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三农业
《农业经济基础》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基础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是一个()部门。
A. 生产B. 生活C. 消费D. 分配2. 农业不具备()功能。
A. 经济B. 社会C. 文化D. 宗教3. 按照土地用途进行分类,错误的是()。
A.农用地B.非农用地C.未利用土地D.滩涂地4. 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耕地分布分别是()。
A.少;均衡B.多;均衡C.少;不均衡D.少;均衡5. 不属于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决定因素的有()。
A.农业自然资源状况B.社会认可和经济状况C.农村人口规模D.政府政策6.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征分别是()。
A.大;多B.小;多C.大;少D.大;多7. 农业资金特征不包括()。
A.功能性B.农业资金的外部性C.农业资金的政策性D.农业资金的高收益性8. 工资性收入不包括()。
A.建筑业收入B.商业收入C.种植业收入D.餐饮收入9. ()是农业经营形式及其制度的总称,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范围下,以财产权益关系为前提的产权制度、积累和分配制度、管理与服务制度以及对外能够与市场经营相适应、对内能够整合资源和收益的组织载体。
A.经营体制B.农业经营体制C.双层经营体制D.家庭承包经营10. 土地的所有权与()分离,是产生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的前提。
A.承包权B.流转权C.收益权D.经营权11. 农业技术特性支持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有()。
A.农业技术应用有规模限制B.农业技术关联性大C.农业技术研发成本高D.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由单人进行12. 哪个时期开始出现自耕农阶层。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奴隶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3. 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是()。
A.土地公有化B.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C.农民职业素质低D.经营专业化14. 下边哪位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A.查理·季特B.夏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的?()A.2005B.2006C.2007D.200816.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三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个?()A.土地B.科学技术C.资金D.劳动17.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基本格局。
三农图文知识点总结

三农图文知识点总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生产方式在逐渐变化,农业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保障农产品的优质安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是指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地方。
农村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是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的集中居住区,也是国家实行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资源和农民劳动力配置政策的主要对象。
然而,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村的综合治理和改革发展,使农村聚焦特色产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市场更加规范有序,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舒适便利,文化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农民更加富裕幸福。
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在农村生活的人。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也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非农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农民工流动劳动力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稳定。
解决好农民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农业转型,丰富农民收入渠道,优化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当前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农民的关心和保障,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强国、美丽乡村和农民富裕美好生活的目标。
农业生产知识考试大纲

农业生产知识考试大纲
农业生产知识考试大纲包含了农业生产领域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和技能要求,是
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考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和成绩。
首先,农业生产知识考试大纲通常包括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农作物
的生长发育规律、土壤肥力和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要求以及适宜的栽培技术,能够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考试大纲还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知识,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农作
物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防治方法和防治时机,能够及时有效地防治和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另外,农业生产知识考试大纲还涉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考生需要了解各
种农业机械的类型、作用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考试大纲还可能包括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农业生产中的生
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能够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农业生产知识考试大纲涵盖了农业生产领域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和技
能要求,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掌握和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应试水平,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愿考生们在备考和考试中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考试目标和梦想。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生态金字塔包括、和。
2、农业生态系统中反馈调控通常分为和。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和。
4、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生物固氮、、、。
5、环境污染分为和。
6、根据人类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
7、环境包括和。
8、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和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时间2、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 共生 C 混合D寄生3、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4、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5、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6、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7、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A生存因子B生态因子C环境因子D生物因子8、温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A常绿针叶林B落叶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原生演替D水生演替10、影响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因子是()。
A光B温度C水D土壤三、判断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中,如果螳螂所在营养级的能量为10个单位,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为100。
()2、枯树上生出蘑菇属于腐生食物链。
()3、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周期短。
()4、蚂蚁与蚜虫的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5、苹果小麦的间作套种依赖于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
()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
()7、能流特征主要是能量的逐级减少与流动的单方向性。
()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可以按功能区分为: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以动物为主的大型消费者、以微生物为主的小型消费者。
()9、生物生态型:主要是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的。
山农成人教育 农业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趋化性
2、变态
3、孵化与羽化
4、滞育
5、雌雄多型现象
6、经济阈值
7、世代和年生活史
8、昆虫生物学
9、有效积温法则
10、经济危害水平
11、迁飞
12、雌雄二型现象
13、IPM
14、生殖力
二、填空题
1、目前已知的农业昆虫种类约计有万种。
2、我国于1975年制定的植保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
OPM(Organic Pests Management)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昆虫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其中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节。
