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综合改革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综合改革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综合改革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政府面临着职能转换的压力,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农村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综合改革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帮助乡镇政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农村综合改革的概念和相关政策的分析;
(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和必要性;
(3)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探索和案例分析;
(4)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和分析;
(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的深入研究,得出实践经验和有效策略;
(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目标
1.意义:
(1)有助于加快农村综合改革进程,提升乡镇政府服务水平;
(2)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为其他地区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2.预期目标:
(1)深入分析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和措施,认识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探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经验和策略,为乡镇政府改革提供参考;(3)提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建议,为农村综合改革提供实际指导和支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的职能转换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的职能转换
曾一度作为乡镇政府 的主要 经济来源 , 农业 税的全部取 消必
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 公共服务” 固然有助于明确政府 职能 及其转 变, 然而这种适用 在实践 中更 多的是对 于高层级政府
而 言。而高层级政府与乡级政府实际上所拥有 的权 限与管理
然使 乡镇政府 陷入 了尴 尬、 困顿 的境地 。乡镇 政府组织 负债
自身孤军奋战 , 必须有党的正确引导 , 的大力扶持 , 政府 因此, 作
鉴尉外经验 。其次 , 对乡镇政 府职 能转变 的认 识不足有二层
含义 : 一是我同学术界对 乡镇政府 职能转变 的有 关理论分析 和调查研究匮乏所导致 的理论认 识 困境 。 目前 , 国对 于乡 我
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乡镇政府无疑也是一股强大的外在推动
品变得根本不可能 。其次,我国 目前实行 的“ 乡财 县管 ” 制度
也是基屡政府执政能力提高的较大制约因素 。乡镇政府没有 财政自主权 , 而如果社会 管理 、 共服务 缺少 一定财政 支撑 , 公 所滑转变职能只能是天方夜谭 。基层政府面对 财力困境 的直
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我国传统 文化 源远 流长 , 丰富的传统 中
力量 。当前, 尽管学术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 然而 笔者认 为, 在 新农村建设的初级阶段 , 仍然需要乡镇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及时
转换职能 , 为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 。

镇政府 职能转变的研究依然处于一个模糊 、 摸索 的阶段 ; - - 是
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的实践 层 呵上 , 有关组织 和人员对 职能 转变的重要性 、 紧迫 性等 认识 不 足而产 生的 实践认识 困境 , 即: 由于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所造成的认识不足。当前 , 尽管我 国学术界对 于政府职能转 变的研究 成果层 出不穷, 但是这些 研究往 往立足于宏观层面 , 以适用于基层政府 . 难 更为严 重的 是这种宏大 的理论关怀往 往会产生 实践误 导功能。“ 经济调

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调查与思考成望东张振明新形势下,乡镇政府如何转变职能,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陇南市委党校组织了乡镇职能转变调研课题组,对陇南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今年5月下旬,我们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全市部分乡镇和农村,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必要性我们在以乡镇干部为调查对象的调查表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你认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回答结果列表如下:分析上表,可以看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适应于客观形势和乡镇政府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种必然要求是由于乡镇政府职能现状与客观形势和乡镇政府自身改革发展出现了诸多不相适应而产生的。

首先,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新农村建设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它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作为体制保障,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政府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乡镇政府职能是否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当前,随着农业税、“两工”(义务工、积累工)的取消,乡镇传统的“催粮要款”等职能随之消失。

面对新形势,乡镇干部抓农村工作一时感到茫然,感到没有抓手,也找不到新的工作切入点,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甚至认为现在没事可干了。

而另一方面,农民在改革后,感到政策好了,发展生产的劲头足了,但在生产经营中更需要基层政府和干部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为农民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就迫切需要乡镇政府通过职能转变,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加速推进乡镇工作重心的转移,努力建设一个与农村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和农村改革相配套的经济发展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把乡镇政府的工作精力真正集中到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上来。

乡镇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乡镇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乡镇职能转变调研报告第一篇:乡镇职能转变调研报告在乡镇工作多年以来,从不断的学习积淀、思想的转变到不断的适应和发展,我深刻认识到加强乡镇职能转变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农村工作从过去的“催粮要款、刮宫引产”转变为贯彻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科学指导生产技术,向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从“政令型”向“服务型”转变;从过去的“强制干预型”变为“引导型”。

