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模拟医学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过程,为医学教育和研究提供便利。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及思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及思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及思考作者:吉东风李海燕成何珍吴震张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2期[摘要] 总结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面的经验及成果,并对今后虚拟仿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思考[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鸡胚孵化及蛋鸡饲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2-0212)[作者简介] 吉东风(1965—),男,江苏东海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实验室管理科科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李海燕(1976—),女,天津蓟县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助研(通信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2.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2-0390-03; ; [收稿日期] 2019-11-06引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目前国家信息化教育战略的重要实践内容,而加速信息化教学建设是很多高校“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我校从2016年起,在原有基础上,投入专项经费在全校积极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四年来,共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7项,并积极推荐到教育厅及教育部,参加省级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

2016年有6个项目参加了“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及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遴选,3个项目获省级立项。

2017年我校“不同生态区生物学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学校和江苏省教育厅多次审核、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经教育部综合评议和公示,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018年我校“鸡胚孵化及蛋鸡饲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乳化肠规模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持续改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持续改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持续改进
张金菊;孙士国;龚思颖;胡原;田志夕;李兵
【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卷),期】2024(43)1
【摘要】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兰科植物传粉与保护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对象,从知识内涵、评价体系、信息技术3个方面对项目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

从兰科植物形态结构、生境选择和传粉策略3个方面对原项目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细化虚拟操作、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采用新的信息技术,通过实景展示和交互操作,实时与空中点全景生境切换、身临其境体验兰科植物的生境特征,增强了教学效果,可为其他相关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25-129)
【作者】张金菊;孙士国;龚思颖;胡原;田志夕;李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23
【相关文献】
1.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路径分析
——以湖北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为例2.人文科学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现状、设计模式与应用场景——基于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实证分析3.行业特色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探索——以国家级一流课程“电力市场交易决策虚拟仿真实验”为例4.力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以飞行器加筋壁板结构屈曲稳定性实验为例5.科研成果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线转化的模式——以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68610
4
2.建设内容
2-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概况 一、建设思路 扬州大学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 2012 年,
建立之初秉承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倡导的“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的办教思想,按照“厚基 础、宽口径、强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准绳, 以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以在线实验教学要素数字化资源与支撑保障平台建设为抓 手,以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为目标,提出了“积为教用、虚为实用、以虚补实、提升 实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
7、2004 年《动物学实验》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
课件三等奖(第 2 完成人)。
二、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行为遗传学及有害动物的控制技术等方面
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 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各类国家级开放实验室项目 32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兽类学报》编委、中国兽类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 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教 主要职责

4、组织实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工作;

5、建立中心开放和共享运行机制,积极向校内外开放和共享;


6、结合中心目标定位,定期检查并落实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具体任务。



1963 年 7 月生,1988 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1 年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生态学硕士学位,1999 年 4 月在中国科学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①

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①

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①彭建明1,王永娟2,吉娟2,卢志华1,许丁文1(1.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2.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202)一、建设背景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中,明确“各高校应将建设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作为推进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智慧职业教育步伐。

坚持以应用为驱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全面融合。

扬州市职业大学作为一所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院校,以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护理)建设以及国家级和省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立项建设为契机,高质量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医学相关专业实训基地。

护理专业建有设施一流、仪器设备先进的职场化的实验实训基地,依托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

多学科的重新整合、交叉要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与创新,根据“相关、相融、相补”的原则,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优势互补,相融相长。

智慧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已经建成,使多学院、多学科、多人员同时运行成为可能。

二、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一)医学教育虚拟仿真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

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与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与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与实践作者:张慰张嘉鹭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0年第07期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

江苏师范大学在推动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针对当前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全局视角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支撑平台五层架构模型,并依据此架构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支撑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3-0057-04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努力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办强的教育,关键是在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

而教育信息化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1]。

教育信息化内涵及外延及其丰富,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积极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并探索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同时还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集约应用,教育部又推出了《2017—2020年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规划》,提出从2017年起,分年度认定1000项左右示范性项目。

我国实验教学已进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大规模在线开放共享为主的深入发展阶段[3]。

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学校涌现出一大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

但是随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数量不断增多,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护理实验虚拟仿真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护理实验虚拟仿真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 目的 构建混合式教学中虚拟仿真护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设计虚拟课程指标体系初稿,用德尔菲法对20名相关专家进行了3轮函询,运用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

结果 经3轮函询后,专家函询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900、0.923; 经3轮函询,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意见相同性分别为0.307、0.409、0.406。

