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区市人口数量排名

我国第六次全国⼈⼝普查各省区市⼈⼝数量排名我国第六次全国⼈⼝普查各省区市⼈⼝数量排名我国第六次全国⼈⼝普查各省区市⼈⼝数量排名,⼴东破亿登榜⾸全国合计 13 3972 48521. ⼴东省 1 0430 31322. ⼭东省 9579 30653. 河南省 9402 35674. 四川省 8041 82005. 江苏省 7865 99036. 河北省 7185 42027. 湖南省 6568 37228. 安徽省 5950 05109. 湖北省 5723 774010.浙江省 5442 689111.⼴西 4602 662912.云南省 4596 623913.江西省 4456 747514.辽宁省 4374 632315.⿊龙江省 3831 222416.陕西省 3732 737817.福建省 3689 421618.⼭西省 3571 211119.贵州省 3474 646820.重庆市 2884 617021.吉林省 2746 229722.⽢肃省 2557 525423.内蒙古 2470 632124.台湾省 2316.225.上海市 2301 914826.新疆 2181 333427.北京市 1961 236828.天津市 1293 822429.海南省 867 151830.⾹港 709.7631.宁夏 630 135032.青海省 562 672233.西藏 300 216634.澳门 55.23前3名⼈⼝多于德国,前7名多于英国,前10名多于韩国,前19名多于加拿⼤,前24名多于澳⼤利亚中国各省⾯积排名:1、新疆维吾尔⾃治区⾯积166万平⽅千⽶);2、西藏⾃治区⾯积122.8万平⽅千⽶);3、内蒙古⾃治区⾯积118.3万平⽅千⽶);4、青海省⾯积72.23万平⽅千⽶;5、四川省⾯积48.14万平⽅千⽶;6、⿊龙江省⾯积45.48万平⽅千⽶;7、⽢肃省⾯积45.44万平⽅千⽶;8、云南省⾯积38.33万平⽅千⽶;9、⼴西壮族⾃治区⾯积23.6万平⽅千⽶;10、湖南省⾯积21.18万平⽅千⽶;11、陕西省⾯积20.56万平⽅千⽶;12、河北省⾯积18.77万平⽅千⽶;13、吉林省⾯积18.74万平⽅千⽶;14、湖北省⾯积18.59万平⽅千⽶;15、⼴东省⾯积18万平⽅千⽶;16、贵州省⾯积17.6万平⽅千⽶;17、江西省⾯积16.7万平⽅千⽶;18、河南省⾯积16.7万平⽅千⽶;19、⼭西省⾯积15.63万平⽅千⽶;20、⼭东省⾯积15.38万平⽅千⽶;21、辽宁省⾯积14.59万平⽅千⽶;22、安徽省⾯积13.97万平⽅千⽶;23、福建省⾯积12.13万平⽅千⽶;24、江苏省⾯积10.26万平⽅千⽶;25、浙江省⾯积10.2万平⽅千⽶;26、重庆市⾯积8.23万平⽅千⽶;27、宁夏回族⾃治区⾯积6.64万平⽅千⽶;28、台湾省⾯积3.6万平⽅千⽶;29、海南省⾯答3.4万平⽅千⽶;30、北京市⾯积1.68万平⽅千⽶;31、天津市⾯积1.13万平⽅千⽶;32、上海市⾯积0.63万平⽅千⽶;33、⾹港特别⾏政区⾯积1101平⽅千⽶;34、澳门特别⾏政区⾯积25.4平⽅千⽶。
我国人口发展现状

我国人口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发展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14亿,其中男性比女性多
约30万人。
此外,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寿命稳步增长,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
人已经占到中国总人口的18.1%。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也在逐渐减缓。
政府多年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变化,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也变得更为明显。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生育政策,曾经有助于缓解了人口爆炸的压力,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年轻劳动力的减少,人口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口发展现状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老龄化问题将对养老保险、医疗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带来挑战。
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此外,人口过多也给国家的资源压力带来了加剧。
为了有效应对人口问题,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动人口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
这包括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老年人服务和养
老制度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
此外,政府也鼓励创业和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增加劳动力供给。
总的来说,中国的人口发展现状呈现出老龄化加剧、人口增长率减缓的趋势。
政府正在积极应对人口问题,以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人口与人口分布

中国的人口与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人口资源,并且人口分布也非常广泛。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人口数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以来都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人口达到了14亿以上,占世界总人口的近20%。
这庞大的人口数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状况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人口分布1. 区域差异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
这些地区相对较发达,经济实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动。
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和沙漠地带,人口密度非常低。
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不发达,缺乏吸引人口流入的条件。
2. 城乡差异中国的人口分布还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
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城市。
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前往城市谋求生活。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吸引人口流入的条件。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三、人口分布的原因和影响1. 原因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产生了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历史上人口聚集在这些地区。
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条件恶劣,导致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口分布。
发达地区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相反,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缺乏吸引力,导致人口流失和数量减少。
2. 影响分析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
首先,人口数量过多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的增加。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控制人口数量,采取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措施。
其次,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也会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2023年最新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

