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真核微生物(修改)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 Both can be grown rapidly on plates and in culture.
2 裂 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 母)。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较少.
3. 无性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两个细胞接触
质配
核配 (2n)
减数分裂
四、酵母菌的菌落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
润、透明、光滑、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啤酒酵母的菌落
酵 母 菌
细 菌
第三节 霉菌
• 霉菌(mold)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 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即凡是在基质 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丝 状真菌通称霉菌。
酵母菌的共性:
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②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生子囊孢子; ③能发酵糖类产能; ④细胞壁常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⑤喜在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芽痕
2
球状、卵圆状、椭圆状、 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母细胞 子细胞
出生痕 3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气生菌丝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萌发
营养菌丝
3. 菌丝的特化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 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的变态。
延伸 吸取养料 附着 休眠(或休眠及蔓延) 捕食线虫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5
真菌特点: 真菌特点: • • • • 1、没有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发达的菌丝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一般具发达的菌丝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3、细胞壁多数含有几丁质; 、细胞壁多数含有几丁质; 4、营养方式为好氧的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寄 ),寄 、营养方式为好氧的化能有机营养(异养), 生或腐生,以渗透作用吸收营养物质; 生或腐生,以渗透作用吸收营养物质; • 5、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方式进行繁殖; 、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方式进行繁殖; • 6、多数种类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 、多数种类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 根鞭毛) 根鞭毛) 。
二、酵母菌的繁殖
分为无性与有性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有芽殖、 分为无性与有性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等;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兼有无性与有性的 种类,称为真酵母; 种类,称为真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而未发现有性 繁殖的各类,称假酵母。 繁殖的各类,称假酵母。 (一)无性繁殖 1、芽殖:成熟细胞上长出芽体,与母细胞脱离后 、芽殖:成熟细胞上长出芽体, 生长成新个体的方式。常形成芽痕。(参见图3-1) 。(参见图 生长成新个体的方式。常形成芽痕。(参见图 ) 多边芽殖、两端芽殖、 多边芽殖、两端芽殖、三端芽殖 2、裂殖:细胞横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的方式。如 、裂殖:细胞横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的方式。 裂殖酵母属。 裂殖酵母属。 3、无性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和分生 、无性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孢子。 孢子。
7
第二节
酵母菌
特点: 特点: • 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 • 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多数出芽繁殖, • 能发酵糖类产能 • 细胞壁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 喜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喜含糖量高、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真菌丝。
(一)、细胞壁 厚约为25nm,坚韧,主要由 “酵母纤维素”组成。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 为葡聚糖,中间为蛋白质。用玛瑙螺的胃液制 得的蜗牛酶(内含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葡 糖酸酶、几丁质酶和脂酶等30余种)可以去除 酵母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也可以水解酵母菌 的子囊壁,分离子囊孢子。
(二)、细胞膜 结构及功能同一般的生物单 位膜。
(1)、产生无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有 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盘。① 分生孢子器是一个球形或瓶形的结构,在器的 内壁或底部长有极短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产生 分生孢子。② 另有很多真菌,其分生孢子紧 密成簇 ,分生孢子长在梗的顶端,形成一种 垫状结构叫分生孢子座,这为瘤痤孢科的特性。 ③ 分生孢子盘是一种寄生在寄主角质层或表 皮下,有分生孢子梗簇生在一起而形成的盘状 结构,有时其中还夹杂着刚毛。
其主要过程为 ① 单倍体营养细胞借裂殖进行 无性繁殖 ② 两个营养细胞接触后形成结合管, 质配后、核配、两个细胞连成一体形成二倍体 ③ 二倍体的核分裂3次,第一次是减数分裂 ④ 形成8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⑤ 子囊破裂, 释放子囊孢子。
3.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特 点 ① 营养体为二倍体,不断芽殖,此阶段较 长 ② 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发生接合 ③ 单倍体仅以子囊孢子形式存在,故不能进 行独立生活。
形成