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公司评价体系)、11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虚拟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虚拟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作为评价虚拟仿真课程教学质量的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指标体系;虚拟课程;德尔菲法;熵权法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13.007护理实验虚拟仿真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编号:2022JGB159)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通信作者:高文,硕士,副教授李珊珊 宁家杰 何祖君 高文Construction of mixe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nursing experimental virtual simulation courses LI Shanshan, NING Jiajie, HE Zujun, GAO Wen (Nursing Schoo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virtual simulation nursing experimental courses in mixed teaching. Methods The fi rst draft of the virtual curriculum index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three rounds of correspondence were conducted with 20 relevant experts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Results After three rounds of consultation, the enthusiasm of experts in consultation was 100%; 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 cients were 0.878, 0.900, and 0.923, respectively; After three rounds of correspondence, the similarity of expert opinions for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level indicators was 0.307, 0.409 and 0.406, respectively. Build a virtual curriculum teac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at includes 3 primary indicators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mpany evaluation system), 11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10] 杜鹏,刘梓煜.新环境下超大规模线上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 ].高教学刊,2021,790(26):118-121.[11] 周英凤,胡雁,贾守梅,等.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高级循证护理》设计与教学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8-971.[12] 王德国,邢文,王劲风,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9(3):281-284.[13] 李琼琼,张娴,孟凡静,等.翻转课堂在肿瘤放疗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 23-25.[14] 吴梅君.疫情形势下线上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60-61.[15] 李莉莉.线上教学常态化下的“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在护理教育新生态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53:265-267.[16] 马树超,郭文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9(5):88-91.[17] 钟晓璇,苏小燕.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21, 39(17):106-108.[18] 鹿竞文,徐力.翻转课堂在方药护理学线上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22,19(2):147-150.[19] 林雁,肖惠敏,张旋.《护理研究》课程互动式教学对护生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4):4284-4287.[20] Arson S.Targe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a first-yearunder graduate research course [J ].J Microbiol Biol Educ,2015,16(2):148-156.[2022-11-20收稿;2023-04-26修回](责任编辑 曲艺)41 tertiary indicators.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virtual course teaching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tool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virtual simulation courses in mixed teaching, improving teaching eff ectiveness.【Key words】 Mixed learning; Indicator system; Virtual courses; Delphi method; Entropy weight method近年来,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在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中。

医学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医学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5、急诊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基础生命支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高级生命支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深静脉穿刺及置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急救医学情景模拟综合实训教学
灾难医学情景模拟综合实训教学
急诊常见疾病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诊断学、急救医学、灾难医学、临床急救技能实训
专业理论型实验
基本技能操作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医学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
实验项目
支持课程
实验性质
一、临床医学方向
1、内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病史采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体格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胸腔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腹腔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骨髓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腰椎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心包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心电图检查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妇产科阴道镜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妇科常见疾病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妇科危急重症情景模拟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产科常见疾病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产科危急重症情景模拟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诊断学、妇产科学、临床妇产科技能实训
专业理论型实验、
基本技能操作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
4、儿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7、眼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远近视力测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外眼检查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裂隙灯检查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眼底镜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视野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泪道冲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前房角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眼压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角膜弯曲度检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急救虚拟仿真虚实结合三维训练系统--南京中医药大学一、建设目标本次项目侧重于虚拟仿真硬件平台建设,利用先进的VR、AR、MR技术手段建立虚拟三维场景,营造一个沉浸式逼真且生动的实验教学情景。

解决由于“操作流程的特殊性”、“创建模式固定化”、“创伤性操作”等问题导致的临床实践少的现实问题,并能实现具有无损伤性、可重复性和可指定性等独特优势;利用虚拟现实演示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通过虚拟仿真场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抢救以及护理过程,可以与虚拟世界中不同人物进行语言和肢体的交互;建立虚拟社区,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人“请”到课堂内,让学生进行现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系统介绍:(1)本实虚拟仿真系统完全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将急救操作步骤通过三维透视和剖视以任何角度实时表达出来,所有的三维场景和动作均可以被操作者介入进行交互式操作。

系统主要由“溺水、车祸、大型商场、地铁站火灾、抢救室、诊室、ICU、转运、地震、火灾、泥石流、水灾、海啸”等13个不同案例情景的院前、院内、转运复苏模块组成,各模块融合评估伤情、检伤分类、建立静脉通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AED、电除颤等重要知识内容。

(2)胸外按压: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胸外按压的操作细节:按压位置定位、按压力道、频率、次数、时间、按压姿势等,操作者在操作时,系统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和交互操作,例如,按压时手臂的摆放角度、双手的摆放姿势、按压的深度等进行细节的教学。

(3)开放气道: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开放气道的操作细节:包括口腔清理异物和打开气道的手势、气道开放角度等知识点教学,系统根据学生操作,做出操作精确率判断。

