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世界的守望——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

合集下载

福克纳与莫言家族小说人物之比较

福克纳与莫言家族小说人物之比较
福克纳小说中的黑人与莫言笔下的农民作为
社会的弱势群体, 他们既有悲苦受难者的善良、朴 实、忠厚;也有社会顺民的卑微、软弱、糊涂;还有恶 劣生存环境受害者的愚昧、野蛮、狠毒。两位作家一 方面对黑人们和农民的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另 一方面又忠实地描写出他们身上的种种恶劣品性, 体现了创作者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 福克纳与莫言共同的行伍经历使他们得以以自己
·22·
着英雄后代总的退化,但也都没有放弃重塑英雄的 希望。
他们描写的乡土社会是处于巨变的时期:福克 纳笔下的人物经历了南北战争的洗礼,面临着传统 政治、经济、文化的解体和重建;莫言塑造的人物则 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运动,面临着历史 变换不停的洗牌重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遭遇 不平常的环境,他们需要有办法的人才,那便是英 雄。 于是,福克纳与莫言笔下的乡土英雄就由此产 生了。 虽然都是乡土社会的血性英雄,但两位作家 对英雄的理解各有不同。福克纳非常钟情于种植园 主家族的大家长们;而莫言笔下的英雄,来自乡土 社会的各个阶层:贫农、中农、地主、草寇。这当然和 他们自己的生活背景不无关系。前者是种植园主的 后代,以祖先的功绩为荣;后者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的儿子, 历经人情冷暖后重新发现了农村的价值。 福克纳笔下的英雄形象多数像他常常引以为豪的
关键词 福克纳 莫言 家族小说 人物 亲情
美国作家福克纳和中国作家莫言都是以描写
“邮票般大小的故乡”里的人与事而著称的作家。福 克纳是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莫言是以“高 密东北乡”为背景,他们创作的故乡神话都是“以传 说、记忆乃至幻想的方式返回历史,在一个有限的 空间构筑无限的时间领域, 构筑象征性的精神家 园。 ”①故乡在两位作家的创作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故乡不仅为两位作家提供写作素材,也为他们提供 了坚强的情感支持。 他们的悲与喜、爱与恨都深深 扎根于故乡的土壤之中,故乡既是他们出生、成长 的现实环境,更是他们的精神摇篮。想到故乡,他们 就有了诉说的欲望、创作的冲动;回到故乡,他们就 获得了熟悉的感觉、创作的自信;写到故乡,他们的 艺术感受力就格外灵敏,对于对象的把握也就更加 深刻和准确。