成熟是从 掷孢酵母
母细胞射


厚壁,休 德氏腐霉
返回目录
第二节 丝状真菌—霉菌(mould mold)
霉菌是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的俗称,一般是指 “发霉真菌”,即称菌丝体发达而 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在潮湿条件下长出肉眼可见的菌 丝体、陆生性强,能引起食品,工农 业产品的霉变及植物的病害。 霉菌在保证自然界物质循环上很重 要,另外在工、农业生产、医药生产、 环保和生物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均有作用。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二、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营养体类型: 菌丝和菌丝体 菌丝的变态 菌丝的组织体。
1. 菌丝和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呈丝状或管状,叫做 菌丝,是由成熟的孢子在基质上萌发产生芽 管,或由一段菌丝以细胞伸长、增长而来, 并产生分枝和不断生长。多数真菌菌丝有隔 膜叫有隔菌丝;每一根单一的细丝叫菌丝 (Hypha)。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 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微生物学
主讲:张学舒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学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是指细胞核具有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 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1.核
2.细胞分裂 3.有性生殖 4.中体、细胞器 5.核蛋白体
6.细胞壁组成 7.运动器官
8.细胞大小
无真核,拟核,没有核膜, 没有核仁只有一条DNA。 二分裂 通常没有或有 有中体无细胞器 70S(在细胞质中)
肽聚糖或脂多糖 较细鞭毛 (中空管状结构) 较小,1—10um
依附于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有丝 分裂前期消失,后期重新出现。
富含蛋白质和RNA,是真核细胞中 合成和装配rRNA(核糖体RNA)部位。
细胞核——核基质
是充满于细胞核空间由蛋白纤 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具有支撑细胞 核和提供染色质附着点的功能。
细胞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膜 和细胞核间的透明、 粘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 的溶胶。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单核菌丝
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其细胞内含有一个细胞核,在整个生活史中 占据的时间短;
双核菌丝
由性别不同的两初生菌丝只进行质配,不进行核配所形成的双核菌丝。 具有双核的次生菌丝细胞常以锁状联合的方式来增加细胞的个体。次生菌 丝占据生活史的大部分时期。
三生菌丝
•双核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又会相互交接聚合起 来,形成三生菌丝体。三生菌丝体已高度分化,成为特殊的十分致密的菌 丝组织。特化后的三生菌丝形成各种子实体 ;
3.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single cell protein) 4.基因工程中用于表达外源蛋白的最好的模 式真核微生物
(一)、酵母细胞的形态构造

形态

大、一般呈圆形、卵圆形、柱形或柠檬形等 酿酒酵母:2.5-10×4.5-21um
• 构造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1. 弄清几个名词
2、线粒体(Mitochondria)
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的重要细胞器, 其功能是把蕴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转化 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ATP)。
3、叶绿体(Chloroplast)
一种有双层膜包裹、能转化光能为化学能 的绿色颗粒状细胞器,只存在于绿色植物(包 括藻类)中,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芽痕(蒂痕); 真酵母和假酵母 真菌丝和假菌丝