(4)人工呼吸: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给人工呼吸的操作细节及人工呼吸过程的解剖特点,并通过设置部分关键知识点的问题,促进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5)AED、电除颤: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给AED电除颤的操作细节:包括心搏骤停时呈现不同心电图,学生需根据心电特点进行分析判断;还包括定位、贴电极片、实施除颤等操作,系统根据学生操作,做出正确率判断。

2、情景模拟案例导入本系统以“溺水、车祸、大型商场、地铁站火灾、抢救室、诊室、ICU、转运、地震、火灾、泥石流、水灾、海啸”13个不同的心搏骤停院前复苏案例导入。

选择案例后,进入相应的场景,并展开病程进展,学生针对各种情景及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可掌握以下知识点:(1)掌握针对不同创伤场景心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复苏的方法。

(2)熟悉心肺复苏过程中病情变化的处置方法。

(3)掌握成人患者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

(4)掌握成人患者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的重点技术指标。

(5)熟悉心肺复苏时正确、错误操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及结局。

(6)提高院前复苏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3、系统功能(1)可选择案例:系统具备案例选择,根据设置案例进行操作。

(2)操作自由性和可重复性:系统可自由切换到任意步骤或重复操作任何步骤。

(3)自由视角:可通过鼠标右键实现360°旋转功能。

(4)目录:通过点击目录中的按钮来执行相对应的内容。

(5)标记功能:如心肺复苏时,深度、角度的标记。

(6)系统必须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手段详细全方位体现心搏骤停后的每个案例的急救过程。

(7)系统设置了操作过程的质量对复苏效果和结局产生影响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操作实验将产生“复苏成功”和“复苏失败”两个不同的实验结果。

4、院外急救模块:车祸现场急救、溺水急救、大型商场急救、地铁站火灾急救★案例1:车祸现场急救(1)、正常交通场景,伤员骑电动车过马路,与汽车相撞,电动车倒地。

中年男性,右前臂擦伤,有少量出血;左小腿明显肿胀,畸形,但无伤口及出血。

(2)、环境评估:系统自动识别学生是否进行发动机熄火、安装三角架的操作,并同步显示。

(3)、评估伤员意识:系统自动识别学生双手拍打伤员肩部的操作,并同步显示。

(4)、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教师可在平板上对学生的呼救操作进行评分,系统自动识别学生是否进行拨打120、手机微信定位AED的位置操作,并同步显示。

(需提供现场演示)(5)、评估伤员脉搏、呼吸:系统自动识别学生是否进行评估伤员脉搏的操作,并同步显示,教师在平板上对学生判断伤员呼吸情况的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需提供现场演示)(6)、胸外按压:系统自动识别学生对伤员进行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等,并实时显示按压操作。

(需提供现场演示)(7)、检查口腔异物:教师可设置口腔有异物、口腔无异物两种情况进行考核,系统可以识别学生将伤员头部向右或向左偏,取出伤员口腔异物的操作,并同步显示。

(需提供现场演示)(8)、开放气道:系统可以识别伤员头部后仰的角度,并同步实时显示,正确的角度为下颌角、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需提供现场演示)(9)、人工呼吸:系统可以识别学生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的操作,并同步实时显示,吹气量充足大于400ml,伤员胸廓起伏;若吹气量不足小于400ml,伤员胸廓无起伏。

(需提供现场演示)(10)、AED:配备专用的AED机,系统自动识别学生贴AED的操作,并同步显示,引导学生按下除颤按钮,进行电除颤。

(需提供现场演示)(11)、评估心肺复苏的效果:复苏效果有两个结局,系统自动识别学生进行评估伤员脉搏的操作,随后显示复苏结果。

①复苏成功:伤员意识不清,侧屏显示脉搏70次/min,呼吸12次/分,实验继续运行。

②复苏失败:实验失败,查看实验报告。

小窗口可以看到伤员瞳孔散大。

(12)、检伤:系统可以识别学生使用手电筒查看伤员瞳孔的操作,模型瞳孔显示由5mm变成2mm。

(需提供现场演示)(13)、右前臂包扎:系统自动识别学生对伤员右前臂进行螺旋反折包扎的操作,并同步显示。

(14)、左小腿骨折固定:系统自动识别学生对伤员左小腿骨折处进行固定的操作,并同步显示。

(15)、搬运:系统自动识别学生将伤员抬起的操作,并同步显示。

(16)、实验报告:内容需要融合系统反馈与教师打分情况,包括操作用时、总分等。

★案例2:溺水急救(1)情景为一年轻姑娘跳湖自杀,路人帮忙救起并拨打120。

医护人员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抢救。

(2)确认现场安全:护士确认现场安全。

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3)判断意识,现场护士拍打双肩呼叫患者,判断意识状态。

(4)查看心跳呼吸,现场护士检查溺水者呼吸脉搏,评估颈动脉有无搏动。

(5)查看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撤去围脖,解开衣裤,检查口腔,清除口腔分泌物。