4、雌虫的产卵器是由3对_________组成的,组成雄虫交配器的1对附肢叫_________。
5、鳞翅目幼虫腹部一般具有___________对腹足。
6、据其功能,可将昆虫的神经元分为、和感觉神经元。
7、棉铃虫在山东省乃至黄淮流域一年发生4代,有时发生不完全5代,以在土室中越冬,越冬深度为cm。
8、华北蝼蛄洞顶隆起cm左右的隧道;东方蝼蛄隆起新虚土,这是两种蝼蛄上升到地表的主要特征。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名词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2、种群: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
3、群落:是栖息在一定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结构。
4、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5、系统(system):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7、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作用于生物的各种外界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8、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如太阳辐射强度、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风力等等。
9、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受到某个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的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这些生物种通常可成为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活型(life form)。
10、趋异适应(divergent adaptation)——同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适应方式,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类型。
即生态型(ecotype)11、生活型: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2. 生境(habitat):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生境也称栖息地。
13、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称为生态型。
14、气候生态型:长期适应不同的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而形成的各种生态型。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第1章绪论1 农业生态学、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2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3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5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第2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1 人工环境的类型2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活型、生态型、生境、生态位、种群、群落、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化感作用、演替、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的概念3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典例4 r-对策生物与K-对策生物的比较5 种群的增长型、种群调节的类型6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7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第3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1 营养结构、边缘效应、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2 食物链的类型3 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加环类型4 食物链解列第4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1 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能值的概念2 地球初级生产力的级别类型3 改善初级生产的方向4 次级生产的作用5 改善次级生产的方向6 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种类及作用7 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学类型8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第5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1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2 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3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5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调节的原则与途径6 生物放大作用第6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1 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第7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1 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的比较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3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的含义4 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途径5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特点6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第8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可持续农业第9章中国的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的含义2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3 中国生态农业技体系的特点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农业生态学重点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成《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是指由环境和占据该环境并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关于农业综合知识四

2023年农业综合知识四2023年农业综合知识四大题题目1: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农业科技的发展更加深入和全面,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农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作物,减少损失和浪费。
同时,新型的育种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使得农作物具备了更好的抗性和适应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长,并且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这些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其次,农业科技的发展改善了农产品的加工和贮藏条件。
新型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既保留了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又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同时,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新鲜和优质,有利于产品的远程运输和市场销售,扩大了产品的流通范围。
第三,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通过推广智能农机、无人机和自动化设备等新技术,农民们的生产工作更加高效和安全。
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温度和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此外,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农业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最后,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土壤、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生态友好和可持续。
节水灌溉技术、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法的推广,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压力,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2023年,农业科技将继续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农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畜业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 乳畜业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 欧以及澳大利亚、 欧、中 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 兰等地 区位要求:多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区位要求:多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消费市场 饲料 区位特点:多分布于大城市郊区 区位特点:多分布于大城市郊区
课本P45 课本
澳大利亚适合养羊的原因? 澳大利亚适合养羊的原因? 1、大面积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草场丰富 、大面积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 2、地下水丰富(大自流盆地) 、地下水丰富(大自流盆地) 3、无大型肉食动物 、
课本P46 课本
墨累-达令盆 墨累 达令盆 地混合农业的区位 条件? 条件?
40.西欧有利于 . 多汁牧草生长的 C 气候条件是 A、雨热不同期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 、 候 D、热带草原气候 、
上海城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 奶)的区位条件