乡镇职能的转变对基层组织在思想认识、干部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现就樊学乡乡镇职能转变的主要情况和我个人在乡镇职能转变上的一些认识报告如下: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樊学乡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政策方针及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开展专题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干部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小政府,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主要从解决“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成什么”这四个问题入手,加快了乡镇职能的转变。

一、党政机关人员及机构基本情况我乡总土地面积20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共有1058户,农业人口4758人,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60元。

县上共核定我乡行政编制17个(原有编制18个,司法编制上划),事业编制11个。

20xx年底共有干部职工45人,其中中共党员32人,女干部6人,行政人员26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人。

按文化结构划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9人,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15人,初中文化程度1人。

按年龄结构划分:35岁以下21人,36—45岁10人,46—55岁10人,56岁以上4人。

按人员身份划分:公务员20人,干部身份1人,工人身份9人,合同制工人3人,合同制干部1人,聘用制干部8人,计生聘用人员3人。

领导干部9人,本科3人,大专6人,平均年龄37.8周岁,35岁以下班子成员有4人。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贯穿于全文的核心内容是,目前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

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的收集、疏理及整合,加之实证调研。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是阐述选题缘由、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提出新农村建设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政府职能尤其是乡镇政府的相关理论,最后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职能在执政理念、发展思路及社会管理方式等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章,揭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在管理上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第四章,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第五章,阐明新农村建设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深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路径选择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S UNDER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ABSTRACTThis topic takes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s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e causes of theses problems which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facing with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t present are the core of the topic.Research methods ar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rough system investigation screening the correlation expert’s works an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es.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elaborat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socialist rural,analysis the times connota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proposes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four aspects:the economic,cultural,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Again analysis the features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the main content from other perspective,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local township government especially on the correlation theories;Finally comprehensively analysis the thre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the ruling idea of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the development mentality and the social management way proposed b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which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chapter.The second chapters,analysis the primal problem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 in displaying proces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ackground,mainly discu ss three aspects:the township government’dislocation,offside and vacancy place in management.The third chapter,discuss from three aspects:the ideological concept,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causes of restricting the changes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s.The fourth chapter,firstly elaborate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proposed the goal request and principle which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s.Finally,discuss the Chinese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s’selection way under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background from four aspects:the idea,the township government itself,the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its object.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key point of text.KEY WORDS: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ownship government;government function; cause; the selection of way目录第一章导论 (4)1.1选题缘由 (4)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研究方法 (7)第二章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 (7)2.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意义 (8)2.2乡镇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 (9)2.3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10)第三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2)3.1乡镇政府为农村提供服务的理念和方式上的错位 (12)3.2乡镇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职能上的越位 (13)3.3乡镇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职能上的缺位 (14)第四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分析 (15)4.1传统行政管理思想根深蒂固 (15)4.2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 (16)4.3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乡镇政府运行机制 (17)第五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19)5.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则 (19)5.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路径 (20)参考文献 (27)致谢 (29)第一章导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论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论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将在“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

在这次始于2005年的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009年中央下发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试点的基础上首次将乡镇职能清晰表述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的情况,笔者根据《意见》的精神要求,深入到我市正阳、汝南、上蔡的部分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被调查的乡镇政府通过不同的形式转变了工作职能,总体上达到了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在运行中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困境表现在:一是《意见》中对乡镇政府的四个职能定位在实际中有认识模糊的现象。

一些乡镇干部表示,《意见》虽然从总体上对乡镇政府职能作了准确表述,但是在实践中具体“如何干、干什么”还不明确,比较茫然;二是依然偏重经济职能,相应弱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调查结果显示,82.5%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经济仍然是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三是维稳任务较重(78.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此项),占用了乡镇政府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上目前还有十余项一票否决事项,不仅使乡镇政府疲于应付,而且使乡镇领导干部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心理压力非常大,很难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实现职能定位和转变问题。

二、乡镇政府权责不对等的困境当前乡镇政府权力很小,责任却很重。

在座谈中,被乡镇领导干部形容为“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

主要表现在,作为一级政府的乡镇负有乡村公共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而与乡镇一级政府职责对应的财权、事权、行政权,包括人事权却很不完整。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研究
第2 4卷
第 3期






