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质拖延、跨期选择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认知抑制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认知抑制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作者:单瑞飞于战宇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0年第02期【关键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认知抑制;拖延行为【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29-04【作者简介】1.单瑞飞,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2.于战宇,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动作记忆操作效应的激活与抑制机制研究:来自行为学和ERP的证据”(18YJC190031)、2018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操作效应的激活与抑制神经机制研究”(18KJD19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拖延症”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标签之一,有调查发现,近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行为,近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拖延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拖延(procrastination)是一种通过延后的方式避开执行必要任务或者做出某一重要决定的行为倾向,是个体在已有目标与执行能力方面不一致的具体表现。
[2]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较为复杂,既与动机、自我效能感等主观因素相关,又与时间等客观条件相关。
[3]虽然时间具有不变性,是相对客观的,但是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认识是不同的,黄希庭在此基础上提出“时间洞察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FTP)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
[4]良好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应对社会和自身发展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并且能够帮助个体根据预期对未来做出一定的规划,继而进一步确定不同时期的目标,制订详细的计划,最终将想法付诸行动。
[5]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决定个体学业、事业等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拖延是个体在追求成功道路上的障碍。
浅谈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生学习定向的关系

敖膏科学弘裂裂一I自;浅谈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生学习定向的关系刘霞陈怀中张珊珊(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00)[摘要】时间是物质存在的重要形式之一,把握好时间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阐述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定向的涵义,其次讨论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生学习定向的关系,最后指出培养良好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定向学习动机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71--7597(2008)1110154一01个体都是面向未来的,相对于成人而言,学生面对的未来时间更长远,他们的未来道路更漫长,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更具可塑性,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三浪潮的作者托弗勒对教育的看法是“教育源于未来的意象,教育也会产生未来的意象”。
因此了解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以及研究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一、未来时问橱寨力(一)时间洞察力。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生活在时间中,时问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但人类的主观心理时间不同于客观物质时间,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1939年,Fl ank在一篇哲学论文中首先提出了“t i m e per s pec t i ve”的概念。
他认为人们对时间的态度以及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会对人们的现行行为产生影响。
在1952年L ew en日I用了这一术语,把时间洞察力定义为在一定时间点上个人心理对过去和未来的总的看法。
这之后不同的研究者对时间洞察力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黄希庭(2004)等人通过对时间洞察力的研究以及对以往学者研究结果的总结.指出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
(二)未来时间洞察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时间洞察力不是一个单维度的量。
综合多数学者的研究,从时间定向的角度来看,时间洞察力包含未来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和过去时间洞察力三个维度,其中每个时问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未来时间洞察力包含更多的是个体对未来的期望、目标和行为倾向等。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认知抑制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动作记忆操作效应的激活与抑制机制研究:来自行为学和ERP 的证据”(18YJC190031)、2018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操作效应的激活与抑制神经机制研究”(18KJD19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认知抑制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单瑞飞1于战宇2一、引言近年来,“拖延症”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标签之一,有调查发现,近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行为,近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拖延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拖延(procrastination )是一种通过延后的方式避开执行必要任务或者做出某一重要决定的行为倾向,是个体在已有目标与执行能力方面不一致的具体表现。
[2]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较为复杂,既与动机、自我效能感等主观因素相关,又与时间等客观条件相关。
[3]虽然时间具有不变性,是相对客观的,但是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认识是不同的,黄希庭在此基础上提出“时间洞察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 ,FTP )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
[4]良好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应对社会和自身发展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并且能够帮助个体根据预期对未来做出一定的规划,继而进一步确定不同时期的目标,制订详细的计划,最终将想法付诸行动。
[5]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决定个体学业、事业等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拖延是个体在追求成功道路上的障碍。
有研究发现,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越高,对未来的规划越多,其拖延行为就越少;徐艳菲通过研究发现,学业拖延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及其总分之间都呈显著的负相关。
