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规范择要

合集下载

中考答题规范要求

中考答题规范要求

所谓“原文意识”,也就是所有的阅读试题答案都应 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和理由,因为中考语文阅读是以 理解性阅读为原则。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 “答案 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大多数题目在 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只是找出的语句不一 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 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总之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 答不全。
妙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类示例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 表达效果。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 语句节选自《孔乙己》
病例:动作描写,写出了孔乙己此时的贫穷, 身上已经没有钱了。 问题分析:答案不完整,赏析角度不准,关 键词语没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没有联系文 章的中心,得1分
规 范 答 案
不联系野菊花的特点,只 写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从野菊花身上的特点展 开再写到生命的启示 。
规范答题方法六
启示题应注重“双联六忌”
1.应“有理有据”,忌无凭无据,主观臆断。 2.应分点列写,忌杂乱无章,东扯西拉; 应看分答题,忌一答了事,不问分值。 3.应善作提炼,忌概括题“不概括”。 4.应按文体正确使用术语,忌不辨文体, “张冠李戴”。 5.应周详全面,忌理解不全,顾此失彼 。 6.启示题应注重“双联”,忌丢开文本,空 谈启示。
如句子: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
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 赤金锻造的大纛,鲜明如火,嘹亮如歌, 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理由:本句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刻画出野菊花鲜明的战胜者形 象,突出了野菊花野性的勇敢和进取的 特点。语言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

规 ①油菜花的形状; 范 ②油菜花的态势; 答 ③油菜花的花色。 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7、认真书写
答题过程:
读题目——读文章——看试题——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再读原文——答题(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

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1、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题思路
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在文章的开头:
①引出下文;
②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
③照应文章标题;
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⑤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
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

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读三四遍,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携带需要解答的题目,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粗读全文,划出关键词句(抒情类文章划出三词两句一对比,叙事类文章划出形象环境和情节),做好批注,细读题目涉及的段落。

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3)仔细审题,思路清晰有条理。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想想题目要我答什么(内容),要怎样答(形式)。

答案有几个问,或每个问分几层作答时,用“(1)、(2)、或①、②”标识。

(4)答题力求做到准确、简洁、全面。

答题要点要全面、内容要精确、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简洁。

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尽可能多答。

(5)忠实于原文,尽量到原文找答案,摘录关键词句重新组合。

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除非题目有要求要用自己的话作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

(6)采用“看分答题”的方法。

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比如3分题,可能要答3个要点。

(7)认真书写。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者已成功了一半。

(8)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

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详细出现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

:读题目——读文章——看试题——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再读原文——答题(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

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1、一句话概括事例(故事)或主要内容::谁(在何时何地) + 干什么 +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 怎么样2如下:,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1、方法:联系词语或句子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

划出关键词(使用了修辞的词,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些词,再代入原句2、作用:(1)内容上:字面上写出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表现人物或事物什么特点等(2)结构上: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点题,突出主旨,照应前文,呼应下文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1、赏析句子:手法+如何使用的+字面本身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写出了)事物或任务……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同学们的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

一、整体把握文章
1.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

2.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些部分往往包含重要信息。

3.关注文章的标题,标题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

二、仔细分析题目
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

2.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3.分析题目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有相互提示的作用。

三、准确寻找答案
1.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寻找对应的内容。

2.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段落划分,这些都有助于定位答案。

3.在寻找答案时,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避免断章取义。

四、答题技巧
1.简答题:回答要简明扼要,直接回答问题,避免过多废话。

2.分析题:按照题目要求,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注意分条作答。

3.主观题:结合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有理有据。

4.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来选择正确答案。

五、注意事项
1.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答题效果。

2.答题时要条理清晰,分点作答,便于阅卷老师批改。

3.留意时间,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答题质量。

通过以上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分享,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能更好地应对现代文阅读题目,提高语文成绩。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规范要求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规范要求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规范要求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端的议论抒情句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划分层次?(概括:什么人,什么事,怎样)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按事件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总分宗(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情感,某物,题目,见闻,明暗两线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事有机结合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答题规范:文章以……为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8.记叙线索:顺序:按事件的发展先后顺序来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是为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顺序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更周密,结构上更紧凑9.叙述的详略——取决于主题需要10.记叙文表达方式叙述:陈述过程,即述说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交待清楚要素描写:(能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事件和景物)按描写对象的属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另一个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描写对象存在状态: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深化文章主旨议论:便于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揭示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旨11.常见表现手法(1)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拟人:把……拟作……,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表达了作者……情感夸张:突出人或事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一气呵成,使内容和语势增强对偶:音节整齐匀称,韵律感强;凝练集中,概括性强反复: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反问:加强语气反语:正话反说,表达喜爱亲切赞誉戏谑等感情反话正说:表达嘲弄讽刺憎恶蔑视等感情通感: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表达,以引起联想,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呼告:表达激动的心情,加强感染力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前者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晴实际上指情),巧妙地传递出句子内在的表意。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规范择要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规范择要