芽痕:芽体成熟后,与母细胞分离,在母细胞上留 下的痕迹。
蒂痕:芽体与母细胞分离,在子细胞上留下的痕迹。
假酵母: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 真酵母: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菌。 假菌丝: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其间 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的细胞串。
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光合作用
106CO2+16NO-3+122H2O+18H++HPO2-4 138O2+C106H263O110N16P
呼吸作用
分解1个分子的藻要消耗138个分子的氧。此时容易造成水体腐败发臭, 水质恶化,产生的胺、酮、硫醇、吲哚等恶臭有害物质,使鱼、虾大 量死亡,也危害人的健康。
1. 裸藻门 单细胞,大多能运动,具1条鞭毛(少2~3条)。 细胞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或长带形;末端常尖细。 藻体多鲜绿色,少红色或无色(无载色体)。
虫)。
有性生殖:雌雄异体、卵生(线虫)。
四、主要种类
轮虫纲、线形纲、寡毛纲、甲壳纲、苔藓虫纲。
1、轮虫
在身体前端(又称头部)有1-2圈纤毛组成左 右两个纤毛环(又称头冠),纤毛经常摆动犹如 旋转的车轮,故名轮虫。杂食性,以细菌、霉菌、 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
轮虫的作用:
占废水中的生物总数的5%左右,在低负荷时
在污水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中出现的多为红斑瓢体虫。 杂食性:主要吞食污泥中有机碎片和细菌。颤蚓和水丝蚓,多为红 色,肉眼可见,为河流湖泊底泥的指示生物,当它们在水体中出现时, 说明水质好转。污泥减量;供鱼类食料。
4、浮游甲壳动物
包括枝角类水蚤和桡足类的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等,是鱼类基 本食料,也是河流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运行初期细菌→植物性鞭毛虫→肉足类(变形虫)→动物
性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 污泥中微型动物活跃,主要是钟虫类出现,可单个活动, 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有时多个在一起呈放射 形分布。
在0.05ml混合液中有50~150只钟虫时,出水良好,

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真核微生物

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真核微生物

内质网
蛋白合成示意图
第一节 概述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高尔基体(Golgi body)
1898年意大利学者C Golgi在神经细胞发现,4~8个平 行的扁平膜囊和囊泡组成,无核糖体附着。
作用:RER合成Pr运到Golgi与脂、糖形成糖蛋白或 脂蛋白,外排到细胞外。合成糖蛋白、脂蛋白及对 某些蛋白质原酶切加工,合成新CW和CM提供原材 料的重要场所
吸取养料:假根、吸器 特化营养菌丝 附着:附着枝 休眠:菌核、菌索 菌丝体 延伸:匍匐枝 捕食线虫:菌环、菌网 简单:孢子囊、担子 特化气生菌丝(子实体)复杂:分生孢子器 子囊果
直径是细菌的10倍。球状、卵圆状、椭圆状、香肠状等
典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5~10×4.5~21um 有的成链状,叫假丝酵母。
1)CW
25nm,外层甘露聚糖,中间蛋白,
里层葡聚糖(使cell抗机械强度)
2)CM
蛋白+类脂+少量糖 含丰富麦角甾醇,uv转化为VD2
第一节 概述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
细胞基质(cytometrix):除可分辩细胞器之外的胶状 溶液,细胞代谢重要场所。 微管:微管蛋白组成中空管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肌动蛋白丝(微丝):肌动Pr 中间丝:中间纤维
微管功能:支持和运输,细胞分裂时的纺锤体、鞭毛和纤毛。 微丝功能:提供ATP,发生收缩 中间丝:支持和运动
叶绿体
类囊体摞在一起为基粒
第一节 概述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其他细胞器
液泡(vacuole)
单位膜分隔的细胞器,老龄细胞大而明显。 含糖原、脂肪、多磷酸盐等贮藏物,各种酶类。 功能:维持渗透压、贮藏营养物、溶酶体的作用 (将各种蛋白酶与CP隔离,防止细胞损伤)。

微生物学第三章

微生物学第三章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一、名词解释霉菌半知菌真核微生物有隔菌丝无隔菌丝酵母菌真菌的有性繁殖有性孢子无性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子囊孢子接合孢子无性繁殖无性孢子菌丝匍匐枝(匍匐菌丝) 假根孢子囊真菌菌丝体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囊轴菌褶真菌子实体担孢子卵孢子赤霉素锁状联合半知菌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果担子果核配质配菌环菌索子座鞭毛菌配子蘑菇圈红色面包霉真菌生活史菌体二型性桶状分隔(复式隔)二、填空1.真核微生物具有的三种主要特征是、和,其主要类群有、和。

2.酵母菌细胞形态有、、、或等多种,其繁殖方式有(1) 和(2) ,其中(1)又有、和。

3.霉菌菌丝特化器官主要有、、、、和等。

4.霉菌的无性孢子有、、、和,有性孢子有、和,其有性繁殖过程为、和。

5.酵母菌的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n)也可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酿酒酵母是这类生活史的代表,其特点为、和。

