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气预试实验报告

电气预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功能。

2. 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电气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技能。

4. 为后续电气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1. 电气设备认识与安装2. 电气设备调试与操作3. 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三、实验设备1. 三相异步电动机2. 接触器3. 时间继电器4. 熔断器5. 断路器6. 按钮开关7. 导线8. 电气控制柜9. 电气测试仪器(如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四、实验步骤1. 电气设备认识与安装(1)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功能。

(2)根据实验要求,安装电气设备,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2. 电气设备调试与操作(1)按照实验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操作电气设备,观察其运行状态,记录相关数据。

3. 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1)模拟电气设备故障,观察故障现象。

(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除。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电气设备安装情况(1)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电气设备安装到位,接线正确、牢固。

(2)电气控制柜内部布局合理,设备摆放整齐。

2. 电气设备调试与操作情况(1)电气设备调试过程中,各设备运行正常,参数符合要求。

(2)操作电气设备时,设备运行稳定,无异常现象。

3. 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情况(1)模拟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正常,未发生故障。

(2)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电气预试实验,掌握了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功能。

2. 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能力。

3. 培养了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技能。

4. 为后续电气实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操作电气设备时,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保持实验场地整洁,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预见习心得体会

预见习心得体会

预见习心得体会
在预见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预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预见习让我学会了提前思考、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做好准备。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在预见习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更加注重细节,因为往往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可能会对整个事情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预见习,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分析问题,找出可能的风险和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

另外,在预见习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

因为事情往往不会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通过预见习,我学会了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策略,以应对各种可能的变化和挑战。

总的来说,预见习让我学会了提前思考、注重细节、灵活应对变化,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受益的能力。

因此,我会继续保持预见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预见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预测控制实验报告

预测控制实验报告

预测控制实验报告摘要:本文报告了一项关于预测控制的实验研究,旨在对预测控制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实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预测控制算法对目标系统进行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控制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1. 引言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策略,其可以通过对目标系统的未来特性进行预测来优化控制输入信号,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

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对于复杂系统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目标系统,即一个简单的加速度系统,用以模拟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控制系统。

然后,通过使用预测控制算法对该系统进行控制。

2.1 目标系统建模我们使用了一个二阶传递函数模型来描述目标系统,该模型表示了系统的加速度响应特性。

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并运用系统辨识技术,我们得到了目标系统的模型参数。

2.2 预测控制算法选择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MPC),该算法利用目标系统的模型进行控制。

MPC算法通过不断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和性能,并通过优化过程来选择最优的控制信号。

我们基于目标系统的模型参数和性能要求,设置了MPC算法的相关参数。

2.3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们将目标系统的模型参数输入到MPC算法中,并根据目标系统的状态实时更新预测,并生成最优控制信号。

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我们最终实现了目标系统的控制。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对预测控制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评估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预测控制算法对目标系统进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预测控制算法在系统响应速度和抗干扰性能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4.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预测控制原理和应用的研究,验证了预测控制在系统控制方面的优势。

预测控制算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系统状态和性能,并通过优化控制信号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的优化。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工业生产中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学预实验报告

医学预实验报告

医学预实验报告预实验报告实验7呼吸、消化系统综合实验实验8 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实验9 循环、泌尿、造血、神经综合实训篇二:实验报告范文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0 -- 200 学年第学期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

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

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

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

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篇二:实验报告要求及范文滁州市政府组织退耕还林(黑体,小二,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5060451007范雪花(学号,times new roman,四号)(姓名,宋体,四号,单倍行距)一、实验目的(宋体,四号,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利用gis技术揭示土地利用属性和坡度之间具有怎样的规律, 通过该规律来判定哪些地方属于适宜种植林地的范畴,这些土地即属于退耕还林的范围。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的预实验,初步了解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
1. 中药样品(例如:丹参、黄连、甘草等)
2. 实验试剂: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氯仿等
3. 实验仪器:索氏提取器、薄层色谱板、紫外灯、试管、滴管等
三、实验步骤与观察
1. 索氏提取法:采用索氏提取器,以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中药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

观察提取液的颜色和质地,记录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成分。

2. 溶剂萃取法:将中药样品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萃取,观察不同溶剂萃取后得到的萃取液的颜色和质地,初步判断各萃取液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3. 薄层色谱法:将中药样品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初步确定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合物。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初步确定中药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

