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常见寄生虫形态学观察

合集下载

家畜寄生虫学 第七章 线虫病

家畜寄生虫学 第七章  线虫病

虫体是一种柔软纤细粉红色的线虫,呈 毛发状,剖解时从真胃中收集到虫体,因吸 血呈现淡红色,雌虫由于白色的生殖器官和 红色肠管相互扭转形成红白二线相互捻转的 特征。虫体前端尖细,口囊小,口囊内背侧 有一角质矛状小齿,称背矛。在虫体近前端 食道前1/3处两侧有一对向后侧方伸出的颈 乳突。
虫随血流 右心 肺脏
穿过肺毛细血管 离
开血管 在肺泡中经第Ⅲ 次蜕皮(发育为第Ⅳ 期幼虫)
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到口腔 随着吞咽运动 经过食
道、胃,最后到小肠,在小肠中第Ⅳ 次蜕化,发育为成虫。

返回
流行广泛,主要危害仔猪。 流行的主要原因: 1.蛔虫生活史简单。 2.繁殖力强,产卵数多。 3.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虫卵由4层膜组成,可 以保护胚胎和幼虫。 4.虫卵对各种化学药品有较强的抵抗力。
返回
由于幼虫移行,可造成各器官的损害,主要对肝和肺的 损害。肝脏小点出血和肝细胞浑浊肿胀、变性和坏死; 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小血管破裂,肺脏出血 和水肿,严重者伴发肺炎。 成虫寄生阶段,可引起宿主营养吸收障碍,发育不良; 寄生数量多时,可导致肠破裂、穿孔,并继发腹膜炎而 死亡;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引起过敏, 出现痉挛、兴奋和麻痹等症状;
少肌型:肌细胞大而少,不深入假体腔。
肌肉层 (只有纵肌)
多肌型:肌细胞多而长,纺锤型,深入体腔。 全肌型:肌层薄,肌细胞细而密,排列整齐。
假体腔:生殖道位于其中,内有生殖器官和体腔液, 消化道
线虫的体表有角质层。
角皮光滑或有横纹,或有纵纹,有的有凸出
物(头泡、颈翼、尾翼、颈沟、乳突等)。
有附着、感觉和辅助交配等功能。
第三节 猪旋毛虫病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 三、流行病学 四、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

家畜寄生虫

家畜寄生虫

第三章家畜寄生虫病第一节概述在自然界里有一些低级动物,他们不能独立生活,一定要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动物的体内或体表,吸取营养来维持它们的生命。

我们把这些过着寄生生活的动物,就称为寄生虫。

那些共给寄生虫的住所和食物,就称为宿主。

宿主有野生动物,家畜和人。

根据寄生虫所寄生的部位不同,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在家畜体内的寄生虫叫内寄生虫。

如(肺线虫病,肝片吸虫病和脑包虫病等等。

在家畜体外的寄生虫叫外寄生虫。

如(蜱病分为两种软蜱和硬蜱,虱病分为羊虱,羊毛虱,绵羊虱蝇。

羊鼻蝇幼虫病)—日喀则地区家畜寄生虫病的概况日喀则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畜牧业基础之一,全地区牲畜数量较多,土地面积较大,江河湖泊和沼泽地遍布,地形气候复杂,夏秋雨水充铈,再加上放牧管理不善,致使全区家畜寄生虫病的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

(—)流行于我们地区的主要家畜寄生虫病:据初步调查了解,我们日喀则地区的各类牲畜均患有多种寄生虫病,现归纳于:主要寄生虫病,1线虫病有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牛羊肺线虫病。

2蜘蛛病有蜱病,3昆虫病有羊鼻蝇幼虫病,虱病。

4条虫病有多头幼病(脑包虫病)等病的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二)家畜寄生虫病的危害: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日喀则地区的一些重要家畜传染得到了控制或被消灭,而家畜寄生虫病的严重性,就逐渐表现出来。

但是,由于家畜寄生虫病大多数是慢性疾病,因此人们对它的危害性往往还认识不足,甚至被忽视,因而影响了防治措施的贯彻。

1家畜寄生虫病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寄生虫病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有的容易被人们认识,有的侧常常不被人们所注意。

