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论文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刘杰兵【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总结防治对策。

方法对我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140例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140例手足口病中,2010年发生23例,2011年29例,2012年41例,2013年47例;2010年重症病例4例、死亡0例,2011年重症2例、死亡1例,2012年重症2例、死亡2例,2013年重症2例、死亡1例;高发月份为4~6月。

患病人数中以5岁以下为主,男多于女。

结论我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以4~6月为主,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发病率较高,且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手足口病的发生。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2675-2676)【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治【作者】刘杰兵【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5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以儿童和婴幼儿多发,患者症状轻微,且有一定的自限性,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的斑丘疹、口腔斑丘疹、发热等,但是病情严重的患儿也会出现有无菌性脑炎、心肌炎、脊髓炎等情况,甚至会导致死亡[1,2]。

为了更好地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防控,本次实验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地区14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我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140例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

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的个案调查表,且有准确完整的临床信息、流行病学信息。

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标准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3]。

1.2 方法对14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并对每年的发病率、重症率、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病高峰期。

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表 1 21 0 0年深 圳 市 0 1 ~ 0岁手 足 口病 病 例 、 死亡 病 例 性 别 及 年龄 分 布 ( ) n
传染 病 , 由多种 肠 道病 毒 感染 引起 … 。有 2 0余种 病 毒 感染 均
可引起 此病 , 中 A1 其 6型柯 萨奇病 毒 和 7 1型肠 道病 毒较普遍 。
20 o 8年 5月我 国将 其 纳定 为 丙种 传 染 病 。本 院对 2 1 0 0年 的
手 足 口病进 行 了流行 病学 研 究 , 结 如下 : 总 1资 料 与 方法
11一 般 资 料 .
按 照 《 足 口病 预 防 控 制 指 南 ( 0 9版 ) 的病 例 定 义 及 手 20 》 分 型诊 断 标 准【 2 1 在 本 院诊 断 出的手 足 口病 共 6 7 , 1 0 0年 _ , 5例 均 包 括 咽拭 子 、 粪便 或 肛 拭 子 、 疹 液 等 . 行 荧 光 P R测 疱 进 C 定及 病 毒分 离 。
23 临 床 症 状 及 体 征 .
24病 原 学 检 测 .
6 7例 患者 进 行 病 原 学 监 测 , 中轻 症 患 者 中 E 7 5 其 V 1检 出率 为 1 .%, o 6检 出率 为 4 .% , 他 肠 道病 毒 检 出 28 C xA1 76 其
P =02 6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见 表 2 .1 , 。
表 2 手 足 口病 患者 临 床 症 状 及 体 征 统计 ( 】 n
21 0 0年本 院 全 年 共 检 查 确 诊 的手 足 口病 患 者 6 7例 , 5
其 中 重度 患 者 2 0例 . 亡 4例 。 于 2 0 死 低 0 9年 检查 确 诊 的 患

