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月考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河底石块看起来变浅B.世博会中国馆的灯光C.廊桥在水面出现“倒影”D.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3.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周末小华沿水平路面骑自行车去玄武湖公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车以大小不变的速度转弯,车处于非平衡状态B.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D.停止蹬车车将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论坛暨博览会上,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是运动的B.餐盘中食品受到平衡力作用C.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过程中机械能增大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5.现有L1“6V 3W”和L2“6V 9W”两只小灯泡,若将两灯串联接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的额定电流相同C.灯L1可能被烧毁D.灯L2可能被烧毁6.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变小了B.白糖热化抽丝制成棉花糖后,质量变大了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铁块的质量大D.物理课本从武汉快递到潜江,质量是一样的7.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聊城市街头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下列与自行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车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C.在路面上匀速直线骑行时,车受平衡力作用D.停止蹬车后车仍继续前行,是由于车具有惯性8.下列四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 .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9.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太阳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 .手机通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发电的D .LED 灯中的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10.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甲、乙两'块凸透镜(2f f 甲乙),在探究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共40.0 分〕1.如下图的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枝头结霜B. 山间起雾C. 雪人变小D. 海面结冰2. 小美同学对冰和石蜡分别加热,并通过试验过程中记录的试验数据绘制成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液共存状态B.甲图象中的DE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C.乙图象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D.甲图中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3.在标准大气压下,把一块零下15℃的冰放在一杯5℃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水中仍留有一块冰,此时能说明杯中( )A.水的温度和冰的温度都是0℃B.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C.冰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水的温度是0℃D.不知水和冰的质量,无法确定冰和水的温度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的低B.夏天翻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缘由不一样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5. 如下图,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将两试管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直到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6.依据如图所供给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8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的B.−39℃的固态水银吸热,温度肯定不变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D.铅的凝固点时温度为−328℃7. 在标准大气压下,如下图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和“碘升华”的试验.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 ℃和113.5 ℃.比照两试验有以下推断:(1)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取热量;(2)冰和碘都经受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两个推断( )A. 只有(1)正确B. 只有(2)正确C. (1)和(2)都正确D. (1)和(2)都错误8.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消灭露珠属于熔化现象B.晒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D.冬天的早晨,树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9.关于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C. D.A. 水结冰— —凝固,吸热 C. 露的产生— —汽化,吸热B. 雾的生成— —液化,放热 D. 霜的形成— —升华,放热10. 关于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B. 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外表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C. 早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分散成的小水滴D.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四周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1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A.体温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A.在−190℃时氮是液态B.将液氮和液氧放在−200℃的环境中,慢慢提高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8.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用久了的固体清新剂会变少——液化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升华C.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凝华D.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汽化9.人们常用75%的酒精给物体消毒,需要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并让酒精作用3min的时间。
为了让酒精蒸发得更缓慢,达到规定时长,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通风处B.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向阳处C.擦拭酒精后用吹风机向物品吹热风D.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阴凉处10.小明同学在家中学习炒菜时,发现透明的锅盖里边,有水不断地从锅盖顶部往下流,锅盖里边的水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液化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5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C.该物质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BC段的特点是无需吸热但温度不变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雪花形成是凝华现象二、填空题14.海波物质的熔点为48℃,意思是说,只有把海波加热到时,海波才能熔化。
