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语言的民间特色研究
论莫言小说的语言艺术

的确 ,语 言 具有 其 他 符 号 系 统不 可 替 代 的 审美
功能, “ 语 言之 美 或 者 阅 读 的 乐趣 ,阅 读过 程 中的 审美 快 感 , 是观 看 画 面 、聆 听 声 音 不 能替 代 的 ,我们对 很多经典 作品一遍 一遍地 阅读 ,就 在于语 言 自身的魅力 ,在于语 言阅读过 程中产 生 的快感 。 ” ( 1 1 6 )在莫 言 的笔尖 ,语 言 并非 只
关键 词 :生命 感 觉化 民间 地 理 基因 童年
作 者 简介 :董福 升 ,华 中科技 大学 武 昌分校 新 闻与法 学学院 汉语 言文学教 研 室研 究员。
当代 作 家 中 ,莫 言 无疑 是在 小 说 语 言表 现 方面 最具有鲜 明特 色和独 创性 的作家之 ~ 。莫 言 曾说 ,将来 小说存在下 来的唯 一理 由就是语言 。
场 景 时这 样 写 道 : “ 潮 湿 的 雾 气 从地 升腾 起
来 。月亮爬到 很高 的地方 ,个 头显小 了些 ,但 光 辉更 明亮 ,蓝 幽幽 的。远远近 近 的高 粱地里 ,雾 气 团团簇簇 ,有时浓有 时淡 ,煞是好看 。水边 的 草丛 中 ,秋虫 响亮地 呜叫着 ,有曜曜 的,有吱 吱
而 易见 的关系 , “ 我 早期 的小说里为什 么有那 么
动着 ,肺 叶像活 泼的斑鸠 在展翅 飞翔 。河面上 一 片 白, 白里掺着 黑和紫 。他 的眼睛生 涩刺痛 ,但 还 是 目下 不 转 睛 ,好 像 要 看 穿 水 面上 漂 着 的这 层 水银般 的亮色 。 ”作 者有意 识地赋情 感于 客观
以作 为表达观念 的符号 和再现 客体事物 的工具 , 其本 身也应该 具有丰体 性和 内容性 ,即语 言可 以 超越感 觉外化 的浅层 次 ,承载 着作家更 深一层 的 情感 表达 。小 说 《 透 明的红萝 卜 》 中就 有这么 一
莫言研究资料 (1)

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以《红高粱》《檀香刑》为例莫言的故乡在山东高密县,他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
自从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个概念后,他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小说,其中以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长篇小说《檀香刑》影响最大,思想和艺术成就也最高。
这两部小说,从对过去时态的回溯中,窥探、展现和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世界。
小说中的人物,亦正亦邪,亦官亦匪,亦高尚亦粗俗,爱憎分明,敢做敢为,充分表现出了民间人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陈思和形容莫言笔下的民间“藏污纳垢”。
在艺术上,莫言以诡谲多变的风格和冷漠、粗犷、精致而不乏华丽的描述给人以耳一新的陌生与惊奇之感,给人以悲剧的震撼之美。
民间表述的新境界民间是一个意蕴丰富而复杂的概念,在本文中,民间主要是指乡土民间。
20世纪中国作家的民间表述,大致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鲁迅20世纪初叶的批判、启蒙与反思,沈从文等京派文人的歌颂与回归,萧红等东北作家的感伤与关怀,赵树理在20世纪中叶对民间大众化的描述与展现,新时期作家对民间的审视、解读和批判性主题的重构,其中,莫言在开辟民间表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与探索。
莫言在与大江健三郎的一篇名为《寻找“红高粱”的故乡》的对话中声称:“我想我的‘高密东北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应该是一个文学的概念,而不是地理的概念。
”莫言的小说构筑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野性的乡土世界——高密东北乡,对民间进行审美表达和批判,借此探究生命本质和本原意义。
继鲁迅之后,沈从文无疑是民间表述的大家。
他笔下的充满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湘西世界”,包含有对人的生活形态中有别于现代文明的那种健全、和谐境界的诗意发展。
“湘西世界”是民间表述中的诗与画,带有“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与“五四”以来形成的表现压迫和不平,或者批判愚昧和落后,挖掘民族精神创伤的乡土文学传统是截然不同的。
它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与现实生活相对照,从对比中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
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研究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研究张昳雅 北京师范大学摘 要:莫言的小说经常运用独特的语言构建一个夸张的叙述,比如他的小说《红高粱》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定语“我奶奶”。
同时,莫言的小说也采用了多种叙述角度,比如他的小说《檀香刑》等都是从各个角度来进行的叙事,每章节的语言风格也不断变化。
笔者就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10-02引言莫言是新时期最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家,也是我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莫言的小说无论是在构思上还是在小说语言上都具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