例如,丹参可能含有丹参酮类化合物,黄连可能含有小檗碱类化合物,甘草可能含有甘草甜素等。

讨论这些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其在中药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预实验,初步了解了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了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和方法,提高分离和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实验报告

预实验报告

蛋白质与酶工程
包埋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
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考察PYD是否与麦芽汁培养基一样可发酵酵母。

2 、考察干酵母活化与酵母培养过夜活化固定后活力的异同。

[实验材料]
菌种活性干酵母菌1%Cacl2 PYD培养基海藻酸钠注射器酵母膏葡萄糖麦芽汁牛肉膏均116°C 20min灭菌
[实验基本原理]
海藻酸钠溶解状态与菌混合包埋,注射器滴入1%Cacl2中生成海藻酸钙珠,钙还有交联作用.
[实验步骤]
1 活化酵母称取4克活性干酵母加入2%蔗糖 25°C 5h 5%接入PYD中培养基过夜离心收集细胞
2 将活化后的酵母与40°C 3%海藻酸钠20ml混合,用注射器吸取滴入1%Cacl2 ,成球,滴定用无菌水洗一次,在加入1%Cacl2中化2 h
3 将制备好的固定化细胞分别加入麦芽汁 PYD培养基中 28°C过夜,同时做固定化培养的对照实验
观察结果
1固定化珠:硬度适中,珠形,球形较规整一致。

2干酵母活化与培养后的酵母均能使麦芽汁发酵。

3PYD培养基培养与麦芽汁培养一样可出现酵母生长产气变混的改变。

[结论]
为在7小时内完成实验,可以将活性干酵母加入2%蔗糖活化,不需培养。

为解决麦芽汁的制备困难,可以以PYD培养基代替麦芽汁,进行发酵试验。

薛胜平
2006,10,22。

重结晶预实验报告

重结晶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重结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重结晶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样品的溶解、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和洗涤等。

3. 验证实验方案的有效性,为正式实验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通过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和洗涤等步骤,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去除,从而实现纯化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粗苯甲酸(含少量泥沙)、蒸馏水、AgNO3溶液、活性炭。

2. 实验仪器: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普通漏斗、玻璃棒、坩埚钳、滤纸、石棉网、药匙、三脚架、试管、胶头滴管、火柴。

四、实验步骤1. 热溶解:取约0.5g粗苯甲酸晶体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

在三脚架上垫一石棉网,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不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搅拌时玻璃棒不要触及烧杯内壁)。

待粗苯甲酸全部溶解,停止加热。

2. 热过滤: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过滤器下放一小烧杯。

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趁热过滤。

(过滤时可用坩埚钳夹住烧杯,避免烫手),使滤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过滤器中。

3. 冷却结晶:将滤液静置冷却,观察烧杯中晶体的析出。

(在静置冷却的同时,再准备好一个过滤器)。

4. 过滤洗涤:将析出苯甲酸晶体的混合液过滤,滤纸上为苯甲酸晶体。

取2mL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检验其中的氯离子。

用适量蒸馏水洗涤过滤器中的苯甲酸晶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解度: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加热有助于提高苯甲酸的溶解度。

2. 热过滤:热过滤可以去除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3. 冷却结晶:随着溶液的冷却,苯甲酸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晶体。

4. 过滤洗涤:过滤可以将苯甲酸晶体与母液分离,洗涤可以去除晶体表面的杂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预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重结晶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验证了实验方案的有效性。

在正式实验中,我们将根据预实验的结果,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苯甲酸的纯度。

预实验报告配制溶液

预实验报告配制溶液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的基本概念和配制方法。

2. 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常用质量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本实验旨在通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验证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材料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漏斗、滤纸等。

2. 药品:待配制溶液的溶质、溶剂(水或其他液体)。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并按要求进行清洗和消毒。

(2)了解实验药品的名称、规格、纯度等信息。

(3)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称量溶质(1)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所需质量的溶质。

(2)将溶质放入烧杯中。

3. 溶解溶质(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2)若溶解过程中产生热量,需适当降温。

4. 转移溶液(1)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2)用少量溶剂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3)重复冲洗操作,直至烧杯和玻璃棒上的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1)向容量瓶中加入溶剂,直至接近刻度线。

