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feir常用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的撰写技巧

行政公文的撰写技巧撰写行政公文是公务员工作中常见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规范、清晰的撰写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展现出公务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行政公文的撰写技巧:首先,行政公文应该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在撰写公文时,应按照公文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文种格式,如发文、收文、通知、批复等。
公文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签章等部分,每个部分的位置和格式都有规范要求,需要严格遵守。
其次,行政公文的内容要简洁明了。
在表达内容时,应当简洁明了,避免啰嗦冗长、重复和绕弯子。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要点,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和难懂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
此外,要注意行文逻辑和条理清晰。
在撰写公文时,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内容,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公文的内容和要求,避免出现内容错乱、逻辑不清的情况。
可以通过设置标题、分段、标点等方式来提高公文的条理性。
另外,要注意公文的语言规范。
在撰写行政公文时,应当遵守语言规范,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方言,避免使用拟声词、感叹词、口头禅等词语。
同时,应使用正式、客观、中性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歧视性、情绪化的词语。
此外,行政公文还需要注意的是审慎与权威。
在撰写公文时,应慎重考虑公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避免出现错误信息、不当言论等问题。
同时,要展现公务员的权威和责任感,在处理问题时要客观公正、理性冷静,避免主观情绪影响公文的撰写。
最后,需要留意格式的规范。
在撰写行政公文时,应当注意公文的格式规范,包括字号、字体、行距、页边距等方面的要求。
要保证公文整洁清晰,符合公文的格式标准,避免因格式问题影响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总的来说,撰写行政公文是公务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掌握好行政公文的撰写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展现出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希望以上介绍的撰写技巧对您在工作中撰写行政公文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请随时与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提高公文撰写水平。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中进行内外部沟通和决策沟通的重要载体,具有正式、严肃、规范的特点。
良好的行政公文写作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表达效果,还可以提升沟通的效率和优化行政决策的结果。
以下将介绍一些行政公文写作的技巧。
一、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定位:行政公文是有目的地进行沟通的文档,是为了向特定的读者传达或请求信息、反馈决策、征求意见等。
因此在写作行政公文之前,要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定位,这样才能决定文档的形式、内容和语言风格。
二、遵循行政公文的常规格式和结构:行政公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部分。
在写作行政公文时,要遵循这些常规,确保文档的整体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三、简练明了的语言风格:行政公文应该尽量避免冗长、啰嗦的语言表达。
要注意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风格,文字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减少修辞和废话,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四、正确使用行政公文的语法和标点符号:行政公文是正式场合的文档,对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尤为准确。
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减少歧义和误解。
五、逻辑清晰的结构和组织:行政公文的结构和组织要逻辑清晰,内容要有条理,避免前后矛盾、内容多样。
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段落等来增强行文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六、细节准确、严谨:行政公文应该准确、严谨地表达信息,尽量避免模糊、不确定的说法。
要细致入微,补充充分的细节,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
七、审慎使用格式和模板:行政公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和模板,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档都需要按照严格的格式和模板来写。
在使用格式和模板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审慎使用,避免机械地套用,兼顾内容和形式的协调。
八、文字质量的把控:行政公文的文字质量是评估其写作效果的重要标准。
要注重文字的准确性、简练性和规范性,注意遣词造句的精准性和流畅性,避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
九、审视与修订:行政公文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进行审视和修订。
行政公文撰写技巧分享

行政公文撰写技巧分享在工作中,行政公文是我们经常需要撰写的重要文书之一。
正确撰写行政公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展现专业能力和形象。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行政公文撰写的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行政公文的开头要简洁明了,应该包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文件字号等基本信息。
接着,要在首部清楚地表明该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让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要点。
在行文过程中,需要遵循逻辑顺序,条理清晰,措辞准确,不出现含糊不清或具有歧义的表述。
其次,行政公文中的正文部分内容要简练明了,要力求表达精炼,不啰唆冗长。
在阐述问题时,要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证明,避免空泛的描述。
同时,应该遵循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不得出现错别字、漏字、语病等错误,保持公文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另外,在撰写行政公文时,应注意尊重上级文件和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制定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同时,要注意审慎处理敏感信息,在信息披露上要符合机密性和保密性要求。
避免在公文中出现不当言论或触及敏感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行政公文的结尾部分需要明确表达结束语,如“请核阅”、“请批示”等,表示对上级领导的尊重和期待。
同时,要注明文件的抄送范围,以保证信息传达的完整和准确。
最后,要签署发文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方便需要协商或沟通的人员能及时联系到发文人。
