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3章a(2)
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圣才出品】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一、选择题1.关于微型后生动物描述正确的是()。
A.是多细胞动物B.是单细胞动物C.是真菌D.属于藻类【答案】A【解析】真核微生物中,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称为后生动物。
因有些后生动物形体微小,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方可看得清楚,故称为微型后生动物。
如轮虫、线虫、寡毛虫、浮游甲壳动物、苔藓动物、水螅等。
2.酵母菌细胞通过()过程从糖分子获得能量。
A.竞合作用B.发酵C.呼吸D.三羧酸循环【答案】B【解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
发酵型酵母菌是发酵糖为乙醇(或甘油、甘露醇、有机酸、维生素及核苷酸)和二氧化碳的一类酵母菌,用于发面做面包、馒头和酿酒等。
3.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中,以有机物为食的是()。
A.植物型营养B.全动型营养C.光能自养D.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B项,全动性营养的原生动物以吞食其他生物(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藻类、比自身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为食。
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全动性营养。
4.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青霉B.酵母菌C.曲霉D.细菌【答案】B【解析】AC两项,青霉和曲霉都属于多细胞菌属;B项,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D项,细菌属于原核微生物。
5.(多选)关于原生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A.单细胞,没有细胞壁B.多细胞,有细胞壁C.细胞核具有核膜D.细胞核不具有核膜【答案】AC【解析】原生动物为单细胞,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质膜、细胞质,有分化的细胞器,其细胞核具有核膜(较高级类型有两个核),属真核微生物。
6.(多选)可做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有()。
A.轮虫B.线虫C.鞭毛虫D.钟虫【答案】BC【解析】B项,线虫有好氧和兼性厌氧的,兼性厌氧者在缺氧时大量繁殖,线虫是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C项,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效果差时的指示生物。
二、填空题1.______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工程第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案选择性3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阐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
科学思维:结合生产实例,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2.科学探究:针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某一需求,尝试提出初步的基因工程构想,完成初步设计。
一、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1.目的基因(1)概念:用于改变受体细胞性状或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等的基因。
(2)实例:培养转基因抗虫棉用到的目的基因是Bt抗虫蛋白基因.2.筛选合适的目的基因(1)较为有效的方法:从相关的已知结构和功能清晰的基因中进行筛选。
(2)实例: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之前,科学家不仅掌握了Bt基因的序列信息,也对Bt基因的表达产物—-Bt抗虫蛋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3)认识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技术方法:DNA测序技术、遗传序列数据库、序列比对工具。
3.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它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2)条件: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2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3)过程:①变性:温度上升到90 ℃以上,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为单链.②复性:温度下降到50 ℃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③延伸: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溶液中四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加到引物的3′端合成子链.④重复循环多次。
(4)结果:每次循环后目的基因的量增加一倍,即成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1)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2)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填图]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首先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载体,使它出现一个切口,然后用同种限制酶或能产生相同末端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再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拼接到载体的切口处。
《微生物学》题库第三章真核生物

《微生物学》题库第三章真核生物一、酵母菌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真核微生物的核糖体为()。
A.80SB.70SC.60SD.50S2、灰指甲是病菌感染所形成的感染病灶,其主要病原菌是()A.细菌B.酵母菌C.放线菌D.霉菌3、下列不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A.具有核膜B.能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质中存在细胞器D.能进行减数分裂4、目前用于解释细胞膜功能的学说,主要是()。
A.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B.液体镶嵌模型C.化学渗透学说D.构象假说5、真菌鞭毛是()结构A.9×2B.螺旋状排列中空C.直线排列D.9+26、酵母菌是()。
A.一群单细胞真菌的统称B.分类学单位C.丝状真菌D.蕈菌。
7、下列菌落中带有酒香味的是()A.细菌B.酵母菌C.放线菌D.霉菌8、一般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为()。
A.7.0~7.5B.8.0~9.0C.5.0~6.0D.3.0~4.09、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纤维素C.葡聚糖和甘露聚糖D.几丁质。
10、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病毒11、下列可用于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的是()A.溶菌酶B.青霉素C.蜗牛消化酶D.纤维素酶。
12、酵母菌细胞内除了细胞核里含有DNA外,其他含有DNA的部分还有()。