6 .真菌细胞的染色体除含有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以外,还含有和 .7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三项主要区别在、、 .8 .真核微生物的电子传递链存在于和上,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链存在于上.9 .真菌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其营养菌丝或菌丝体发生多种变态,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其菌丝变态有、和;菌丝体的变态有、和 .10 .真菌无性繁殖方式有、、和 .11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和 .12 .真菌的有性繁殖过程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13 .真核微生物包括有、和等,它们的大小以单位来表示.14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 .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和 .而大部分霉菌的细胞壁是由组成的.15 .NA由于含有,故带有很高的负电荷,在原核生物细胞中,负电荷被和中和;在真核生物中,则被所中和.16 .真菌的有性孢子的种类有:、、和四种;真菌的无性孢子的种类有、、、和五种.17 .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 .18 .Ainsworth(1973)真菌分类系统将真菌门分成亚门,亚门,亚门,亚门和亚门.19 .啤酒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亚门的真菌 .20 .典型担子菌的担子上着生有个担孢子.21 .典型的子囊菌的子囊中通常含有个孢子.22 .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孢子.23 .真菌卵孢子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经结合后形成的,其中小型配子囊叫,大型配子囊叫 .24 .有一类真菌,由于仅发现,未发现,所以在真菌学中叫半知菌.25 .赤霉菌在分类学上属于亚门的真菌.26 .根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和且菌丝;曲霉的形态特征是具和,菌丝;青霉的形态特征是具.27 .霉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为和,而细菌则以为主要方式.28 .酵母菌的繁殖分为及繁殖两大类.能产生的酵母细胞必须是双倍体.29 .分生孢子梗状如扫帚是的重要分类特征.30 .蘑菇的生活史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和.三、是非题1.酵母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甾醇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隔膜
是由菌丝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环状结构 主要有3类:
①封闭隔膜; ② 单孔隔膜;③多孔隔膜; 另外,桶孔隔膜仅在担子菌中发现。