总的来说,行政公文的撰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规范,要注意内容的精炼明了,格式的规范统一。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希望以上分享的技巧能够对大家在行政公文撰写中有所帮助,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行政公文的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的写作技巧一、行政公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行政公文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规范,用来传达决策、命令、通知、任务、要求、意见等事项的正式文件。
行政公文作为行政机关对外沟通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1. 内容准确、清晰行政公文是为了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意图,因此,行政公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明晰。
要以客观、冷静、逻辑严谨的方式表达,确保表述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 结构规范、层次分明行政公文的结构要求规范,包括标题、主旨、正文、附件等,要求各个部分之间有明确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行政公文应采用段落开篇、提纲挈领、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写作方式,确保文档逻辑清晰,信息层次明确。
3. 语言简练、规范行政公文的语言要求简练明了,避免使用高深复杂的词汇和句式,要追求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容。
同时,行政公文需要符合语法规范,不得使用含糊不清、歧义的词语和句式。
4. 好整理、易阅读行政公文是用于传达行政机关的决策和指令的文件,因此,其格式和表达方式应该方便整理和阅读。
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适当使用标题、标点符号和分段等手段,使得公文整洁、易读。
5. 严谨、正式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对外交流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必须严谨、正式。
要遵循行政公文的规范格式和用词要求,注意措辞准确,尽量避免使用个人观点或情感色彩的表达。
二、行政公文的写作技巧1. 理清思路、明确目的在起草行政公文之前,应该先理清思路,明确公文的目的和主旨。
要知道自己写这份公文的目的是什么,传达给对方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从而高效地准备和写作公文。
2. 突出重点、切忌冗长行政公文的内容应该突出重点,避免废话和冗长。
要用简练的语言将重要信息直接表达出来,不要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长句子,以保证读者能够快速地获取到公文的核心内容。
3. 梳理结构、层次清晰在写作行政公文时,要对文档的结构进行梳理,确保层次清晰。
可以先打草稿,将文档的各个部分列出或分段,然后再逐步完善和调整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介绍行政公文是公共行政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书形式。
它们用于传达政府、政府机构和机关团体之间的信息,以及向公众发布政策、规定和通知等内容。
行政公文的写作需要特定的技巧和格式要求,本文将介绍几种行政公文写作的技巧,帮助你提高行政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1. 清晰明了的语言写作行政公文时,语言应该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确保文档的可读性和易懂性。
使用简洁的词汇和短句,清晰地传达你的意思,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档的内容。
2. 结构合理的文档体系行政公文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体系,确保信息的有序传递。
一个良好的行政公文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2.1 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档的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文档的核心内容。
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提高文档的阅读率。
2.2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是对整个文档内容的一个简洁概述,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档的主题、目的和主要内容。
内容摘要应该包括文档的背景、目的、重点和关键信息。
2.3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向读者介绍文档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为什么要写这篇行政公文,为读者提供一个上下文的框架。
2.4 主体主体部分是行政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正文和附注。
正文部分要清晰地描述政策、规定或相关事宜,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
附注部分可以包括对正文的解释、引用的法律法规、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
2.5 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文档的总结和提出具体的建议或行动计划。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突出行政公文的主题和目的。
2.6 结束语结束语是对读者的温馨提示、致谢等。
在结束语中,可以提供联系方式,方便读者与你进行进一步沟通和交流。
3. 使用合适的格式和排版行政公文的格式和排版非常重要,它们反映了你的专业素养和对业务的处理能力。
以下是几点格式和排版的建议:•使用标准的字体和字号,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合理使用标题、副标题和编号,使文档的结构清晰明了。
•使用合适的缩进和段落间距,使文档易于阅读。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行政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机构发文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文书。
行政公文具有正式性、公开性、约束力和官方性等特点,其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行政公文写作的技巧。
1.明确写作目的和内容行政公文往往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内容,如通知、决定、公告等。
在写作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内容。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写作目的,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写作方式和语言风格。
2.掌握规范格式行政公文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如题目、标识、主旨、正文、签名、日期等。
在写作时要遵循规范的格式要求,注意各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和字体、字号等要求。
3.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行政公文需要表达的内容一般较为正式和严肃,要求用语准确、规范。
在写作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语句结构,避免使用模糊、含糊或歧义的表达方式。
4.注意语言简练、精炼行政公文的语言要求简练、精炼,不能出现冗长、啰嗦的表达。
在写作时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不必要的内容,力求简洁明了。
5.遵循逻辑性和条理性原则行政公文的内容要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在写作时要遵循前后呼应、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逻辑原则,使文章的结构严密,段落间有联系。
6.注意内容的客观中立性行政公文要求内容客观中立,不得夹带个人偏见和主观情感。
在写作时要坚持事实性和公正性,避免使用主观表达和过度夸张的修饰词语,提高文书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7.重视文书的美观和格式的统一性行政公文的外观要整洁美观,排版要规范统一。
