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a汇总
《微生物学》题库第三章真核生物

《微生物学》题库第三章真核生物一、酵母菌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真核微生物的核糖体为()。
A.80SB.70SC.60SD.50S2、灰指甲是病菌感染所形成的感染病灶,其主要病原菌是()A.细菌B.酵母菌C.放线菌D.霉菌3、下列不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A.具有核膜B.能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质中存在细胞器D.能进行减数分裂4、目前用于解释细胞膜功能的学说,主要是()。
A.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B.液体镶嵌模型C.化学渗透学说D.构象假说5、真菌鞭毛是()结构A.9×2B.螺旋状排列中空C.直线排列D.9+26、酵母菌是()。
A.一群单细胞真菌的统称B.分类学单位C.丝状真菌D.蕈菌。
7、下列菌落中带有酒香味的是()A.细菌B.酵母菌C.放线菌D.霉菌8、一般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为()。
A.7.0~7.5B.8.0~9.0C.5.0~6.0D.3.0~4.09、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纤维素C.葡聚糖和甘露聚糖D.几丁质。
10、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病毒11、下列可用于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的是()A.溶菌酶B.青霉素C.蜗牛消化酶D.纤维素酶。
12、酵母菌细胞内除了细胞核里含有DNA外,其他含有DNA的部分还有()。
A.色素体和内质网B.内质网和线粒体C.内质网和2μm质粒D.线粒体和2μm 质粒13、真酵母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
A.掷孢子B.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芽孢子14、属于细菌繁殖方式的是()。
A.出芽繁殖B.孢子繁殖C.菌丝繁殖D.裂殖15、产生大量假菌丝的酵母菌,与不产假菌丝的酵母菌比较,其菌落特点包括()。
A.菌落更小B.表面和边缘更光滑C.较扁平,表面和边缘较粗糙D.更为隆起。
16、凡是不产假菌丝的酵母菌,与产假菌丝的酵母菌比较,其菌落特点包括()。
A.菌落更大B.边缘更粗糙C.更为隆起,边缘极为圆整D.更为扁平。
第三章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

(二)细胞膜
蛋白质(50%):包括一些酶
甘油的单、双、三酯
类脂
甘油磷酯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40%)
麦角甾醇(最多)
甾醇 酵母甾醇
糖类(少量):甘露聚糖(可能是合成细胞壁 的前体)等
第三章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
(三)细胞核
具有典型的多孔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鞭毛运动方式
挥鞭式
旋转马达式
氧化磷酸化部位
生
光合作用部位
理 特
生物固氮能力
性
专性厌氧生活
化能合成作用
线粒体 叶绿体
无 罕见 无
细胞膜 细胞膜 有些有 常见 有些有
遗传重组方式
有性生殖、准性生殖等 转化、转导、接合等
繁殖方式
有性、无性多种
一般为无性
第三章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
(一)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蛋白质和脂类.
第三章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
(一)细胞壁
1. 厚约25nm,呈三明治状—
外层:甘露聚糖(约占30%,以α-糖苷
键联结(并非所有酵母菌都有)
中间层:蛋白质(含6-8%,多为酶类)
内层:葡聚糖(约占30-40%,由D-葡萄
糖以β-糖苷键联结)
2. 少量组分—几丁质(chitin):为聚乙酰葡萄糖氨 以环状形式分布于芽痕周围.
第三章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
(四)其它构造
液 泡:水解酶类储藏库,提供营养物,调节渗透压
线粒体:
1.双层单位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中含脂类、蛋白质、少量 RNA和环状DNA。
2.其DNA可自主复制,不受核DNA控制。决定线粒体的某 些遗传性状。
3真核微生物

广泛存在的淡水阿米巴 (变形虫)
动态中的食物泡. 食物泡中充满了酶,用来消化猎物.