(6)取体位,帮助溺水者侧卧,头朝下。

帮助溺水者呕吐。

并快速擦干溺水者身体。

(7)开放气道,快速清理溺水者呼吸道,把水草、杂质、泥沙等杂物清除,让呼吸道通畅。

(8)人工通气,现场护士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抢救。

(9)胸外按压,现场护士进行胸外按压前定位,确认按压位置。

进行胸外按压。

采用交互的方式,操作者自主进行点击按压。

①定位:方法一,根据语音讲解和虚线提示找到胸外按压的位置,即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方法二,根据语音讲解和局部透视胸部内部情况找到胸外按压的位置,即在剑突上两指处;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②按压: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护士胸外按压的过程。

过程中自动局部透视胸腔,能实时看清胸部内部心脏跳动变化,并用虚线提示实时展示按压深度和角度。

也可以通过三维剖视视角和透视视角360°旋转查看患者体内状态,清楚地展现人体内部解剖状态的基本信息和内部三维结构的变化情况。

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10)人工呼吸: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人工呼吸内容,护士用无菌纱布盖在患者口上捏住伤员鼻子人工呼吸,并根据虚线的提示在每次人工呼吸完的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过程中可以可透视或剖视来查看清胸部内部变化。

(11)除颤选择正确位置粘贴电极片,判断除颤仪上在波形图,除颤操作。

(12)评估复苏结果,进行首要判断,检查呼吸脉搏,判断颈动脉是否搏动。

颈动脉搏动,复苏成功。

继续进行其他指征评估:检查瞳孔、口唇面色、指端回暖。

颈动脉无搏动,复苏失败。

(13)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分两种情况:复苏成功,复苏失败。

复苏成功:整理患者衣裤,调整体位,吸氧、连接监护仪、保暖等,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

复苏失败:继续进行五个按压循环,等待救护车,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

(14)CPR操作成绩单,显示操作者的答题情况,每道题的具体得分情况。

操作时长判定,操作分数判断。

二、建设内容包括:1.弧形LED超宽屏增强现实交互系统:采用弧形3D LED超宽屏,支持多人观看交互操作,学生需要戴3D眼镜,可交互操作;结合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物品跟随视野运动并可以交互。

该系统主要包含弧形3D LED超宽屏、3D主控、动作捕捉单元(含头部跟踪器、高精度手势跟踪器、高精度激光动作捕捉跟踪摄像头、动作捕捉追踪系统软件)、其他配件(3D眼镜、3D眼镜消毒柜、3D眼镜充电桩)等硬件设备。

同时需尽可能多的提供可在该系统下运行的与护理主干课程(如基础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相关的虚拟仿真软件及虚实结合模型,例如:分娩、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前置胎盘、肩难产、新生儿脐带护理、新生儿急救复苏、静脉输液、鼻饲、女性患者导尿、灌肠法、心肺复苏、口腔护理等案例。

2.CAVE沉浸式虚实结合操作系统:采用最新的Virtual Reality技术,结合实际空间搭建的四面CAVE LED 3D屏,营造四面(前面、地面、左面和右面)包裹式虚拟沉浸空间。

操作者完全置身与这个虚拟世界系统,通过CAVE VR护理虚拟仿真软件可以变换不同的虚拟场景,并结合配置的虚实结合模型,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进行真实的交互式操作训练。

虚实结合模型具备真实的操作手感,通过对虚实结合的模拟人操作,操作数据可以实时反馈到CAVE系统中,在虚拟人上实时呈现,由于CAVE系统同时具备动作补捉的功能,学生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从任意不同角度来观察虚拟世界,具备更高的沉浸式体验感,增强学生的操作体验和学习效率,满足混合式教学需求。

系统主要包括正面屏、左侧屏、右侧屏、地面屏4面3D小间距LED屏,3D视频处理拼接器、高精度激光动作捕捉跟踪摄像头、高精度手势传感器、3D同步发射头、3D CAVE 系统专用3D渲染图形工作站等硬件。

同时需尽可能多的提供可在该系统下运行的与护理主干课程(如基础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相关的虚拟仿真软件及虚实结合模型,例如:分娩、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前置胎盘、肩难产、新生儿脐带护理、新生儿急救复苏、静脉输液、鼻饲、女性患者导尿、灌肠法、心肺复苏、口腔护理等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