在写作时要注意字体的搭配、字号的统一、标题的层次、章节的编号等,力求使文书呈现出整齐、清晰的形式。
8.注意规范的附带材料和附件的使用行政公文中常常需要添加一些附带材料或附件,如表格、调查报告等。
在使用附带材料和附件时要遵循相应的格式要求,确保其与正文的统一性。
9.严格控制文书的长度和篇幅行政公文要做到言简意赅,内容扼要,不用过多冗长的叙述。
要注意适当控制文书的长度和篇幅,不要使用过多的废话和重复的内容。
政府公文写作的个技巧与策略

政府公文写作的个技巧与策略政府公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书形式,通常用于传达政府的决策、政策、规定以及各类通知与公告。
一篇优质的政府公文应当具备准确、清晰、规范、简练的特点,能够清晰传达政府的意图,同时保持专业性和权威性。
为了帮助初学者有效地撰写政府公文,以下将介绍一些技巧与策略。
一、明确目标与信息层级在开始撰写政府公文之前,明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政府公文通常需要传达某项政策、决策或规定,因此需要明确要表达的具体内容。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将信息按照层级进行组织,保证信息的有序传达。
一般来说,政府公文的层级可以分为标题、副标题、正文、附件等。
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公文的逻辑关系和重点信息。
二、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政府公文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杜绝冗长和晦涩的表达。
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长句,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扰。
政府公文应当追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并且注重使用熟悉的词汇和常见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本的含义。
三、准确而规范的用词政府公文须要求准确无误的表述,因此使用规范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遵循与公文主题相关的正式称谓,例如,“政策”、“决定”、“通知”等。
在描述具体事项时,使用简明扼要的措辞,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
并且,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例证,以增强公文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四、注重结构与格式为了确保政府公文的整洁美观,注重结构与格式是必要的。
保持文本的段落分明,使用标题、副标题等分隔不同部分,以增加可读性。
同时,合理运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分号、逗号等,使文本更易于阅读。
此外,采用合适的字体与字号,保持一致的格式要求,如文本对齐、行间距等,使文档看起来更专业、规范。
五、考虑读者的需求政府公文的读者往往是广大群众、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
因此,在撰写公文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尽可能简化信息,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要传达的内容。
提供明确的行动指示和联系方式,方便读者查阅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政府公文写作的技巧与策略旨在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读者的理解。
行政公文写作小技巧

行政公文写作小技巧行政公文小技巧(一)峰峰职教中心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
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
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
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
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
二是结尾用语。
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函告)等。
三是过渡用语。
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
四是经办用语。
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
五是称谓用语。
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
等等。
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
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一、标题1.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2.灵活式A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二是事由+文种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B一部分:只有文种――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
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公文写作知识汇总目录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公文概念 (2)公文分类 (2)常用的公文种类 (3)公文结构 (4)公文格式 (6)公文写作与处理 (8)1、写作基础知识 (8)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8)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9)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0)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11)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11)7、公文的稿本 (11)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2)9、行文规则 (12)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12)11、各种文种的撰写 (13)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3)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3)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4)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15)公文写作技术规范 (16)第一专题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16)第二专题行文规则 (16)第三专题文稿书写规范 (16)第四专题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16)第五专题公文的语言特点 (17)第六专题公文词语的选择 (17)第七专题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 (18)第八专题公文修辞 (18)第九专题公文专用词语 (18)第十专题公文语言表达的简化 (18)第十一专题公文中避免歧义的一般方法 (18)常用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20)一、报告 (20)二、请示 (20)三、意见 (23)四、批复 (24)五、决定 (25)六、议案 (27)七、通报 (29)八、通告 (30)九、通知 (31)十、会议纪要 (33)十一、函 (35)十二、简报 (36)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概念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传达政策法令、请示和答复问题、汇报情况、联系工作、制定计划以及记载政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出自法定的机关单位,具有处理公务的合法效用。
公文分类(1)公文的分类方法各种机关有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并依法形成了各自使用的公文种类。
高级领导部门与基层单位,行政机关与业务机关,地方政府机关与军事、外交、经济、科技部门,它们所使用的公文除了共同种类之外,还各有不同的侧重种类,各式各样,差异很大,这就带来公文分类学的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法。
