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加工论文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摘要:近些年来,国防尖端工业和航空工业等特殊领域的发展对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加工技术要求更高,更精细。

在此背景下,理清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的方法,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加工方法成型技术一、前言近些年来,国防尖端工业和航空工业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要求更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开发研制满足特定要求的高聚合物迫在眉睫[1]。

在此背景下,理清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的方法,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分子材料成型成型加工技术的相关定义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指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基础构成的材料,其一般基本成分是聚合物或以含有聚合物的性质为主要性能特征的材料;主要是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与易加工特点,使它具有其他材料不可取代与不可比拟的优异性能,从而广泛运用到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等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高分子工业的生产中分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成型两个过程。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就是运用各种加工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赋予形状,使其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制品。

高分子材料加工主要目的是高性能、高生产率、快捷交货和低成本;向小尺寸、轻质与薄壁方向发展是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制品方面的目标;成型加工方向是全回收、零排放、低能耗,从大规模向较短研发周期的多品种转变。

判断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的质量因素是加工后制品的外观性、尺寸精度、技能性中的耐化学性、耐热性等等。

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方法高分子材料的的成型方法有挤出成型、吹塑成型、注塑成型、压延成型、激光成型等。

以下介绍的是现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主要技术方法。

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遇到的问题-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

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遇到的问题-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

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遇到的问题-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制造与加工在我国的工业产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高分子产业的重点使进行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加工科学技术的基础技术研究,这是我国高分子行业能够得到自主发展的重要基础,高分子加工产业作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因其学科交叉的特点成为了目前产业研究发展的趋势,做好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研究,就必须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以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都取得一定的进展。

1 反应加工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简析1.1 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差异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合成与成型需要较长的工序而且工艺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一般的聚合反应基本需要数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对于反应环境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在聚合反应的基本反应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分离提纯以及挥发等工序,从整体来看耗费时间与能源都比较多,而且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理念,同时也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再合成工序完成后需要加工工艺,其对成本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将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制备合成为一体化的工序,把传统的加工设备加上反应器的功能,从而实现两种并无直接关系的工艺合二为一,在挤出机的机头处安装适当的口模就可以使得相应的制品直接产出,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技术的加工周期很短,一般只有十几分钟,同时工序也比较简单,资源在加工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节约,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是高分子材料加工制造产业日后发展的必然方向。

1.2 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理论基础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举例来说,在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面的内容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在能量的传递以及物料输送平衡方面属于化学工程领域的内容,反应产物的形态结构处理以及加工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属于高分子物理学方面的内容等。

所以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涉及到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物理、工程热物理、过程控制、橡塑机械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

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

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高分子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组分的材料,我国的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篇1浅析高分子材料老化性能摘要: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户外工程中市场占有率很高。

但由于使用过程中高分子材料受光、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作用,导致力学性能和外观发生变化。

为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必须充分认识其老化机理和老化进程,进而有目的地进行防老化改性。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降解;老化;进展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逐步发生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物理机械性能变坏,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一过程称为“老化”。

老化现象有如下几种:外观变化,材料发粘、变硬、变形、变色等;物理性质变化,溶解、溶胀和流变性能改变;机械性能变化和电性能变化等。

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内在因素有:材料本身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及配方条件等;外在因素有:物理因素,包括热、光、高能辐射和机械应力等;化学因素,包括氧、臭氧、水、酸、碱等的作用;生物因素,如微生物、昆虫的作用。

老化往往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极为复杂的过程。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缩短了制品的使用寿命,并影响制品使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性,限制了制品的应用范围。

因此,研究引发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原因及其微观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高分子老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高分子材料老化的规律、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材料老化的影响等方面,这些工作对于发展新的实验技术和测试方法,改善材料的生产技术、研制特种材料、逐步达到按指定性能设计新材料等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1 户外因素对高分子材料老化行为的影响为的影响高分子材料在户外曝露于太阳光和含氧大气中,分子链发生种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链断裂或交联,且伴随着生成含氧基团如酮、羧酸、过氧化物和醇,导致材料韧性和强度急剧下降。