(2)用滴定管或移液管滴加溶剂,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盖紧瓶塞,充分摇匀溶液。

6. 标签贴附(1)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注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2)将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指定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分析(1)在称量溶质时,应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溶解溶质时,应注意溶剂的选择和搅拌方法,以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3)转移溶液时,应避免污染和损失。

(4)定容时,应准确读取刻度线,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5)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1:你会从哪些方面对刚入院的患儿进行评估?
任务2:请你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饮食和休息的指导。
任务3:你认为患儿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
三、你有哪些需要老师指导的问题?
实验10循环、泌尿、造血、神经系统疾病综合实训临床见习儿女性,3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年”入院。患儿出生后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婴儿期哭闹时可出现口唇青紫。患儿自幼体格较同龄儿童瘦小,活动少,易乏力、出汗。无双下肢水肿,无抽搐发作史。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5.3×109/L,N 33%,L 57%,RBC 5.98×1012/L,Hb 153 g/L,PLT 140×109/L。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心影中度增大,肺动脉段扩张。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嵴下型,缺损处直径8 mm),房间隔缺损(原发孔型,缺损处直径3 mm)。
2.制定腹泻患儿的护理计划。
3.制定腹泻患儿的补液计划。
4.叙述腹泻患儿的健康教育。
5.初步学会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评估方法。
6.能够正确为肺炎患儿实施护理措施。
7.初步学会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措施。
腹泻病案例
情境1:如果你是该患儿的责任护士,你会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评估?
情境2:如果你对患儿评估所得资料如下:见实训教程。请你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判断患儿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方面存在那些紊乱情况?
查体:体温38.6℃,浅昏迷。颈稍抵抗,心肺听诊(一)。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正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减弱,Brudzinski征可疑阳性,双侧Kerning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阴性。
第二日意识恢复后查体:四肢肌力下降,以下肢为著,右上肢4级,左上肢4级,右下肢4级,左下肢4级,肌张力尚正常,左手握持力较右手弱;四肢皮肤感觉对称;四肢关节无红肿、疼痛、活动障碍。
1.熟悉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掌握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任务1.假如你是责任护士,请你对该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记录结果?
任务2.请你根据护理评估的结果提出患儿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
任务3.请为患儿制定一份完整的护理计划。
任务4.经过治疗,医生予以出院。请你对患儿家长进行出院指导。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6.57×109/L,N 55.9%,L 47.2%。肝功能、肾功能、CRP、抗“O”、心肌酶谱、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均正常。脑脊液压力22 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示无色、透明、蛋白质(+),细胞总数40×106/L,有核细胞总数20×106/L;葡萄糖2.9 mmol/L,总蛋白0.46 g/L,氯126 mmol/L,;脑脊液LDH 22 U/L。
1.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
2.能列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或医护合作解决的问题
3.能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4.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及家长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
患儿,女、13个月。发现皮肤进行性苍白1月余,查体:T:36.4℃P:112次/分R:27次/分;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呼吸平稳,面色及双眼结膜苍白。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心率13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可,病理征阴性。
(一)学习目标
1.能对急性肾炎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
2.能列出急性肾炎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或医护合作解决的问题
3.能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4.能对急性肾炎患儿及家长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
情景1:你会从哪些方面对刚入院的患儿进行评估?
情景2:请你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饮食和休息的指导。
情景3:你认为患儿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你将怎么处理?
三、掌握腹泻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地点】儿科病区
【时数】1.5学时
【教具】常用液体,听诊器,体温计,病例。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典型腹泻病病例。
病史询问:病史必须包括发病时间,大便性状、次数,腹泻是否伴有口干、尿量减少,或是否伴其他系统症状如发热、咳嗽等。
体格检查:体征应注意神志是否清楚,眼眶有无凹陷,哭时有无眼泪,有无口腔津液,皮肤弹性是否好,肢体温度有无变凉,有无紫绀等。肛周皮肤是否发红、发炎、破损。