表壳虫属(Arcella), 这种变形虫叫“tests”, 表面带着一层起保护作 用的透明壳, 他走到哪, 这壳被拖到哪. 在下面有 一个开口,他从里面伸 出叶壮伪足, 伸到底层, 拽着自己走,伪足也可 以用来抓猎物. 在淡水中很常见。
常见的单个个体的钟虫类有小口钟虫、沟钟虫、领钟 虫等。其中以小口钟虫在各类废水处理中出现频率最 大,数量也是最多,小口钟虫的体长为 32~70um, 宽 22~48um , 口 围 12~25um , 柄 长 20~380um 。
2.群体型
固着型纤毛虫中的群体型生物有缩虫、累枝虫、盖虫三 种。
聚 缩 虫 独缩虫
相差显微镜照片展示 的是眼虫分泌的黏液, 有许多细菌被包埋在 黏液里。 X40 相差物镜。
2.肉足纲
称为肉足虫,形体小,无色透明,无固定形状,全动性 营养。 分根足亚纲(可改变形状)和辅足亚纲(球形)。 主要有变形虫、太阳虫和辐球虫。 以无性生殖为主。 变形虫喜在—中污带或—中污带的自然水体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
眼虫 形体小,一般呈纺锤形,前 端钝圆,后端尖。有胞咽、 眼点等细胞器。绿眼虫体内 充满放射状绿色色素体。
Dunaliella (this flagellate contains chloroplasts and thus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n alga).
眼虫长着感光的眼点, 因而得名. 在淡水和咸水中皆有分 布,在含有丰富有机物 的地方量尤其丰富.
(一)形态、生理
形 态 : 长 度 约 400~4000um , 多 数 在 500um 左右,需在显微镜下观察。身体为 长形,分头部、躯干和尾部。头部有轮盘, 其咽内有一个几丁质的咀嚼器。躯干呈圆筒 形,背腹扁宽,具刺或棘,外面有透明的角 质甲膜,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内有腺体分 泌的粘液,借以固着在其他物体上。 生理:适应 pH 范围广,以 pH6.8 左右生活 的种类较多。轮虫以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 粒等为食物,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中有一定的 净化作用。 生殖:雌雄异体,雄体比雌体小得多,并退 化,有性生殖少,多为孤雌生殖。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06CO2+16NO-3+122H2O+18H++HPO2-4 138O2+C106H263O110N16P
呼吸作用
分解1个分子的藻要消耗138个分子的氧。此时容易造成水体腐败发臭, 水质恶化,产生的胺、酮、硫醇、吲哚等恶臭有害物质,使鱼、虾大 量死亡,也危害人的健康。
1. 裸藻门 单细胞,大多能运动,具1条鞭毛(少2~3条)。 细胞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或长带形;末端常尖细。 藻体多鲜绿色,少红色或无色(无载色体)。
虫)。
有性生殖:雌雄异体、卵生(线虫)。
四、主要种类
轮虫纲、线形纲、寡毛纲、甲壳纲、苔藓虫纲。
1、轮虫
在身体前端(又称头部)有1-2圈纤毛组成左 右两个纤毛环(又称头冠),纤毛经常摆动犹如 旋转的车轮,故名轮虫。杂食性,以细菌、霉菌、 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
轮虫的作用:
占废水中的生物总数的5%左右,在低负荷时
在污水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中出现的多为红斑瓢体虫。 杂食性:主要吞食污泥中有机碎片和细菌。颤蚓和水丝蚓,多为红 色,肉眼可见,为河流湖泊底泥的指示生物,当它们在水体中出现时, 说明水质好转。污泥减量;供鱼类食料。
4、浮游甲壳动物
包括枝角类水蚤和桡足类的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等,是鱼类基 本食料,也是河流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运行初期细菌→植物性鞭毛虫→肉足类(变形虫)→动物
性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 污泥中微型动物活跃,主要是钟虫类出现,可单个活动, 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有时多个在一起呈放射 形分布。
在0.05ml混合液中有50~150只钟虫时,出水良好,
微生物学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三〕酵母菌的生活史
1、单倍体和二倍体共存
子囊孢子〔有性,N〕
萌发营养体〔N〕
减
数 后代〔2N〕
分 裂
出芽
出芽
子代〔N〕
核配〔2N〕 质配〔N+N〕
特点
1〕无性:出芽生殖〔N、2N体营养细胞〕 2〕有性:4个子囊孢子 代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单倍体〔N〕时间长,2倍体不能生存
菌丝组织体
菌核
子座
引自周茂繁著《真菌属 分类图索》〔1983〕
菌索
引自邢来君、李明春著 《普通真菌学》〔1999〕
三、菌丝的特化形式
营养体特化 假根、吸器、附着枝、菌核、菌环和菌网
子实体 无性:分生孢子头〔座,盘〕、孢子囊 有性:担子、子囊果等
一、营养体特化 假根
吸器
营养体菌丝特化