有关作家经常这样来评价莫言,他们说一个作家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进行写作,是先天性的无法改变的。
大家虽然都是运用的同一种语言,但是却各有各的语言特征,因此作家的语言是属于作家个人的,只有他自己才能够感受得到,一个作家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莫言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他作品的语言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一、通感手法的运用通感手法的运用往往能够给我们作家带来广阔的抒情,莫言在其小说中通感的运用十分广泛,这可以说是他小说最大的特点。
通感通过比喻、夸张的手法,让每一种信息都以其速度、深度等不可限量,让人觉得每一个毛孔,都在接受着万物间的一切。
同时,这也使得种种最难以言传的感受得到了最为形象生动的表达。
比如,莫言小说《金发婴儿》中的几个例句听觉变嗅觉:“她的叫声十分响亮,具有臭豆腐一样的魅力。
”嗅觉变视觉:“槐花的香气像海水一样弥漫,一阵风吹来,把香气吹成了带状。
”视、听觉互变:“醒来听着太阳正嘎吱嘎吱的响着,如同老牛在爬着上坡一样。
”听、触、视觉互变:“他的嗓音又粘又滑,字字如吐汤圆,给人以水分饱满的感觉。
”二、小说语言形象可感莫言小说语言运用形象生动,能够使我们的读者读起来总是感觉自己好像就在莫言刻画的小说场景当中,十分生动,形象可感。
莫言小说的方言翻译探析

莫言小说的方言翻译探析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
莫言作品中广泛运用了中国各地方言,使其小说更具有地域特色和生动的民俗气息。
而对于方言的翻译问题,一直是广大读者和翻译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莫言小说中方言的翻译问题展开探讨,并分析其中的难点和挑战。
一、莫言小说中方言的运用莫言的小说中广泛涉及了中国各地的方言,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于陕西话的运用。
莫言的作品以《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为代表,这些小说中都融入了大量的陕西方言和土语,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情节更加生动。
莫言不仅仅局限于陕西方言,还涉及到了其他各地的方言。
比如《丰乳肥臀》中就包含了晋语、河南话等地方方言。
这种多样性的方言运用为小说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也为翻译带来了挑战。
二、莫言小说中方言翻译的难点莫言小说中的方言翻译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方言的地域性特征使得翻译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不同地区的方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而翻译则需要将这些特点和表达方式准确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就需要翻译者对于方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方言表达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也是方言翻译的难点之一。
方言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得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同时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因为对方言的生动性和真实性的表达需要翻译者具备丰富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
方言翻译还需要考虑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方言除了在词汇和语法上存在差异外,还存在着许多文化内涵和习惯用语,这些差异性也会增加翻译的难度。
翻译者需要深入研究原著中方言的使用情况,了解方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只有对原著中的方言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翻译者可以使用注释的方式来进行方言翻译。
在翻译方言时,可以在文中加入注释,对一些特殊的方言词汇或表达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翻译者还可以对方言进行转换和调整。
在翻译方言时,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接受程度,适当地对方言进行转换和调整,使之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和阅读习惯。
红高粱——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

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前言】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个性的小说家,写作风格大胆。
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日益引起研究界的重视。