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族历史小说

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族历史小说
.老纂 ; 尝寸 平
作为女流之辈, 也是有胆有识, 敢做敢为。 被 土匪拦截不是花容失色, 惊惶失措, 而是用眼 神挑起轿夫余占鳌的斗志, 杀了劫匪。 痛恨跟 麻风病人单扁郎的婚姻就毫不犹豫地跟余占 鳌野合, 并默许他杀了单家父子为自己的 幸 福生活扫除障碍。 在官府调查杀人事件时, 能 与县官巧妙周旋, 使自己和余占 鳌脱了干系。 她敢爱敢恨, 决不因为是余占鳌的女人就成 [摘要】 莫言与 福克纳通过对笔下若干家 族历史图 描摹和营构, 景的 探寻家 族家对人生命力渐趋姜缩现象的焦灼关注。 志。 她的一生, 虽然并不轰轰烈烈, 却也无怨 无悔。 父亲豆官“ 虽然比不上爷爷大名赫赫, 【 关键词】莫言 福克 家 纳 族历史 说 比 小 较 但也算的上东北乡的传奇人物。【 ” 4]他在民 夫连被连长、 指导员捆在树上预备枪毙, 却利 用连长打乌鸦不着却打死了驴引起的骚乱 夺了连长和指导员的枪, 自己成了民夫连的 率领民夫连完成了任务, 表现得有勇 “ 家族作为文化载体 , 它是随时代而发 父亲出生时很有些气象, 长成后却是个善良 指挥官, 不愧为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 他在淮海 展的, 亲历了人类经验中一切兴衰变迁, 是认 敦厚的 农民。[3」丰乳肥臀冲 , ” 《 司马家的 祖 有谋, 渡江战役和朝鲜战场上都建立了功勋, 识人类进程的珍贵标本。 因此, 家族小说历来 父司马大牙单枪匹马开创了高密东北乡定居 战场、 仅凭一枪一叉在荒野里生存下来并且繁 被粟裕司令员称为“ 天生的战士”而到了孙 。 是中外文学表现复杂的历史和人文世界极 点。 子这一辈, 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知识 灵活而丰富的叙事。【 家族小说的这种特 衍了一个盛大的富甲一方的 ” ] 1 外在的生活形式上只 质, 以及莫言和福克纳各自所处的以家族为 家族。 他的儿子司马库多了一份文明人 分子什么作为也没有, 而内在的意 中 心的社会使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对抒写家 的智慧, 同时少了一点粗豪和勇悍, 在与新政 能循规蹈矩地过着平庸的日子, 阉割” 满脑子机械僵死 了“ 族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创作了许多 权的抗衡中失败, 自己身死还累及无辜的一 志里则彻底地被“ 的现代理性思维”有着“ , 被肮脏的都市生活 而他的孙子司马粮则只剩下精 关涉大家族历史沿革和演变的家族小说, 如 双幼女陨命。 莫言有以余占鳌家族为对象白 械红高粱》以 明和狡诈, , 有的是流氓的邪气和暴发户的不 臭水浸泡得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恶臭的 肉体”, “ 显得像个饿了三年的白 虱子一样干 食草家族为对象以 食草家族》以上官家族 可一世, , 却没有英雄的豪气, 祖先的血性荡然 , 红高粱” 的隐喻世界之内来追寻祖 上官家族也一样, 祖辈上官吕氏精明强 瘪”回到“ 和司马家族盛衰史为对象的 丰乳肥臀》 《 福 无存。 被酱油腌透” 的灵魂。 下一代的上官福禄畏缩无能, 而孙子辈的 先的荣光以求安慰那“ 克纳则有以康普生家族为描写对象白 械喧嚣 干, 在福克纳的笔下, 祖辈那一代建立了 诺 与骚动》以萨特潘家族为对象粼 押沙龙, , 押 上官金童则成了一个心理上永远长不大的 成为声势显赫的贵族, 有的还左右 沙龙!) , ) 以麦卡斯林家族为对象的 去吧, 《 摩 人, 一辈子离不开女人的乳头, 生命力退化到 大的庄园, 地方政治。 而几代之后, 则不仅庄园败坏, 家 一种婴儿状态。 西》以萨托利斯家族为对象白 , 械萨托利斯) o ) 甚至人丁稀少或者竟至绝 最突出体现这种生命力在后代身上递 族影响越来越小, 在这些家族历史小说中, 他们追溯两代、 三代 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走向的剔 喧哗与骚 人甚至四代人的生命形式的变化, 描写家族 次衰减的剔 红高粱) 在这里, o ) 爷爷余占鳌少 嗣。 押沙龙! 乳在 喧嚣与骚动》 《 历史不可逆转的衰败、 沦落, 关注人的生命力 年野性十足, 刺杀了与母亲私通的和尚, 然后 动特吠押沙龙, 中康普森家曾是当地的望族, 家宅占地一平 萎缩问题。 四处闯荡, 练就一副铁板身材。 在抬新娘子去 祖辈里出过州长、 将军, 拥有大片土 婆家的路上率先出手斗杀了劫匪, 后来又杀 方英里, 一、 书写家族从辉煌到衰致的图景 老康普森的蛮横、 强悍、 智慧 了单家父子, 自己成了单家烧酒作坊的主人, 地和众多黑奴。 儿子康普森二世只 在这些家族的历史变化中, 祖先们通常 继而杀了悍匪花脖子, 成了远近闻名的土匪 到了后代身上都没有了。 当律师没有什么业务, 儿子上学 是有魄力、 有雄心、 意志坚强、 能够独自开创 首领。 部下被官府消灭, 而他自己 却能死里逃 能坐享其成, 回到家乡 重整旗鼓。 他单枪匹马闯进铁板 还要靠卖祖产支付学费, 夫妻感情不合, 最后 一片天地, 成为白 手起家的雄杰, 然而由祖辈 生, 到了孙子辈更是败落凋零 , 三个儿 虽然输在后者手下, 但那 郁郁而终。 到父辈再到孙子辈, 那种开创精神和昂扬的 会的营盘挑战黑眼, 一个自私狭隘, 一事无成, 生命力渐次衰退, 甚至荡然无存。 在莫言的 股英雄豪气却令人肃然起敬, 也使本来已经 子一个天生痴傻, 自杀了事, 一个女儿堕落成了 笔下祖辈那一代, 敢爱敢恨, 能生能死, 敢杀 跟了黑眼的戴凤莲重新回到他的怀抱。 他率 一个神经出错, 在孙子这一辈, 男子汉的力量和气魄荡 人放火, 敢扯旗造反, 男的瓢厚勇猛、 血气方 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虽全军覆没, 却打了一个 妓女。 例如昆丁痛恨艾密司勾引了他妹妹, 刚, 风流俊俏, 女的 勇悍不让须眉城 秋水冲 , 大胜仗, 让国人感到扬眉吐气。 后来被日 本人 然无存, 但在找到艾密司决斗时完全 我爷爷野性十足, “ 爷爷年轻时, 杀死三个人, 抓到北海道做劳工, 又想法逃入深山, 在野外 发誓要杀了他, 竟然在艾姆斯的羞辱下像一个女 放起一把火, 拐着一个姑娘, 从河北保定府逃 顽强生存一二十年, 最终安然返回故土。 一生 不是对手, 押沙龙!》 中的萨 大起大落, 高韬的生命力和传奇的 孩那样昏了过去关押沙龙, 到这里, 高密东北乡 成了 最早的开拓者, 【 敢做敢为, ”2 ] 立下宏愿要成为一个大 奶奶 特潘幼时受到刺激。 而他们的儿子身上却没有了这种豪气,我 人生使他成为一个史诗英雄般的人物。 “