营养体特化
营养体特化
菌核
营养体特化
〔二〕 、无性子实体
1、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囊梗:存在于鞭毛菌中,有菌丝顶端分 化出孢子囊,其内原生质割裂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一般着生在 菌丝分化形成的游动孢子囊梗上. 2、孢子囊和孢子囊梗:存在于接合菌中,不同于游动孢子囊之处 在于,其内生的孢子成为孢囊孢子,无鞭毛、有细胞壁,还常有囊轴. 3、分生孢子梗:存在于子囊菌或半知菌中,由菌丝分化而来,直接 外生于菌落表面或基质表面,外生分生孢子.单生或丛生.形态、颜 色等多样. 4、分生孢子梗束:是成束状,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分生孢子梗. 5、分生孢子器:是一个球形或瓶状的结构,在其内壁四周或底部 丛生有极短的分生孢子梗,在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6、分生孢子盘:是一种盘状的结构,其表面簇生有分生孢子梗,生 与寄主的角质层或皮层下. 7、分生孢子座:是一种垫状的结构,在子座上紧密聚集成簇有分 生孢子梗.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芽殖电镜照片
假 丝 酵 母
4.生活史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质配、核配、 减数分裂、真菌、同宗配合、异宗 配合。
2. 真菌无性及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种类各有哪些?
3. 图示酵母的生活史。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在特定位置上将 DNA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片段,经电泳 分离后得到电泳图谱进行比较。酶切后 获得的DNA片段数目和大小不同。 常用酶切的对象: 线粒体基因组 r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利用随机合成的单个寡核苷酸引物 通过PCR反应扩增靶细胞DNA,扩增 产物经电泳分离,可分析产物在不同 菌株之间的多态性。 适用于种以下水平的分类学研究。 也可用于遗传背景不清的靶基因的分 析。
三、准性生殖与异核现象
1. 异核现象与异核体 (1)异核现象:菌丝内含有两种 或多种不同基因型核的现象。 (2)异核体:具有两种或多种不 同基因型的菌丝体,称为异核 体
异核体的形成
自发突变
菌丝体融合 + 角变
2.准性生殖:
真菌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发 生低频率的基因重组的生殖方式
第三节 真菌分类
根 霉 接 合 孢 子
三、子囊菌门的真菌 1.脉孢菌属 • 属核菌纲 球壳目 粪壳科
2.赤霉属
座属 菌核 科菌 纲 球 壳 目 肉
3.虫草属
属核菌纲 球壳目 麦角菌科
四 半知菌类
1. 曲霉属 (Aspergillus)
菌丝发达分 生孢子梗从足 细胞上长出, 顶囊小梗单层 或双层,分生 孢子颜色各异。 生产酶制剂; 产生毒素。
目前真菌界(Fungi)的实际范围
壶菌门 Chytridiomycota 接合菌门 Zygomycota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半知菌类 Fungi Imperfcti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吸管虫多数在β-中污带,污水生物处理一般时出现。
胞囊形成,可判断污水处理不正常。
2019
-
24
对废水处理构筑物中的原生动物进行镜检时,需同时注意 以下几方面:(1)原生动物种类组成;(2)种类的数量变化; (3)各种群的代谢活力。结合这三个方面的长期统计数据 与水质的相互关系,可以准确的进行水质的预报。以下是 一些通用的判断方法。
2019
-
25
Ⅲ.曝气池处理效果的判断
曝气池运转好 种类 原 生 动 物 游泳型纤毛 虫 固着型纤毛 虫 孢囊 漫游虫多,没有豆 形虫、肾形虫 多且活跃 无 数量 鞭毛虫 多 多 少或无
曝气池运转差 少 少 很多(大于 1 万个/ml) 没有漫游虫,豆形虫、 肾形虫多(大于 1 万个 /ml) 畸形,运动迟缓 有
15
2019
游泳型
自由游动
草履虫、豆形虫、漫游虫等
大小: 180-300um×42-75um 形态:自由游动 如草履虫,豆形虫、肾形虫、漫游虫等。 其中在活性污泥中以草履虫居多,每逢 净化程度较差时就会大量出现,常被作 为水质净化的指示生物。
草履虫
2019
-
16
固着型
虫体前端口缘有纤毛带(由两圈能波动的纤毛组成。 多数尾部有柄,固着生活 个体型:钟虫属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概述:
细胞核发育完全,具有核仁、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
2019 1
真核微生物实际上不是一个单系类群,而是包含了属于不同生物界的几个类群。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界:原生动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如活性污泥驯化中期 (游离细菌大量出现
痢疾变形虫
后)。
.
