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兰屯一中2012—201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高二 2012至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试题

命题人:周蓉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韵.味/熨.斗警惕./袒裼.度.德量力/暗度.陈仓B.岗.位/天罡.笙.歌/旌.旗意兴.盎然/兴.高采烈C.穴.位/戏谑.立即./既.然风尘仆仆./前仆.后继D.铁锹./悄.然弥.漫/奢靡.创.巨痛深/别创.一格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曹其真直指越是机构臃肿,越人浮于事,猛批政府在处理最近发生的建华新村气体中毒致一死两伤的事件时多个部门互相推诿,对受难家庭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态度实在耸人听闻。
在事件发生后的第7天,议员关翠杏就此事召开记者会后,政府才宣布就事件成立“跨门专责小组”对事件“作深入彻底的调查”。
A.人浮于事 B.推诿 C.置之不理 D.耸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最近中日韩分别爆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若成为影响相关外交决策的主流倾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不利于各方缓和矛盾、共谋发展。
C.历史宿怨之外,东亚的感情方程式在近年来又增加了一个复杂的系数:日本在经历了失落的20年之后,表现出更强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
D.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
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4.把下列6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位与印度代表团无关的红衣少女赫然出现在印度旗手身旁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②原因竟然是刚绕场半周就被引导员带出了体育场。
③要知道这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伦敦《每日电讯报》此后称此举为“猛犸象一样巨大的错误”。
④这让人忍俊不禁,这么重大的赛事竟然会有这么业余的引导员。
内蒙古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考试化学(文)试题.pdf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 mol Mg与足量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A
某原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2)②③④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⑨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⑦⑧两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二化学第二次综合考试
(新人教版)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是
反应方程式如下:2Al+Fe2O32Fe+Al2O3,其中Fe2O3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2、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 B.Ba2+ C.K+
D.Ag+
1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明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一项的结果为4.94×10-3 mol·L-1。这里的“4.94×10-3 mol·L-1”表示葡萄糖
的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
内蒙古扎兰屯一中2012—2013年度高二物理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1新人教版

DC E A B2012—2013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二物理第二次综合考试(新人教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12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如图,在一根张紧的绳上挂几个单摆,其中C 、E 两个摆的摆长相等,先使C 摆振动,其余几个摆在C 摆的带动下也发生了振动,则( ) A .只有E 摆的振动周期与C 摆相同 B .B 摆的频率比A 、D 、E 摆的频率小 C .E 摆的振幅比A 、B 、D 摆的振幅大 D .B 摆的振幅比A 、D 、E 摆的振幅大2、一列沿x 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 ,波长为λ,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λ,0),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 ) A .(5/4)λ,0 B .λ ,-A C .λ,A D .(5/4)λ,A3、一束由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 、b 组成的光从空气射入某介质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光束b 的频率比光束a 小B .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 比光束b 小C .介质对光束a 的折射率比介质对光束b 的折射率小D .若光束从介质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 的临界角比光束a 的临界角大4、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 B. 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C. 从空气泡到达水中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因而较亮D. 从水中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5、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①在距双缝的路程ab差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②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 λ的点形成亮条纹 ③在距双缝路程差为的点形成亮条纹 ④在距双缝路程差为的点形成暗条(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6、右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甲图为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 为中央亮条纹,乙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 '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 .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 .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 .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7、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acb ,O 为圆心,c 为圆弧顶点,一束很细的平行白光束沿cO 方向射入玻璃砖,保持光的方向不变,而将玻璃砖沿顺时针方向绕O 点转动,则首先在界面ab 上发生全反射的应是白光中的( ) A .红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较大 B .红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较小 C .紫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紫光折射率较大 D .紫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较小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8、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述正确的是( ) A .质点振动频率为4 HzB .在10 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C .在5 s 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D .t =1.5 s 和t = 4.5 s 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2cm9、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题文综2.pdf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轮复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新课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图甲)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乙),回答1~3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关于图甲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B.b<cC.b<d D.c>d 3.图乙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5.右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df483c1c708a1294a4455.png)
)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自己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真“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B.⑤②④③⑥①C.⑤④②⑥①③D.⑤⑥②④①③7——9题。
(每小题3分,共9分)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寥。
