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合题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能燃烧D.熔点低答案:C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A、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无色气体是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熔点低是物质的熔点,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C。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的体积D.取用固体答案:A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正确的做法,A对,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B错,不符合题意;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液面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错,不符合题意;D、取用块状固体时用镊子夹取,先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缓慢的竖起来,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B.合成抗病毒药物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答案:B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B、合成抗病毒药物,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B。

4、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

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O2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属于氧化物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A. 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

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已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A.74B.53C.54D.72答案: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碘原子的质子数为127-74=53,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53,故选B。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答案:BA、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镁用的时间少,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随着稀硫酸的加入,pH逐渐较小,至稀硫酸过量,pH小于7,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即若56g铁单质加入溶液中生成64g铜单质,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不符合题意;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开始温度等达不到反应温度,不放出氧气,当反应停止时不再放出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答案:DA、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点燃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内壁有水雾产生,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 b管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符合题意。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乙醇C. 尿素D. 二氧化碳2. 化学反应中,熵变(ΔS)表示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B. 产物的总能量C. 反应过程中混乱度的变化D. 反应过程中焓的变化3.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通常依据:A. 颜色变化B. pH值C. 反应时间D. 反应物的量4. 下列元素中,属于过渡金属的是:A. 氧B. 钠C. 铁D. 氦5. 根据八隅体规则,一个共价键可以提供给中心原子的电子对数是:A. 1B. 2C. 3D. 46. 在有机化学中,下列哪种反应不是亲电加成反应:A. 卤化B. 磺化C. 氢化D. 水解7. 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A. 甲烷B. 乙醇C. 乙烷D. 乙炔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的公式,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ΔG的因素:A. 温度B. 压力C.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D. 熵变(ΔS)9. 在水溶液中,下列离子中最难形成沉淀的是:A. Ca^{2+}B. Ag^{+}C. Mg^{2+}D. Fe^{3+}10. 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是:A. k与T成正比B. k与T成反比C. k与T的指数成正比D. k与T的对数成正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2. 请解释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13. 描述一下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25,反应为:2A(g) ⇌ B(g) + C(g)。

如果开始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1 M、0.05 M、0.05 M,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15.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为50 kJ/mol,温度从298 K上升到328 K,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变化了多少倍?四、实验题(每题20分,共20分)16.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质量作用定律,并说明实验原理及预期结果。

高考化学复习:原理综合题

高考化学复习:原理综合题

高考化学复习:原理综合题1.用3BaCO 和焦炭为原料,经反应I 、Ⅱ得到2BaC ,再制备乙炔是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的绿色环保新路线。

反应I :3BaCO (s)+C(s)BaO(s)+2CO(g) 反应Ⅱ:2BaO(s)+3C(s)BaC (s)+CO(g)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2BaC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np CO K =p 、nCO 5p K=10Pa ⎛⎫ ⎪⎝⎭(n 是CO 的化学计量系数)。

反应Ⅰ、Ⅱ的1gK 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见图1。

①反应32BaCO (s)+4C(s)BaC (s)+3CO(g) 在1585K 的p K =3Pa 。

②保持1320K 不变,假定恒容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 ,达到平衡时CO p =Pa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重新建立平衡后CO p =Pa 。

(3)恒压容器中,焦炭与3Ba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Ar 为载气。

1400K 和1823K 下,2BaC 产率随时间的关系曲线依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图2(不考虑接触面积的影响)。

①初始温度为900K,缓慢加热至1400K时,实验表明3BaCO已全部消耗,此时反应体系中含Ba物种为。

②1823K下,反应速率的变化特点为,其原因是。

【答案】(1)BaC2+2H2O→Ba(OH)2+HC≡CH↑(2)1016105105(3)BaO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保持不变,逆反应的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容器中只有反应Ⅱ:BaO(s)+3C(s) BaC2(s)+CO(g),反应条件恒温1823K、恒压,反应物BaO和C都是固体,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则该化学反应的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保持不变;t2之前,生成物CO的浓度逐渐增大,故逆反应的速率逐渐增大,t2之后,CO的浓度保持不变,逆反应的速率保持不变【详解】(1)Ba、Ca元素同主族,所以BaC2与水的反应和CaC2与水的反应相似,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2+2H2O→Ba(OH)2+HC≡CH↑;(2)①反应I+反应Ⅱ得BaCO3(s)+4C(s) BaC2(s)+3CO(g),所以其平衡常数K=K I×KⅡ=35ap10pCO⎛⎫⎪⎝⎭,由图1可知,1585K时K I=102.5,KⅡ=10-1.5,即35ap10pCO⎛⎫⎪⎝⎭=102.5×10-1.5=10,所以p3CO=10×(105Pa)3=1016Pa3,则K p=p3CO=1016Pa3;②由图1可知,1320K时反应I的K I=100=1,即K I=25p10PaCO⎛⎫⎪⎝⎭=1,所以p2CO=(105Pa)2,即p CO=105Pa;③若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重新建立平衡后p CO应不变,即p CO=105Pa;(3)①由图2可知,1400K时,BaC2的产率为0,即没有BaC2,又实验表明BaBO3已全部消耗,所以此时反应体系中含Ba物种为BaO;②1400K时碳酸钡已全部消耗,此时反应体系的含钡物种只有氧化钡,即只有反应Ⅱ:BaO(s)+3C(s) BaC 2(s)+CO(g),反应条件恒温1823K 、恒压,反应物BaO 和C 都是固体,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则该化学反应的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变;2t 之前,生成物CO 的浓度逐渐增大,故逆反应的速率逐渐增大,2t 之后,CO 的浓度保持不变,逆反应的速率保持不变。

