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放疗结束 1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低热、咳嗽、气短、乏力, T检查及 3个放疗科医师会诊,诊断为放射性肺炎。 经胸部 C 1 2 ㊀临床治疗 给予常规吸氧、化痰、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 改善血运等对症治疗用药,同时配合患侧肺深部热疗。1周 后多继发感染,如痰培养阳性,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1 3 ㊀热疗治疗 R L- 0 0 2型内生场高频热疗机 ( 两组不同频率和 采用 N 相位的高频源,4个极板加热,输出功率达 20 0 0W) ,相互 交叉作用于人体,极板与人体皮肤之间加用水袋间隔。每周 3次热疗,间隔 4 8h ,有效加温时间 4 0 6 0m i n 。以直肠测 温为参考,温度控制在 3 9 4 0ħ ( 低于肿瘤治疗温度) 。 1 4 ㊀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C T评价热疗 5次、1 0次、1 5次时肺内情况。急性放射 性肺炎分级评价标准采用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 4 5 0代谢的药物在体内 用,可以延缓一些经肝脏细胞色素酶 P 的清除过程,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减 量,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应慎用此药。与之不同的是,第 3 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能够抑制肝细胞色素酶 P 4 5 0的活 性,也不影响其他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其与同一类 型的质子泵抑制剂相比,价格略有优势,故成为了很多患者 4 ] 。本研 的首选药品,使得此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究结果显示,两组腹痛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 临床疗效相当,但是泮托拉唑的优势在于它不影响肝细胞色 素酶的活性,也不影响其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尤其适 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高龄患者。 [ 参考文献]
[ 1 ] 李霞 武警总医院 2 0 0 2- 2 0 0 5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利用分 析 [ J ]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 0 0 7 ,1 6( 6 ) :4 5 1- 4 5 2 [ 2 ] 郑世荣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6 0例疗效观察 [ J ] 九 江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 0 0 9 ,2 4( 2 ) :4 2- 4 4 [ 3 ] 赵宏然,赵海,岳秀婕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 疡的对比研究 [ J ] 中国医药导报,2 0 1 0 ,7 ( 6 ) :7 2- 7 3 [ 4 ] 吴任鸿,吴光龙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 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 J ] 微创医学,2 0 1 4 ,9 ( 4 ) :4 3 8- 4 4 0
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放射性肺炎57例临床观察

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放射性肺炎57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11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4%,对照组为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微波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放射性肺炎有显著的疗效,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微波深部热疗;放射性肺炎;中药放疗是治疗肺癌的方法之一,但治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损伤正常的组织、器官,放射性肺炎是其中之一,约占17%左右,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气急、低或偶有高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治疗方法少且治疗效果较差,近几年来本院采用微波聚焦深部热疗配合中药协定方治疗了57例放射性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11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0.8岁。
所有患者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放射部位、肺受照体积、照射速度、累积量及KS积分疾病中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从治疗开始,共观察6个月。
入组放射性肺炎的要求:必须是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患者,从放疗开始计时6个月内发病,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肺炎,但是,若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肺纤维化或合并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不能入组。
1. 2 分组与分型入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7例,其中有12例实变型,7例片状渗出型,15例浓密纤维化型,25例含气不全型;对照组55例,其中有5例渗出型,12型实变型,24例含气不全型,14例浓密纤维化型[1]。
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疗效观察

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疗效观察陈佳权【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7(015)004【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igh temperatur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ulmonary tumors. Method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ulmonary tumors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team.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linical efficacy, recurrence rate, survival rat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re were 7 cases of CR and 27 cases of PR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56%;there were 4 cases of CR and 21 cases of PR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5.56%;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reach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leucopenia, thrombocytopenia, digestive tract symp-toms, 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1.11%, 44.44%, 46.67%and 35.56%,respectively;the incidence of leucopenia, thrombocytopenia, digestive tract symptoms, 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0.00%, 51.11%, 53.33%and 42.2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um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44%vs 17.78%) (P<0.05). In the survival follow up at one year, the survival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5.56%vs 82.22%) (P<0.05). The rate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or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88.89%vs 64.44%) (P<0.05). Conclusion High temperature radiofrequen-c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mors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探讨高温射频消融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于肺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部恶性肿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CR为7例,PR为27例,总有效率为75.56%,对照组CR为4例,PR为21例,总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是31.11%、44.44%、46.67%、35.56%,对照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是40.00%、51.11%、53.33%、42.