2023年最新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5万人。
2022年底2023年初人口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人口的优势:更大的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将导致经济扩张,因为更多的人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
更多的钱将被用于税收,以资助环境和医疗保健项目等公共服务。
明显的结论是,人均GDP是基本要素,而不是整个GDP。
人力资源将增加。
人口众多可能带来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更多的人力资源供应。
在失业问题严重的地方,这很可能不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但它会增加愿意为较少报酬工作的人数。
通过专业化提高生产力。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上升,鼓励专业化。
这表明,一些人集中精力创造单一的产品或服务。
然而,每个人的努力可能会融合成一些惊人的东西,这取决于他们独特的能力和天赋。
中国总人口2023年是多少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 2023,中国大陆总人口为 14 亿 1178 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是基于户籍登记的人口统计,实际人口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可能有些人没有及时上户口,或者在农村等地区存在不上户口的情况。
2023各国人口排行榜前十名2023年各国人口排行榜前十名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
一、中国中国的人口数量为1405372834,占世界人口比例的18.82%。
二、印度印度的人口数量为1304200000,占世界人口比例的17.86%。
三、美国美国的人口数量为322760000,占世界人口比例的4.42%。
四、印尼印尼的人口数量为257740000,占世界人口比例的3.53%。
简析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简析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进行简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首先,中国人口的总量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在1949年建国时约为5.5亿人,到2024年已经增长到14亿人以上。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在逐渐放缓。
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生育率下降,而城市化进程则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这些因素导致了人口增长的减速,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其次,中国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99年的10.9%增加到2024年的18.1%。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社会养老和医疗等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中国人口发展还存在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地区人口较为密集,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但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的不同所致。
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地区间的人口均衡发展,避免资源和环境的过度集中。
未来,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4.9%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养老和医疗压力,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并制定更加全面的老龄政策。
其次,人口净增长呈现负增长趋势。
中国的人口净增长已经出现负值,这意味着人口出生率已经低于死亡率。
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执行,人口规模或将进一步缩小。
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育政策。
最后,人口结构优化将成为重要任务。
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人口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人口问题的挑战和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我国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文将梳理和分析我国人口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和增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总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0亿人。
尽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但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渐变化和出生率的下降,我国的人口增长也呈现出趋缓的态势。
人口结构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变得老龄化,这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年龄构成的不均衡。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而青少年人口比例则出现下降趋势。
这样的人口结构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来应对。
人口分布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这种不均衡的人口分布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人口素质我国的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教育差距、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总结总的来说,我国人口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口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和人口素质的均衡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说说中国的人口问题

说说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的人口问题展开讨论,从人口数量、老龄化、劳动力供给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人口数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4亿多人。
然而,中国的人口数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过高的人口密度使得城市拥挤问题日益严重,给基础设施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人口的急剧增长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如晚婚晚育政策和单独二孩政策等。
2. 老龄化问题另一个中国人口问题是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深。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
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老年人口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老龄化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养老保障压力的增大,需要更多的养老机构和服务。
其次,老年人口的增多也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减少,对劳动力供给造成一定的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加大对老年人口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需要鼓励生育政策,以维持人口结构的合理平衡。
3. 劳动力供给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劳动力供给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供给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减少,对于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劳动力短缺可能成为一个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劳动力需求可能会逐渐减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等方面。
中国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持人口结构的合理平衡和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中国各省人口出生率排名数据

