时用临时起搏待局部水肿消 退后撤除。
3、诊断性起搏
主要用于临床电生理检查。 • 需要安装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常见病因有:急性心 肌梗死、重症心肌炎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麻醉、 手术、电击、雷击、肾功能衰竭、心脏外科手术预防性 应用、治疗性应用等。
并发症
• 导管移位:最常见的并发症 • 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 • 心肌穿孔 • 导管断裂、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打结 • 穿刺并发症:血栓形成、皮下血肿、气胸、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指起搏器对自身心 电信号(P波或 QRS波)的识别能 力
• 3.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处 •
理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以及有无打嗝或腹肌 抽动现象。 4.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应固定在床上或患 者身上,以防滑脱而牵拉导致脱位,每天应检查 接护理
在心外膜上,为负极。心肌电极呈线形或 稍呈螺旋形插入或旋入心外膜下心肌,通 常用于心脏手术后即刻出现心脏传导阻滞 的患者,若为暂时性阻滞,恢复后即可拔 除 ;另一极缝在皮肤表面,为正极。
适应症
1、治疗性起搏
• (1)缓慢心律,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严 •
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阿-斯综合征)发作或近乎晕厥者。 (2)急性心肌梗死:①新发生的室内双支或三支传 导阻滞,作预防性起搏。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现二 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 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 血流动力学改变者。④严重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低 血压、晕厥、心绞痛、末梢循环不良而阿托品不能纠 正者。
• •
40~120次/分,通常取60~80次/分为基本频 率 2.起搏阈值(Output) 引起心脏有效收缩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心室起搏要求电流3~5mA,电压3~6V。 3.感知灵敏度(Sensitivity ) 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心室感知 灵敏度一般为1~3mV。
• •
• 心脏手术后:心外膜电极需经胸腔植入缝
多进一些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等食物,预防
便秘。
• 8.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
报警,及时更换。(一般为9V的锌汞电池或 锌锰电池 )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更换电池方法:
• 有医师在场
• 时机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 • 起搏依赖: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自主心
律能否出现,再迅速更换
起搏器怕什么?
常 见 故 障—无起搏脉冲
表现:心率小于起搏器设置频率时,无起搏心律 出现
常 见 故 障—无起搏脉冲
• 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电极移位或脱落
电极导管破损、断裂或打折
起搏器电池耗竭
处理:更换电极或导管
更换电池
常 见 故 障—有起搏脉冲,无心室夺获
• 所发出的起搏器刺激未能产生除极及心脏
收缩
常 见 故 障—有起搏脉冲,无心室夺获
• 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心脏信号小 感知灵敏度低
处理:提高灵敏度,将灵敏度数值调低
常 见 故 障—感知过度
– 起搏器系统感知到P或R波之外的信号
– 感知过度导致起搏不足
>1s 1s
频率:60次/分
干扰
干扰
干扰
常 见 故 障—感知过度
• 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肌电信号
电磁干扰
感知灵敏度高 处理:减低感知灵敏度,提高其数值
血胸等 • 感染 • 心脏外刺激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 1. 持续心电监护,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记
录起搏器各项参数,做好交接班。
设置参数 起搏效果 置入途径 穿刺部位 其他特殊问题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 2.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注意观察心律与心率的 变化,注意心率与起搏频率是否一致,如出现频 发室早,应考虑是否与电极位置移动有关,及时 报告医生,同时临时起搏电极可因各种原因发生 改变而影响起搏带动,如起搏频率、起搏阈值、 起搏导线撕裂、电极脱位、电池消耗等,应经常 巡视,察看电极连接情况及临时起搏器放置位置 是否妥当。
• 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电极移位
输出能量低于刺激阈值
心脏穿孔
处理:重新放置电极
加大输出电流
常 见 故 障—感知不良
– 起搏器不能感知到心脏自身的P或R波 – 感知不良可能导致起搏器计时不恰当、起搏不同步或 发放竞争性脉冲 – 感知不良导致起搏过度
未被感知到的R波
<1s
1s
频率:60次/分
常 见 故 障—感知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