我们地区的家畜(主要是牛羊),寄生虫病可引起大批家畜死亡,每年因寄生虫而引起的死亡是惊人的,损失是巨大的。

寄生虫病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我们地区的各县(市)牲畜,几乎都感染有寄生虫,并引起程度不同疾病,除部分死亡外,大部分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使肉,乳,毛和皮的数量和质量普遍降低,役畜的使役力下降,幼畜发育受到严重阻碍。

20180526家畜常见的寄生虫

20180526家畜常见的寄生虫
家畜常见寄生虫的防治
哈尔滨千合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部 李秋晖
前言: 家畜寄生虫病是由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寄生于家畜体内或体表所引起的疾病。 家畜中普遍存在,呈全球性。以慢性消耗过程为主,表现瘦弱、贫血、营养障碍和 生长发育不良等,最终导致生产性能降低。急性的不甚多见,初次重度感染或调入疫 区时可出现严重的急性症状,严重的导致死亡。一头畜体内可以同时遭受多种寄生 虫的侵袭,而且往往出现重复感染。多数具有不完全免疫性,也危害人类健康。
猪弓形虫
注射 混感血清(复方磺胺嘧啶钠)或 3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拌料
混感血虫绝杀(三氮脒) 血净康(土霉素注射液)或副链传奇(盐酸多西环素)
附红细胞体
注射 焦抗(盐酸吖啶黄)或混感血清(复方磺胺嘧啶钠) 拌料 混感血虫绝杀(三氮脒)
牛羊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脑包虫,胃肠线虫,肺 线虫,泰勒虫,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这几种体内寄生虫对牛羊机体 的危害均较大;成虫与牛羊争夺营养成分,造成牛羊增重减少,抗病 力下降等,极大的减少养殖者的利润。 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干扰牛羊的正常生活节 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牛羊的生长速度以及整齐度外,并是很多疾 病重要传播者如牛羊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立克次氏体,焦虫病等, 给牛羊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养殖场与饲料厂药经常进行灭鼠,禁止猪猫同养,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同时也要 防止猪捕食啮齿类动物(老鼠,野兔等)。 4 定期做好血液检查,根据结果做好保健(疫苗与药物),并定期做好驱虫。 5 由于寄生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中间宿主和传染源广泛,因此在流行区预防工作 更应该加强。
猪寄生虫驱虫程序 1 不定期驱虫 生产中以发现猪群有寄生虫感染病征的时候,如:体表粗糙、粪便中有虫卵、猪体消瘦等症状 时确定为驱虫时期,并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驱虫的药物,这种做法是比较直观和针对性强,但 是,这种方法缺点是驱虫不彻底,只通过表象特征作为驱虫时间的依据往往是滞后的,猪感染寄 生虫非常严重时才开始投药,却忽略了感染寄生虫初期和中期阶段给养猪场带来的危害。 2 一年驱虫两次 在每年的 (3-4月份)和(9-10月份)进行驱虫,一年两次,对全场存栏猪全部进行投药驱 虫,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实用也易于实施。但是如果选择的驱虫药不具有长效性,或是寄生虫的 生物链没有被切断,两次驱虫的间隔时间太长的话,间隔时期足够蛔虫完成两个世代的繁殖(蛔 虫的生活周期长达 2.5~3个月 ),其它寄生虫的感染也有可能发生,造成猪场的寄生虫感染严 重。 3 阶段性驱虫 规定在几个时期进行驱虫,例如:种猪进入产房前10d左右彻底驱虫一次,避免把寄生虫带入 产房,保育阶段和育肥前期各驱虫一次,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驱虫一次,种公猪一年驱虫 2~3 次,此方法驱虫效果明显,适用于管理比较规范的猪场使用。 4 “四加一”驱虫方法 是指猪场中的种猪(包括空怀母猪、怀孕母猪、种公猪)一年4次驱虫,其它猪在保育舍或生 长舍驱虫1次,新引进种猪入场观察后并群前驱虫1次。这是一种当前比较理想的猪场驱虫模式, 驱虫比较彻底,并能防止外部寄生虫的侵入和场内残留寄生虫的繁殖。

