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又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研究能力、既具有良好的学术资质又具有合格的临床实践从业资质的高层次医学适用型人才。

1.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2.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3.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4.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培养对象被我校录取的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一年。

四、课程培养与考核所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6.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6.0学分,专业必修课9.0学分,必修课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

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分,必修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

1.公共必修课:共6.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0学分外语(英语):3.0学分2.专业必修课:共9.0学分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3.0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专业型):2.0学分临床岗位综合素质训练(口腔):1.0学分临床通用技能训练与实践(口腔):3.0学分3.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医学信息检索:1.0学分或根据专业方向从以下课程中选择:口腔内科专业新理论和新方法:1.0学分口腔颌面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1.5学分口腔修复学新进展:1.0学分当代口腔正畸学:2.0学分(注:当代口腔正畸学为口腔正畸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课程类别请选择“必修”)五、临床实践培养与考核按照《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在所学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进行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临床轮转培养。

临床轮转在学校具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的附属(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点进行。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

-1-校研字〔2018〕21号南方医科大学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学校机关各部(处、室),各直属单位,各学院、附属医院,资产经营公司,顺德校区管委会:为促进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经学校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制定南方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5月6日(联系人:胥超,联系电话:648375)南方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精神,促进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特制定本规定。

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根据研究生本人意愿,由培养单位审核提出,做以下分流处理。

一、延长学习年限培养1.未完成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不可申请毕业答辩,可适当延期补修相关课程,待课程合格后再申请毕业答辩,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5年。

2.未通过学位论文评阅或答辩,其他培养环节达到要求,可适当延期培养,在延期培养期间修改学位论文并申请答辩,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5年。

3.第2学年内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本人不愿意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并仍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最迟须在第4学年内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在最长学习年限5年内,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2-二、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第2学年内、最迟第3学年内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本人愿意并申请退出专业学位的培养,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原则上在原培养单位内,相同三级学科范围内变更培养类型(如果原导师可以指导学术学位研究,导师不变更;如果原导师不能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在相同三级学科内调整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细那么〔修订稿〕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9)5 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法?[学位(1998)6 号]文件的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一委两部一局)?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学位办(1998)59 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21)49 号]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修订本细那么,现公布如下:总那么一、为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研究生处负责人和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院长组成的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为贯彻有关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由研究生处负责制定实施细那么、各科培养方案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各附属医院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实施情况作定期检查评估,以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一)统招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二)完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并取得第一阶段合格证书的在职临床医师1、完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人员:在取得合格证书4年之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修满学校规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可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具有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年龄原那么上不超过40岁的我校各附属医院〔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的在职临床医师,可在结束课程后申请按照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型进行后续培养,并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53号)文件要求,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推进我校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现结合我校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通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临床能力训练,使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具备广泛而坚实的临床专业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达到口腔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要求从而实现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二)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口腔临床医师准入标准与专业学位授予标准相结合。

(三)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六)了解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撰写含文献综述的系列病例分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一)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自愿原则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临床能力训练与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各学科成立导师组,实施以导师为组长的主副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其中副导师可以是轮转学科的研究生导师,也可以是优秀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采取以导师为组长的包括轮转科室指导教师在内的临床专业学位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指导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2010年12月修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9)5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9)36号]文件的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一委两部一局)《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8)59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修订本细则,现公布如下:一、为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研究生处负责人和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院长组成的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为贯彻有关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由研究生处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各科培养方案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各附属医院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实施情况作定期检查评估,以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一、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1、获相应临床(口腔)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获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2年以上;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4、已获本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5、原则上,一般应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第一阶段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6、通过卫生部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符合以上条件者,可申请进入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

(二)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第二阶段合格证书的在职临床医师;在取得合格证书3年之内,须通过卫生部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修满学校规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可申请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总则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口腔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口腔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口腔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口腔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培养年限与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一)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二)临床技能实践入学第一个月,进行岗前培训,并进入导师所在科室熟悉相关工作。