A.色素体和内质网B.内质网和线粒体C.内质网和2μm质粒D.线粒体和2μm 质粒13、真酵母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
A.掷孢子B.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芽孢子14、属于细菌繁殖方式的是()。
A.出芽繁殖B.孢子繁殖C.菌丝繁殖D.裂殖15、产生大量假菌丝的酵母菌,与不产假菌丝的酵母菌比较,其菌落特点包括()。
A.菌落更小B.表面和边缘更光滑C.较扁平,表面和边缘较粗糙D.更为隆起。
16、凡是不产假菌丝的酵母菌,与产假菌丝的酵母菌比较,其菌落特点包括()。
A.菌落更大B.边缘更粗糙C.更为隆起,边缘极为圆整D.更为扁平。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3

一.名词解释1.溶源性类病毒温和噬菌体效价一步生长曲线朊病毒病毒二.填空1.TMV 是螺旋对称体,腺病毒是T 偶数噬菌体是2.通过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其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分别是和3.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和三个时期.4.昆虫病毒的种类有、、和四类5.T4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壳体内是,二者共同构成;有些大型病毒外还包有封套,主要是有或者组成7.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或;植物病毒多为病毒,噬菌体多为病毒8.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9.温和噬菌体能以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细胞,该细胞具有,,具免疫性,溶原性细菌的复愈,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特性等几个特征10.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DNA,将这种细菌菌株称,这类噬菌体称。
11.病毒是,,的统称12.噬菌体繁殖过程包括,,和,。
13.病毒的特点是、、、14.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称作,溶源性细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溃溶释放出噬菌体的现象称为;即便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少数也会出现裂解产生大量噬菌体称为自发裂解。
15.震惊全球的“疯牛病”就是由亚病毒引起的。
16.目前流行的SARS是由引起的。
17.1892年俄国学者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对称19.病毒壳粒的对称方式有对称、对称、对称。
20.请将下列微生物的代码配对填入对它们的描述:代码微生物特征描述A藻类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C真菌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进行光合作用D 原生动物细胞结构复杂,但缺细胞壁E病毒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三.判断1. 噬菌体裂解循环结束,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2. 病毒的刺突用作侵入宿主细胞。
()3. 溶源性期间,噬菌体处于潜伏状态。
()4. 同一病毒其壳体的壳粒成分是相同的。
()5. 有些ssRNA病毒无包膜。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选择题【A型题】1.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2.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细菌菌毛蛋白变性D.鞭毛蛋白被破坏E.细菌的荚膜被破坏3.热力灭菌的方法中,效力最强的是:A.煮沸法B.干烤C.巴氏消毒法D.使用流通蒸气E.使用103.4kPa高压蒸气4.去除血清标本中污染的细菌常用:A.巴氏消毒法B.紫外线照射法C.煮沸法D.滤过除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5.外科手术敷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干烤B.巴氏消毒法C.紫外线照射法D.流动蒸气消毒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6.将牛乳加热71.7℃经15-30s的目的是:A.消毒B.灭菌C.防腐D.灭活病毒E.保鲜7.细胞培养用24孔塑料板适用下列哪种杀菌法?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法C.红外线照射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8.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细菌DNA构型B.破坏酶系统C.破坏菌体蛋白D.干扰蛋白质合成E.破坏RNA9.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A.200nmB.265nmC.300nmD.560nmE.650nm10.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来苏C.甲醛D.0.05%~0.1%杜灭芬E.龙胆紫11.漂白粉属于:A.酚类消毒剂B.醇类消毒剂C.氧化剂消毒剂D.表面活性剂E.酸碱类12.用于除菌的薄膜滤菌器,其滤膜孔径应为:A.O.12~0.25μmB.O.22~0.45μmC.O.52~0.65μmD.0.72~0.85μmE.O.95~1.0μm 【X型题】1.可以杀灭芽胞的方法是:A.煮沸法2小时B.巴氏消毒法C.流动蒸气消毒法15~30分钟D.间歇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关于紫外线杀菌,正确的叙述是:A.其杀菌与波长有关B.可直接破坏细菌的DNA构型C.穿透力弱,故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 D.可杀死细菌的芽胞 E.波长265~266m杀菌作用最强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促使菌体蛋白变性B.破坏细菌DNA构型C.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D.损伤菌细胞膜 F.使菌体蛋白凝固4.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有:A.消毒剂浓度、性质与作用时间B.温度C.酸碱度D.菌种与生长期E.环境中有机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湿热杀菌效力比干热杀菌效力大的原因是:A.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B.湿热灭菌能够杀死细菌芽胞C.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强D.湿热灭菌对细菌DNA损害较大E.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二、填空题1.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中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家兔体内的方式是A.静脉注射B.动脉注射C.腹腔注射D.灌胃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家兔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答案为A。
2、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若再想供热原检查用,则至少应休息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再供热原检查用。
所以答案为D。
3、细菌霉内素检查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所以答案为C。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A.鲎试验法B.临床检查法C.生物效应法D.家兔热原试验法E.放射性检验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鲎试验法。
