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县2012-201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2.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悲恸.悲痛.通.红捅.娄子B.炫.耀眩.晕绚.丽旋.风C.宿.舍住.宿一宿.星宿.D.朔.风溯.源塑.料簌.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闲暇娇弱揠苗助长大笔如掾B.烽烟抑郁了截爽直蔽帚自珍C.绿洲脉络渡越沙漠疲惫不堪D.简陋折迭时阅数载开诚部公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儒家打劫传统之说纯属骇人听闻....,哗众取宠。

儒学是三代传统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传承中的关键人物,王夫之“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是对孔子与儒、儒与传统关系的最佳诠释。

B.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考生不可能在写作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们需要寻找一条终南捷径....,以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C.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少奶奶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安之若素....。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灾害将伴随着人类。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涌现出本土文化的韧度和张力。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

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吸毒、自杀、伤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

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

2013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姓名计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鞭笞(tāi)慰藉(jí)按捺(nà)症结(zhēng)B、瞥眼(piē)梵文(fãn)傀儡(kuǐ)否泰(pǐ)C、教诲(huì)蜷缩(quán)馈(kuì)赠乘势(chãng)D、舷梯(xián)芜菁(qīng)天堑(jiàn)酗酒(xi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兴高彩烈一枕黄梁修养生息各行其是B、区区小事生死忧关为虎作伥草菅人命C、人才辈出委曲求全望风披靡仗义执言D、养尊处优挑拔事非宁静至远妄费心机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国历代的文人学士,每到中秋常要赋诗填词佳节。

②这对于民生不无。

③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

④湿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A、欢度裨益画浸染B、欢度稗益画渲染C、欢度裨益画渲染D、欢度裨益划渲染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士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力也束手无策。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细致入微,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捧着校旗,仿佛捧着巨大的重托和承诺,毛泽东用力地一点头。

B、孔昭绶将校旗递到了毛泽东面前:“把它接过去。

”C、“我明白”。

正视着孔昭绶的眼睛,毛泽东目光坦然:“这件事情的错误本源在我,一切责任本该归我承担”。

D、“真的明白了。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望江县会考试卷语文

望江县会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译(fān yì)招待(zhāo dài)调查(diào chá)B. 振奋(zhèn fèn)气氛(qì fēn)慷慨(kāng kǎi)C. 责任(zé rèn)精神(jīng shén)美满(měi mǎn)D. 轻松(qīng sōng)红领巾(hóng lǐng jīn)消化(xiāo huà)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满载而归B. 喜出望外C. 贪小失大D. 雪中送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老师每天都加班加点地备课。

B. 小明这次数学考试得了满分,他非常高兴。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价格便宜。

D. 因为天气原因,所以航班延误了。

4. 下列词语中,与“快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愉快B. 快乐C. 欢乐D. 美好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着光芒。

B. 那座山像一只雄狮,威武雄壮。

C. 这条河像一条带子,蜿蜒曲折。

D. 那只鸟儿像一支箭,飞得很快。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的草帽》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他有一顶草帽,那是我母亲亲手编织的。

父亲每天都要戴着那顶草帽去田里劳作。

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父亲戴着草帽,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一颗颗滚落下来。