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在1年生存率的随访中,观察组生存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QOL改善稳定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结论高温射频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肺部肿瘤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7页(P416-421,459)【作者】陈佳权【作者单位】恩施州中心医院肿瘤1科,湖北恩施 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J], 卢强;王伟峰;刘同刚;韩勇;黄立军2.高温射频消融结合化疗在治疗肺部肿瘤中的效果评价 [J], 赵得堡3.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J], 吕艺华;赵子龙;刘利国;张美云;郭永红4.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J], 吕艺华;赵子龙;刘利国;张美云;郭永红;5.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疗效观察 [J], 王晓康;袁锦权;卢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部热疗配合化疗治疗胸腔恶性积液128例疗效及机制探究

深部热疗配合化疗治疗胸腔恶性积液128例疗效及机制探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部热疗配合化疗治疗128例胸腔恶性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断为胸腔恶性积液的患者128例,并从中随机选取64例为实验组,其余64例为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深部热疗配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胸腔恶性积液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深部热疗配合化疗;胸腔恶性积液;疗效及机制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deep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128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eep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128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ethods:128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2018 in February,and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study group,and the other 6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n = 64).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eep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lo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was explored.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remis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deep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s improved,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deep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cura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胸腔恶性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1],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断为胸腔恶性积液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分别给予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断为胸腔恶性积液的患者128例,并从中随机选取64例为实验组,其余64例为对照组。
深部热疗在肿瘤放疗中的疗效分析

深部热疗在肿瘤放疗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深部热疗应用于肿瘤放疗中的疗效。
方法8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深部热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深部热疗应用于肿瘤放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病情,值得推广。
关键词深部热疗;肿瘤放疗;疗效肿瘤疾病具有高死亡率,目前对此类疾病主要可采用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而热疗是一种无创、无痛苦,并且不需要介入治疗[1]。
热疗主要可通过对局部加温的方式改变肿瘤细胞的环境,使其内部温度上升至41.5~43℃,从而使正常细胞自我修复的情况下,肿瘤细胞发生坏死。
此外,此方法还可有效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使温度升高部位神经兴奋性显著降低,起到缓解疼痛效果,并且有助于组织修复。
而此方法在与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本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给予深部热疗联合放射治疗,对比单纯放射疗法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9.3±5.2)岁;其中3例食道癌、12例肺癌、7例肠癌、3例宫颈癌、6例胃癌、10例胰腺癌、2例乳腺癌;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0.5±4.8)岁;其中4例食道癌、13例肺癌、5例肠癌、4例宫颈癌、5例胃癌、9例胰腺癌、3例乳腺癌。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给予放射疗法,使用螺旋CT扫描后行二野、三野或四野常规分割照射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每次剂量为2 Gy,总剂量为DT 10 Gy 每周。
中药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全高频热疗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86例放射性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为主的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扶正解毒方与高频热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71.4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
结论:中药联合高频热疗是一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方法,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高频热疗;扶正解毒方;放射性肺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03-01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是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正常肺组织受到射线照射损伤而出现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1]。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但疗效并不理想。
我们对44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采用自拟“扶正解毒方”联合高频热疗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患者,用Varian L2100-C型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例均有细胞学和(或)病理学确诊。