19
(三)纤毛纲 ★
1、特征:
小核
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 纤毛。
提问:纤毛的功能?
游动及摄食的工具。
纤毛 胞口 胞咽 食物泡
大核
钟虫形态图
.
20
No Image
纤毛虫类与水处理的关系
非常密切! ?
纤毛虫喜吃游离细菌及有机颗粒, 已发现的种类有6000种,远远超过肉足类和鞭毛类。
.
13
No Image
(一)鞭毛纲
形态:具一根或多根鞭毛,作为运动胞器。 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
I. 植物性鞭毛虫(兼有动物性营养)
“眼虫”-裸 藻
与水处理的关系★
长期无光时色 素退化、进行 异养生存!
“钟罩虫”----金 藻
适宜的环境是α—中污性小水体,生活污水中较多,
在活性污泥、生物滤料的膜上有,但量少。
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
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
.
16
典型种:变形虫、辐射变 形虫、太阳虫、壳虫
太 阳 虫
.
17
2、营养 动物性营养
捕食草履虫
.
吞噬的 硅藻 细胞核
18
严重的水传染病变形 虫(Amoebida,阿 米巴)痢疾(赤痢)就 是由于寄生的变形虫 赤痢阿米巴引起的。
• ★ 与水处理的关系: 大量出现时预示出水 水质差。
为32~70um,
宽22~48um,
口围12~25um
2.群体型(“九头鸟”)
• 固着型纤毛虫中的群体型生物有缩虫、盖虫、累枝虫三 种。
柄 可 收 缩
缩虫 累枝虫 盖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高尔基体(Golgi Apparutus)
一种膜状细胞器,是由一些平行堆叠的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 的囊泡所组成的膜聚合体。
高尔基体:对糙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浓缩,并与自身合 成的糖类、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脂蛋白,在分泌到细胞外。
加工和包装
4. 溶酶体(lysosomes)
溶酶体为球形或囊泡状,由单层膜包裹,平均直径为 500nm,参与胞内消化,含有在pH值为3.5~5.0微酸性 条件下作用最强的各种水解酶类(40种以上的酸性水解 酶),主要功能是细胞内的消化作用。也可以防止外来 微生物和异物的侵袭。
多糖:几丁质(甲壳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 糖等。在低等真菌中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 糖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为主。
一种真菌的细胞壁组分并不是固定的,在其不同生 长阶段,细胞壁的成分有明显不同。
二、纤毛与鞭毛
真核微生物的纤毛和鞭毛是与运动有关的细胞器。
纤毛长度仅为5~10μm,而鞭毛长度则为150~200μm。通过 击打推动微生物向前运动,但二者不完全相同。
➢ 结构包括核被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
外核膜
内核膜
核孔
核糖体
核周隙
异染色质
核纤层
核膜结构: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两层膜间被核周隙所分隔。 外层膜表面常有核糖体颗粒,与粗面内质网相连,核周隙与内 质网腔相通;内核膜表面光滑,紧贴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状结构, 对核膜起支撑作用,称为核纤层。染色质通常与内膜相连。
(2)细胞骨架
由微丝、微管和中间丝3种纤维蛋白构成
微丝、微管和中间丝是构成细胞内部一个相互关联、巨大、 复杂、丝状网络的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在保持细胞形态,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的分布和移 动,细胞运动方面均具重要作用。
(2)细胞骨架
微丝:分散细胞质中的细小蛋白丝,直径在4~7nm,也 可呈网状或平行分布。微丝参与细胞的运动和形状改变。
鞭毛
纤毛
纤毛与鞭毛的运动
9个二联体微管
2个中央微管
原生动物、藻类和低等水生真菌的游动孢子等有鞭毛,而纤 毛只有纤毛纲的原生动物才有。酵母菌和陆生性的霉菌一般 不具有鞭毛和纤毛。
鞭毛和纤毛的超微结构基本相同。都是膜包裹的圆柱体。位 于细胞外部的鞭杆的横截面呈“9+2”型,由九对二联体微 管围绕着两个中央微管组成,其化学组成为蛋白质。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
位于细胞质膜和细胞核间的透明、粘稠、不断流动 并充满各种细胞器的溶胶,称为细胞质(cytoplasm)。
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 称细胞基质 (cytomatrix)。