随后,进行总计33个月的临床轮转训练,其中包括到相关科室和导师所在科室进行临床轮转训练。

(三)结合临床工作,完成一篇具有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申请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三、学位课程设置与要求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一)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共5学分)公共英语36学时2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0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20学时1学分2.专业基础课(共9学分)医学统计学36学时2学分临床科研方法20学时1学分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医学人文关怀20学时1学分循证医学20学时1学分医学法律法规20学时1学分断面解剖学36学时2学分3.专业课(共6学分)专业课4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4.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学术讲座每次讲座以0.2分计算(二)学习要求1.学习期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应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专业课内容在三年内修完。

2.学分记载各门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0分(含60分)可计学分。

3.学分要求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修满至少2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5学分,选修课程不得低于2学分。

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53号)文件要求,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推进我校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现结合我校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通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临床能力训练,使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具备广泛而坚实的临床专业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达到口腔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要求从而实现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二)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口腔临床医师准入标准与专业学位授予标准相结合。

(三)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六)了解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撰写含文献综述的系列病例分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一)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自愿原则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临床能力训练与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各学科成立导师组,实施以导师为组长的主副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其中副导师可以是轮转学科的研究生导师,也可以是优秀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采取以导师为组长的包括轮转科室指导教师在内的临床专业学位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指导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

安徽医科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安徽省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卫科教秘〔2015〕183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实施办法》(皖教秘科〔2016〕86号)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一、招生对象。

为取得临床、口腔类别医师资格或具备报考临床、口腔类别医师资格的应(历)届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且研究生所选学专业的执业类别必须与已取得或具备报考资格的执业类别一致。