鼠 肝毛细线虫 家畜寄生虫

鼠 肝毛细线虫 家畜寄生虫

病例179——Capillaria hepatica, rat背景信息(Signalment):黑家鼠(别称屋顶鼠),年龄和性别未知。

2011年11月,法国一个动物园组织进行了一次诱捕行动,以评估园内野生啮齿动物毛细血管病的患病率。

该行动是在动物园的灵长类动物被诊断出毛细血管病后发起的。

此此行动中共捕获80只大鼠,它们的肝脏被取样并固定在10%缓冲福尔马林中。

大体描述(Gross Description):其中大多数肝脏都无明显大体变化。

少部分肝脏表面略微不规则,在某些区域,可见紧密排列的针尖黄色病灶和不规则的小束。

组织病理学描述(Histopathologic Description:):制作的切片病变程度和类型存在一些差异。

肝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桥接纤维化,其特征是纤维性间隔连接门静脉束和门静脉束或小叶中心间隙(所谓的间隔纤维化)。

因此,在纤维化最严重的的区域,类似于猪的肝脏中肝小叶分布。

这种病变用Masson染色可以更突出显示。

此外,在隔膜、门静脉和小叶中央静脉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在较小程度上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切片上通常有一到两个被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围的寄生卵聚集体,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纤维化(肉芽肿)。

在较成熟的肉芽肿中,寄生卵主要被纤维包围。

卵为典型的圆桶状,长约80 μm,有双孔,壳厚,内层有折光,外层有条纹(图3),中心主要为嗜酸性颗粒状(形态与肝毛细线虫未胚胎卵一致)物质。

一些肉芽肿还包含坏死和/或营养不良矿化区。

一些切片还可见成虫的形态:直径为100-150 μm,有一个假体腔和一个消化道(线虫),一个多肌-腔肌体肌肉组织和两个杆状带(带细胞核的皮下带)(无尾感器线虫)(图4),这些形态与肝毛细线虫成虫一致。

一些幼虫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包围。

形态学诊断(Morphologic Diagnosis):肝脏:肝炎,肉芽肿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多灶性,中度,病灶内虫卵和成虫与肝毛细线虫一致(成虫并非在所有载玻片上都可以观察到)。

第八章 试验八 寄生性原虫形态学观察Ⅰ

第八章  试验八  寄生性原虫形态学观察Ⅰ
牛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 红细胞内。虫体很小,形态多样,寄生于红细 胞中的有环形、椭圆形、逗点形、杆形、圆点 形和十字形等,但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虫体 长度大约为0.7-2.1微米。
环形泰勒虫在牛体内进行无性繁殖,牛是其 中间宿主;而在蜱内进行了有性繁殖,所以蜱 是终末宿主。本病的传播者为璃眼蜱。
环形泰勒虫的石榴体
可以看到在浅蓝色的原生质背 景下包含有微红色或暗紫色数 目不等的染色质核,故又称为 柯赫氏蓝体。石榴体还可能在 淋巴液和血浆中发现。
2)牛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黄、水、 瘤牛)红细胞内的大型虫体,长2.8~6μm, 虫体为多形态,有梨籽形、圆形、椭圆形等。 一个红细胞中虫体数多为1~2个。红细胞的 感染率为10%~15%,严重感染时可高达65%, 轻病例中只有2%~3%。典型虫体大于红细胞 半径;多位于红细胞中央;为尖端呈锐角相 连的双梨子形,每个虫体二团染色质,位于 虫体两端。
环形泰勒虫指环状虫体
主体细胞质染色较浅,细胞核常居于虫体一 端染色较深。典型的形态呈戒指状。
环形泰勒虫的终末宿主 是硬蜱,蜱在叮咬家畜 时虫体随血液进入到蜱 的体内,进行有性生殖, 生殖方式为孢子增殖, 产生许多子孢子。 在蜱肠内雌性配子体发 育成大配子,雄性配子 体发育成小配子,大、 小配子接合形成合子, 进一步发育成动合子。 动合子钻入蜱唾液腺细 胞内发育成孢子体,最 后变成许多子孢子,进 入蜱唾液腺管,当蜱吸 食牛血时,子孢子侵入 牛体内。
马耐过巴贝斯虫后,带虫免疫可长达7年之久, 但免疫力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下降。马巴贝 斯虫与驽巴贝斯虫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
弩巴贝斯虫
马巴贝斯虫
5)牛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属于立克次氏体 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 相应称为无浆体病。牛边虫的大小为 0.20.9um,大部分虫体介于 0.5-0.7um,虫体只 有染成蓝紫色的染色质团,周围无原生质, 呈圆形、椭圆形、点状、二分裂球形。大部 分虫体位于红细胞边缘(70%),只有少数位 于中央。