冬天,寒风刺骨,父亲戴着草帽,脸上冻得红彤彤的。

但无论春夏秋冬,父亲都从未摘下过那顶草帽。

有一天,我忍不住问父亲:“爸爸,你为什么总是戴着草帽呢?”父亲微笑着说:“这顶草帽是妈妈为我编织的,她希望我每天都能平平安安,所以我就一直戴着它。

”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一阵酸楚。

我知道,那顶草帽不仅仅是一顶草帽,更是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期望。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6)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6)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一、(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袅娜.(nuó) 畸.形(qī) 脉.脉含情(mài)B.吞噬.(shì)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C.数.落(shǚ) 惬.意(qiè)不屑.一顾(xiāo)D.嗔.怒(zhēn) 蜷.缩(quán)刚愎.自用(f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消受斑驳悠远以逸待劳B.颓费萧索喇叭梳梳落落C.泓扬骄弱点缀愰然大悟D.凝滑黯淡沾污慢不经心3.在下列句子中分别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3分)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⑵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A.⑴泻浮⑵甚至浅尝辄止B.⑴淌升⑵甚至蜻蜓点水C.⑴泻升⑵比如蜻蜓点水D.⑴照浮⑵比如浅尝辄止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宫廷乐歌)、雅(祭祀乐歌)、颂(民间歌谣)。

C.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三闾大夫。

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涉江采芙蓉”就出自其中。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8格填空)(8分)(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2)亦亦余心之所善兮,。

(3)周公吐哺,。

(4)羁鸟恋旧林,。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余音袅袅,。

(6)夫夷以近,;险以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江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彳亍.(chù) 颓圮.(pĭ) 缉.(jí)拿流言蜚.(fēi)语B. 沼.泽(zhāo)忸.(niǔ)怩麦糟.(zāo)殒身不恤.(xù)C. 佚(yì)之狐威慑.(shâ) 旗帜.(zhì) 锲.而不舍(qiâ)D. 看.守(kàn) 租赁.(lìn) 青苔.(tái)心灵创.(chuāng)伤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杀戳骇人听闻磅礴挥斥方遒B.霄夜敝帚自珍喝采相濡以沫C.瓦菲沧茫大地斑斓天伦叙乐D.偏袒头晕目眩逶迤离别笙箫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八方宾朋,中外游人可谓汗牛..。

..充栋B. 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天朗气清,春风和畅,师生走进大自然,共享天伦之乐....。

D.他和科研人员处心积虑....地工作,如期完成了设计方案。

4.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1)如果你有困难,我一定会________相助。

(2)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_知识。

(3)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________长起来的时候,它_______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A.鼎力增值只有/才B.大力增加只有/才C.大力增值只要/就D.鼎力增加只要/就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

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

D.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较低,同时还面临着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

只要,,就会发现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美的心灵。

①用心思考②留心观察③善于发现美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辞.不达意C.不辞.辛苦D.停数日,辞.去8.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是天下之大贼也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9.上文所表现出来的郑伯的思想性格:二、(20分)10、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分)(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分)(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分)11、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10分)⑴漫江碧透,。

,,万类霜天竞自由。

(2)揉碎在浮藻间,。

⑶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⑹《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

三、(28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6分)12.下列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第三节的鉴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A.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口吻,追述了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B.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因此诗人说“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C.“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冷落、凄凉的惨淡景象。

D.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而首尾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则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

13.对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总得给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眼前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

C.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D.赞美了中国劳动人民朴实善良、任劳任怨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2分)盲人看毕淑敏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

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

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

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

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

他面前盛着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

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一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

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来。

原来这一片突然停电,连路灯都灭了。

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

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

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滋滋地觉得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

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像个萤火虫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住,我……不知道……蜡烛光……该有多大。

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

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

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

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

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

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

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

您放心。

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假钱。

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

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目的姑娘,成了亲。

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

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人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盲夫很肯定他说,我看过。

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得一些滑稽。

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

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然一惊。

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

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

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

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

慢慢胆子壮大,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

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

他拉着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

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的前行,脚步抬得很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

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14.文中多处写到“我”。

纵观全文,试简析写“我”的作用。

(6分)15.请从修辞角度对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5分)16.盲人用手捉了盲妻的手指抚摸树皮树叶,并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盲人怎样的内心世界?(5分)17.作者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见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四语言运用(15分)18.仿照下面两个句子,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4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它;时间如同,它。

19.《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彩虹”等意象,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快乐的心情,不少于50字(6分)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20.阅读下面一则故事,概括故事的寓意。

(5分)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

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

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听说了,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

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

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