[6]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激活【关键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认知抑制;拖延行为【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29-04【作者简介】1.单瑞飞,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2.于战宇,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大学生拖延症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拖延症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研究作者:刘改改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12期摘要:随着网络发展越来越快,信息传递渠道增多,大学生拖延症行为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的拖延行为会影响正常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本研究从时间洞察力、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以及自尊水平四个维度对拖延行为进行分析发现:(1)时间洞察力人格特质具有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时间的理解以及体验不同。
(2)完美主义倾向者对待事物的要求标准以及解决心态更为激进会导致拖延。
(3)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思维决策水平及行动水平不同。
(4)低自尊水平的人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针对拖延症影响因素,拖延症的改善策略主要有:改变原有的认知;提高积极情绪和调节转换动机;团体心理干预行为。
拖延行为会通过干扰生活秩序从而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以及满足感,在生活中应该用合理的方法去正视逐步改善,使拖延症个体建立成功的信心,降低拖延行为现象产生的频率。
关键词:拖延行为时间洞察力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随着网络发展得越来越快,信息传递的渠道越来越多,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开始慢慢改变我们的工作态度以及自己的行为习惯。
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能够持久的投入,并主动选择将任务放在一边,从事与之不相干的活动,明明心里清楚事情会因此变得更为复杂,但仍自愿延迟计划的行为现象。
拖延的产生是由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人生经验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尽管高等教育阶段相比于中等教育阶段而言,课余时间增多并且学习任务的灵活性也在增强,但大学生相比于高中生产生拖延行为的现象更为普遍,一般表现为学习兴趣的缺乏,求知欲望下降,完成事情的效率减慢。
现有研究表明大学里有将近95%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拖延行为,其主要特征是自愿,回避,以及非理性。
大学生自愿的回避自己所要面对的事物并且是非理性的选择,这样的行为方式不仅危害到大学生个人生活而且可能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拖延行为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例如,在生活中会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进行自我否定,贬低,或者可能伴随着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分析拖延症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的行为能力以及办事效率,还会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学业拖延、完美主义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

大学生学业拖延、完美主义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
大学生学业的拖延、完美主义和时间管理倾向都有一定程度的
相关性。
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1. 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拖延的根本原因是对任务需求的评估
不准确,这也反映了时间管理的问题。
拖延的人对任务的重要性和
工作量的估计不准确,往往容易将重要的任务放到很晚才开始做,
甚至直到最后期限才着手完成。
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有效地管理他
们的时间。
2. 完美主义与拖延:许多完美主义者倾向于拖延因为他们害怕
未能交付完美的工作。
他们要求自己的作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但
这也可能导致他们拖延完成任务的时间。
他们宁愿不完成任务,也
不愿意提交未完美的工作。
3. 完美主义与时间管理倾向:完美主义者往往会花费太多时间
来完成一个任务,因为他们渴望使其变得完美。
他们会把太多时间
用于细节,而这样做也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规划和管理他们的时间。
因此,拖延、完美主义和时间管理倾向是密切相关的。
大学生
需要克服这些倾向,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时间和实现他们的学术目标。
大学生拖延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调查研究随着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负担的不断增加,拖延行为越来越常见。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一、拖延行为的原因1.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差,不能有效地规划时间和任务,容易拖延。
2. 学习任务过于庞杂。
大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写作业、准备考试等,难免会感到压力和疲惫,而拖延成为缓解这些负面情绪的方式。
3. 立即性薄弱。
大学生普遍对远期的学习任务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选择和处理任务的时间上取决于任务的紧急程度,而非任务的重要性。
1. 影响学业成绩。
拖延会导致学习进度滞后,思维麻痹,任务完成质量下降,从而降低学业成绩。
2. 消耗精神能量。
拖延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焦虑,消耗时间和精力,引发心理问题。
3. 影响未来发展。
拖延会使大学生失去处理机会和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从而影响未来职业发展。
三、应对拖延行为的策略1. 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按照计划制定学习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2.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时间、调节情绪、掌握自我,避免拖延行为。
3. 认识拖延行为的危害。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拖延行为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拖延行为的发生。
4. 寻求他人支持。
大学生可以跟朋友和家人沟通,寻求理解和支持,甚至可以找到专家求助。
总之,拖延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大学生应该积极调适自己的情感和心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制定好计划,及时处理任务,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拖延现象的分析

大学生拖延现象的分析拖延是指在面对任务时,主观意识上的拖延、推迟或迟滞行为。
大学生拖延现象普遍存在,尤其体现在日常学习和课后作业方面。
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拖延现象与学习压力和焦虑感有关。
大学课程内容相对庞大,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和完成各种课程作业,对自身学力与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对学习不够感兴趣或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明确规划,往往会产生压力和焦虑感,导致拖延行为的出现。
大学生拖延现象与时间管理不善有关。
由于自由度增加,大学生的时间管理需要由自己负责。
而面对各种琐碎的任务,一些学生没有做出良好的时间规划,导致任务堆积和拖延。
一些学生容易陷入日常琐事中,如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等,导致时间被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从而无法合理安排时间,进而产生拖延现象。
大学生拖延现象与自律能力不足有关。
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学生不再像高中那样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需要自行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
一些学生缺乏自律能力,无法按照计划执行任务,容易受外界干扰或者被自身欲望所左右,从而产生拖延行为。
大学生拖延现象也与缺乏目标和动力有关。
缺乏目标意味着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学习成为一种枯燥乏味的任务,难以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缺乏动力意味着学生没有明确的动力支撑去完成任务。
学生可能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或者缺乏明确的成功回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缺乏动力去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拖延。
为了克服大学生拖延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