第二章家畜常见寄生虫病

第二章家畜常见寄生虫病

第二章家畜常见寄生虫病一、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蛔虫能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

1.病原及流行病学病原为猪蛔虫,主要侵害2~6月龄仔猪。

猪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包括生的青饲料)和饮水而感染。

母猪的乳房容易沾染虫卵,使仔猪在吸奶时受到感染。

2.临床症状患病动物咳嗽、呼吸快,体温略有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有的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

蛔虫寄生于小肠,引起小肠出血、粘膜溃疡、坏死等病灶,当数量多时可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

成虫常钻入胆道,引起胆道阻塞,导致猪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

蛔虫幼虫移行,造成肝脏出血和坏死,肝表面形成星状白斑,称“乳斑肝”;幼虫移行也易引起蛔虫性肺炎,肺有大量点状出血。

3.诊断根据猪咳嗽、消瘦、贫血等临床特点,结合粪便检查发现黄褐色有花边状虫卵即可确诊。

4.防治(1)预防首先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经常清扫猪粪,堆积发酵后利用,防止虫卵污染饲料和饮水。

若用植物青藤喂猪,一定要洗净再饲喂。

其次进行预防性驱虫,育肥猪3、5月龄各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至少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仔猪断奶分养时驱虫,后备猪配种前驱虫,新引进猪驱虫后再合群。

(2)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左旋咪唑,按8~15mg/kg体重,配成水液肌肉注射或一次混料饲喂。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0.2~0.3mg/kg体重,皮下注射,隔7天再用药一次。

驱蛔灵(枸橼酸派嗪),按0.3mg/kg 体重,拌入饲料一次性喂给。

二、犊牛新蛔虫病犊牛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的一种线虫病。

主要引起肠炎、腹泻和腹部膨大等症状,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1.病原及流行病学病原为牛新蛔虫成虫,寄生在5月龄以下犊牛小肠中。

成年牛多是幼虫在内部器官组织中移行阶段寄生,少见有成虫寄生的情况。

母牛吃了被感染性牛新蛔虫卵污染的饲料、青草或饮水而感染,幼虫在母牛体内移行,一部分经胎盘传给胎儿,一部分经乳汁传给犊牛。

川西北红原县和理塘县牦牛4类体内寄生虫感染的研究

川西北红原县和理塘县牦牛4类体内寄生虫感染的研究

中 国 是 世 界 牦 牛 的 发 源 地 !全 世 界 ?0P 的 牦 牛 生 活 在 中 国 青 藏 高 原 及 周 边 的 ( 个 省 & )%* 牦
别来自阿坝藏族羌 族 自 治 州 红 原 县 1 个 牧 场!共 采 集了*(&份新鲜粪 便 样 本!牧 场 分 布 区 域 海 拔 高 度
"%J!;((2>2;<7#<2F5#2$52%$-625"$;(;>/ !F;*3"H2+3@$#A2.+#3/<;.I%3#;$%(#3#2+!!"2$>-*(%&&)%!!"#$%( 0J!2$32.<;.&$#'%(MN#-2'#5=#+2%+2!;$3.;(%$-9.2A2$3#;$#$R%$Q#6#,23%$&*3;$;';*+9.2<253*.2! :%$>-#$>(0(&&&!!"#$%(*J7;$>.#C.22-#$>S%.';<F#5"*%$9.;A#$52!&,%(0))&&!!"#$%#
,C(;3:2;$>#D-"46A89-"8:4$-U4,8$#-#U59$-$-846-9;@969A$84A$-79.A!8#89;#U)&0U4,9;A95! @;4A#U79.AX464,#;;4,84"U6#5 E#-V7D9-,#D-87$-H29@64U4,8D649-"B$89-V,#D-87$-K9-W$ @64U4,8D64!8:45#6@:#;#V$,9;,:969,846$A8$,A#U).$-"A#U$-846-9;@969A$8$,4VVA#6##,7A8AX464 #2A4634"9-"8:4-D5246A#U8:45 X464,#D-84"DA$-V8:45#"$U$4"B$9#,A,#D-8$-V548:#"'>:4 64AD;8AA:#X4"8:98$-79.A#UE#-V7D9-,#D-87!8:493469V4$-U4,8$#-$-84-A$8$4A#U<LK#6]LK #U-4598#"4A!,4A8#"4A!864598#"4A9-",#,,$"$9-X464%%'Q?!0*'//!)0')Q9-"%)'/0!64A@4,! 8$34;7!9-"8:48#89;-D5246#U$-U4,8$#-AX9A?0'Q* ")1'?%8#%Q)'?&#(>:493469V4$-U4,8$#-