本文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主题】8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伸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家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而且,他又立足于民间文化的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根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意义,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
在创作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创作,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一.多视角的叙述方法詹姆斯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种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作家叙述方式、叙述结构的不断调整,则是作家对叙述艺术不断探索的表现。
如果对莫言的创作做一个考察,就会发现其小说的叙述是多视角的。
莫言说过:“我不愿意四平八稳地讲一个故事,当然也不愿意搞一些过分前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我希望能够找到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
”“结构与叙述视角有关,人称的变化就是视角的变化,而崭新的人称叙事视角,实际上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叙述天地。
”这天地就是莫言所实践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既主客体相互交织,时间、空间打乱,叙述主体打乱,形成了莫言的特殊叙述方法。
莫言1986 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连续写了相关的几个中篇,并将其结集为《红高粱家族》。
成为莫言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对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学者认为其为“寻根派”,称莫言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骁将”[1]。
李洁非认为莫言是先锋派,“在莫言哪里,小说写作超越于…讲故事‟这个层面‟……”[2] 《红高粱家族》的叙事模式成为以后小说写作模式,其中叙事特色达到了写作的高峰,颠覆了以往传统小说写作的规范,他不仅汲取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叙述特色,还结合了中国传统野史的写作特点,从而使《红高粱家族》成为一个经典的文本,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对理解其他作品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莫言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及作用研究

莫言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及作用研究莫言是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宏伟瑰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方言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升华文章内容、凸显文章主题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莫言文学作品,就需要对莫言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及作用进行全面探究,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标签:莫言;文学作品;方言特点;作用前言莫言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很多,如《蛙》、《檀香刑》、《红高粱》等,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大多会采用方言来展现时代背景,或者对人物性格进行描述,以此达到丰富作品主题的作用。
方言可以说是莫言作品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分析方言特点及其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莫言文学作品有极大的帮助。
1.莫言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1.1创新文学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家中,莫言的文学作品最出名的就是创新文学语言,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使用通俗的语言或者被丑化的语言来增强作品本身的张力。
这一特色与西方现代化主义文学中的“以丑为美”的审美标准相互契合,而这也是莫言文学作品可以被翻译成40几种语言的关键原因,在作品《檀香刑》中,这一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
莫言的《檀香刑》是其当代汉语文学的“真正民族化小说”,该作品是以1990年德国在山东修建交际铁路、八国联军攻打背景及慈禧太后出逃为大背景,结合了农民的话语,以眉娘与亲爹、干爹、公爹三个男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线索,描述了清朝末年高密东北乡的反殖民抗争。