1)从文体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
2)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3)从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机密文件、内部文件、公布文件三种。
4)从文件的性质、作用分,可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内文件三种。
5)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2)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修订后的《办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把公文种类调整为十二类十三种,删去“指令”、“决议”、“布告”三个文种,将“议案”作为一个新文种列入主要公文种类。
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8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中,正式文件的种类里还列有公报、条例、规定三个文种。
这样,现在常用的公文种类总共有十六种。
1)命令(令);公文写作基础知识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6)通告;7)通知;8)通报;9)报告;10)请示;11)批复;12)函;13)会议纪要;14)公报;15)条例;16)规定。
还有一些文种虽不在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规定之内,实际上应用也很广泛,同样可能具有公文的性质,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公文的性质。
如某些章程、办法、计划、协议书、电报、记录、简报、调查研究、首长讲话稿等。
常用的公文种类一、决议。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
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
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
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七、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
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
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
十三、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
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公文结构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项。
(1)文头部分1)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重。
2)发文号。
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如“国发[199×]×号”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
3)秘密等级。
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字样。
4)紧急程度。
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急”、“紧急”、“特急”、“限时送达”字样。
5)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
(2)行文部分1)标题。
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字号下方,字体比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
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
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
标注主送机关,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之前不能标出“主送”字样。
3)正文。
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
字体不能太小,字距行距要清晰。
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清楚,标点正确。
4)附件。
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3)文尾部分1)印章。
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2)成文时间。
是公文生效的日期。
成文日期应标注在公文“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
3)附注。
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格式项目。
标注在公文生效标识域以下,主题词检索标识域以上。
4)主题词。
是用以确切表达公文主旨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主题词必须准确、有惯次性,不能与标题混为一谈。
它的位置在文件尾部横线之上,即抄送机关之上,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要空一格,不能用标点符号。
5)抄报抄送机关。
抄报抄送机关是受文的机关单位。
标注在文件尾部的横线之下,分列两段,抄报机关在上,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
6)印发机关。
指发文机关的办理部门。
应在抄报抄送栏之下设印发机关栏,要标明公文印发机关或部门的全称及印发时间。
这里的印发时间与成文时间不一样,应晚于成文时间。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格式第一条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第二条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
一、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的同行右端。
四、紧急文件分“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右上角。
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标于眉首右上角。
第三条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落款、附注等。
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
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公告”“通告”“条例”“规定”“决议”“决定”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
“决议”“决定”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
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1.”“(1)”。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条、款、项标明层次。
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附件一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
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
加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等项。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第四条主题词。
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第五条抄送栏。
在主题词横线之下。
抄送单位可使用规范化的简称。
第六条印发机关及日期栏。
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第七条文件份数。
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居右。
第八条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公文用纸为A4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
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