福克纳与莫言的乡土情结

福克纳与莫言的乡土情结

浅论福克纳与莫言的乡土情结摘要:福克纳和莫言都以摹写故乡而闻名,他们分别在“约克纳帕塔法县”和“高密东北乡”这两个有限的空间领域里构筑起无限的时间领域,在富有象征性的精神家园里阐释着无尽的乡土情结,本文试图从产生动因、感情基调、表现方式以及意义升华四个方面对二者的乡土情结进行比较和阐释。

关键词:福克纳莫言乡土情结福克纳和莫言,一个是20世纪美国的文坛泰斗,一个是中国当代充满创作活力的出色作家;一个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地构建“约克纳帕塔法县”,一个沉醉于神秘多姿的“高密东北乡”而无法自拔。

他们都是以传说、记忆乃至幻想的方式返回历史,在有限的空间领域里构筑起无限的精神家园,二者相同的复杂的乡土情结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将从产生动因、感情基调、表现方式以及意义升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和阐释。

一、产生动因任何一个人都是他所处时代及所在地区的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产物,福克纳和莫言的乡土情结的产生与“约克纳帕塔法县”和“高密东北乡”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社会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继承和背离—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即第二部分的发扬传统部分)《南方情结》莫言的乡土情结的产生与福克纳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1984年的12月里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莫言从同学那里借到了一本福克纳的《喧哗和骚动》,这本他至今都还没有读完的小说改变了莫言的一生,“我立即明白了我应该高举起‘高密东北乡’这面大旗,把那里的土地、河流、树木、庄稼、花鸟虫鱼、痴男浪女、地痞流氓、刁民泼妇、英雄好汉……统统写进我的小说,创建一个文学的共和国”。