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报考专硕研究生,自退出之日起3年内不得以专硕研究生并轨身份再度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入学方式。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一、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长学习年限,具体要求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四、课程学习与考核 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总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 排业余时间授课,学位专业课等其余课程由培训基地相关学科承担。采取笔试、 读书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 1.公共必修课(5 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学时,2)英语,40 学时,2 学分。 2.专业基础课(6 学分) (1)医学统计学,36 学时,1.5 学分。 (2)临床流行病学,18 学时,1 学分。 (3)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18 学时,1 学分。 (4)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18 学时,1 学分。 (5)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 10 学时,0.5 学分。 (6)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0 学时,0.5 学分。 (7)医学文献检索,18 学时,0.5 学分。 3.选修课(不少于 2 学分) (1)临床免疫学,36 学时,2 学分。 (2)临床药理学,36 学时,2 学分。 (3)临床病理学,36 学时,2 学分。 (4)临床肿瘤学,18 学时,1 学分。 (5)影像医学理论与应用,18 学时,1 学分。 各培训医院相关学科组织学位专业课理论教学,开设 1-2 门专业理论课,总 课时不少于 54 学时,共计 3 个学分。根据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口 腔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及新进展。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1.临床能力训练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 (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 号)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 33 个月。其中,在导师所在学科培训时间不
病种
例数(≥)
阻生牙
50
口腔颌面部创伤(含骨折)
10
口腔颌面部畸形
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3
口腔颌面部肿瘤
15
其他
2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
普通牙拔除(含阻滞麻醉) 复杂牙拔除(含阻生牙、埋伏牙) 门诊小手术 颌骨骨折 口腔颌面部肿瘤
7
例数(≥) 200 100 60 5 13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复杂牙拔除、唾液腺肿瘤。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 见》(国卫科教发〔2013〕56 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 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 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 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学位 [2015] 9 号)、《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 加快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推进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口 腔临床医师。 2.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所在学科的各种疾 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具备较强口腔临床实践能力, 具备良好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 治工作。 3.掌握从事口腔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在学科的科研方向、发 展趋势、研究前沿和临床热点,并有一定的口腔医学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 力。 4.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 1.招生对象。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已经获得口腔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口腔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1.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2.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临床能力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相结合培养方式。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
窝沟封闭术 预防性充填 局部涂氟 口腔健康调查和指导 口腔卫生宣教 根面平整 松牙固定术 根尖诱导成形术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术 牙体缺损的银汞充填术 根管治疗术 龈上洁治术 龈下刮治术
例数(≥) 50 20 40 70 40 5 5 10 80 40 150 80 20
2
少于 9 个月,达到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附: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 能力培训内容与要求)。
2.临床能力考核 临床能力考核按照《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分为过程考核、 结业考核、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 (1)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参加培训结业考核的必备条 件。考核结果作为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依据。过程考核是对 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过程的综合评价,分日常考核、临床轮转出科考核、年度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出勤情况、临床实践指标完成情况、临床综合能力和业 务学习活动等方面。 (2)培训结业考核分结业笔试和临床技能考核。结业笔试内容包括医学专 业理论、公共科目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等。临床技能考核重点考核被考核者 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能力和操作技能。 (3)对于达到执业医师报名条件的培训对象,培训医院应组织其参加国家 医师资格考试。培训期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培训考核合格的必备条件。 (4) 培训结业考核由省卫计委统一组织;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临床轮转 出科考试由各培训基地医院组织。 (5)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合格证书》。 六、科研与教学培训 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循证医学等科学研究 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探索有 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 2.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 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 七、学位论文与答辩 1.选题要求。选题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体现口腔医学 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鼓励与专业最新进展密切相关的自主选题。 2.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 专业文献循证研究、文献综述、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
了解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分类、诊断和矫治原则;了解各类矫治器的设计原则及
应用。
2.基本要求
活动矫治器矫治简单错(牙合)病例 1~2 例。
3.较高要求
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熟悉活动矫正器的制作,用活动矫治器矫治简单的错
8
牙合病例 1~2 例;进行固定矫治器临床简单操作,包括粘带环、结扎、粘托槽 等,用固定矫正器矫治简单错牙合病例 1~2 例。 (五)口腔颌面影像科 1 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根尖片、翼合片、头颅测量片、曲面断层片、CBCT 等基本操作和口腔科常 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 2.基本要求 (1)病种和例数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根管治疗后疾病,根管治疗术并发症,重度牙周炎。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6
名称 根管再治疗术 显微根管治疗术 冠延长术 活髓切断术
名称 根尖屏障术 根尖外科手术 牙周外科手术
(二)口腔颌面外科 5 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以及各种申请单的正确填 写。初步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 熟悉: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各项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以及临床合理用血知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唾液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困难牙齿拔除术、颌
面部骨折的急救。
(三)口腔修复科
5 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理论,掌握常见修复体的适应症、设计原则及牙体制备的基
本要求。熟悉常用修复材料的性能和修复体的制作工序。熟悉印模制取、各类修
复体戴入及调牙合等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了解义齿的工艺制作要求。
医学及其应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至少 480 例。
病种
例数(≥)
中龋
40
深龋
50
牙髓炎
50
根尖周炎
40
非龋性疾病
25
成人慢性牙周炎
45
5
药物性龈炎
15
牙周脓肿
25
妊娠期龈炎
15
早期龋
30
浅龋
30
复发性口腔溃疡
30
扁平苔藓
15
疱疹性口炎
30
口腔念珠菌病
10
唇炎、口炎
15
单纯疱疹
15
4
附: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轮转安排
相关学科轮转时间 24 个月。完成相关学科的轮转,参加本学科的临床技能
训练时间不少于 9 个月。
轮转科室及时间
轮转科室
时间(月)
口腔颌面外科
5
口腔内科
12
口腔修复科
5
口腔正畸科
2
技能训练(三级学科)
9
合计
33
二、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口腔内科
病种
例数(≥)
龋齿及牙周疾病 颌面骨创伤 颌面骨炎症 唾液腺及颞下颌关节疾病 颌面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 种植放射 (2)基本操作
操作名称 根尖片 翼合片 曲面断层片 CBCT 3.较高要求 (1)病例:口腔种植。 (2)口腔种植测量。
300 40 6 10 20 20
例数(≥) 200 100 40 10
9
2.基本要求
口腔修复科临床技能训练工作量要求
治疗或操作名称
全口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
烤瓷冠(或全瓷冠) 固定桥 铸造冠 各类桩核 3.较高要求(见上表)
完成最低例数
基本要求
较高标准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