V0 I 4 NO 3 I 2 .
20 1 0年 5月
J OURN ALOF CHANGSHA UNI RSl VE TY
Ma .2 0 1 0 y
新农村建设 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研究
周 乐秋
( 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 系, 湖 湖南 长沙 4 0 0 ) 12 5
府, 培育社会 自我组织力量 , 提高社会 自我 管理能力 , 塑造一 个相对独立于政府 的强大的公 民社会 , 实现部分政府职能 向 第三部门、 向公 民社会的转移 , 而使 其能有效地监督 、 从 钳制 政府。然 而 , 尽管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包括乡 镇政权在内的政府 机构改革 , 由于传统观念 的束缚及政府 但 自身“ 经济人” 机 的驱动 , 动 当前我 国乡镇 政府 职能 中政社 不分 、 政事不分 、 政企不分现象依 旧广泛存 在 , 这不仅使得作 为市场微观主体的农户 和企业 的 自主性地位无 以保 证 , 更是 严重地窒息了作为乡村市 民社 会主要组 织形式 的村民 自治 组织的活力 , 而事业单位 则不能脱 离政府 , 实现 向市场主 体 特别是 向公民社会的另一 重要组织 形式——社会 中介组 织 的转变 , 由此一个强大的农村公民社会 当然难 以形成 。很 显 然, 现有乡镇政 府职 能 的全 能性 阻碍 了农村 市场 经挤 的 发 展, 同时 , 与市场化 引发 的政府 治 理变 革进 程也格 格 不入 。 因此必须彻底转变乡镇政府 职能 , 合理界定 政府 、 市场与 社 会 的关系 , 以此作 为新 一轮 乡镇 机构改革 的重点 , 并 才能 真 正实现 乡镇政府的“ 内涵式” 机构改革 。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摘要:从目前全国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看,改革后的乡镇政府仍很难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对乡镇政府机构及其为农服务职能进行彻底改革,撤消旧机构,精简在编在岗人员,创新综合性运行机制,创办新农村三级社区,强化为农服务意识,以形成行为规范、精简高效、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小而强的乡镇政府。

关键词:乡镇政府;小而强;大服务乡镇政府是在当地带领农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

2008年以前的乡镇机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人员膨胀和为农服务等核心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应立足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行政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以形成行为规范、精简高效、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小而强的乡镇政府。

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1.改革后的乡镇政府深层矛盾仍十分突出第一,2008年以前以多次精简和分流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机构“瘦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人员膨胀和为农服务等核心问题。

现行乡镇政府机构仍人浮于事,办事推诿,行政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第二,农村税费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农民负担减轻,乡镇政府收入因此大幅减少,为了解决乡镇财政困难,有的地方又出现了农民负担反弹的现象。

2.农村发展新趋势的迫切需要第一,乡镇政府机构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承包模式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折,特别是中央对农村进行一系列补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走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治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为农服务意识跟不上时代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设置的各类服务中心,呈现出“服务中心不服务”,乡镇“中心”工作多的现象。

理应由乡镇政府承担的服务“三农”的基本责任已名存实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 (1)(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意义 (2)(二)乡镇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 (2)(三)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2)二、乡镇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一)乡镇政府为农村提供服务的理念和方式上的错位 (2)(二)乡镇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职能上的越位 (4)(三)乡镇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职能上的缺位 (5)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分析 (5)(一)传统行政管理思想根深蒂固 (5)(二)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乡镇政府管理机制 (6)(三)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乡镇政府运行机制 (6)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6)(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则 (6)(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份额具体路径 (7)参考文献 (10)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学号:姓名: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贯穿于全文的核心内容是,目前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

全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首先,论述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及重要意义;其次,乡镇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再次,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最后,深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一、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茶地进行,对新农村的研究在理论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当今我国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种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

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必须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意义“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目的就是要缩小农村跟城市之间的差距,让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从而使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历史性的伟大工程,其重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帮助农民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使他们能跟城市居民一起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富成果,更重要的是,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影响十分深远。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彻底改变过去我们建设农村的传统思维,把农村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推动我国农村新一轮的伟大变革。

(二)乡镇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乡镇政府包括乡政府和镇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府,也是我国直接面向农村的政府。

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就是乡镇政府在组织和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所负有的职责和具有的功能,乡镇政府职能主要是承上启下。

乡镇政府必须接受县级政府的领导,贯彻、执行县政府的方针政策,并以此来指导乡镇政府的工作。

乡镇政府又是最基层的政府,直接面向农村,因此必须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农村的发展规划,解决农村的社会矛盾,指导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使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贯彻上级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实现对农村的有效管理。