当18.中秋节小明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20.北方的冬天,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温度降低时,可以利用水在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A. 蒸发B. 凝固C. 升华D. 液化2.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会经历升华过程?A. 冰块在室温下融化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C.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D. 水沸腾后变成蒸汽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液化C. 凝华D. 蒸发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霜的形成B. 雾的形成C. 雪的融化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当水蒸气遇冷时,会_________成小水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6. 冰变成水的过程是_________,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下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并给出每种过程的名称。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封闭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容器内的温度从20°C升高到100°C时,水的体积变化了多少百分比?(水的比热容为4.18J/g·°C,水的密度为1 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B. 凝固2. 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3. C. 凝华4. 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凝结,液化6. 熔化,凝固三、简答题7.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包括:- 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 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 蒸发:液态物质变为气态- 冷凝:气态物质变为液态- 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 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四、计算题8. 首先计算水吸收的热量:Q = mcΔT,其中m是水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由于水的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热量来估算体积变化。
假设水的质量为m,体积变化为ΔV,那么ΔV = (Q/m) / ρ,其中ρ是水的密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体积变化的百分比。
请注意,上述计算题的答案需要具体的数值来完成计算,这里仅提供了计算方法。
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1.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汽化2. 水蒸气遇冷后变成小水滴,这个过程是: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凝固3. 冰变成水的过程属于: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熔化4.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霜的形成B. 雾的形成C. 雨的形成D. 雪的融化5.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汽化二、填空题6. 当水的温度达到________℃时,水开始沸腾。
7.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8.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9.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10.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相变,并给出三种常见的相变过程。
12. 描述冰和水的相变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冰在水面上会慢慢融化。
四、计算题13.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如果将水加热到110℃,水的状态将会如何变化?14. 假设在标准大气压下,一块冰从-5℃开始加热,直到它完全融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冰的比热容为2.1 J/g·℃,水的比热容为4.18 J/g·℃,冰的熔化热为334 J/g)五、实验题15.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并记录沸腾前后水的温度变化。
16.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升华过程,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难度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物态变化》月考测试题

《物态变化》月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霜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2.很多加油站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填物态变化);舞台上的烟雾技术,是利用干冰(填物态变化)热,获得低温时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4.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下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5.“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6.单位换算:(1)12m= km 3.2×106um= m12m= nm 15L= ______cm3(2)0.1kg=_ _____t=__ ___mg0.3g= mg= μg7.给下列测量结果补上合适的单位.(1)一枝新铅笔长度为0.175 ;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为2.4 ;(3)圆珠笔芯的直径为3.0 ;(4)一壶食用油的体积5.0 。
(5)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 (6)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____(7)一张纪念邮票的质量约为50____8..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读数为344m3,本月5日自来水表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水m3 (读到m3即可),.若水价为3.6元/m3,则小红家这个月应交水费元.二.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32分)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3.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空气遇冷的液化现象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7.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为什么态的过程?A. 液态B. 气态C. 等离子态D. 等温态答案:B. 气态2. 在以下物质中,哪种物质不会发生升华现象?A.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B. 硝酸铵C. 碘D. 水答案:D. 水3. 熔化是物质由什么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A. 气态B. 等离子态D. 等温态答案:C. 固态4. 下列哪种物质的融点最低?A. 铁B. 铝C. 锌D. 水银答案:D. 水银5. 沸腾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什么态的过程?A. 气态B. 等离子态C. 固态D. 等温态答案:A. 气态二、判断题1.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B. 错误答案:A. 正确2.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近,分子运动较快。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3. 溶解是一种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4. 子午观测仪是利用物质的升华现象进行测量的仪器。
A. 正确B. 错误答案:A. 正确5. 水的密度在升华时会发生变化。
A. 正确答案:B. 错误三、简答题1. 请解释固态物质的定形和定积特性。
答案:固态物质的定形特性指的是固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中排列有序,具有固定的形状。
固态物质的定积特性指的是固态物质的体积基本不受外界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2. 请解释液态物质的流动性和可压缩性。
答案:液态物质的流动性指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可以相互滑动,具有流动性。
液态物质的可压缩性指的是液态物质在受到外界压力作用下,体积会产生变化。
3. 请解释气态物质的容易扩散和压缩性。
答案:气态物质的容易扩散指的是气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可以在空间中自由运动和传播。
气态物质的压缩性指的是气态物质的体积可以通过增加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化。