在小说中,叙述了骇人听闻的酷刑、缠绵悱恻的爱情,如眉娘诉说到“俺男子一热,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芦淌了油,俺来他一个混水里摸鱼、热锅里炒豆、油锅里加盐...”、“他们打死了一堆二鬼子,活捉了三个德国兵”。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莫言用语的优美,极大的提升了内容的冲击效果。
在该作品中,莫言经常会用到高密猫腔,其具有恼怒、凄厉、绝望的声腔特点,这也决定了《檀香刑》是以凄婉、悲凉为情感基础进行内容叙述。
1.2多使用谚语谚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研究【摘要】莫言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本文以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地道民间语言的运用,探讨了其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展开上的作用。
其次对莫言小说中的叙事技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安排。
进而探讨了莫言小说中“自然”的表现手法和符号象征的解读,以及语言艺术特色对整体风格的影响。
结论部分探讨了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对文学创作的启示,重申了完善莫言小说语言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深入研究,可以为文学评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艺术特色、地道民间语言、叙事技巧、自然表现、符号象征、整体风格、文学创作启示、研究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研究在莫言小说中,语言的运用是其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
莫言善于运用地道的民间语言,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生动逼真。
通过对话和描写,读者仿佛置身直观感受到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
莫言还善于利用叙事技巧,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时间线索,将故事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他对自然的表现手法也很独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
在莫言小说中,符号象征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透过作者的巧妙编织,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或物品,实际上承载着深刻的意义。
莫言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深刻影响着整体作品的风格,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感染力。
不仅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启示,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2. 正文2.1 莫言小说中的地道民间语言运用莫言小说的地道民间语言运用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
在莫言的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大量运用地道的民间语言,这些语言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人物的身份和地域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语言展现出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学号:**************院系:网络教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写作批次:2015年秋原创承诺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_ 范志丽日期: 2015年 12 月 12日摘要 (I)Abstract (Ⅱ)一、语言的修辞手法灵活多样…………………………………………………………………………………二、语言风格幽默诙谐…………………………………………………………………………………………三、语言色彩丰富,抒情自然…………………………………………………………………………………四、语言色彩丰富,抒情自然…………………………………………………………………………………五、狂欢化、变异化的语言结构………………………………………………………………………………六、乡土气息浓厚……………………………………………………………………………………………注释………………………………………………………………………………………………………………参考文献…………………………………………………………………………………………………………致谢词……………………………………………………………………………………………………………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十分的鲜明,体现在他作品中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诙谐幽默的语言,感官化、变异化的语言以及自然的抒情技巧,等等,在多种特色的融入,使得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别具一格,再加上其作品融入本土的口语、说理,为他的小说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如,他以《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丰乳肥臀》等作品崛起文坛形成一种手法奇谲多变、具有奇特艺术魅力的个性特征,并以口语化的、纷繁迷乱、宣泄恣肆的小说语言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以对话的方式对抗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一元真理性,书写了生机盎然的民间生命形式,批判了顽固僵化的话语观念,还原了被遮蔽的乡野民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_