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第3章第1节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课件--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2)从RNA方面检测受体细胞 ①方法:分子杂交技术。 ②操作:从待测转基因生物细胞中提取mRNA分子,用已标记 的目的基因片段 作为探针与mRNA杂交,观察是否出现杂交带。
(3)从蛋白质方面进行检测 ①方法:抗原—抗体杂交 。 ②操作:从待测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再用相应的抗体进 行抗原—抗体杂交,观察是否出现 杂交带。 (4)从个体水平进行鉴定: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表现出目的基因 控制的性状。
③过程 将目的基因插到农杆菌Ti质粒的 TDNA 特定区段上→转入 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 上→目的 基因稳定的遗传和表达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①主要方法:显微注射法。 ②操作对象: 受精卵。 ③其他方法:也可用 病毒DNA 与目的基因一起构建的载体, 去感染受体动物细胞。
限制酶 BamHⅠ
HindⅢ
EcoRⅠ
Sma Ⅰ
识别序
列及切
割位点
图2 图1
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能否用Sma Ⅰ酶切割质粒?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Sma 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质粒上的抗 性基因是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若被破坏,无法进 一步筛选。
②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 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是什么?
NO.1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 (1)通过化学合成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①对于比较小的目的基因,在明确脱氧核苷酸序列后,可以通 过DNA合成仪直接人工合成。 ②全基因或较大基因,使用半合成 的生物体 全部基因片段 的重组DNA 的克隆群体。 特点:受体菌群中的不同个体含有该种生物的不同基因拷贝, 整个菌群所含有的基因拷贝便可能涵盖了该生物的所有基因 。 筛选方法:一般采用核酸探针杂交 的方法。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后习题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生物B.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C.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链球菌D.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A、B、C三项均不包含非生物环境。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异养生物都是分解者B.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C.分解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D.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答案:B解析: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A项错误。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是动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酸盐细菌是生产者,B项正确。
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C项错误。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腐食动物如蚯蚓也属于分解者,D项错误。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B.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不属于生产者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生物B.消费者全是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答案:A解析: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包括一些原核生物,B项错误。
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C项错误。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关系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项错误。
5.下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是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答案:D解析:由题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B、磷壁酸 主要生理功能:
1、细胞壁
(参见P41)
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增强细胞膜对二价阳离子的吸收; 二价阳离子, 二价阳离子,特别是高浓度的Mg 。的存在, 贮藏磷元素; 特别是高浓度的 2+。的存在,对于保持膜的 硬度,提高细胞膜上需Mg 的合成酶的活性极为重要。 硬度,提高细胞膜上需 2+的合成酶的活性极为重要。 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抗补 体的作用; 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异表面抗原的物质基础; 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可作为细菌分 类、鉴定的依据
1、细胞壁
特点:厚度大(20~80nm) 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肽聚糖(peptidoglycan)
1、细胞壁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磷壁酸(teichoic acid) 又称粘肽(mucopeptide)、胞壁质(murein)或粘质复合物 (mucocomplex),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结合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
含量很高(50~90) 含量较高(<50) 一般无(<2) 无
革兰氏阳性细菌 肽聚糖 磷壁酸 类脂质 蛋白质 含量很高(50~90) 含量较高(<50) 一般无(<2) 无
革兰氏阴性细菌 含量很低(~10) 无 含量较高(~20) 含量较高
(参见P39,图3-2)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1)革兰氏染色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1)革兰氏染色 表3-1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
1、细胞壁
成分
革兰氏阳性细菌 肽聚糖 磷壁酸 类脂质 蛋白质
占细胞壁干重的 %
革兰氏阴性细菌 含量很低(~10) 无 含量较高(~20) 含量较高
能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外膜 肽聚糖
1、细胞壁
外膜蛋白
周质空间
(二)大小 2、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 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 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
(参见 P 31)
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