二、感情基调生于故乡的福克纳与莫言在精神上与故土永远是血肉相连的,然而或者因为故乡的贫穷落后,或者因为故乡的抱守残缺,他们为乡土情结的感情基调打上了爱恨交加的烙印。

福克纳对于故乡的爱恨交织的感情成为贯穿他所有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特别是那些关于名门望族的腐朽没落的小说的一条主线,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使小说充满了痛苦与不安。

莫言《母亲》原文及赏析

莫言《母亲》原文及赏析

莫言《母亲》原文及赏析莫言《母亲》原文及赏析莫言的散文《母亲》通过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和整理的的莫言《母亲》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母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

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故乡世界的守望_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

故乡世界的守望_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

p 文学大视野p收稿日期:2006-08-03作者简介:温伟(1962)),男,汉族,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文学硕士,副教授,武汉大学访问学者,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故乡世界的守望)))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温 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教处,湖北省丹江口442700)摘 要: 莫言与福克纳都致力于描写/邮票般大小的故乡0,他们均以传说、记忆乃至幻想的方式返回历史,在有限的空间构筑象征性的精神家园。

现实的故乡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而作品中心造的故乡则被打造成展现作家创造能力的艺术平台。

关键词: 莫言;福克纳;家园小说;比较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87(2006)005-0038-003莫言和福克纳都是以描写/邮票般大小的故乡0里的人与事著称的乡土作家。

福克纳以/约克纳帕塔法0县,莫言以/高密东北乡0为背景创作的故乡神话都是/以传说、记忆乃至幻想的方式返回历史,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构筑无限的时间领域,构筑象征性的精神家园。

0[1]故乡在两位作家的创作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研究莫言和福克纳,不能不研究他们与各自故乡的关系。

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实的故乡)))艺术创作的源泉故乡是作家一生的财富,它对于创作的影响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对于莫言来说,故乡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原材料0。

高密为莫言创作提供的素材既有历史或者现实的人物和事件,也有民间传说故事。

经过莫言的改造,人物成了小说的艺术形象,事件则成为小说的情节和细节。

例如,清末/高密西乡民间英雄孙文,率众起事,手持大刀长矛,反抗朝廷,迫使胶济铁路改道,曾使不可一世的德国人闻风丧胆0[2]的抗德事件构成了5檀香刑6的主要故事情节。

抗战期间的1938年,曹克明与族兄曹正直/率其活跃在高密西北乡的地方游击队,联合高密东北乡的冷关荣部0发动孙家口伏击战,/共歼敌39名,其中有在平型关大战中逃生的敌板垣师团中将指挥官中冈弥高,,烧毁敌军车四辆,缴获一辆。

莫言与乡土小说

莫言与乡土小说
他小学辍学, 却获得了诺贝尔 文学奖。
莫言 诺奖评委会:莫言 令人联想福克纳 和马尔克斯的融 合

福克纳 大量运用意识流、 多角度叙述和陈 述中时间推移等 富有创新性的文 学手法。
马尔克斯 拉丁美洲魔幻 现实主义文学 的代表人物
那匹狼偷拍了我家那头肥猪的 照片。我知道它会拿到桥头的照 相馆去冲印,就提前去了那里, 躲在门后等待着。我家的狗也跟 着我,蹲在我的身旁。上午十点 来钟,狼来了。它变成了一个白 脸的中年男子,穿着一套洗得发 了白的蓝色咔叽布中山服,衣袖 上还沾着一些粉笔末子,像是一 个中学里的数学老师。......