(三)霉菌的细胞结构
霉菌菌丝细胞的基本结构与高等动植物相似,但在具体结构上存在差异。
细胞壁: 主要组成有几丁质,少数的为纤维素;有的主要成分是葡葡 聚糖、蛋白质及几丁质。多糖成分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表3-7)。 细胞膜: 组成与酵母菌基本相同。
四、几种典型的酵母菌
• 酿酒酵母
• 粟酒裂殖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白假丝酵母
(详见教材P67)
酿酒酵母
粟酒裂殖酵母
热带假丝酵母
白假丝酵母
第三节 霉菌 一、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一)霉菌的形态
营养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 一起形成菌丝体。 菌丝:管状,φ 2~10μ m,比细菌和放线菌的菌丝宽 几倍到几十倍,与酵母菌的直径相似。
微生物类别 比较项目
细菌
单细胞 单个分散或以一 定方式排列
酵母菌
单细胞
放线菌
菌丝状
霉菌
菌丝状
形态特征
细胞相互关系 细 胞 特 征
单个分离或假 丝状交织 菌丝 大、有模糊轮 小、模糊菌 廓 丝 较快 慢
丝状交织
细胞形态 (高倍镜下) 细胞生长速度
小、均匀一团
大、有模糊 轮廓 一般较快
一般很快
微生物类别 比较项目 细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 大而疏松或 大而致密 干燥 表面棉絮状 较牢固结合 不透明 十分多样 一般不同 粗丝状 常有霉味 小而突起或大 而平坦 很湿或较湿 表面粘稠 不结合 透明或稍透明 多样 相同 一般看不到细 胞 常有臭味
外观形态
含水状态 菌落表面 菌 落 特 征 与培养基结合 透明度 颜色 正反面颜色 边缘(低倍镜下) 培养物气味
大而突起
较湿 表面粘稠 不结合 稍透明 单调,多数 乳脂色,少 数红或黑色 相同 球状、卵圆 状或假菌丝 多有酒香味
小而紧密
干燥或较干 燥 表面粉末状 牢固结合 不透明 十分多样 一般不同 模糊细丝状 常有泥腥味
游动孢子
有鞭毛能游动的孢子 举例:壶菌
(二)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
有性繁殖: 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有性 繁殖一般分3 个阶段:质配(n+n),核配 (2n),减数分离形成有性孢子(n)。
两个性细胞 双核细胞
质配
接合子
核配
有性孢子
减数分裂
有性孢子类型
卵孢子(2n)
由大小不同的配子 囊结合后发育而成。 小配子囊称雄器;大配子 囊称藏卵器。 举例:同丝水霉。
孢子形态:圆形、柱形等。
举例:总状毛霉。
节孢子 厚垣孢子
无性孢子类型
分生孢子
由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特化而 成的单个或簇生的孢子。
孢子形态:极多样。
举例:曲霉、青霉。
分 生 孢 子 形 态 多 样
无性孢子类型
孢囊孢子
形成于菌丝的特化 结构孢子囊内。
孢子形态:近圆形。
举例:根霉、毛霉。
无性孢子类型
第二节 酵母菌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酵母的形态和大小 :
多数为单细 胞,呈卵圆形、圆 形或圆柱形,长 5 ~ 10μm , 可 达 50μm , 宽 1 ~ 5μm , 可达10μm。
有的酵母子 细胞与母细胞连在 一起,称假菌丝。
酵 母 菌 的 细 胞 结 构
酵母菌的细胞 壁厚约25nm。 葡聚糖位于细 胞壁的内层,甘露
细胞核: 有核膜与核仁的分化,且核膜与核仁永远存在,核膜上有核 孔。
细胞器: 除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泡囊等外,还有几 丁质酶、膜边体等。厌氧真菌中无线粒体,但有氢化酶体。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结构
繁殖方式
孢子
菌丝片段
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
有 性 繁 殖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节孢子 后垣孢子 厚垣孢子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酵母菌 的有性繁殖有两个阶段:一是质配和核配,二是子囊孢子 的形成。
1、质配和核配
+ -
质配
异核体
核配
二倍体接合子
2、子囊和子囊孢子
二倍体酵母 细胞(2n)
减数分裂产生四 个单倍体(n)的核
发育成子囊,含有 四个子囊孢子(n)
释放,萌发形成单 倍体酵母细胞(n)
菌丝分化
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吸取养分,有的霉菌可由
营养菌丝形成假根
气生菌丝:由营养菌丝向空气中生长而成,一部分
可发育分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二)霉菌的菌丝 1、菌丝类型
无 隔 菌 丝
菌丝为长管状单细胞,内 含有多个细胞核。(毛霉 属、根霉属等)
有 隔 菌 丝
菌丝内有隔膜,菌丝由多细胞 组成,每个细胞内含一个或多 个细胞核。隔膜有孔,细胞核、 细胞质和养料可以自由流通。 (木霉、青霉、曲霉等)
②有些根霉还能产生乳酸、延胡索酸等有机酸。
③有的也可用于甾体转化。
曲霉属
曲霉的应用: ①是制酱、酿酒、制醋的主要菌种。 ②是生产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的菌 种。 ③生产有机酸(如柠檬酸、葡萄糖酸等)。 ④农业上用作生产糖化饲料的菌种。