2010-2015年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0-2015年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0-2015年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崔亚奇【摘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基于ArcGIS可视化技术,对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市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手足口病存在着时间、年龄、职业和地区差异,统计年间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变化不稳定,没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死亡人数下降,即治疗效果提高;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4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发病地区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南部临海省份为重点高发地区.因此,要特别加强对高发月份、高发人群和高发地区的疾病防治工作.【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6【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可视化【作者】崔亚奇【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发生在手、足、口部水疱为特点的传染病.近年来,因此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形成聚集效应,手足口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在丙类传染病中占很大比例,位居丙类传染病的第一位[1],因此,手足口病的研究分析对于我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大意义,相关学者和部门必须对手足口病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法定传染病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特征分析[2-5]、聚类分析[6]、趋势分析[7]和影响因素分析[8],其中流行特征分析是使用最为广泛且最受欢迎的方法.但是由于较早的数据[9]并不能有效反映目前阶段的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并且基于某些省份[10]的手足口病情况分析,只能局部反映个别省份的情况,不能代表全国手足口病的整体特征.本文基于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利用流行特征分析的方法对手足口病的总体流行趋势、时间分布特征、年龄分布特征、职业分布特征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并且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决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监测提供数据支撑.1 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来源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上报的全国2010-2015年31个省市(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的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数据,数据按照时间、职业、年龄和地区分组.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按总体趋势、时间、年龄、职业和地区对报告的手足口病信息进行分析,并用Excel和ArcGIS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2 结果2.1 总体流行趋势分析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累计报告12 167 721例,年平均发病数和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 027 954例和150.23/10万,其中累计死亡2 863例,年平均死亡数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77例和0.04/10万.具体趋势变化见图1.图1 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总体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数和死亡数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两者都经历着不断下降和上升的过程,在2012年和2014年都变现为上升趋势,但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都表现为下降趋势,说明我国手足口病的波动情况较大,疫情不是很稳定,从而更有必要对我国手足口病进行研究和控制. 从发病数来看,我国手足口病的疫情没有较大的改善.在2013年之前,虽然有着不断下降和上升的过程,但整体趋势较为稳定,但是在2014年我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出现突增情况,发病数上升到2 778 861例,然后又在2015年情况得到改善,基本维持与2013年之前的数量.从死亡数来看,我国手足口病的疫情有较好控制.从2010-2015年我国手足口病死亡人数基本呈下降趋势,并且在2015年达到最低,仅有129例,与2010年的905例相比已有较大的改善.因此从总体流行概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国手足口病在治疗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死亡人数不断减少,但是在发病人数方面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数与前几年相比还没有明显的减少.2.2 时间分布特征分析手足口病的时间特征分析可以从每个月的发病数来判断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和突发期,2010-2015年每个月份的发病数如图2所示.图2 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月份分布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的月发病数均高于平均发病数,因此我国的手足口病主要流行的月份为4-7月,其中5月和6月是手足口病发病的最高峰.1-3月的月发病数明显低于平均发病数,故可推断1-3月阶段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低发月份,其中2月是一年中的最低发月份.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手足口病的突发期在3月和4月之间,3月和4月的总发病数分别为535 861例和1 385 827例,两者相差849 966例,可以推断4月为手足口病的突增月份,因此在4月初阶段要尤其重视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监测.2.3 年龄分布特征分析2010-2015年各年龄段的发病数加总见表1.表1 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年龄分布情况比例/%9.6 31.2 23.3 17.1 9.0 9.8 100年龄组0-1-2-3-4-4岁以上合计发病数男734 396 2 331 529 1 745 165 1 288 200 674 452 714 160 7 487 902女439 535 1 461 714 1 089 214 794 853 416 492 478 011 4 679 819合计1 173 931 3 793 243 2 834 379 2 083 053 1 090 944 1 192 171 12 167 721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5年共计12 167 721例手足口病例,其中男性7 487 902例,女性4 679 819例,男女性别比为1.6∶1.手足口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4岁以内年龄组,4岁以内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0.2%,特别是3岁以内尤为明显,占发病总数的81.2%.其中1-2岁幼儿的发病人数最多,占总数的31.2%.因此,对手足病的防治工作应重点集中在对婴幼儿的防护.2.4 职业分布特征分析2010-2015年各个职业的发病数加总如图3所示.在职业分布特征中看出看到,与之前所讨论的年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发病多以儿童为主,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6%,其他所有职业汇总仅仅占到4%,其中以散居儿童疫情最为严重,占发病总数的74%.图3 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职业分布情况2.5 地区分布特征分析2010-2015年全国31个省市均有手足口病,由于各省市人口基数不同,直接比较每个省市发病人数有所偏颇,而以年平均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则较客观,由此绘制出手足口病地区差异热力图(图4).图4 2010-2015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地区分布情况由图4可以看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低,属于手足口病的低发地区,其中黑龙江省的年均发病率最低,仅为29.30/10万,其次为西北地区的新疆和青海,分别为32.49/10万和35.29/10万.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出现在我国的南方临海地区,分别是广西、广东和海南,其中海南的手足口病疫情最为严重,年均发病率达到520.27/10万.因此,对于广西、广东和海南这些手足口病的高发省份,要特别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3 小结本文对2010-2015年间报告的我国手足口病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总体流行趋势看,发病人数呈现不稳定的变化,经历着不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死亡人数在这6年间呈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我国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时间特征上,病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4月份是突发期,5-6月达到高峰,因此,4-7月是其高发期,应特别注意对手足口病的防治.发病人群中,以4岁以内的幼儿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90.2%,其中散居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占总数的74%,因此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应特别注意对婴幼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手足口病的热力分布图显示,我国北方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较低,而南方临海的广西、广东和海南手足口病的年均发病率较高,属于高发病地区,因此应特别注意对这3个省份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崔法曾,郭振平,张晓峰.2010~2012年三门峡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9):1151-1152.[2] 余昭,罗芸,秦淑文,等.浙江省2004-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5):356-358.[3] 咸越,刘春燕,贺知菲,等.中国2009-2014年疟疾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4):517-519.[4] 张静,杨维中,郭元吉,等.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6):9-13.[5] 韦蝶心,陈伟,常利涛,等.云南省2005-2015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7):746-748.[6] 李高明,周亮,陈虹汝,等.基于气象因素的手足口病系统状态聚类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6):866-868.[7] 高秋菊,米裕,陈亮,等.2009-2014年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4):727-729.[8] 侯万里,赵志广,符霞,等.深圳市幼儿园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1):1615-1619.[9] 胡跃华,肖革新,郭莹,等.2008-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8):693-697.[10]朱琦,郝元涛,于石成.广东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时空聚集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24-1826.。