(三)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政府职能的变化是受行政环境影响的,如国际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变革、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等都会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过去提出的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主要提出了三项要求:1、要求树立新的管理理念,2、要求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念应先行。

3、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二、乡镇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一)乡镇政府为农村提供服务的理念和方式上的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①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②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③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④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⑤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⑥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⑦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概括起来,乡镇政府在农村主要承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两大任务。

但在现实中,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还存在很多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

1、管理理念上的错位。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职能主要是公共职能,其管理理念应该是为当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政新理念。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树立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的思想,从当地实际出发,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理念上的错位而引起的社会问题时而发生,有些乡镇政府公务员尤其是乡镇政府领导的责任意识不强,公仆意识较为淡薄,对自身的定位、对权力的认识不正确,导致乡镇政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错位现象。

2、农村社会管理职能上的错位现象。

主要是指乡镇政府对于该管的事情没管好。

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管理方面,主要是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事项。

但在现实中,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政府指标,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县政府派下来的这些硬指标上,有些乡镇政府领导甚至为了得到提升而开展大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比如在广西天等县,截至2005年底,该县各乡镇的债务总额为760.74万元,负债最高的乡镇负债高达260万元。

政府办公楼建设、文明乡镇建设、村委办公楼建设等工程欠款构成了乡镇债务的主体,源于这方面的债务就高达703.28万元,占债务总额的92%。

这些工程不仅使得当地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还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造成乡镇干群关系紧张。

3、新农村建设服务方式上的错位。

随着经济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政府管理观念得到很大的改观,原来的管理和领导理念逐渐被服务理念所替代。

在这种新的理念的指导下,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其服务方式应该是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导下,全面指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真正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

但在现实中,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依然是全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上级政府对于乡镇政府的考评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依然是看乡镇政府的财政政绩来评价其工作,二是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政府普遍财政困难,债务危机十分严重。

比如在2006年,重庆市乡镇财政负债达64.7亿元,是其财政收入的2.4倍,平均每个乡镇负债高达574.4万元,据介绍,2006年重庆市有21个区县(自治县、市)的乡镇出现新增债务,其中新增债务最多的一个区县达2.7亿元,全市乡镇财政新增的债务达8.9亿元。

现实的困难使乡镇政府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创收。

在这种服务理念下,乡镇政府的服务对象自然就变成了当地能创造税收来源的乡镇企业,农民群众的利益很难兼顾到。

(二)乡镇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职能上的越位1、代替农民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这主要是指法律和上级政府没有赋予乡镇政府职权的情况下,为了多出政绩和完成上级的考评任务,乡镇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自觉充当主体。

与此同时,受现行“条块”管理体制的约束,原有乡镇政府具备的完整配套的职权被肢解,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乡镇政府像往常一样去管理原来的社会事务,尤其是代替农民群众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忽视农民群众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却缺乏相应的职权保障。

2、干预而非指导农民建设新农村。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信息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自行组织生产和销售,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负责提供信息和服务,而不能去直接干预经济。

但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有些乡镇仍采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农民的种植品种、面积。

近年来,时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政府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由,强迫农民种植烟叶、甘蔗等经济作物,农民不从,地方政府则强行拔掉农民的禾苗,毁掉良田,甚至用暴力手段对付农民。

政府取代市场调整生产要素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些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实行直接的行政干预,进行所谓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能提高其政绩的形象工程。

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没根据市场规律来安排生产,造成产品滞销,从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还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姑且不论政府是否真正从农民利益出发,即便如此,政府直接介入市场的行为“有点像为女儿做家庭作业,它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件做错了的好事。

”(三)乡镇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职能上的缺位政府职能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则主要是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对于乡镇政府而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和扶持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保持农村生态平衡、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等。

在现实中,受长期以来片面理解“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思想的指导下,乡镇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乡镇经济上,没有注重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表现出了缺位现象。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分析(一)传统行政管理思想根深蒂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各个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而发生了深刻变化。

然而,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法也有不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没有根本转变过来,尤其是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重大问题,传统的观念影响还很深远。

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职能转变的意义认识不足,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管理意识淡薄。

并且存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领导”而非“服务”的错误理念。

(二)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1、传统政府管理机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