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核心知识点
341知识资料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工学院)

附件2:《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基础课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平等、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择优录取的根据。
本大纲是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内容及要求的总规定,按照国家对考试的有关规定,本大纲按照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的目的和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的要求设置的。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以本大纲为根据设计试卷、命题并制订标准(参考)答案,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依照农业知识综合三知识体系客观产生。
推荐教材是命题和制订标准(参考)答案的参考而不是直接根据,因此,应考人员应按照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控制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由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设备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二、评价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三》侧重于农业工程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分离涵盖农业机械、农业信息、食品加工与安全、设施农业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装备等。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控制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主意,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主意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由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设备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工程力学部分1、静力学1)基本要求了解受力物体平衡条件,控制平面受力分析及力系简化主意。
2)考试范围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力矩,平面随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2、运动学1)基本要求了解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几何性质,控制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分析与计算主意。
2)考试范围点的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行移动和绕定轴转动,轮系的传动比。
3、动力学1)基本要求了解物体的机械运动与作使劲之间的关系,控制牛顿三定律,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基本定律举行力、能、功的分析计算。
(完整版)341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食品学院)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是农业推广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农业推广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和食品中危害物的识别、分析检验及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掌握程度。
二、评价目标(1) 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三、考试内容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第一部分食品的生物污染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常见腐败菌、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检验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霉菌污染的途径、霉菌毒素的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第二部分食品的化学污染常见的动植物天然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控制原则;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对人体危害和控制措施;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使用原则;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第三部分食品的物理污染食品中主要的物理污染及控制措施;食品企业虫害的来源、入侵途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类型、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北京农学院-2019年初试科目(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2019年初试科目(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第一、二、三部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是报考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考试科目。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硕士学位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数据分析、组织等数据库的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总计150分,各部分各占50分。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55%;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45%。
3.题型:见各部分详细信息。
四、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程序设计》(第一部分)占50分
一、卷面结构。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考试大纲一、《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分析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了解分析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3、熟练掌握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水分、灰分、酸度、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检测原理与方法;4、熟练掌握食品中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检测原理及方法;5、掌握食品中有毒元素的农药残留、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霉菌毒素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二)考试内容与比例1、分析与检测基础知识10分主要包括内容:1)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2)样品的预处理;3)检测方法的选择。
2、水分、灰分、酸度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重量法、容量法和化学反应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原理及操作;2)食品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原理及操作;3)食品中酸总浓度的测定及酸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脂类、碳水化合物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索氏法提取脂类的原理及方法;2)、巴布科克法测定牛乳脂肪的原理及方法;3)、费林氏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方法。
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及方法。
2)、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氨基酸的原理及方法。