高分子材料成形加工 论文

高分子材料成形加工 论文

论文题目:注塑成型工艺——聚碳酸酯光盘生产技术课程名称聚合物加工姓名檀笑风学号0814121034专业0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班任课老师钱浩摘要:本文借助聚碳酸酯的光盘生产技术,对注塑加工工艺流程做了系统介绍。

从工艺特性、基材和注塑机的选取、工艺流程、工艺影响因素、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几个角度作了清晰的介绍。

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光盘注塑工艺聚碳酸酯一、聚碳酸酯的工艺特性中文名称:2,2-(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英文名称:Polycarbonate化学结构:物化特性:①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定型、无味、透明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相对密度为1.20,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折光率为1.586;②聚碳酸酯主要特点是机械性能良好,既韧又刚、无缺口,冲击强度在热塑性塑料中名列前茅,接近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或不饱和树脂,呈延性断裂。

成型的零件可达到很精密的公差,并在很宽的范围内保持尺寸稳定,优于聚酰胺ABS和聚甲醛;③热塑性好,热变性温度在135一145℃之间。

与其他塑料相比,聚碳酸酯的线胀系数低,且加人玻璃纤维后能降低l/3。

100℃以上长时间热处理,刚性稍有增加,弹性模量、弯曲强度、拉伸强度也随之增加,而抗冲值有所降低。

在100℃以上退火,可消除内应力;④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在较宽的湿度范围内,电绝缘性恒定,并耐电晕性。

聚碳酸酯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强度与聚酯薄膜相当。

另外还有自熄、易增强、阻燃、能着色等特性。

二、光盘制作对基材的要求在信息工业中,光盘生产已形成一项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产业。

光盘基片由塑料加工而成,主要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种为刻录法,每片光盘先用4 种不同材料的塑料薄膜压制而成,然后用激光刻录。

这种方法生产速度慢、成本高,只适合于小批量生产。

另一种为注塑成型法,即通过塑料的注塑加工技术制作。

光盘主要通过塑料的精密注塑成型来完成。

注塑加工是光盘复制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在精密注塑过程中要将微小的凹槽精密地复制出来,不仅塑料基片的平面度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质量很均匀、残余应力很低,在进行检测时双折射要低。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摘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工业上取得的飞速发展,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创新研究,并详细阐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近年来,某些特殊领域如航空工业、国防尖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各种特定要求的高强度聚合物的开发研制越来越显迫切。

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发展概况近50年来,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造粒用挤出机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20世纪60年代主要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3t/h;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采用连续混炼机+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10t/h;80年代中期以来。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齿轮泵造粒,产量可以达到40-45t/h,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产量可高达60t/h。

在l950年,全世界塑料的年产量为200万t。

20世纪90年代。

塑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8%,2000年增加至1.8亿t至2010年,全世界塑料产量将达3亿t,此外。

合成工业的新近避震使得易于璃确控制树脂的分子结构,加速采用大规模进行低成本的生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高速、美观、环保、乘坐舒适及安全可靠等要求对汽车越来越重要.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能的提高带动了零部件及相关材料工业的发展。

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自身增加汽车的有效载荷,提高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关键。

据悉,目前汽车上100kg的塑料件可取代原先需要100-300kg的传统汽车材料(如钢铁等)。

因此,汽车中越来越多的金属件由塑料件代替。

此外,汽车中约90%的零部件均需依靠模具成型,例如制造一款普通轿车就需要制造1200多套模具,在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产业超过50%的产品是汽车用模具。