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而“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诗词。
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
巧于诗者或或“情中景”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一项是()A.在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时,冲入秋空,布阵南征,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这三”指的是“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
10—12题。
(每题3分,共9分)死于其所。
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
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
坐累,谪役保安。
“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
而复骥官。
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
《劝教文》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举:中举B、寻坐.事免坐:因犯……罪或错误C、奉敕以行.行:出行D、道不拾遗.遗:遗失,丢失11组是()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②骥上章自辨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B铛去宣传。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3—2014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二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新人教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综合考试新人教版

2012-2013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综合考试(新人教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洪渥传曾巩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
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
家贫。
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
初进于有司,连辄黜;久之乃得官。
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
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
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
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
渥至官,量口用俸,掇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之官,则心安焉。
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
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
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渥兄弟如此,无愧矣。
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
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往往务摭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
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
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人游.,初不甚欢游:交往B.与贤愚皆恨.失之恨:遗憾C.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列:写,记载D.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伸:伸张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这一点的一组是()(3分 ) ①为人和平②初进于有司,连辄黜③掇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④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⑤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⑥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渥不会阿谀奉承,所以注定了他在官场上“连辄黜”、“久不进”的命运。
B.第一段写出洪渥性格的缺陷,他不会做人,也不会做官,所以当他死时,“无贤愚皆恨失之”。
【地理】内蒙古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

2012—2013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二地理第二次综合考试(湘教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
每小题l.5分,共45分。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虚线框内的区域可能位于A.菲律宾群岛B.东非C.冰岛D.安第斯山脉2.图中①一④中,地震多发的区域是A.① B.② C.③ D.④3.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A.人口多少 B.经济发展水平C.发展历史早晚 D.军事力量强弱4.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5.下列国家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同时又是发达国家的是A.美国、加拿大 B.美国、澳大利亚C.日本、美国 D.德国、法国6.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读下图,完成7一8题。
7.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8.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
N一40。
N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
N一60。
N的大陆东岸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10.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C.地形 D.海陆位置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11~13题。
1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1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1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14.P点所在区域是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中亚15. P点所在大洲的气候特点为①季风气候显著②季风气候不明显③大陆性气候广布④海洋性气候广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依据下图中信息,回答16—1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二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新人教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起环境污染,多数人会想到灰暗的天空、黑色的水流、杂乱的垃圾等,很少有人把它与绚烂的灯光联系起来。
人们对光污染了解很少。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白亮污染指的是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装饰反射光线,明显白亮、眩眼夺目所造成的污染。
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5%。
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在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有关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它还可能成为制造交通事故的元凶;它给附近居民住宅带来负效应:反射光可使室内温度升高,使家用电器及家具老化,很容易因此引发火灾。
人工白昼指夜间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等强光束闪烁夺目所造成的污染。
研究者发现世界上约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1/5的人对银河视而不见,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可以看到2000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
在这样的“不夜城”里,人们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
人工白昼还导致昆虫和鸟儿死亡,也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昆虫的死亡,直接对那些依靠昆虫授粉的植物造成影响,而那些以昆虫为食的鸟类也会因此而间接死亡。
彩光污染指的是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和闪烁的彩色光源所造成的污染。
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
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
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工程这些年发展很快,“让城市亮起来”成为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
确实,都市的夜晚比过去美丽了许多。
光亮工程还可以降低犯罪率,减少交通事故。
但是,光污染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一直被人们忽视。
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越来越亮”、“你比我亮,我比你更亮”等认识上的误区。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的照明比发达国家落后近50年,别的国家早就淘汰的光源今天我们仍在用。