1.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
(1)细胞基质
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内含一定机械强度的细胞骨架和 丰富的酶等蛋白质、各种内含物、中间代谢产物,是细胞器 存在的必要环境和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基地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除原生动物外)。
真核细胞质中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 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微体、液泡、膜边体、氢化酶体等。
细胞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器官如鞭毛、纤毛等。
一、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通常含有80%~90%的多糖,它与蛋白 质、脂类、聚磷酸盐及无机离子结合在一起共同组 成了坚固的壁。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酵母
青霉菌
青霉菌
根霉菌
曲霉
根菌
曲霉
真核微生物:
是指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 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核微生物
原生动物 显微藻类 黏菌
酵母菌
真菌 霉菌
蕈菌
单细胞真菌 丝状真菌 大型真菌
95%
真核微生物的种类约占微生物总数的95%以上
核孔:核膜上存在的由内、外膜融合而成的小孔。每个核孔边缘 以复杂环状排列着称为孔环的颗粒状和纤维状物质。核孔是细胞 核与细胞质的运输通道。孔环可以调节或协助物质通过核孔。
核仁:无被膜包裹,一个核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核仁,其中 富含RNA,是合成rRNA和装配核糖体的场所。 但在有丝分 裂期间核仁消失。核糖体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运输到核 仁,与rRNA结合形成真核细胞核糖体的两个大小亚基,再被 运输到细胞质中,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
微管:由微管蛋白二聚体按螺旋方式盘绕而成的长管状 细胞器结构,直径22~25nm。微管还存在于有丝分裂的 纺锤体中以及参与细胞或细胞器运动的结构中 。功能: (1)有助于维持细胞形状;(2)与微丝一起参与细胞 运动;(3)参与胞内物质运输。
中间丝:基质中另一种丝状结构,直径约8~10nm。
2.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合成的一种细胞器。其内 部的消化酶由粗面内质网合成,并被高尔基体包装形成 溶酶体。靠近高尔基体的光滑内质网也可出芽形成溶酶 体。
5. 微体(microbody)
鞭毛或纤毛的基部 嵌埋于细胞质膜上, 是一个短圆柱体, 称为基体。
基体超微结构不同 于鞭杆,它被膜包 裹的内部没有中央 管,只有外围的九 组三联体微管组成, 而不是二联体。
三、细胞膜
原核生物
细
甾醇
无(支原体例外)
胞 含呼吸或光合组
膜
分
有
真核生物
有 无
构造和功能十分相似
四、细胞核
细胞核(nucleus) 是细胞内遗传信息(DNA)的储 存、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信息被核 膜包裹而形成球形体
与细胞基质隔离、 但彼此相通的囊腔 和细管系统,由脂 质双分子层围成。 分粗糙内质网和光 滑内质网。
功能:脂类和蛋白质是由内质网结合的酶和核糖体合成的。内 质网可以运输蛋白质、脂类和其它物质进出细胞。与粗糙内质 网结合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可以穿过内质网膜或进入其内腔, 再传输到别处。内质网也是细胞膜合成的主要场所。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除原生动物外)。
真核细胞质中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 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微体、液泡、膜边体、氢化酶体等。
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以上全部细胞器。细胞器的种类和 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类型。例如,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 普遍存在,而叶绿体则仅存在于光养型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