一、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 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消费量大 2、交通便利 、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 、交通便利3、花卉、 位面积产值高, 位面积产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 益。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 旅游
课本P43 第3题 1、改革开放政策 、 2、对花卉的市场需求加大 、 3、土地、劳动力价格提高,花 、土地、劳动力价格提高, 卉的产值高
读“我国北方 我国北方 某城镇周围农业布 局图”回答: 局图”回答: (1)在A、B、C、 ) 、 、 、 D四处发展小麦、 四处发展小麦、 四处发展小麦 水果、 水果、蔬菜和乳 牛生产, 牛生产,则: 平坦 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①地形______,②耕地面积 ①A处宜发展 小麦 ,因为这里①地形 处宜发展 , 大 ,地价低; ____,地价低;③小麦单位面积产值低 蔬菜 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 水源 生产, ②B处宜发展 处宜发展 生产 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 , 市场 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会经济条件是接近 ; 处宜发展______生产 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 生产, ③C处宜发展 乳牛 生产,既靠近 公路 ,交通便捷,又靠近 处宜发展 市场 ,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处宜发展______生产 生产。 ④D处宜发展 水果 生产。 处宜发展
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 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 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2、社会经济条件: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 社会经济条件:西欧经济发达, 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 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市场 广阔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回答问题: 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 回答问题:
东水西调、 东水西调、地 下水丰富
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 墨累 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 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 件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地 件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广人稀、 广人稀、科技机械化水平高
(1)混合农业 ) (2)墨累 达令 )墨累-达令 灌溉水源
耕地
面积, 面积,又可以 保持水土
。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 课本P47 区的名称: 区的名称:A、_____ 课本 B、_______ C、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2)A、B、C三地均 _______气候区 气候区, 为_______气候区, _______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 _______资源丰富, 从地形上看, 从地形上看,水稻田 多分布在 ______和 ______和_________ (1)A、东亚 B、东南亚 C、 地区。 地区。 南亚 (2)季风 水热 河流 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 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 季风气候对农 有利影响? 有利影响? 业的不利影响: 业的不利影响: 降水季节变化和 年际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频繁 灌溉是水稻 灌溉是水稻 生产的基础, 生产的基础,需 政府大力投资 要政府大力投资 并组织水利工程 建设。 建设。
3)本地区__________ 本地区__________ 稠密,_________丰富 丰富, 稠密,_________丰富, 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 了有利条件。 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 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 爱的主要食粮。 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 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 因主要是:_________; 因主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人口 劳动力 稻米 (4)精 耕细作,劳动力密集; 耕细作,劳动力密集;生产规模 总产量不高;人多地少, 小,总产量不高;人多地少,大 部分留作自用
2、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区位条 件: (1)季风气候,降水热量充足: )季风气候,降水热量充足: 热带、亚热带、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和热带雨 林气候 (2)地形平坦 )地形平坦:
河流冲积平原、 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3)土壤肥沃 ) (4)水源充足 )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3)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4)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 )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 (5)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6)喜食稻米 )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1、北方冬季温室生产的西红柿品质 、 不如南方,其原因是什么? 不如南方,其原因是什么?
A、土壤不够肥沃 、 B、光照条件不够 、 C、热量条件不够 、 D、气候比较干燥 、 2、蔬菜的长途运输说明了什么? 、蔬菜的长途运输说明了什么? A、南方地区种植技术的提高 、 B、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 、 展 C、人们对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改造 、 的结果 D、农业专业化在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 劳动力、 技、劳动力、
课本P42 课本
课本P43 课本
千烟洲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 千烟洲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 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发展立体农业 开展多种经营
做一做: 做一做:
3、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
农业生产
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 限制性区位条件 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 松嫩平原的甜菜、 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河西走廊的粮棉、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 江南丘陵的茶树、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墨累 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热量充足、地下水丰富( )、草 地势平坦、热量充足、地下水丰富(咸)、草 场广阔、 场广阔、无大型肉食动物 限制性条件:降水较少(水源短缺) 限制性条件:降水较少(水源短缺)
阴影部分( (1)图中阴影部分(能画出)表示的是澳大利 )图中阴影部分 能画出) _____(农业地域类型 的分布。 农业地域类型) 亚_____(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_______盆地是该国最 (2)澳大利亚的_______盆地是该国最 )澳大利亚的_______ 主要的农业区,____ ,____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 主要的农业区,____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 的限制性条件。 的限制性条件。
1、保持水土,改善生态,取得环境效应 、保持水土,改善生态, 2、发展多种经营,农民收入提高 、发展多种经营,
如何因 地制宜开发 该山区? 该山区
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陡坡处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业,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木材。 ①陡坡处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业,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木材。 缓坡处大面积种植亚热带水果,提高农民的收入。 ②缓坡处大面积种植亚热带水果,提高农民的收入。河流沿岸发展水稻 种植, 种植, 发展生态旅游业。 ③发展生态旅游业。 河流中上游开发水电,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发展沼气. ④河流中上游开发水电,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还可以发展沼气 ⑤完善交通 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 ⑥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读“我国北 我国北 方某城镇周围 农业布局图” 农业布局图” 回答: 回答:
(2)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 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 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长的 的原理, 菜,应根据 温室效应 的原理 温度 ________因素,调节 光照 、______、______等 因素, 因素 调节______、 通风 、 湿度 等 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平行或垂直) (3)若在 处修建梯田,应沿着 平行 若在D处修建梯田 处修建梯田, (平行或垂直) 等高线的方向修建, 等高线的方向修建,合理地将坡地改为梯田即可以增加
(3)图中横线部分属于 图中横线部分属于 图中横线部分 ,其形成原因是
乳畜业
地域类型 、
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地形平坦、 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地形平坦、土 需求量大 壤肥沃、气候温凉潮湿、光热不足,适合牧草 牧草生长 壤肥沃、气候温凉潮湿、光热不足,适合牧草生长
39、直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饲料 、 A B、水源、气候 、水源、 C、土壤 地形 、 D、交通、饲料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