论莫言与福克纳的死亡主题小说

论莫言与福克纳的死亡主题小说
-$$. /((0 1 (/23
件并不是无常命运对人的捉弄,在人物的偶然性死 亡里,蕴含着一种必然性。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马 洪就不会入伍,就不会上前线,也就不会受伤导致 最后的不治而亡。如果不是被酒国腐败的体制所阻 碍、诱惑,丁钩儿就不会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圈套而 堕落,也就不会踏上逃亡之路而落得掉进粪坑无助 地淹死。如果不是农村生活的极度贫穷,食物匮 乏,大锁就不会为了猎取野鸭而反复捣弄那条老 枪,也就不会发生走火的事故。这些人物的死都是 所处社会以不同方式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后果,他 们的死亡揭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弊病。 莫言和福克纳在描写人物的非正常死亡时很少 去探索人物的死亡感受或者死亡体验,如美国女诗 人艾米莉・狄金森在诗歌中所做的那样;无意通过 写死亡表现生与死的关系或者倡导新的死亡观,如 中国当代作家毕淑敏在很多小说中所写的那样;也 无意对死亡作本体的探讨和形而上的思考,如西 方哲学家和文学家海德格尔、蒙克、加缪、卡夫 卡、奥尼尔们那样。他们写死亡大多聚焦在造成人 物死亡的外部因素上,他们笔下没有纯粹偶然无意 义的死亡,任何死亡都是一定的人为的、社会的因 素在起作用,因此人物的死亡就像一面多棱镜,折 射出形形色色的人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通过笔 下人物的死亡,他们展示人的真实处境,揭露人生 的罪恶,呼唤失落了的人性,进而批判了不合理的 社会现象。
迫或者权势者的欺凌,以及亲人的冷酷无情等多重 因素造成的,是为社会所逼迫,他们的死亡罪责在 于社会。通过人物的自杀,作者对当下社会提出了 严重的批评。福克纳笔下人物的自杀跟物质生活无 关,跟政府或者社会势力无关,而是自杀者们自己 的事情。通过人物的主动寻求死亡,福克纳揭示了 人的内心冲突如何影响人的生活,有助于我们对人 性的认识。福克纳常说文学就是要探索、描写人的 内心冲突,这个追求也在他小说的死亡描写上得到 了体现。

福克纳与莫言

福克纳与莫言

福克纳与莫言朱世达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在近十年来兴起的作家群中,莫言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小说家。

他之所以引起评论家的广泛注意,不仅在于他创作的小说的数量,而且还在于他所追求的十分独特的艺术道路。

他的小说的构思,其哲学上的含意,以及意象的运造使他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迥异而独立于世。

我认为,莫言的艺术成就,不仅得益于他的丰富的生活的经验,而且还得益于他善于借鉴与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

中国意境与外来思想启蒙的结合,使他创造出了一个个独异的艺术环境与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人们也许会感到诧异,将出生在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一个荒凉村庄四壁污秽的草屋土炕上的、以放牛割草为生、当过县棉油厂临时工的莫言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个中道衰微的庄园主后裔相提并论。

其实,艺术就是这样,人类的灵性是相通的,对周围世界的艺术理解与阐释,是会有许多共通之处的。

这种共通的灵性,正是人类进行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基础。

“艺术毫无疑问都是人的创造,而人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又毫无疑问都要或直接或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这些对中西文学都是一样的,是大家都有的共性的东西。

”〔1〕莫言说,他的小说“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2〕二在发表了《沙多里斯》(Satoris, 1929)之后,福克纳发现“我的邮票大小的故土是值得一写的,恐怕毕一生之精力也无法将它写完;通过将现实升华为想像,我将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最充分地发挥我仅有的那点才能。

我打开了别人的金矿,这样,我得以创造一个我自己的天地。

”〔3〕福克纳对邮票大小的故乡小镇杰弗生镇的执着与兴趣给莫言以极大的启迪。

他从福克纳的艺术实践中认识到,要“立足一点,深入核心,然后获得通向世界的证件,获得聆听宇宙音乐的耳朵。

”〔4〕如果说杰弗生镇是福克纳一系列小说的背景的话,如果说福克纳是当地情景的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莫言将他的艺术想像力执着地孕育在高密的红高粱地、玉米地、河堤、野草甸子和桥洞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