放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符合《肿瘤放射治疗学》的诊断标准[2]。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8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6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8~69岁,平均54岁。
对照组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7例,乳腺癌9例,食管癌6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6~65岁,平均53岁。
两组患者病种、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

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目的分析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80例肿瘤内科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化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深部组织肿瘤热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的差异。
结果采用?字2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CER、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深部组织肿瘤热疗法有助于控制病情,同时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深部组织肿瘤;热疗;肿瘤内科;应用效果热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疗法后的第五种肿瘤治疗方法,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
热疗通过对肿瘤局部加温或升高体温而改变肿瘤细胞生长环境,当肿瘤内部温度达到41.5~43℃时,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而发挥治疗作用,为肿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1]。
本研究分析了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80例肿瘤内科患者为对象,均有客观可测量的病灶,自愿接受化疗。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8.72±11.35)岁;体重48kg~77kg,平均体重(62.16±10.25)kg;其中肺癌13例、胃癌7例、大肠癌6例、宫颈癌5例、乳腺癌9例。
实验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43岁~76岁,平均年龄(58.64±11.27)岁;体重49kg~76kg,平均体重(61.85±10.33)kg;其中肺癌12例、胃癌8例、大肠癌7例、宫颈癌4例、乳腺癌9例。
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

i u optlrm r 0 0 t e tmbr2 1 6 c ss o hc , i l a iteay go p ( no rhs i o Api 2 1 o S pe e 0 7 ae ,fw ih a s erdoh rp ru A)3 ae ,a ohrp o ie i af l 1 mp 6 css rd tea yc mbn d wt i h
t f i t a o( h e c n rt P<0 0 ) A esm m , eew s i i a t ie n ebte ngopA a d Bw t te ni n eo ln j yad t e i e i .5 . t h a et e t r a s n c n d r c e e r i c e c f u gi u e t i h g f f e i w u n hhi d nrn h l e o cm a sn( <O 0 ) C n ls n T e e et e eso t e e l f o pro P v i .5 . o c i f c vn s f h e—d e s nli es y m d l e ai h r y t r yc m i d wt uo h i r i ni a n n i o u t r o ea ea o b e i m o t t ad dt p h p n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0-11T11:08:48.1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6期作者:马丽1 孙明华1 李丁楠1 高月1 鲁亚晶1 张恒[导读]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胸部CT片明确显示放射性肺炎的患者50例,其中2级45例、3级4例、4级1例。
1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放疗科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 161000;2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市山东省 250000;*通讯作者:马常英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公园路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摘要:目的探讨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胸部CT片明确显示放射性肺炎的患者50例,其中2级45例、3级4例、4级1例。
其中20例拒绝行深部热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余30例除给予常规治疗放射性肺炎药物外,同时给予深部热疗,每周两次。
结果 30例行深部热疗患者均可耐受,相较于对照组,放射性肺炎治疗后在临床表现、CT表现及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深部可有效缓解放射性肺炎。
关键词:深部热疗;放射性肺炎[Abstract]Obje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deep hyperthermia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radiation pneumonitis were clearly identified in the chest CT,including 45 in grade 2,4 in grade 3,and 1 in grade 4.In addition to 20 patients who refused to undergo deep hyperthermia as a control group and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the other 3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eep hyperthermia beside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for radiation pneumonitis.Two times a week.Results Thir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eep hyperthermia were 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radiological pneumonia after deep hyperthermia treatment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CT findings and quality of life.Conclusion Deep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radiation pneumonitis.[Key words]Deep hyperthermia,Radiation pneumonitis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6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5%[1]。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已成为胸部放疗患者放射治疗总剂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2]。
肿瘤热疗是利用热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在增加放疗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并不增加放疗的并发症,并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
热疗在临床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在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报导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热疗在放射性肺炎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理学证实为肺癌(未手术),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患者共50例。