记叙文1、找主题句? 方法:一般要找文章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或抒情句。

2、归纳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归纳概括。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概括事件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3、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划分层次?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或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具体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5、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情感等。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线索或中心,如: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等。

7、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事情的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情。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9、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归纳。

可参考、选用下列词语归纳说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原则和步骤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原则和步骤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原则和步骤一、解题原则1. 整体把握,以文解文。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理解文章必须放眼全文,整体把握,不可执其一端或断章取义而曲解文意。

同时,一篇文章也是一个自足体,问题从文章中产生,答案也一定隐藏在文章中。

设题者一般不会拟答案在文外的题。

因此解题时要时刻记住从文章本身去思考,去搜寻答案,以文解文,切不可主观臆断。

2. 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

好的设题,题干本身就会提示阅读区间、解题思路、答题角度,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好思维角度,不能文不对题,答不对问。

3. 尽量从原文中抽取词句,组织答案。

这是很多获取高分的学生的经验之谈。

前面说过,一篇文章本身是一个自足体,答案总是隐藏在文中并通过一些词、句表现出来,而且往往用文章本身的词句组织答案表述最准确。

事实上,每年中考卷提供的参考答案,大多是用阅读材料中的词句拟定的。

即使有一些题明确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也是对材料中有关词句的组合。

4. 按顺序答题。

为什么要按顺序答题呢?这是由中考的命题原则决定的。

有材料介绍,中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大体会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的系列。

按顺序解题有利于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解题步骤第一步,读文章,边读边概括每段内容。

有同学可能会担心,这样读会读得很慢,影响自己快速进入文章情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我们要求边读边概括每段内容,其目的也在于有效掌握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率。

只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概括”不是要你用准确的语言(不管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概括出来,而是要求你有这种思维意识,即要边读边思考,对每段内容有个大致印象,从而大致了解全文内容、中心和结构层次,为后面的第二步做好准备。

第二步,按顺序答题。

根据命题原则,拟题人总是先呈现涉及材料局部内容的题,后呈现需整体把握材料的题。

现代文答题原则及技巧

现代文答题原则及技巧

今天的作文课,题目是“我的家”。这个题目使明 明的心又开始发颤,爸爸和妈妈原先在一个工厂工作。小 时候,爸爸妈妈常带他出去玩,妈妈常给他将好听的故事。 后来又一次,厂里失火,爸爸妈妈奋不顾身救火。妈妈牺 牲了,爸爸的眼睛被火烧坏了,他再也听不到故事了 …… 第二天,老师评作文时,明明的头一直低着。忽然, 他听到老师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在读他的那篇作文。同学们 把头都朝向了他。 下了课,同学们都围着他,夸他的爸爸妈妈是英 雄……此后的几天,明明都得到了大家的不同往常的友爱。 渐渐,他的脸上有了笑容。
[例二]: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 小舟中专心致志的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 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音 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 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 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 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 若江河!”
两周后的又一节语文课,预备铃响了,女教师踏进教室, 明明正在哭。大家七嘴八舌载问明明,他的爸爸妈妈有没 有救过火。女教师看着这一幕。 第二天,女教师开始了讲课。下课前的一分钟,她用目 光扫视了全班同学,然后平静地说:“我想告诉同学们, 明明是个好学生,他没有说谎。” 一周后,一个傍晚,明明出现在办公室,他抖动着嘴唇, 说了一句:“老师,那篇作文是我编的……” 女教师沉默了。她轻轻为明明擦干了眼泪,把她搂在怀 里:“孩子,你没有错。”声音也是轻轻的。一大颗热泪 顺着美丽的脸颊落到明明冰凉的手心里。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 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 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 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
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 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 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 来。做这类题目,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 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 语句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规范
(内容牢记妥善保存)
一、记叙文
1、找主题句? 方法:一般要找文章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或抒情句。

2、归纳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归纳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3、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划分层次?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或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具体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5、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情感等。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如: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等。

7、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归纳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8、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事情的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情。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9、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归纳。

可参考、选用下列词语归纳说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10、写作手法及作用?必须结合具体内容、语境、语句等分析归纳。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归纳。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1、修辞方法及作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归纳。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
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2、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3、句子的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方法同上)
14、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5、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16、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7、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8、描写的种类?(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细节描写(9)景物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

19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0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1、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2、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4、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