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零发案社区
创建双零社区工作方案

创建双零社区工作方案一、引言“双零社区”即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创建双零社区对于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切实做好双零社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通过创建活动,使社区内青少年犯罪率和受害率明显下降,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社区环境更加安全、和谐、文明。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消除犯罪和受害的诱因。
2、综合治理整合社区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以人为本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帮助。
4、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工作内容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组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品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开展法制宣传教育(1)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向青少年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3)组织青少年参加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参观法制教育基地等,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3、建立健全青少年服务管理机制(1)建立青少年信息档案,动态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
(2)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和帮扶,如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失足青少年等。
(3)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室,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
4、优化社区环境(1)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巡逻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区安全。
(2)整治社区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3)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娱乐和体育活动场所。
5、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1)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无案社区实施方案

无案社区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社区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一些地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一些无案社区的管理和服务问题亟待解决。
二、问题分析。
1. 无案社区存在的问题。
无案社区是指没有成文规范和管理制度的社区,管理混乱,服务不到位,居民生活质量低下。
无案社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不稳定、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不到位等。
2. 形成原因。
无案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居民素质不高、社区管理者责任意识不强、政府管理部门监管不力等因素。
三、解决方案。
1. 完善社区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社区管理的职责和权利,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加强社区管理者的培训和管理能力提升。
2. 提高居民素质。
加强居民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文明社区意识。
3. 改善社区环境。
加大对无案社区的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社区绿化率,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改善社区环境卫生。
4. 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加大对无案社区的治安管理力度,加强巡逻和防范工作,提高社区治安保卫能力,确保居民生活安全。
5.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加大对无案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社区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方案。
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联合社区管理者、居民代表等制定无案社区改善方案,明确改善目标和具体措施。
2. 资金投入。
政府加大对无案社区改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改善方案的实施。
3. 落实措施。
各相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具体改善措施,加强对无案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4. 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无案社区改善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改善工作的督促和检查,确保改善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改善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社区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到位,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方案

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方案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方案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构建关于保增长、促内消、保稳定、促和谐战略,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重庆、宜居重庆等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和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1X 年柳背桥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的方针,大力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建设和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自防、互防、联防三防一体的防控网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建立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社会稳定。
二、总体目标:年度内实现一有六无:即有一支义务治安巡逻队,无命案、无有影响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无死亡重大经济损失的治安灾害事故、无有影响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人员集聚滋事案件、无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力引发命案,刑事发案数不超过社区实有人口的6%。
社区以创建安全示范社区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让社区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创建措施:创建工作以社区党委书记担负主要责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为工作中心,集安全、治安、稳定、帮教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在社区内发动单位、辖区居民群众和物业小区参与,利用治保会、调解会、帮教小组、治安巡逻队、治安信息员、法律宣传小分队、法律服务站、流动人口协会8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协同配合社区民警共同为一方平安、和谐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1.狠抓治安防范工作,构建群防群治网络。
一是坚持以压滤机滤布派出所、社区联防、辖区单位自防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形成统一组织协调,以派出所为龙头、居委会为纽带、单位治保人员为骨干,以居民小组为依托,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防范效能,实现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
创建双零社区工作方案

创建双零社区工作方案双零社区是指零犯罪、零事故、零纠纷的社区,旨在为居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案。
本文将介绍创建双零社区的工作方案,以确保社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一、培养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区广播、黑板报、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例如,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等常见安全知识应成为宣传重点。
2.举办法律讲座和知识竞赛组织专业人士开展法律讲座,让居民了解法律法规和自己的权益。
同时,举办法律知识竞赛,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居民的法治观念。
二、加强社区巡逻和治安防范1.建立巡逻队伍招募志愿者组成巡逻队伍,定期巡视社区,发现问题及时报警或处理。
同时,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建立起社区与警方的联动机制。
2.安装监控设备和报警器材在社区的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增加治安防范力量。
居民也可以配备报警器材,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三、建立社区纠纷调解机制1.设立社区纠纷调解中心在社区内成立纠纷调解中心,配备专业的调解员,负责处理和调解居民之间的纠纷。
通过和谐解决矛盾,减少纠纷的发生,维护社区的稳定。
2.开展矛盾化解活动定期组织居民座谈会、讨论会等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并邀请专家、学者等开展培训,帮助居民学习矛盾化解的技巧和方法。
四、加强社区服务和文化建设1.完善社区公共设施提升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例如建设运动场、公园、图书馆等,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和娱乐的场所。
2.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书画展、音乐会、戏剧表演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乐于助人的社区氛围。
五、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和参与1.设立意见反馈渠道建立起居民意见反馈渠道,例如投诉建议箱、社区信箱等,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反馈,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回应。
2.定期开展居民会议召开居民会议,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协商解决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4.12.30•【文号】•【施行日期】2014.12.30•【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治理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为有效应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以确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二)目标任务。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编织社会治安防控网,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努力使影响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居民的朋友和亲人