(三)细胞的结构
(见P39)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A、肽聚糖
1、细胞壁
厚约20~80nm,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 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已糖 双糖单位
糖 菌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细菌 A、肽聚糖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的β-1,4-糖 (lysozyme) 肽聚糖细胞壁的
乳 链 球 菌 ( Streptococcus lactis) ) 酿 脓 链 球 菌 ( Streptococcus pyogenes ) 1、范围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最 大 八 叠 球 菌 ( Sarcina m axim a ) 旋 动 泡 硫 菌 ( Thiophysa v olutans) ) 大 肠 杆 菌 ( Escherichia coli ) 普 通 变 形 杆 菌 ( Proteus v ulgaris ) 伤 寒 沙 门 氏 菌 ( Salm onella typhi ) 嗜 酸 乳 细 菌 ( Lactobacterium acidophilus )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 B acillus subtilis ) 炭 疽 芽 孢 杆 菌 ( B acillus anthracis ) 土 拉 巴 斯 德 氏 菌 ( Pasteurella tularensis) ) 德 氏 乳 细 菌 ( Lactobacterium delbruckii ) 霍 乱 弧 菌 ( Vibrio cholerae) ) 迂 回 螺 菌 ( Spirillum v olutans )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0.75mm)
10亿 ~ 100 亿倍
(nanobacteria)(50 nm) )
(二)大小 1、范围
(二)大小
菌
名
直 径 或 宽 × 长 度 ( µm) 0.5-1 0.6-1 0.8-1 4-4.5 7-8 0.5 x 1 - 3 0.5 – 1 x 1 - 3 0.6 - 0.7 x 2 - 3 0.6 - 0.9 x 1.5 - 6 0.8 -1.2 x 1.2 - 3 1 - 1.5 x 4 - 8 0.2 x 0.7 - 0.7 0.4 - 0.7 x 2.8 - 7 0.3 - 0.6 x 1 - 3 1.5 – 2 × 10 - 20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参见P46) ) : (1)革兰氏染色 简单染色法 正染色 鉴别染色法 死菌 负染色: 荚膜染色法等 细菌染色法
活菌:用美蓝或TTC(氧化三苯基四氮唑)等作活菌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法
(参见P26)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1)革兰氏染色
(二)大小 1、范围 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 0.5 ~ 1 µm (直径) 0.2~ 1 µm (直径) X 1~ 80 µm(长度)
0.3~ 1 µm (直径) X 1~ 50 µm(长度)
(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
(二)大小 2、测量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
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1、细胞壁
与 由 型 交 替 方 式 连 接 而 成 型 按 子 分 酸 基 氨 四 个 D
L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A、肽聚糖
1、细胞壁
目前所知的肽聚糖已超过100种, 在这一“肽聚糖的多样性”中,主 要的变化发生在肽桥上。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B、磷壁酸
C.Gram(革兰)于1884年 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 细菌的染色方法。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 : (1)革兰氏染色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 、用碘溶液进行媒染, 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 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 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 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 胞呈无色。 胞呈无色。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 、 涂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 涂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 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 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德国科学家H. N. 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 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 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 mm,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
(二)大小 1、范围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最大和最小细的个体大小悬殊:
1、细胞壁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化学成分,主要 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壁磷壁酸,它与肽 跨越肽聚糖层 聚糖分子间进行共 并与细胞膜相 价结合,含量会随 交联的膜磷壁 培养基成分而改变 酸(又称脂磷 ,一般占细胞壁重 壁酸),由甘 量的10%,有时可 油磷酸链分子 接近50%。用稀酸 与细胞膜上的 或稀碱可以提取。 磷脂进行共价 结合后形成。其含量与培养条件关系不大。可用45% 热酚水提取,也可用热水从脱脂的冻干细菌中提取。 (参见P41)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3)细胞壁的功能: )细胞壁的功能:
(参见P38)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 (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 (3)渗透屏障,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 (分子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 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 (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 敏感性的物质基础;
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 特殊构造: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概念: 细胞壁(cell 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 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2)证实细胞壁存在的方法: )证实细胞壁存在的方法: (1)细菌超薄切片的电镜直接观察; (2)质、壁分离与适当的染色,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壁; (3)机械法破裂细胞后,分离得到纯的细胞壁; (4)制备原生质体,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