学生应该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每日任务,并通过制定计划来合理安排时间。
培养自律能力。
学生可以设定自己的学习规则和时间表,并严格遵守,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自律习惯。
明确学习目标和动力。
学生应该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的重要性,并设立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为自己提供明确的推动力。
寻求帮助和支持。
大学生可以寻求学习团体或小组的帮助,与同学们互相监督和鼓励,共同进步。
学业成绩优异大学生的例析

学业成绩优异大学生的例析一、引言学业拖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而将一件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推迟延后的行为倾向。
学业拖延不仅会导致低的学业成绩,还会引发紧张、焦虑、自责、后悔等负面的情绪反应,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研究者一般将个体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的人格特质称为时间洞察力,它可以区分为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
延迟满足是指个体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部分。
Perssley(1983)认为延迟满足对学业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延迟满足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及信息加工,并建议应该对学习者进行延迟满足的自我控制训练。
国内不乏从时间洞察力角度来解释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研究,但将学业延迟满足作为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拖延的中介变量的研究则甚少。
另外,国内对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多集中于幼年和少年。
但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在学业和生活方面的自主选择权更大,面临的诱惑和考验也更多,个体间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差异表现得更突出。
同时,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的发展时期,是时间洞察力快速发展、分化、提升的重要时期。
因此,对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学业成绩优异大学生的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能力、学业拖延水平等三个变量间交互作用的研究,将为高校学业拖延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和施测过程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以往学业成绩,从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中抽取学业成绩优秀大学生500名,其他大学生500名,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男约500人,女约500人;大一至大五各年级约200人。
集体施测,在任课老师的协助下由主试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当场填写。
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等。
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拖 延 已 经 成 为 的 一 种 非 常 普 遍 的 现 象, Steel指出,大约有 15% ~20%的成年人受到慢性
基金项目: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 (2017SJGLX081Y),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17B190002)
wwwcmhjcn
766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2,No9,2018
拖延问题的困扰[1]。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 50% 的学生承 认 自 己 存 在 长 期 的 障 碍 性 拖 延[2]。 社 交 网络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用 “拖延症重症患者”、 “懒癌晚期” 等词汇来形容自己难以摆脱的拖延困
【Abstract】 Objective牶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procrastination and intertemporal choiceMethods牶Totally326collegestudentswereselectedfrom HenanUniversityTheywereassessedwiththe GeneralProcrastinationScale牗GPS牘牞IntertemporalChoiceTaskQuestionnaire牗TCTQ牘andFutureTimePerspec tiveQuestionnaire牗FTP牘Thedelaydiscountingwasusedasanindicatorofintertemporalchoice牞whichwascalcu latedaccordingtoTCTQThemediatingandmoderatingeffectsweretestedbyusingBayesianestimationoflatent variablesmodelingResults牶Traitprocrastinationhadasignificantpositivepredictiveeffectondelaydiscounting牗β =013牞P<0001牘Thescoresoffuturetimeperspectivepartlymedia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coresof traitprocrastinationanddelaydiscountrate牗95%HDI=-0046--0004牘Atthesametime牞ithadasignificant moderatingeffect牗β=-0008牞95%HDI=-0022--0001牘Conclusion牶Thetraitprocrastinationcouldpartly affecttheindividual'spreferenceforintertemporalchoicethroughfuturetimeperspectiveThefuturetimeperspec tivecouldeffectivelyregul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itprocrastinationandintertemporalchoice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年 第 32卷 第 9期
·心理卫生评估·
765
大学生特质拖延、跨期选择和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
倪亚琨 郭腾飞 王明辉
(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4 பைடு நூலகம்信作者:王明辉 wmhwang@163com)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特质拖延、跨期选择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方法:选取 326名大学 生 (男 144人,女 182人),使用一般拖延量表 (GPS)、跨期选择任务问卷 (TCTQ)、未来时间洞察力问 卷 (FTP) 进行调查。根据 TCTQ计算延迟折扣并以此作为跨期选择偏好指标。通过潜变量建模的贝叶斯 估计法检验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特质性拖延和跨期选择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特质性拖延对延迟折扣 有正向预测作用 (β=013,P<0001),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特质性拖延和跨期选择中不仅起部分中介作用 (95%HDI为 -0046~-0004),同时有调节作用 (β=-0008,95%HDI为 -0022~-0001)。结论: 大学生特质性拖延能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部分作用于跨期选择,未来时间洞察力能调节特质性拖延和跨期 选择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amongtraitprocrastination牞intertemporalchoiceandfuturetimeperspective
NIYakun牞GUO Tengfei牞WANG Minghui
InstituteofPsychologyandBehavior牞HenanUniversity牞Kaifeng475004牞HenanProvince牞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牶WANGMinghui牞wmhwang@163com
核心要素是个体具有未来时间取向。有研究者指 出,个体的未来时间取向受到拖延等人格特点的影 响[10]。Sirois的 meta分析结果显示拖延与未来时 间洞察 力 显 著 负 相 关[11]。 由 此 可 见, 特 质 性 拖 延
【关键词】 特质性拖延;跨期选择;未来时间洞察力;延迟折扣;贝叶斯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8)009-0765-07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80901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9):765-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