目前,高分子材料加工的主要目标是高生产率、高*能、低成本和快捷交货。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作为高分子材料应用的重要环节,对材料的性能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值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从最早的手工加工到现代的自动化生产线,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和品质,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都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掌握好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关键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注塑成型中,控制好料筒温度、模具温度和射出速度等参数,可以有效避免产品出现气泡、瘤状等缺陷,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另外,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比如,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高分子材料加工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对高分子材料复杂结构的快速成型,极大地拓展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作为高分子材料应用的重要环节,对材料的性能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掌握好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关键参数,把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拓展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推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进展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进展
中图分类号 : T B 3 2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8 7 2 ( 2 0 1 7 ) 0 3 - 0 1 1 8 - 0 1
随着世 界经济 、 科技 的发展 , 对 材 料 的需 求 量 逐 年 都 迅速增加 , 因为 材 料 是 技 术 进 步 的基 础 所 在 。高 分 子 材 料
转 问 题得 到 有 效 控 制 。通 过 该 项 技 术 , 初 步形 成 r具 有 门
技 术前沿 , 培 育 自主知识 产权 , 进一步加 快我 国高分子材
料 成 型加 工 高新 技 术及 其 产业 的 发 展 。
主知识 产权的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技 术 , 能够 有效提高
我国 T P V 技 术 的发 展 t 4 1 。
1 高 分 子 材 料成 型 加 工 技 术 的 发 展 趋 势
随 着 科 技 的 发 展 .人 们 对 生 产 制 造 技 术 的要 求 和 质
2 . 3 信 息存储 光 盘盘 基直 接合 成 反应成 型 技术
此技术克服传统方式 的中间环节多 、 周期长 、 能耗大 、
储运过程易受污染 、 成 型 前 处理 复 杂 等 问 题 , 将 光盘级 P C 树 脂 生 产 、中 间储 运 和 光 盘 盘 基 成 型 j 个 过 程 整 合 为 一 一 体, 结 合 动 态 连续 反 应 成 型技 术 , 研 究 酯 交 换 连 续 化 生 产 技术 , 研 制 开 发精 密 光 盘 注 射 成 型 装 备 , 达 到节 能 降 耗 、 有
量 也更高 。聚合物反应加 工技术 是从传统 的双螺杆轴 挤
出 成 型 技 术 中演 化 而 来 f l 1 。美 国的 A e r s t a r t 公 司 已经 研 发 出更 为高 效 、 稳 定 的 连 续 性 和混 炼 挤 出机 . 从 一 定 程 度 上 解 决 其 他 同 类 型挤 出机 成 型过 程 无 法 避 免 的 问 题 。 但 国 内这 项 技 术 还 处 于 起 步 阶段 。 高 分 子 材 料 的 成 型 加 工 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论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论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论文
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分子化学结构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

在工程领域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涉及到塑料、橡胶、纤维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首先,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热塑性或热固性工艺进行成型。

其次,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件和零部件。

此外,高分子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绝缘性能,适用于化工、电气等领域。

另外,高分子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回收性,有利于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在工程领域中,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材料、电
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例如,汽车制造中的塑料零部件、航空航天中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建筑材料中的隔热材料、电子产品中的绝缘材料等,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性能,还可以减轻产品重量,节约能源,有利于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纳米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将成为研究热点,为工程领域提供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同时,高分子材料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分子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特性和应用对
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深入,为工程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希望本文能够对高分子材料及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机合模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其优缺点分析摘要从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功能、结构及性能特点出发,对其按照模板数目、驱动源、传动形式、合模架构等特点进行了详细分类,然后将注塑合模机构分为全液压式合模机构,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和精密注塑合模机构,再选取双曲肘式、全液压直压式、无拉杆式、二板复合式和全电动式这5种典型的合模机构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各种合模机构的结构特性及优缺点。

结尾还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在吹塑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模腔内标签技术。