2010年某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0年某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关键词] 手足E l 病; 流行病学方法 ; 疾 病 防治 控 制 系 统 ; 公 共 卫 生 决 策
[ 中图分类号 ] R 1 8 1 . 8 l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9 2 7 6 ( 2 0 1 3 ) 0 6—0 7 河 南 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第2 5卷
1 O0
床位使 用 率普遍 达 不 到 国家标 准 ( 8 0 %) , 设 备 利 用
8 0 6 0
4 0 2 0 0
壤 l f ]口 日 病 死 例 亡 数

率较 低 , 造 成市 区 内医疗 资源 相对 过剩 。大 多数 县 、










月 份
手足 口病 发 病 时 间 分 布
难 以为继 的现 象 。就 本 次 流行 而 言 , 疾 病 已经 出现 流行 , 疾 控 中心 的宣 教等措 施 才开 始 , 病 重病 死 患儿
增多 , 政府 才开 始重 视 , 才 开始 集 中收 治 , 多 医 院联
特征及主要症状 等进行统计 , 并对本市地域状况 、 人 口密度 、 医疗卫 生资源 分布 、 患儿 家庭结构 和卫 生习惯 等进行
分 析 。结 果 本 次 流行 是 由肠 道 病 毒 ( 主要 是 柯 萨 奇 病 毒 A 组 1 6型 ( C o x A1 6 ) 、 肠 道病毒 7 1型 ( E V 7 1 ) 引起 的, 人 群普遍易感 , 发 病 年 龄 在 2个 月 ~ 8岁 , 这 说 明许 多 襁 褓 中 的 婴 儿 是 通 过 隐 性 感 染 的 成 人 传 播 感 染 的 。本 次 流 行 与 患儿家庭结构 和卫生习惯有关 , 防 治 与 卫 生 资 源 分 布 不 均 有关 。 结 论 良好 的 卫 生 习 惯 和 环 境 是 阻 碍 肠 道 传 染 病 的根 本 保 证 ; 优 良 的就 医 条 件 是 遏 制 传 染 病 发 展 的制 胜 法 宝 。

小儿手足口病流行调查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流行调查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流行调查分析
李斌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本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580例患有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 580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中,年龄为1-3岁的患儿约占66.72%,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城市的发病率高于乡村的发病率,疾病流行的季节为每年的5-7月。

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和皮疹,本组病例中出现肺水肿的有3例,出现非病毒性脑膜炎的有4例,心肌炎5例,并发症患儿经及时的抢救及救治后病情均得到好转。

结论患儿手足口病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等因素有关,对患儿进行有效的隔离和预防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总页数】2页(P2891-2892)
【作者】李斌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1
【相关文献】
1.小儿手足口病流行调查分析
2.对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3.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流行调查分析与防控治疗措施
4.某幼儿园小儿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5.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流行调查分析与防控治疗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和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6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342例手足口病患儿,对他们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临床分析统计,342例患儿中,1~5岁患儿(66.9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夏季发病患儿(68.71%)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发病患儿;临床症状中皮疹(100.0%)、口腔黏膜疱疹(75.15%)以及发热(69.88%)症状明显高于其他症状,各项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儿的男、女比例大体相当,且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性别及临床疗效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要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易感人群、高发季节、临床症状等)对儿童进行提早预防、及时确诊、有效治疗,以便更好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手足口病;临床分析;治疗效果手足口病(HFMD,Handfootandmouthdisease),又称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目前儿科临床上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多发性急性传染性病症[1],其临床表现多是在患儿的脚掌、手掌、口腔、肛门等部位出现皮肤疱疹。

手足口病对患儿的健康发育和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危害,容易诱发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2]。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选择2010年06月~2014年06月之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42例,对比、分析和统计他们的临床病症特征和治疗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择选2010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42例。

1.2方法1.2.1临床检查对342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项目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季节、临床特征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

1.2.2临床治疗给予342例患儿口服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对其进行抗炎、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某综合医院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某综合医院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某综合医院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杨霞;于铭;林桂仁;从秀玲;马海燕;夏静【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4(27)1【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2年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收集的4120例手足口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

结果:2010~2012年共报告病例4120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92.83%),尤以3岁以下报告最高(66.40%);男女比例1.50: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幼托儿童2340例(56.80%),明显多于散居儿童1648例(40.00%)及学生96例(2.33%);全年均有发病,高峰为5~8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48.80%,CoxA16占24.40%;其他肠道病毒占26.80%;无死亡病例。