每组同学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提出初步诊断和下一步要进行什么检查和治疗。
小结:由示教老师对病史和体征进行小结,并提出护理诊断。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腹泻病的
(一)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应注意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是否增加或降低。
2.血电解质、重症时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的变化。
3.病原学检查:包括大便病毒分离、大便细菌培养。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3×109/L,N 14.5%L80.6%RBC 3.17×1012/L HB65g/L PLT 31×109/L,MCV 70.4 fl,MCH23.7pg,MCHC0.24 ,Ret1.03%,肝功能、生化、血沉正常。铁蛋白14.6μg /L(),血清铁2.4μmol/L(),总铁结合力78μmol/L(),叶酸5.57μg /L,维生素B12151ng/L。骨髓细胞检验示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胞质少,染色偏蓝,粒系、巨核系细胞形态无异常。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细胞内铁幼粒细胞数8%。
(二)主要症状体征,重症腹泻的临床表现(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等)及主要治疗。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腹泻病的护理计划。
四、如何识别不同病原体腹泻病的临床特点。
三、你有哪些需要老师指导的问题?
实验9循环、泌尿、造血、神经综合实训
一、预习内容:先心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综合实训(见实训教程)
(一)学习目标:
查体:身高87 cm,体重10 kg,经皮血氧饱和度93%。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肺听诊(一)。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搏动无弥散,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触及细震颤,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102次/min,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问可闻及广泛4/6级全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吸气时更响。腹软,肝肋下2 cm,质偏韧,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未见杵状指趾。
情境3:请你针对臀红的预防与治疗给家属做一次健康宣教。
情境4:根据患儿目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请你为患儿制定第一天的补液方案。
情境5:经过第一天的补液,患儿脱水明显好转,已无呕吐,但仍有腹泻,有轻度脱水表现,医生拟用ORS液纠正脱水,请你指导患儿家属正确配制和使用ORS液。
请写出患儿入院后的主要护理诊断。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例
任务1.假如你是接诊护士,请你对该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叙述评估结果?
任务2.请你根据护理评估的结果提出患儿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
任务3.患儿咳嗽时明显可听见痰音,但无法将痰液咳出,请问有哪些措施可帮助患儿排痰?并进行演示。
任务4.1、患儿目前病情出现了什么变化?列出依据。
2、针对患儿病情的变化,假如您是当班护士,您会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肺炎的护理计划。
四、如何识别肺炎的并发症。
二、消化系统预习内容:
个案资料患儿,女,5kg,人工喂养,三日来,每日大便15~16次,呈水样便;已12h未排尿。
护理体检体温38.5℃,意识模糊,四肢发凉,眼窝、囟门凹陷明显,眼睑闭合困难,口唇粘膜及其干燥,皮肤弹性极差。实验室检查血K+ 3.0mmol/L。BP:55/40mmHg,血清钠125mmol/L
开始时间部位出现诱因哭肺部感染吃奶有无活动耐量减低一般情况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诊治情况母孕期情况个人史过去史喂养史尤其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生活环境史预防接种史体格检查全面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在于心脏体检望
实验7呼吸、消化系统综合实验
一、预习内容:腹泻病、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例综合实训
(一)学习目标:
1.能对腹泻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
尿、粪常规正常。脑电图示儿童异常脑电图,慢波活动增多,以枕区明显。
任务1.假如你是责任护士,请你对该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记录结果?
任务2.请你根据护理评估的结果提出患儿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
任务3.请为患儿制定一份完整的护理计划。
任务4.经过治疗,医生予以出院。请你对患儿家长进行出院指导。
(一)学习目标
【目的要求】
一、了解先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防措施。
二、熟悉先心病的临床表现、处理。
三、掌握先心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地点】儿科病区
【时数】1.5学时
【教具】输氧设备,听诊器,体温计,病例。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典型先心病病例。
年龄,性别,发病时间
主要临床表现:
紫绀:开始时间,部位,出现诱因(哭,肺部感染,吃奶)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⑴患儿的临床诊断?⑵制订一份护理计划。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肺炎的病原、病理生理及预防措施。
二、熟悉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处理。
三、掌握肺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地点】儿科病区
【时数】1.5学时
【教具】输氧设备,听诊器,体温计,病例。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典型急性支气管肺炎病例。
(一)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应注意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是否增加或降低。
2.重症时血气分析的变化。
3.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查等。对重症肺炎或有脓毒血症表现者,应作血培养或局部分泌物培养。
(二)主要症状体征,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等)及主要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