关键词: 注塑机,合模机构,双曲肘式,全液压直压式,无拉杆式,二板复合式,全电动式ABSTRACTThe clamping mechanisms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emplates, driving source, the transmission forms, and the mold structure, their function, const ruction,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sed. Injection clamping institutions are divided into full hydraulic pressure type clamping institutions, hydraulic mechanical clamping institutions, electric mechanical clamping institutions and precision injection clamping institutions. Five typical mechanisms, double-toggle, fully hydraulic direct press, two-platen and all electric institutions were analyzed on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inally,summarizes various clamp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end, the paper also simply introduces the mould tag technology that is used mostly in the blow molding process.Key words: inject ion molding machine, clamping mechanism, double-toggle, fully hydraulic direct press, tie-bar less, two-platen, electric1引言注塑机合模技术是注塑工艺的关键环节,其合模机构是注塑机的关键设备。

自195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注塑机开始,合模机构作为最重要的单元伴随着注塑机不断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陆续出现了曲肘式、单缸充液式等结构,80年代五点双曲肘式结构的出现更是合模机构的重大进展,90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厂家推出了许多新的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其中二板复合式是其典型代表,日本厂家则将重点放在了全电动式注塑机上,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1,2]。

由加拿大公司推出的无拉杆式结构[3,4]及德国公司推出的电动Z形结构[5],表明合模机构依然在创新中不断前进。

良好的合模技术保证了在合模过程中模板平稳迅速启闭。

因此良好的合模机构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6,7]:(1)能够提供足够的合模力,这是合模机构的功能要求。

足够大的合模力能够保证模板锁紧,避免模腔内熔料在压力作用下打开模具而影响制品品质;(2)能够提供足够的模板强度及系统刚性,这是合模机构的结构要求。

足够的模板强度及系统刚性能够保证在反复的运动过程中合模部件不致因频繁受力而引起变形或损坏;(3)能够提供高速、平稳、低噪声等优异特性的模板运动,这是合模机构的性能要求。

高速意味着高生产率,平稳及低噪声意味着避免合模动作时出现波动。

2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分类合模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可从模板数目、驱动源、传动形式、合模架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如按照模板数目进行分类,可分为三板式及二板式,如图2-1所示;按照传动形式进行分类[8]可分为全机械式、机械连杆式、全液压直压式及液压机械式,如图2-2所示。

图2-1 注塑机合模机构按模板数目分类图2-2 注塑机合模机构按传动形式分类3典型合模机构分析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合模机构主要有全液压式合模机构,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精密注塑合模机构。

3.1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可实现良好的低压锁模,动模板受力好,开锁模速度平稳,锁模力稳定再现性好。

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可分为直压式合模机构、增压式合模机构和充液式合模机构。

3.1.1直压式合模机构直压式合模机构的特点是启闭模动作和合模力的产生都由合模油缸直接完成,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合模机构。

合模机构的合模动作由液压油作用在活塞上来实现,锁模动作由液压油升压来完成。

这种合模机构不满足合模机构的运动特性,耗能大,精度低,目前已经很少应用。

如图3-1所示图3-1 直压式合模机构示意图3.1.2增压式合模机构增压式合模机构[9]是由合模油缸、充液阀、稳压油缸和增压缸组成。

如图3-2所示。

图3-2 增压式合模装置实物图合模时液压油由进油口进入合模油缸4中,动模板随合模油缸活塞一并运动,使模具合闭。

锁模时,增压油缸5进入高压油,使增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合模油缸4中推进,由于活塞与活塞面积差的作用,造成两端的压力差,使合模油缸4中的压强提高,达到额定合模力。

锁模力的大小与增压油缸、合模油缸的结构有关,因而此类合模机构的锁模力受液压系统和密封的限制,固增压有限,主要用于中小型注塑机。

如图3-3所示图3-3 增压式合模装置3.1.3充液式合模机构充液式合模装置[10]能够满足注塑机对合模装置提出的速度和力的要求,实现了快速移模和加大锁模力。

如图3-4所示。

图3-4 充液式合模机构示意图合模时,液压油首先进入快速移模液压缸内实现快速移模,当模具合紧时,高压油进入锁模液压缸内实现模具的可靠紧闭;开模时,液压油进入到锁模液压缸的右端实现快速开模。