中国各省人口出生率排名数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14亿多人口。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本文将探讨中国各省的人口出生率排名数据,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各省的人口出生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根据出生人口数和总人口数的比例,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省份的出生率。
在出生率方面,西藏是中国人口出生率最高的省份。
由于政策的放宽,家庭鼓励生育的氛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西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出生率。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西藏总人口较少,所以相对出生人口数量也较少。
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出生率较低。
一方面,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人们更加注重事业和生活质量,较高的生活成本也使得家庭普遍更倾向于小型家庭。
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儿童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使得人们不再因为照顾孩子而担心自身的发展。
此外,人口出生率也与各省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有关。
像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由于经济条件好、教育水平较高、女性地位提升等因素,人口出生率相对较低。
而一些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等因素,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
另外,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政策的影响以及社会变革的推动。
在198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产生了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各省份实施得并不均衡。
政策的严厉与否,对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政府也放宽了对生育政策的限制。
部分省份实施"二孩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出现了一定回升。
然而,由于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教育资源的不足,二孩政策对于整体的人口出生率影响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中国各省的人口出生率排名数据反映了地区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和政策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柱状图,完成5~6题。 3 . 2010年的农村人口比重比 : 2000年下降了 ( D) A.9.8% B.15% C.32% D.13.48% 4.2010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总 数约为(总人口13.7亿)( B ) A.5.61亿 B.6.81亿 C.3.23亿 D.7.13亿
(万人) 10000 8000 7185 6000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
10430 9579 9402 7866 5950 5443 4375 3571 3831 4457 3689 6568 5724 8042
4603
2885
4597 3475 3733
4000
20001961 1294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3.80% 50.32% 49.68% 36.20% 农村 城市
2000年
2010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制作
(1)读图,完成下表,并比较东部沿海两个 省与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试说明中
国人口分布的差异。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面积(万千米2)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2) 山东 16 江苏 10 新疆 166 西藏 123
9579 599
7866 787
2181 13
300 2.4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奶奶(或外婆) 爸爸 妈妈 我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表,分析表中所反映的人 口信息。议一议,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
1.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 ( B ) A.11.7亿 B.13.7亿 C.12.9亿 D.15.5亿
2.关于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西部地区人口多,东部地区人口少 B.山地、高原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少 C.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D.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少
项目
人口数量 世界国家 数量(个) 数量(个)
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简称 粤(广东)、鲁(山东)、 豫(河南)、川(四川) 粤(广东)、 鲁(山东)、 豫(河 南)、川(四川) 、苏(江苏)、 冀(河北)、湘(湖南)、皖(安 徽)、鄂(湖北)、浙(浙江)
8000万以上
16
4
10
5000万以上
24
(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 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图
(2)读图,以黑河—腾冲线为界,说一说中国东部和西 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度多在100人/千米2以上, 人口密度大;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多在10人/千米2以下,人口 密度小。
(3)根据以上分析,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要 解释其形成原因。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因为东部地区沿海、沿河,气候温暖湿 润,地形相对平坦,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城镇多;西部 地区多干旱荒漠,多高原和山地,经济和交通运输落后。 图
20世纪70年代以
来,我国计划生育的 成效显著,人口出生 率由1970年的3.3%下 降到1990年的2.1%。 据推算,20年间全国 共少生2亿多人,仅抚 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 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
家庭人口调查与分析。
(1)调查家庭中近几代人人口状况, 完成下表。
同辈兄弟姐妹人数 爷爷(或外公) 同辈平均人数
6000
2471 2746 2302
630 563
京 津 冀 晋 内辽 吉 黑 沪 苏 浙皖闽赣 鲁 豫 鄂湘 粤 桂 琼渝 川贵 云藏 陕 甘青 宁 新 港 澳台 蒙 古
题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题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以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为界: 人口东多西少
原因: 东部平原多、气候湿润,适宜人类 生存 .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
●
10 8 6
● ● ●
4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 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答: 分别增加1.1亿、1.9亿、1.4亿、1.5亿、1.3 亿、 0.7亿。1970年前增长加快,1970年后增长有减慢趋势。 (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 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答:2020年约为14亿,2030年约为14.5亿。
耕地总面积
6 6
4
1/4 1/5
1/3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 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 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 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 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 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 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
0
2471 2746 2302
2558 300
2181 710
2316
867
630 563
55
京 津 冀 晋 内 辽吉 黑 沪 苏浙皖 闽 赣 鲁 豫鄂 湘 粤桂 琼渝 川 贵云 藏 陕 甘青 宁 新 港 澳台 蒙 古
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 一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
依据联合国发表的世界人口报告,2011年10月,世界 人口达70亿,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9.7%。近200 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根据有关专家 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可能超过90亿,届时中国
提高人口的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 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说一说这些宣传画的含义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 人口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
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社会财富积累缓慢
人民生活水平难提
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变少的人均资源
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许多资源数量大,居世 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 总量在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储量
3 3
1/3 3/5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总面积
我国5000 8000万以上人口省区分布
河北 冀
山东 鲁 河南 豫 安徽 四川 湖北鄂 皖 浙江 湖南 湘 浙 江苏 苏
川
广东 粤
读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 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 (2)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2011年
农村 48.7%
农村 73.6%
城镇 51.3%
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 6.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51.3%,与1990年相比,全 国城镇人口增加了3.9亿。 在全国人口中,仍有约6.57 亿人居住在农村。今后,随 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 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 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
人口将不到世界的1/6。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
(万人) 10000 8000 7185 7866 5950 5443 4375 4000 20001961 1294 0 3571 3831 4457 3689 6568 5724 4603 2885 867 4597 3475 3733 2558 300 2181 710 55 2316 10430 9579 9402 8042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国家
人口(亿)
国家
人口(亿)
中国 印度
美1.95
巴基斯坦 尼日利亚
孟加拉国 俄罗斯 日本
1.74 1.58
1.49 1.41 1.27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4.4% 16.7% 59.3% 中国 印度 美国 其他国家
19.6%
气候条件影响了农业生产 ↓ 东部暖湿季风地区人口多 西部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气候 地形
平原盆地 人口多于 高山高原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开发早晚 人口迁徙 交通
开发较早 地区人口 多于偏远 地区人口
沿江沿海交通干道 人口多于 交通不便地区
人口因经济、自然 和政治因素迁徙
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1990年
城镇 26.4%
年份 1949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人口 5.4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1.4 12.1 12.7 13.1 13.4 16 14
● ●
1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