其中放射性肺炎2级45例、3级4例、4级1例。
年龄39~78岁,中位年龄63岁。
男性41例,女性9例。
小细胞肺癌10例,放疗剂量60Gy,腺癌24例,鳞癌16例,放疗总剂量66-70Gy,均采用常规分割方式放疗。
将20例不同意进行深部热疗患者设为对照组,仅针对放射性肺炎给予常规吸氧、化痰、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血运等对症治疗,其余30例患者自动进入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深部热疗。
1.2诊断及分级标准:1.2.1诊断标准:急性反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发布的《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制定。
[4]1.2.2分级标准:根据199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作组(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分级标准分级[5]:①0级:无变化;②1级:轻微的干咳或用力时呼吸困难;③2级:持续性咳嗽,需要麻醉性镇咳药,轻微用力时呼吸困难,X线无变化或有轻微棉絮状或片状影;④3级:严重咳嗽,麻醉性镇咳药无效,安静时呼吸困难,X线呈致密影,需间断性吸氧或激素治疗;⑤4级:呼吸功能不全,需持续性吸氧或辅助机械通气;⑥5级:致命性呼吸困难。
1.3治疗1.3.1放疗:放疗均采用美国Varian Trilogy高精度治疗加速器,行调强放射治疗,常规分割,每周5次。
1.3.2热疗:采用NRL-002型内生场高频热疗机(两组不同频率和相位的高频源,四个极板加热,输出功率达2000W),相互交叉作用于人体,极板与人体皮肤之间加用水袋间隔。
每周两次热疗,间隔72小时,有效加温时间40~60分钟。
以直肠测温为参考,温度控制在39~40℃,低于肿瘤治疗温度。
1.3.3常规治疗:患者一经诊断为放射性肺炎,同时给予常规吸氧、化痰、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血运等对症治疗。
1.4观察指标:①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咳嗽、胸闷、胸痛、气促甚至呼吸困难、咯痰和低热等;②胸部CT评价肺部炎性渗出病灶吸收、好转、稳定、纤维化、恶化进展。
1.5疗效判断:治疗结束后根据临床表现及胸部CT的检查情况进行判定,疗效标准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放射性肺炎疗效判断标准[6]。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CT检查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CT检查病变减少50%以上。
未愈:症状、体征无好转,CT显示肺部阴影无吸收或出现广泛纤维化改变,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以治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
生活质量评定以KPS评分进行评估: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以上为提高,减少10分以上者为降低,增减幅度在10分以内者为稳定。
以提高+稳定计算总有效率[7]。
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者12例,好转者15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KPS评分提高例13,稳定例15,降低例2,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提高6例,稳定例9,降低例5,总有效率7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是指由于肺部、纵隔、肿瘤、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部位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
轻者无症状,炎症自行消散;重者产生广泛性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至呼吸衰竭。
形态学表现为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内渗出增加,造成气体交换障碍,随后是炎细胞浸润,肺泡上皮脱落,数周后,间质性肺水肿转变为胶原纤维,肺泡间隔增厚,肺泡塌陷,形成肺纤维化,这一过程迁延数周乃至数月[8]。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放疗中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并发症,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超过肺放射性耐受剂量(阈值)的肺体积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9]。
目前部分研究认为,临床因素方面,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及肺功能、肿瘤及治疗因素与放射性肺炎有关。
但最为相关的是仍是正常肺组织剂量体积[10]。
肺部放疗过程中正常肺体积不可避免收到一定剂量照射。
随着三维适形及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应用,RP临床发生几率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研究提示RP发生与肺低剂量照射的体积相关[11]回顾本研究患者,影像学多显示为大肿块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由于照射体积较大,易形成放疗后RP。
目前,对于放射性肺炎临床上除常规应用吸氧、化痰、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血运等对症治疗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
将深部热疗用于放射性肺炎,既不会造成肺正常组织的损伤,又能够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压、淋巴循环增强,细胞通透性增加,新陈代谢加快,促进炎性产物的吸收和组织再生,起到减少渗出、促进吸收的作用。
本研究提示针对放射性肺炎,使用深部热疗治疗,既操作方便,无创伤,又能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但此研究为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随访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1]王跃珍.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7(01):39-43.[2]John M.Schallenkamp,Robert ler,Debra H.Brinkmann,Tyler Foote,Yolanda I.Garces.Incidence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after thoracic irradiation:Dose-volume correl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2007,67(2).[3]Mary V Graham,James A Purdy,Bahman Emami,William Harms,Walter Bosch,Mary Ann Lockett,Carlos A Perez.Clinical dose–volume histogram analysis for pneumonitis after 3D treatmen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1999,45(2).[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5]申文江,王绿化.放射治疗损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95-103.[6]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307-323.[7]杨育梁,高玉华,唐楠,李润浦.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03):392-395.[8]Rubin P,Constine LS,Williams te effects of cancer treatment:radiation and drug toxicity.In:Perez CA,Brady LW,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3r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Raven Publishers,1997,115-213.[9]尹勇,于金明,邢力刚.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评估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3(04):1-3.[10]Carlaprile P,Venencia CD,Besa parison between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dynamic wedge dose distributions using the anisotropic analytic algorithm and pencil-beam convolution.J Appl Clin Med Phy,2006,8:47-54.[11]李腊枚,黄高明,周光华.中央型肺癌应用IMRT和3-DCRT实现SBRT的剂量学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