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石渠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西北部,是草地资源丰富的纯牧业县,牦牛饲养规模居全省前列[1]。

蜱虫是当地牦牛体表最为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也是多种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和原虫的贮存宿主及传播媒介[2-3]。

蜱虫的鉴定通常借助于光学显微镜观察,但仅通过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鉴定[4]。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蜱虫的鉴定多采用形态学加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

石渠县当地牧民与牦牛接触密切,存在被蜱虫叮咬而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因此,开展石渠县牦牛源蜱的鉴定对防控当地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样本采集2018年3~8月,分别在石渠县阿日扎乡、麻呷乡、长须干玛乡和德荣玛乡4个乡的牦牛体表采集蜱虫。

为了让样本具有代表性,采集样本时应在不同的乡选取2~3个不相邻的村,每个村选择2~3个不相邻的牦牛群。

从每头牦牛体表采集蜱虫5~6只,装入收集管后5d 内送至西南民族大学兽医寄生虫实验室,经形态学鉴定后加入75%乙醇溶液,置4℃冰箱中冷藏待检。

1.1.2主要试剂组织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EasyPure Genomic DNA Kit );Trans 2K Plus DNA marker 、2 EasyTaq PCR SuperMix (北京全式金公司)。

引物合成及测序均由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公司)完成。

1.1.3主要仪器Leica 体式显微镜(S9D ),Bertin Precellys 24研磨器,Eppendorf 台式高速离心机(5402型),Bio-Rad 伯乐梯度PCR 扩增仪(RTC240型),北京六一仪器厂电泳仪(DYY-6),全自动数码凝胶图像分析系统(Tanon 5200Multi )。