食品有毒污染物质测定10分主要包括内容: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的原理及方法2)、薄层色谱法分析黄曲霉毒素的原理及操作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酶抑制率检测技术(三)试卷题型及比例填空1/5判断题1/5简答题、论述题3/5(四)参考书目(1)刘绍主编.《食品分析与检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王世平主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3)GB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 族的测定。
(4)孙汉巨主编《食品分析与检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北京林业大学341农业综合知识三(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考研341-1《农业综合知识三(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三门课程。
《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学生将来从事和食品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和食品相关行业,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本次考试内容主要分食品加工原理、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乳制品加工工艺学等三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综合运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加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食品卫生学》 第一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教学内容: 1. 食品污染概念与分类 2. 食品的细菌污染 3. 食品的腐败变质 4. 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5. 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6. 食品的霉菌污染 7. 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预防措施。
第二章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 教学内容: 1. 食品中农药残留 2. 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3. 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 4. 多环芳烃对食品的污染 5. 二恶英对食品的污染 6.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 基本要求: 了解农药、有害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恶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对人体危害,掌握其对食品污染特点、对人体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二、考试科目:农业机械化领域(每门科目50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信息化领域(每门科目50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每门科目50分):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一)农业机械化领域适用:工程力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理论力学(I)》,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材料力学(I)》刘鸿文主编(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掌握)2.平面力系下物体的平衡计算(掌握)3.物体的重心、平面图形的形心坐标计算(理解)4.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剪切挤压)的应力分布特点;应力、变形计算(理解)5.低碳钢典型拉伸曲线、主要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理解)6.弯曲变形的内力图绘制(掌握)7.平面应力状态的图解法(掌握)8.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适用条件(理解)9.压杆稳定的概念,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了解)10.动荷系数含义,如何有效降低冲击载荷和冲击应力(了解)11.疲劳失效含义,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了解)第三部分:题型和分数1 填空题(10)2 选择题(10)3 作图题(20)4 计算题(10)机械设计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机械设计》(第7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机器及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
2、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结构组成、传动特点、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带轮链轮的结构型式以及张紧装置。
3、齿轮传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传动特点、主要参数、材料、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及结构设计。
4、螺纹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预紧与放松装置以及强度计算。
5、键联接、花键联接的结构类型、选择、特点及强度计算。
北京林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2)-程序设计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基本要求: l 理解和领会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 l 熟练掌握两种选择语句:if 语句和 switch 语句; l 熟练掌握三种循环语句:while 循环语句、do-while 循环语句和 for 循环语 句; l 熟练掌握跳转语句 break 和继续语句 continue。 4.函数 (1)内容: l 函数的定义方法和调用方法。 l 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l 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l 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和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 l 函数的递归调用。 l 函数重载。 l 内联函数。 l 带有默认参数值的函数。 (2)基本要求: l 了解函数的功能;熟练掌握函数定义及其调用的方法和形式; l 理解和领会函数重载的意义,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函数的重载; l 理解 C++提供的 3 种预处理命令:宏定义命令、文件包含命令和条件编译命 令;
l 派生类的定义和派生类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l 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l 基类指针与派生类指针的使用。 l 多继承的二义性和虚基类。 l 多态性的类型和实现。 l 虚函数机制的要点。 l 纯虚函数与抽象类。 (2)基本要求: l 理解继承的概念和意义; l 理解单一继承、多重继承中基类与派生类之间的关系; l 理解并掌握派生类构造函数的编写要求以及派生类对象的构造过程和机理; l 掌握虚函数和多态性的概念; l 掌握虚函数的定义方法、调用方法及其在实现多态性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l 了解纯虚函数与抽象基类的概念。 8.运算符重载 (1)内容: l 运算符函数。 l 运算符重载的形式:重载为成员函数、重载为友元函数,运算符重载的限制。