四、综合题某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A发生了以下变化:-10°C:物质A呈固态,形状不变;0°C:物质A开始融化,逐渐转变为液态;100°C:物质A迅速沸腾,转变为气态。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质经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于物态变化的测试题及答案,帮助你巩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 燃烧B. 溶解C. 融化D. 酸碱反应答案:C. 融化2. 在以下温度范围内,哪个是水的冰态?A. -15°CB. 20°CC. 100°CD. 200°C答案:A. -15°C3.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由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A. 汽化B. 蒸发C. 沸腾D. 凝固答案:D. 凝固4. 当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发生了什么物质变化?A. 融化B. 凝固C. 沸腾D. 降温答案:C. 沸腾5. 鉛笔芯较软,而冰较硬,这是因为:A. 冰的分子间力较强B. 鉛笔芯的分子间力较弱C. 冰分子的排列较紧密D. 鉛笔芯分子的排列较疏松答案:C. 冰分子的排列较紧密二、填空题1. 将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液化2. 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既能蒸发又能凝结时,称为物质的________。
答案:沸点3. 将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固4. 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既能融化又能冻结时,称为物质的________。
答案:熔点5. 气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华三、简答题1. 解释一下物态变化的原理以及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
答案: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物质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力。
温度改变会影响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引起物态变化,如融化、沸腾、凝固等。
压力改变会影响物质分子或原子的间距,当压力足够大时,固态物质可以通过物态变化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2. 请举例说明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我们使用冰箱来冷冻食物,这是利用物质的凝固原理将水变为冰来保鲜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认真的你,请将答案填在各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每空1分,共40分)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标是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在通常情况下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
2.健康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为36.8 ℃,读作_ ____
3. 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和。
使用温度计时,(1)其玻璃泡应浸入被测物体(如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或者。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之后才能读数。
(3)读数时,应让温度计被测物体中。
(4)读数时,眼的视线应与平齐。
4. 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晶体温度要达到,二是晶体要不断地。
5.蒸发是在下都可发生的汽化现象;
6.沸腾是在液体和。
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在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气压越高,沸点。
7.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8.汽化的方式有_____和_____,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 和_____.
9.自然现象中看到的露是一种_____现象,它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间气温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
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2)
_______
11.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_____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12.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__,使水温下降。
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_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13.将碘的小颗粒放到烧杯里,上边盖一个玻璃皿,在杯底部加热时会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同时玻璃皿底部有紫黑色碘颗粒生成,这两个现象反映了碘发生_____和_____.
14.同一种晶体在同样的条件下,其凝固点和熔点_____,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
15.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_____来降低气温的,人们在盛暑天气大汗淋漓,是靠_____保持体温不变的.
二.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6.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北京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7.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较()
A.0 ℃的冰比0 ℃的水冷
B.0 ℃的水比0 ℃的冰冷
C.0 ℃的冰与0 ℃的水冷热程度相同
D.无法比较
18.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冰水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水温度都不变
19.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
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25 ℃,最低气温-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20.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
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C.固体都有一定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1.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水是管中的水分子的扩散所致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D.是水蒸发形成的
22.下列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露是水凝固形成的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冰升华形成的
D.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3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24.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25.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26.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7℃。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7℃,38℃B.36℃,37℃C.37℃,37℃D.38℃,37℃
27.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
腾,直到煮熟。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28.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B.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吸收更多的热
D.水蒸发时把地面上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29.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A.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B.用电风扇猛烈的吹使其降温
C.用干冰的升华吸热来获得干燥和低温的室内环境
D.用喷雾的方法加快蒸发吸热来降温
三、细心的你,请完成下列实验题(每空1分,共30分)
如图,两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分别应该是:和。
(a)的分度值为
(6)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
(7)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变小了_____;33、如图是-8℃的冰受热后冰块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由此可知:
(1)开始加热的最初5min是______态;
(2)5~15min,冰开始是______态,然后是____________
态;最后是_______态
(3)到20min时,冰全部变成______℃的水;
(4)-8℃的冰升温到0℃的冰需要______min;
(5)0℃的冰熔化成O℃的水需要______min;
(6)冰的熔点是______℃.
(7)做冰熔化实验时,一般采用的加热方法是
34.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
腾。
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B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