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国内多数夜景照明不仅耗电量巨大,还十分刺眼,容易让人疲倦,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
在欧美和日本,光污染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还成立了国际黑暗夜空协会,专门与光污染作斗争。
国内很少有人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因此这方面至今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我国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只有复旦大学开设了与照明相关的电光源专业。
在国内高校中设立照明专业将是解决光污染问题的一个长久之计。
1.下面是对“光污染”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光污染”指过强、过滥、变化过于迅速的灯光所造成的视觉污染。
B.“光污染”指光照射过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污染。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光污染”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
D.“光污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世界大城市发展中普通遇到的难题。
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A.人类活动导致光污染,夜空的能见度降低,使城市居民看不见星光灿烂的夜空。
B.夜景照明本身就有利有弊,人工白昼、彩光污染都与之有关,在城市建设中要严格控制。
C.彩光污染不仅损害眼睛,干扰大脑中枢神经,而且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
D.光污染直接导致视力下降,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超过60%,这是由光污染引起的。
3.根据全文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强城市规划、合理使用光源等能有效控制和避免光污染。
B.灯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隐性的,因此它的危害比其他环境污染更严重。
C.自然光节能无污染,充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光污染。
D.城市亮起来的同时就伴随着污染,“让城市亮起来”这一口号是不科学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商辂,字弘载,淳安人。
举乡试第一。
正统十年,会试、殿试皆第一。
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帝嘉纳之。
其言纳谏也,请召复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
明年,彗星见,给事中董旻等劾不职大臣,并及辂。
辂因求罢。
帝怒,命廷鞫①诸言者,欲加重谴。
辂曰:“臣尝请优容言者,今论臣反责之,如公论何?”帝悦,寻进兵部尚书。
辂为人,宽厚有容,至临大事,毅然莫能夺。
悼恭太子薨,帝以继嗣为忧。
纪妃生皇子,六岁矣,左右畏万贵妃,莫敢言。
久之,乃闻于帝。
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中官至内阁谕意。
辂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于是廷臣相率称贺。
越数日,帝复御文华殿,皇子侍,召见辂及诸阁臣。
辂顿首曰:“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
当即立为皇太子,安中外心。
”帝颔之。
中官汪直之督西厂也,数兴大狱。
辂率同官条直十一罪,言:“陛下委.听断于直,直又寄耳目于群小。
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
”帝愠曰:“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谁主此奏者?”辂正色曰:“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逮问,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
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辄易置。
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引义慷慨。
万贵妃重辂名,出父像,属为赞,遗金帛甚厚。
辂力辞,使者告以妃意。
辂曰:“非上命,不敢承也。
”贵妃不悦,辂终不顾。
及谢政,刘吉过.之,见其子孙林立,叹曰:“吉与公同事历年,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宜天之报公厚。
”辂曰:“正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
”居十年卒,年七十三。
赠太傅,谥文毅。
(选自《明史·商辂传》,有删改)【注】①鞫:审问,审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引.领望久矣引:伸长B.及谢政,刘吉过.之过:指责C.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亟:赶快D.陛下委.听断于直委:委托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商辂每临大事“毅然莫能夺”的一组是()(3分)①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②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③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④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⑤非上命,不敢承也⑥正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辂才华横溢,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在明代,三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
B.万贵妃当时很有权势,皇帝身边的人都惧怕她,纪妃生的皇子已经六岁了,还没人敢告诉皇帝。
C.商辂依据大义,慷慨激昂。
他率领同僚分条列出汪直的罪状,请求除去汪直,使皇帝最终同意了他们的主张。
D.商辂坚持自己的操守。
万贵妃拿出父亲的画像,嘱托他写赞语,并且赠送给他很多财物,但商辂最终还是没有写。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臣尝请优容言者,今论臣反责之,如公论何?(5分)(2)吉与公同事历年,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宜天之报公厚。
(5分)(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潮平两岸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5)_____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三、现代文阅读(请选择: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当中的一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定风珠魏继新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
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十分有情趣。
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
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
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有人来往。
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
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唯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上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卖。
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
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
当然,担子里顺便捎了些镇上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
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纸包好,作上记号。
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
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
据说,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
不知何故,他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
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
屠夫是个直爽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来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
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
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
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
不过,我将掏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
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已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
老者大惊,急问旧案。
屠夫曰:我已劈矣。
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复何言?!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逾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
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