l C++的常量定义:逻辑常量、整型常量、实型常量、字符常量、字符串常量、 符号常量、枚举常量。 l 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l 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l C++表达式类型及求值规则:赋值运算、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 条件运算、逗号运算、位运算等。 (2)基本要求: l 熟悉和掌握 C++中数据类型的分类及使用; l 熟练掌握 C++中各种运算符的使用; l 熟练掌握 C++中表达式的描述和计算; l 理解和掌握 C++中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3.基本控制结构 (1)内容: l C++的基本语句:赋值语句、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空格 语句等。 l 用 if 语句实现分支结构。 l 用 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l 用 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l 用 while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l 用 do…while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l 跳转语句:goto、break、continue、return。 l 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各种嵌套使用。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研大纲考试要求:《农业综合知识三》主要考查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考生对食品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分析能力、对食品营养及安全情况的认知能力。
考试内容《食品分析》部分第一章绪论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二、食品分析的任务和内容三、食品分析的学习主意四、食品分析主意的挑选与采用的标准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一节样品的采集一、样品的采集二、样品的分类三、采样的普通主意四、采样的要求与注重事项第二节样品的预处理一、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与要求二、样品预处理的主意第三章食品分析中的质量保证第一节分析数据的质量一、误差二、不决定度三、误差和不决定度四、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确实切度,减少不决定度;第二节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一、实验室内部质量保证二、实验室外部质量保证三、质量控制图四、实验室认可。
第四章实验主意评价与数据处理第一节实验主意评价一、评价指标二、实验结果的检验第二节实验数据处理一、分析结果的表示二、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测定结果的校正。
第五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第一节概述一、物理检测的意义二、物理检测的内容和主意。
第二节物理检测的几种主意一、相对密度法二、折光法三、旋光法。
第六章水分及水分活度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水分的存在状态二、测定主意三、水分的测定的意义第二节水分的测定一、干燥法二、蒸馏法三、卡尔-费休法四、其他主意第三节水分活度值的测定一、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意义二、水分活度的测定主意第七章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第一节灰分的测定一、概述二、总灰分的测定三、水溶性灰分四、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五、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第二节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一、概述二、钙的测定三、铁的测定四、碘的测定五、磷的测定第八章酸度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酸度的概念二、酸度的测定三、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分布第二节酸度的测定一、总酸度二、pH的测定三、挥发酸度的测定第三节食品中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一、概述二、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主意简介三、气相色谱法四、高效液相色谱法五、离子交换色谱法六、酮酸的薄层色谱法第九章脂类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食品中脂类物质和脂肪含量二、脂类物质的测定意义三、脂类的测定第二节脂类的测定主意一、索氏提取法二、酸水解法三、罗紫—哥特里法四、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五、其它主意第十章糖类物质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糖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分布及含量三、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的意义四、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主意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一、可溶性糖类提取和澄清二、还原糖的测定三、蔗糖的测定四、可溶性糖类的分离与定量第三节淀粉的测定一、酸水解法二、酶水解法三、其他主意四、淀粉其他性质的测定第四节粗纤维的测定一、粗纤维的测定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第五节果胶物质的测定一、称量法二、咔唑比色法第十一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第一节蛋白质的定性测定一、蛋白质的普通显色反应二、复合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第二节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一、凯氏定氮法二、双缩脲法三、紫外吸收法四、福林-酚比色法五、考马斯亮蓝燃料比色法六、燃料结合法七、水杨酸比色法八、红外光谱法九、BCA法十、比浊法十一、杜马斯法第三节蛋白质的末端测定一、N-末端测定二、蛋白质及多肽C-末端测定及序列分析第四节氨基酸的定性测定一、氨基酸的普通显色反应二、个别氨基酸的显色反应第五节氨基酸的定量测定一、氨基酸的普通定量测定二、个别氨基酸的定量测定第六节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一、薄层色谱法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三、气相色谱法四、液相色谱法第十二章维生素的测定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维生素E的含量二、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三、胡萝卜素的测定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一、维生素B1的测定二、维生素B2的测定三、维生素B6的测定四、维生素C的测定第十三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三、食品添加剂检测主意第二节几种甜味剂的检测一、糖精钠的检测二、其他几种甜味剂的检测第三节几种常用防腐剂的检测一、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二、其他防腐剂的的测定第四节发色剂的测定一、亚硝酸盐的检测二、硝酸盐的检测第五节漂白剂——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的测定一、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二、蒸馏滴定法三、离子液相色谱法第六节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一、薄层层析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第十四章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第一节元素的提取与分离一、螯合萃取原理二、螯合反应与亲水性三、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四、萃取平衡与条件第二节几种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溶剂萃取比色法第三节砷、硒、氟的测定一、砷的测定二、硒的测定三、氟的测定第十五章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第一节概论一、有害物质与有毒物质的概念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来源三、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须要性第二节食品中有害物质常用的检测主意一、薄层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四、质谱法五、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六、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第三节食品中农药残留及其检测一、有机氯的测定二、有机磷的测定三、氨基甲酸酯的检测第四节食品中兽药残留及其检测一、兽药残留的种类与危害二、兽药残留检测举例第五节食品中源于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及其检测一、主要的食品包装材料及其有害物质的种类二、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第六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及其检测一、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及检测主意第七节食品中其他有害物质及其检测一、氯丙醇的检测二、二噁英的检测《食品安全学》部分1 