居民的朋友和亲人——记胶州市公安局社区女民警黄雪蓓本报记者刘振兴她没有丰富的社区警务管理经验,却凭着一颗帮助居民的真心,化解矛盾纠纷;身为一名“片警”,她职务低微,却把老百姓的事看得比天还大。
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社区警务工作没大事,全小事,而且非常琐碎,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就是要沉下心,铺下身子,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她,就是黄雪蓓,胶州市公安局唯一一名社区女民警,管辖的区域包括映月园小区和浮翠园小区的1370户居民。
“多走、多看、多听、多记、多想”——她的手机号码成为“社区110”,居民的大事小事她有求必应在所辖社区,提起黄雪蓓,几乎无人不知。
老人们叫她“闺女”,年轻人喊她“黄姐”,小孩们追着喊“黄姨”。
到底是什么,让一名普通“片警”这么大名气?近日,记者在社区见到了黄雪蓓。
一身警服,沉稳干练;一个随意的马尾辫,朴素简单;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衬着白皙的皮肤,聪慧大方。
居民徐恩田告诉记者:“她呀,没事给自己找了一堆事,就是我们居民的贴身‘小棉袄’”。
原来,黄雪蓓2009年从部队转业,选择在胶州市三里河派出所做了一名社区民警。
她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制成卡片,挨家挨户地发送。
“有事不是打110吗?一名片警的电话,有什么用?”有些群众随手将名片往地上一丢。
黄雪蓓又将自己的联系电话印成贴图式卡片,贴在每个单元楼道醒目的地方。
次年开春的一天,下午2时许,黄雪蓓的手机响了:“我姓乔,社区里不知哪家养了一只公鸡,每天凌晨4时左右就开始打鸣,家里孩子要中考,严重影响休息,你管不管?”她二话没说,凌晨4时,从家赶到了反映问题的浮翠园小区。
经过蹲守辨别,原来是11号楼有人在阁楼上养了一只公鸡。
确定好住户位置,已是东方发白。
她当天便找到有关住户走访规劝,经上门做思想工作,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
问题解决后,又马上给乔先生回电告知。
“本以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社区民警不好插手,没想到这个女民警还真管事,替我解决了大问题。
“三零”创建阶段性工作总结

“三零”创建阶段性工作总结三零创建阶段性工作总结一三零创建工作,即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工作,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对三零创建工作,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相关单位、部门按照要求,快速推进创建工作,全民参与创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三零创建工作正迎来新的工作热潮。
提升站位抓好三零创建市委高度重视三零创建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把三零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作为顺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新期待、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强化措施,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三零创建工作。
建立了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成立机构,制订方案,推动三零创建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迅速铺开。
市信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均组建了工作专班,分别牵头抓好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工作。
全市个县(市、区)均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区区长为组长)的三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信访、应急管理、公安三个专班,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
市平安办推动建立了台账管理机制、摸底排查机制、分析预警机制、督促指导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工作奖惩机制、宣传联动机制项工作推动机制,定责任、定措施,交流经验做法,营造创建氛围,推动工作落实。
真抓实干确保创建成效按照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行动,确保真创建真有效。
推进零上访源头治理。
各县(市、区)加大初访处置力度,建立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周研判一次信访工作,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市信访局结合学党史、办实事、下基层、化积案活动,局班子成员与全体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推动信访积案有效化解。
社区创建工作方案(5篇)

社区创建工作方案(5篇)社区创建工作方案(通用5篇)社区创建工作方案篇1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先省级后国家级的安全社区建设思路,在党委领导下,深化“政府负责、安办牵头、社会参与、联合共建”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社区软硬件环境和居民安全素质,逐步实现“人人平等地享有安全与健康”。
二、工作目标20__年,全市建成6个省级安全社区(其中,前锋区代市镇创建省级安全社区为省定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启动建设15个省级安全社区、2个国家级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见附件)。
三、工作措施(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安全社区建设秉承“大安全”理论,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居民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克服迷茫、畏难、抵触情绪,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力以赴地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千方百计完成今年安全社区建设目标任务。
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工作统筹,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创建质量。
要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制定规划,保证投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难点和疑点。
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指导与服务,当好参谋,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各相关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从人、财、物方面全力保障、积极参与,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全面倾斜,保证创建区域内本行业、本领域全面达到安全社区标准。
(二)理清思路,细化目标,全力推进。
一是明确机构,落实人员。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构,落实具体人员,明确具体职责,真正做到按职责要求认真履职尽责。
二是细化方案,强化措施。
启动、创建工作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数,采取倒排工期推进的方式,从完成数量上、时间上、标准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硬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保证工作任务按时顺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中心心怡园创建零发案社区工作报告
所谓“零发案”社区就是通过有效整合社会各界治安防范力量,广泛发动社区群众,落实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完善社区防范网络,切实预防和控制社区刑事案件尤其是入室抢劫、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济东新村党政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在新村范围内积极开展“零”发案社区的创建活动,物业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平安新村结合起来,实质性地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全员积极参与“零”发案社区的创建活动,给职工群众营造“一个上班放心、下班安心”的生活环境。
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作为零发案社区的基层单位,我们心怡园进一步健全门卫值班制度、巡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将小区内日常治安管理及防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外来车辆及时登记,按规定开启大门。
做好住户装修登记记录,按规定出入。
值班人员大胆管理,认真检查出入小区人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查询并汇报,禁止小商小贩等闲杂人员进入小区。
对存在的治安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
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宣传,及时通报居民小区突出治安问题、防范措施,提醒群众提高警惕,掌握防范要领。
通过宣传,让“小区是我家、防范靠大家”的防范理念逐渐
深入人心。
在活动创建中同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门卫值班人员与保卫巡查人员实行每天双签到制度,使人力防范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交叉互补,有效压缩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形成齐抓共管治安防范局面,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增强职工群众的安全感。
在“零”发案社区活动的创建中,我们心怡园基本实现了无入室盗窃、抢夺、抢劫案件发生;无自行车、电动车及机动车辆被盗案件发生;为职工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实现职工满意率达90%以上。
“零发案”社区创建工作,是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妥善解决问题,保持社区平安,为社区居民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