在快速移模时,锁紧活塞跟着动模板快速移动,进而造成锁模液压缸内供油不足形成负压,充液油箱内的油就进入到锁模液压缸内。

充液式合模机构开模、合模精度高、模板受力均衡、不需调模、不需加油润滑、磨损较少、开合模行程长;但容易内泄造成升压时间长、爬行、甚至让模、速度慢、漏油、能耗高、容易造成液压冲压、液压系统复杂、成本高、大油缸加工困难。

3.2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11,12]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合模机构。

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通常有移模液压缸和曲肘连杆两部分串联而成,习惯上也称为肘杆式合模机构。

它是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曲肘连杆机构来实现模具的启闭和锁紧。

它可以用很小的液压缸推力,通过肘杆机构的力的放大作用来获得较大的锁模力。

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这种机构能实现慢-快-慢的运动过程,提高了合模速度,节约了能耗并提高了效率,如图3-5所示。

图3-5 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按照肘杆机构类型和曲肘个数,可将肘杆式合模机构分为单曲肘、双曲肘及其它特殊型;按肘杆机构与移模油缸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按组成曲肘的连接数,可分为四孔型和五孔型等。

下面介绍两种比较常见的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

3.2.1五点双曲肘内翻式五点双曲肘内翻式合模结构具有低成本、低维护、刚性及运动特性好等显著特点,如图3-6所示[13]。

1-合模油缸 2-后模板3-曲肘连杆4-动模板 5-定模板6-顶出机构7-调模装置图3-6 五点双曲肘内翻式合模结构五点双曲肘内翻式在注塑机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原因是其充分体现了肘杆机构的显著特点:(1)曲肘连杆机构力的放大功能;(2)曲肘连杆改善运动特性功能;(3)曲肘连杆自锁功能。

但曲肘式合模机构也有许多缺点[10-11],如由于采用拉杆形变进行锁模,因此锁模力不稳定、铰链较易磨损、调模困难、开模冲击大、机身庞大等。

3.2.2无拉杆式无拉杆式于1990年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4-16],它打破传统的四拉杆机构的合模力学形变念,取消拉杆而利用基础架构来进行力的传递,因此其设计关键就是坚固的基础架构,如图3-7所示。

无拉杆式采用稳定的C字形结构体,通过计算其结构体的有效截面是相同体积情况下普通四拉杆截面积之和的10倍[17,18],因此系统的刚性更好,产生的弹性变形更小。

图3-7 四拉杆及无拉杆式示意图相比于有拉杆式合模机构,无拉杆式具有以下特点:(1)定模板直接固定在C形架构上,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模板的挠度,保证模板的平行度;(2)没有了4根拉杆的限制,模具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极为便利,模具可以自由地向上以及两个侧面移动,模板的面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3)对于多组分注射,安装多台注射单元非常方便,垂直式、水平式以及交叉式注射容易安装实现;并且易于插装一些外围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

对于无拉杆式合模机构的驱动结构,有采用液压缸作为驱动源,如图3-8 (a)所示,从整体结构上可以看出,由快速移模油缸进行移模,合模油缸进行直压锁模;也有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源,设计了高精密度以及高能源利用率的电动无拉杆式合模机构,如图3-8(b)所示。

1—移模油缸2—锁模油缸3—C形框架4—伺服电机及曲柄5—五点双曲肘(a)液压驱动(b)电机驱动图3-8无拉杆式合模机构纵然肘杆机构有诸多优点,但它还存在如下缺点:(1)结构复杂、易磨损、开合模精度差;(2)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在成型过程中使得模板受力不均,不能成型精密产品;(3)需要复杂的调模结构和润滑系统,开模合模行程短,而且销轴等磨损后造成的受力不均,会加速机器损坏。

3.3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19]具有节能、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高、效率高和环保清洁等优点。

随着高精度薄壁注塑件应用范围和需求量的扩大,以及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以其优越性得到了人们的热可。

但是它与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一样,存在着肘杆机构加工进度要求高、易磨损、调模困难等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