英言 小 说语 言 的民 间特 色研究
。 芦云 鸱
摘 要 :莫言小说之所 以成就 高,除 了他 的叙事风格 、美学手段等 方面外 ,其独 特的语 言特 色也是 重要 的一方
面,尤其是 小说语言的民间特 色。莫言小说语 言的民间特 色主要体 现在 方言和谚语的使用,方言和谚语 的使用使 莫言的经历和苦难意识得 到了深刻的体现。
的奇幻漂流> 解析 ,名作欣 赏,2 O 1 1 # - ,第2 期。 [ 4 ] 杨汝福 ,曲春玲 : 语 法隐喻 视角下< 少年P i 3 年 ,第6 期。
[ 5 ][ 1 9 ] 李锐 ,赵 伟 : 《 从 马 斯 洛 需 求 层 级 理 论 角度 解 读 少 年 派 的
面 、热 闹 )… … ( 5 )生 理 、 人 体
( 2)罗汉大 爷逼他 起来 干活 ,他 乜斜 着 眼 说: “ 你 算老几 ?老子是真正 掌柜的 ,我 是女掌
柜肚 子里 的孩 子 的 爹 。” ( 红 高 梁》 ) “ 乜 斜 ”, 是 指 斜 眼 睛 看 ,这 个 词 语 使 用 将 余 占鳌 不
( 3 )衣 着 、 食 物
子 、 火烧 … …
与苦菜花 …… (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
“ 接骨 草 ” “ 老鸦 芋头 ” “ 婆 婆丁 ” “ 野 茄子 ” “ 苦
菜 花 ” , 这 些 词 语 地 域 性 很 强 , 而 且 只 存 在 于 方 言 中 ,无
就 不 会 那 么 出色 ,就 显 得 相 对 地 生 疏 , 通 过 方 言表 达 ,可
“ 疃 ”,意味无节制 的暴饮暴食 。用在此处 ,一个铁
以 上 是 根 据 不 同 的 角 度 来 对 莫 言 小 说 中 方 言 词 语 进 骨 铮 铮 的 东 北 汉 子 就 展 现 在 我 们 面 前 , 一 个 精 忠 报 国 、 杀 行 了分 类 , 并 且 只 粗 疏 地 收 集 到 了 六 类 。 所 以 ,在 收 集 过 人 越 货 , “ 最 好 汉 英 雄 最 王 八 蛋 、 最 能 喝 酒 最 能 爱 ”的 充
皮 色、指 肚 、身腰 、气嗓子 管 、毛 羽、耳 巴子、眼翅 服气的心理与高傲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毛、疤扭 、抬头纹……
( 6 )称 渭、人 品
( 3 )那天晚上 ,余 占鳌 多疃 了几碗 酒,不觉
醉 意 已上 七 分 ( 《 红 高梁 》 )
二赖子 、姿子 、半拉子劳 力、举子、大家伙……
( 1 )受惊的鹌鹑从 马蹄 下飞过,我还看到 ,
傍黑、老春 、穿堂风 ……
( 2 )动物、植物
黑 色泥土从马蹄 上的距毛 甩 了出去 ,我还 看到 ,
接骨草 被马蹄踏 断、婆婆 丁、老鸦芋 头、野茄子
鱼狗子 、雨信 乌、造桥 虫,地排子 车、话殊 子、八格
棋、地龙 、磨菇钉、伞扇 、旗牌、面刺猬 ……
[ 1 0 ] M a t t h i e s s e l 1 . C . M . I . M : I d e a S a n d n e w d i r e c t i O I l S [ A 】 . I n H a 1 l i d a y ,M . A . K . & J . W e b s t e r( e d s .). C o n t i n u u m C o m p a n i O i l t o S y s t e m i c F u n c t i o n a 1 L i n g u i S t i c s [ c 】 . L o n d o n : C o n t i n u u m ,
一
些 情 况 下 , 语 境 能够 在 力 度 上 给 出 足 够 的支 持 , 但 是 在 另 外 的 情 况 下 ,则 会 显得 软 弱 无 力 。 2 . 方 言 词语 审 美 效 果
、
莫 言小 说 的 方 言 特色
1 . 莫 言 小说 中方 言 词 语 的不 同类 别
( 1 )自然、时节
关 键 词 :莫 言 小说 民间特色 方言 谚语
对 莫 言 的 研 究 就 当 前 的 研 究 状 况 看 来 , 学 术 界 取 得 程 中 , 难 免 会 出 现 一 些 跨 类 的 词 语 ,而 对 于 这 些 词 语 的 出 的 成 果 可 喜 可贺 , 而 且 在 不 断 深 化 开 拓 ,但 研 究 偏 重 点在 现 , 一 般 情 况 下 , 我 们 是 按 照 不 同种 类 来 进 行 顺 序 排 列 , 于 对 其 文 学 特 征 、 作 品 主 题 方 向 的研 究 ,而 且 大 多 仅 仅 局 并 且 将 之 归 纳 到 相 应 的类 别 中 。 与 此 同 时 , 在 类 与 类 之 间 限 在 分 析 单 篇 作 品 ,缺 少 对 莫 言 作 品 的 语 言 特 征 分 析 与研 存 在 较 大 区 别 的 , 并 不 是 绝 对 的 。原 因在 于 , 方 言 词 语 出 究 ,宏 观 综 合 的把 握 远 远 不 够 为 此 , 本 文 基 于 目前 研 究 现 的频 率 较 大 , 并 且 在 行 文 中 出 现 的 情 况 也 有 所 不 同 , 并 的 基 础 上 ,从 宏 观 的 角 度 对 莫 言 小 说 语 言 的 民 间 特 色 进 行 不 是每 次 都 是 相 同 的 。这 都 是 根 据 语 境 情 况 而 定 的 ,在 一 深 入 的分 析 。
截疟 布 条 、水 红 紧 身衣 、 高丽裤 子 、裤 权 、尼龙 袜 法用普通话 表达 ,如 果用普通话表 达的话 ,那 么表 达效果
( 4 )描 述 、 形容 以达 到只 能意 会 的 效果 。
好 使 、差不 离、拐款 、打 眼罩 、瘟 头瘟脑 、闭 了威 、 贼 ( 很 )、埋汰 、腻 歪 、困觉、修理 ( 整 治 )、风 光 (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