绪论1.1 标准与规矩概述1.2 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1.3 食品标准与规矩的研究内容与学习主意2 标准化概述2.1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2.2 标准的分类体系2.3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2.4 标准起草编制的要求与主意3 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3.1 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与特点3.2 食品的基础标准3.3 食品的产品标准3.4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3.5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标准3.6 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3.7 其他食品相关标准4 食品企业标准体系4.1 食品企业标准制定规范4.2 食品企业标准中指标决定的主意和根据4.3 企业标准编制及修订范例5 我国食品法律规矩体系5.1 我国的食品法律规矩体系概述5.2 食品卫生法与食品安全法立法概述5.3 产品质量法5.4 食品监督管理与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5.5 进出口食品监督管理5.6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5.7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5.8 食品生产经营的其他法律规矩6 国际食品标准与规矩6.1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6.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6.3 欧盟食品标准与规矩6.4 美国食品标准与规矩6.5 其他国家食品标准与规矩7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7.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AHCCP)7.2 食品的良好生产规范(GMP)7.3 卫生标准损伤程序(SSOP)7.4 质量管理体系(ISO)7.5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7.6 危害食品召回制度8 食品产品认证8.1 食品产品认证概述8.2 国家免检产品认证8.3 绿色食品认证8.4 有机食品认证8.5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6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食品卫生学》部分绪论一食品安全学的概念和任务二食品安全学的历史三食品安全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科分支食品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及食品中的添加剂;食品安全型的评价;食品企业、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和食品卫生的标准、规矩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核心知识点
本《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三门课程。
《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学生将来从事和食品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和食品相关行业,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本次考试内容主要分食品加工原理、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乳制品加工工艺学等三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综合运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加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食品卫生学》
第一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教学内容:
1.食品污染概念与分类
2.食品的细菌污染
3.食品的腐败变质
4.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5.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6.食品的霉菌污染
7.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预防措施。
第二章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
教学内容:
1.食品中农药残留
2.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3.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
4.多环芳烃对食品的污染
5.二恶英对食品的污染
6.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
基本要求:
了解农药、有害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恶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对人体危害,掌握其对食品污染特点、对人体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第三章细菌性食物中毒
教学内容:
(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4)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5)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
(6)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7)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8)致贺氏菌食物中毒
(9)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0)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11)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12)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本要求:
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种细菌的特点,了解各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机制以及预防措施。
第四章各类食品卫生
教学内容
1.粮豆类卫生
2.蔬菜,水果卫生
3.畜禽肉类食品的卫生
4.鱼类的卫生
5.蛋品的卫生
6.奶类的卫生
7.食用油脂卫生
8.冷饮食品卫生
9酒类卫生
10调味品卫生
11.水的卫生
基本要求:
了解各类食品主要卫生问题及预防措施。
《食品质量管理》
第一章食品与食品危害
介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历史、现代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食品质量控制体系
主要介绍HACCP必要基础程序,HACCP预先步骤,HACCP -危害分析,HACCP-关键控制点,HACCP-关键限值与监测程序,HACCP-纠偏行动与验证程序,HACCP-记录保存程序与实施。
第三章HACCP体系的基础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与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4、其他质量体系:ISO9000系列简介。
《食品工艺学》
第一章食品加工原理
食品败坏的原因;食品保藏原理
第二章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果蔬罐藏;果蔬制汁;果蔬糖制;蔬菜的腌渍;果蔬干制;果蔬加工新技术
第三章乳制品加工工艺学
乳的性质;乳制品的种类、分类;液态乳生产;发酵乳生产;奶酪生产
三、考试要求
针对《食品卫生学》考生应掌握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针对《食品质量管理》考生应掌握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
针对《食品工艺学》考生应全面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果蔬加工和乳品加工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了解果蔬制品和乳制品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的有效措施;并能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食品生产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