1.2方法1.2.1形态学分类根据《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五册)[5]和《中国畜禽寄生虫形态分类图谱》[6]中对蜱虫形态学的描述,使用体式显微镜分别对雌蜱和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肝 片 吸 虫肝片吸虫
姜片吸虫
• 肝片吸虫的卵巢、睾丸和肠管都高度分枝。
绦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猪带绦虫头节
猪囊尾蚴
• 猪囊尾蚴呈灰白色,黄豆 般大小,囊壁上有一反凹 头节。
莫尼茨绦虫
• 每个成熟节片有两套生殖器官;贝氏莫尼茨绦虫节间腺呈横带 状,而扩张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分散排成一行。
绦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 1.绘制肝片吸虫或华枝睾吸虫成虫形态图 • 2.绘制猪带绦虫成节形态图 • 3.绘制猪蛔虫雌虫或雄虫横切片形态图 • 4.绘制旋毛虫包囊形态图 • 5.绘制锥虫形态图 • 6.绘制猪疥螨形态图
• 消化系统:口、食道、小肠、直肠、肛门 • 雄性生殖器官(单管型):睾丸(精巢)、输精管、
受精囊、雄茎囊、雄茎、生殖孔 • 雌性生殖器官(双管型):卵巢、输卵管、子宫、
阴道、阴门
1. 猪蛔虫
•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型的线虫。
猪蛔虫卵
• 虫卵表面凹凸不平,呈蜂窝状。
2. 旋毛虫
• 旋毛虫幼虫卷曲寄生于横纹肌 内, 形成包囊。
莫尼茨绦虫
• 每个成熟节片有两套生殖器官;贝氏莫尼茨绦虫节间腺呈横带 状,而扩张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分散排成一行。
滋养体
小袋虫
包囊
• 滋养体体表有短纤毛;包囊囊壁厚且透明,有一腊肠样核。
线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 线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 线虫的外观形态
• 圆柱形或圆线状,一般两端尖细,体表披覆角皮层
– 线虫的内部结构
脉——→血腔——→心孔——→心脏。
硬蜱 体分部:头、胸、腹;附肢分节; 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猪疥螨
成虫有4对粗短的足,特别是第3、4对足不超出体 缘。
新勋恙螨
幼螨很小,椭圆形,饱食后呈红色,有3对足。
禽虱
禽虱细小,背腹扁平,体型宽短或细长,呈淡黄色或灰 色,头胸腹分界明显 。
蠕行螨
作业
1.雌虫 2.雄虫 3.雄虫尾端
两性成虫的生殖系统均
为单管型。雄虫体末端
有两枚形似钟状的交配
附器。雌虫卵巢位于体
后部,输卵管较窄,子
2
宫较长,其前段内含未
分裂的卵细胞,近阴门
处的后段含幼虫。阴门
1
3 开口于虫体前端1/5处。
3.鞭虫 (毛首线虫)
• 成虫前部细小,后部粗壮,呈鞭状。 • 虫卵呈橄榄形,两端有卵塞。
• 背腹扁平、带状,白色或淡黄色。 • 大小差异大,小的仅数mm,长的可达25m以
上。 • 绦 虫 组 成 : 头 节 ( scolex ) 、 颈 节
(neck)、体节(strobila)。 • 体节分为未成熟体节(幼节)、成熟体节
(成节)、孕卵体节(孕节)
猪带绦虫头节
猪囊尾蚴
• 猪囊尾蚴呈灰白色,黄豆 般大小,囊壁上有一反凹 头节。
弓形虫滋养体
速殖子
缓殖子
• 速殖子呈月牙状,胞核紫红色,胞浆浅蓝色。 • 缓殖子呈柳叶状,数千个于同一包囊内。
锥虫
• 虫体呈柳叶状;具有一根鞭毛 和波动膜;细胞核位于虫体中 部。
节肢动物的一般形态结构
• 1、体分部:头、胸、腹; • 2 、附肢分节; • 3 、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 4 、蜕皮; • 5 、开放式循环系统:血液经心脏——→动
腺、梅氏腺、卵黄腺
日体分体吸虫
虫体呈圆线状;雌雄异体;雄虫具一抱雌沟。
子宫 卵模 卵巢
卵黄腺 肠
睾丸 抱雌沟 肠
虫卵椭圆形,大小为 70~100×50~65μm。 呈淡黄色,卵壳较薄, 有1小刺,无盖,卵内 含毛蚴。
虫卵小,大小27-35×12-20um, 有肩峰,内含毛蚴,黄褐色,上 有卵盖、下有突起。
分类、及寄生部位等。
内容
• 观察认识畜禽常见吸虫、绦虫、线虫、原 虫和节肢动物形态特征。
吸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吸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 吸虫的外观形态
• 背腹扁平,叶状,雌雄同体(日本血吸虫除外)
– 吸虫的内部结构
•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盲肠 •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精管、受精囊、雄茎囊、
雄茎、生殖孔 •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卵黄
家畜常见寄生虫形态学观察
目的与要求
• 1认识吸虫一般构造,分别观察不同种类的 吸虫,掌握它们的形态共性和个性。
• 2.掌握吸虫卵的基本构造特征并进行鉴别。 • 3. 掌握各种绦虫成虫、幼虫及虫卵的形态
特征区别要点。 • 4.掌握畜禽常见线虫的形态特点、寄生部位。 • 5.掌握畜禽常见原虫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特点、
4. 有齿食道口线虫
• 内外叶冠、环口乳突、 颈沟、颈乳突,神经 环,无侧翼膜
成虫
5. 鸡蛔虫
原虫的一般形态结构
•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 小、最简单的单细胞寄生虫。
• 原生动物个体的大小一般在10-100微米之 间。形态不一。
滋养体
小袋虫
包囊
• 滋养体体表有短纤毛;包囊囊壁厚且透明,有一腊肠样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