有机化学综合复习题及解答

有机化学综合复习题及解答

有机化学综合复习题及解答1.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OH OH+(1).H SO (CH 43)23CCH 2OH(2).(CH 3)2CC(CH 3)H 2(3).H 2SO 4(4).OHNaBr,H 2SO 4OH(5).OHHBr(6).OHPCC CH 2Cl 2CH 3CH 3(7).PBr HOH 3(8).O ()C MgBr C acetone12H 52H 5CH 3(2)H 3O +CH 3OCHCH CH 2OH(9).(10).CH H 5IO 6CH 33OHCH 3(11).H SO 4(A1)O 3H CH 23B(2)Zn,H 2OOH解答:O(1).(CH 3)2CCHCH 3(2).CH 3CC(CH 3)3(3).Br(4).CH 3(CH 2)3CH 2Br(5).(6).CH 3(CH 2)5CHOCH 3CH 3(7).HBr (8).OH +antiomer C 2H 5C 2H 5CH 3OHH 3C CH 3OO(9).(10).CH 3C(CH 2)4CCH(11).ACH 33CH 3CHCH CH 2CH 3CH 3BO CH 3O 2.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乙二醇及其甲醚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b.p.CH 2OH CH 2OH197CCH 2OCH 3CH 2OH125CCH 2OCH 3CH 2OCH 384C(2)下列醇的氧化(A)比(B)快?(A)OHMnO 2O(B)MnO 2OHO(3)在化合物(A )和(B )的椅式构象中,化合物(A )中的-OH 在e 键上,而化合物(B )中的-OH 却处在a 键上,为什么?(A)OH(B)OOOH解答:2.(1)醇分子中的羟基是高度极化的,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这样的羟基越多,形成的氢键越多,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甲醚的形成导致形成氢键的能力减弱,从而沸点降低。

(2)从产物看,反应(A )得到的是共轭体系的脂芳酮,而(B )没有这样的共轭体系。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化学反应原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三⽀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组同学在进⾏(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速率加快。

②⼄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泡的快慢,定性⽐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所⽰,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分液漏⽃控制阴离⼦相同,排除阴离⼦的⼲扰收集40mL⽓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另⼀个⽅⾯从反应产⽣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3)⽐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不同,尽量让阴离⼦相同,减少阴离⼦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体,所需时间的长短⼊⼿。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真题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真题

(名师选题)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真题单选题1、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

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答案:D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2Al——2个铝元素B.Cl-——氯离子C.Mg2+——镁元素显+2价D.NaNO2——硝酸钠答案:B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Al可表示2个铝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l-可表示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Mg2+可表示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NaNO2是亚硝酸钠的化学式,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A.加氧化铜B.加稀硫酸C.加热试管D.熄灭酒精灯答案:CA、氧化铜是粉末状固体,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起来。

A正确规范。

B、稀硫酸是液态药品,取用稀硫酸时,瓶塞倒放,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

B正确规范。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烷烃的是: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 丁烯2.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量必须相等B. 反应物的量可以不等C. 反应物的量相等时,生成物的量也相等D. 反应物的量不等时,生成物的量不相等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氢B. 氦C. 镧D. 锕4.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浓度B. 催化剂C.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D.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A. 碳酸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氯化钠6.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氮气D. 水7. 在有机化学中,下列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取代反应B. 消去反应C. 加成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8.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化铜B. 铜C. 氢氧化铜D. 铜离子9. 在溶液中,下列离子中能够形成配合物的是:A. 钠离子B. 氯离子C. 铜离子D. 氢离子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转化为任何形式C.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D.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____。

2. 根据化学键的极性,__________键属于非极性键。

3. 在酸碱反应中,__________是反应的实质。

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_是还原剂。

5. 有机化学中,__________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6.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__________是不可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题:
1.现有一定量含有Na
2O杂质的Na
2
O
2
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
2
O
2
试样
的纯度。

(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
3
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
2O
2
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

2.在反应2KMnO
4+16HCl(浓)==2KCl+2MnCl
2
+5Cl
2
+8H
2
O中:
(1)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

(2)上述反应体现了HCl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若生成0. 2mol Cl
2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加入KSCN出现血红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E:______N:______.
(2)B与E混和得到H并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3)按要求写方程式:
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W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将某质量的镁铝合金溶解在500mL盐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 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碱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_________
(2)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15.6g过氧化钠和5.4g铝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 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
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

(1)反应过程中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
(2)最终得到的沉淀为_________
(3)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________
【解析1】关键是抓住题目要测定Na
2O
2
试样的纯度,那就得求出Na
2
O
2

量。

做法是让Na
2O
2
与CO
2
反应产生O
2
,通过测定O
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
反应就能求出Na
2O
2
的量。

但整个实验是要制备纯净的CO
2
,所以在与Na
2
O
2
反应
之前,必须要除杂。

制取CO
2用盐酸和CaCO
3
固体反应,不用硫酸,因为硫酸与
CaCO
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
4
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
3
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
续进行。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HCl,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
2。

装置D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Na
2
O+CO
2
===Na
2
CO
3。

反应结束后测
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即0.01 mol,故过氧化钠的质量是0.01
mol×2×78 g·mol-1=1.56 g,则Na
2O
2
试样的纯度为1.56 g÷2.0 g×100%=
78%。

【答案】(1)6 mol·L-1盐酸硫酸与CaCO
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
4
微溶于
水,会覆盖在CaCO
3
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2)除去气体中的HCl 干燥气体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
2
(3)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Na
2
O+CO
2
===Na
2
CO
3
(4)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