青霉属
青霉的应用:
是生产抗生素的重要菌种,如产黄青霉和点青霉
• 酵母菌: 是一群能发酵糖类产能的单细胞真菌的统称,没有分类学意义。
单细胞世代时间长,通常以出芽方式无性繁殖的低等真菌。
• 霉菌:
是一些“丝状真菌”的总称,没有分类学意义。生长在营养基 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小型真菌。
• 菌物:是与动物、植物并行的一大类真核生物。包括真菌、黏菌和卵菌。 • 黏菌及卵菌: 黏菌是真核原生生物;卵菌的营养体为单细胞或菌丝体。
细 胞 器
微体: 质粒:
由单层膜所包围的颗粒,内含DNA。可能 在以烃和甲醇为碳源的代谢中起作用。
大小为2 μ m,内含DNA。
贮藏物质:主要有多糖、脂质、和多磷酸,呈颗粒状
内含物;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特殊贮备物。
二、酵母菌的繁殖
芽殖 无性繁殖 裂殖 有性繁殖: 产生子囊孢子
真酵母:既具无性繁殖,又具有性繁殖。 假酵母:仅具有无性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
较小(1~10μm)
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真 核 生 物
动物界
植物界
黏菌
菌物界
(真菌界)
卵菌
壶菌门
接合菌门 子囊菌门
真菌
担子菌门
三、有关真菌的几个名词 • 真菌:是低等真核微生物。没有光合色素,不进行光合作用;一般菌
发达菌丝;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异养型,寄生或腐生;普遍 以有性和和无性方式繁殖,产生孢子。
内含一个环形DNA 片段; 好氧条件下呈双层 单位膜包围的球状或杆 状结构,内膜向内折叠 成嵴,厌氧条件下无嵴。
膜含大量双磷脂酰 甘油。
线粒体
细 胞 器
内质网
由相对平行的细胞膜组成的细长结构,与核膜的外膜 连接;粗面内质网表面分布有核糖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 胞 器
细 胞 器
核糖体
大小为80S。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无 性 繁 殖
(一)无性繁殖和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只通过营养 细胞的分离或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 而形成新个体。主要通过个各种无性
孢子来实现。
无性孢子类型
节孢子
由菌丝断裂而成。 孢子形态:常呈成串 短柱状。 举例:白地霉。
厚垣孢子
部分菌丝细胞质浓缩、变 圆,周围生出厚壁而成。
四、研究酵母菌和霉菌的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酵母菌?
1、与高等动、植物的单个细胞有相同的细胞结构,但易
培养,世代时间短,可以表达真核生物的外源蛋白,作 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模式生物。 2、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制作面包、酿酒、作为食物 和饲料添加剂;可制取核酸、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用于 生物素、泛酸、硫胺素及肌醇的测定。
3、少数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菌。
为什么要研究霉菌?
1、远古时期开始使用霉菌做粬制酱,现代工业用于生产 乙醇、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维生素、甾体激素等。 农业上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激素、杀虫剂、除 草剂以及堆肥等。 2、在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具有很高价值。霉菌具有很高的 蛋白分泌能力,作为基于工程受体菌,能进行各种翻译 后加工,便于外源蛋白的表达。 3、一些霉菌引起农副产品、衣物、器材、食品等发霉变 质,许多种类能动、植物体的病害。
在子囊中形成。
子囊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①两个营养细胞直接交配 而成,其外面无菌丝包裹;
② 从产囊体菌丝(称为产 囊丝)产生子囊,多个子囊外 面被菌丝包围形成子实体,称 为子囊果。
举例:麦类白粉菌、粗糙麦孢 菌、牛粪盘菌。
子囊果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为完全封闭式,称闭
囊壳。瓶形有孔口的称子囊壳。开口呈盘状的称子囊盘。
3、酵母菌的生活史
两个不同性别的单倍体酵母细胞 融 合 、 质 配 、 核 配
接 触
周而复始
单倍体细胞 子囊孢子
萌发
不同酵母的生活史可分为3种类型(P66 表3-4)
三、酵母菌的培养特征
与细菌的菌落很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颜色多呈乳白色,少 数呈红色、黑色等。液态培养物混浊,有些生长在培养液底部,产生沉 淀物,有些在液态中均匀生长,有些长在液面。
聚糖位于外层,蛋 白质位于两者之间; 含少量脂质和 酶,芽痕周围有少 量几丁质。
细胞膜
为磷脂双层膜。
脂类主要有甘油酯、甘油磷脂和固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