结论:2010~2012年足口病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5~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3岁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4120 patients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s from 2010 to 2012 ,so a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HFMD .Methods:The collected data of 4120 patients with HFMD were conducted for epidemiological de-scription .Results:A total of 4120 casesof HFMD were reported from 2010 to 2012 ,the incidence peak was May to August .The 92 .83% of total patients were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age ,of whichincidence of chil-dren under 3 years accounted for66 .40% .The ration of male and female was 1 .50:1 .Most of the HFMDpatients were Preschool children ,which accounted for 56 .80% .By laboratory tests EV71 accounted for 48 . 80% ,CoxA16 accounted for24 .40% ,There were no death patient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gradually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incidence peak was observed during May-August , Most reported cases were children under 3 years age ,The majority of reported cases were caused by EV71 .【总页数】2页(P60-61)【作者】杨霞;于铭;林桂仁;从秀玲;马海燕;夏静【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立医院预防保健科威海264200;山东威海市立医院预防保健科威海264200;山东威海市立医院预防保健科威海264200;山东威海市立医院预防保健科威海264200;山东威海市立医院预防保健科威海264200;山东威海市立医院预防保健科威海2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5【相关文献】1.某综合医院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朱博;李亚;赵存喜2.徐行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王一萍;王小琴;陈冬华;季莹;周浩3.遵义市汇川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张红;杨佳奇;王宣宣;范奇元4.无锡市太湖街道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吴英;邹丽芳5.2015-2018年上海某综合医院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LAN Yingying;QIU Weihua;CAO Xinmei;HUANG Limin;ZHOU Longzhu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精)

2010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精)

201X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掌握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X年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X年版)》,开展了防控工作,现将201X年防控工作总结如下:一、全市疫情概况(一)201X年疫情分析1、地区分布201X年常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785例,发病率为83.63/10万,较201X年(45.29/10万)上升了84.65%。

报告重症病例1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全市除西洞庭区外,其他12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依次为鼎城区(815例),澧县(779例),武陵区(638例),石门(619例),安乡县(568例),上述五县区累计病例数(3419例),占全市病例数的71.45%。

(详见表1)表1常德市201X-201X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比较201X年201X年县市区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合计258845.2950.19%83.63-武陵区457 101.3010.22%638141.15-鼎城区383 50.00-105.23-安乡县322 59.110.31%568104.03-汉寿县156 21.63-45.75-澧县237 28.92-77995.08-临澧县104 25.32-109.74-桃源县645 70.1420.31%34237.19-石门县156 23.3310.64%92.56-津市市55 23.16-11950.23-德山开发区44 57.09-124.25-西湖管理区4 9.18-2250.40-西洞庭区22 55.80---贺家山区1 9.55-328.92-不详县2 ----注:发病率(1/10万)2、时间分布自201X年5月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以来,每月均有病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鹿泉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鹿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鹿泉市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7例,男性416例,女性261例,男女性别比为1.59:1;病例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占96.01%;5、6月份为高发季节,占64.84%;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5.78%;集聚性病例多发于农村;病原学检测以ev71型为主。

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工作,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应由托幼机构向农村转移。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1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37-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2008年5月2日,国家将此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各地开始依法对该病进行报告。

为了解鹿泉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评估控制措施,现对鹿泉市2010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检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
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鹿泉市2010年的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鹿泉市共计报告手足口病677例,报告发病率1.62 ‰。

其中,临床诊断病例637例(94.09%)、实验室诊断病例40例(5.91%);重症4例,无死亡病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报告病例呈现季节性高峰发病,首例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时间为2010年4月2日,报告数量不断上升,5、6月份达到高峰,共报告病例439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4.84%(表1)。

2.2.2 地区分布:本市手足口病疫情除上寨乡无疫情外,其他乡镇均有疫情分布。

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乡镇依次是:获鹿镇(140例)、大河镇(110例)、上庄镇(103例)、铜冶镇(89例)、李村镇(42例)。

2.2.3 人群分布:共报告发病男性416例,女性261例,男女比1.59:1。

病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22岁;其中,1岁以下幼儿发病占5.76%,1岁组占18.02%,2岁组占3
3.38%,3岁组占20.09%,4岁组占12.70%,5岁组占6.06%,6岁及以上年龄组占3.99%。

病例以散居儿童居多(513例),占75.78%,其次为幼托儿童(129例)和学生(34例),还有教师(1例)。

2.3 集聚性病例:期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31起,分布在8个乡镇26个村;其中托幼机构发生3起。

2.4 重症病例分析:在所有报告病例中,重症病例4例,经住院治疗后,均已痊愈。

其中,上庄镇2例、黄壁庄镇1例、山尹村乡1例;病毒分型:均分离到肠道病毒ev71型;
2.5 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在所有病例报告中,实验室诊断病例40例,占5.91%,其中ev71型31例、coxa16型5例,其他肠道病毒4例。

3 讨论
2010年我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全年都有发病,5、6月份为高峰。

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其中2~3岁年龄组最高。

发病人数中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孩喜好运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1]。

散居儿童发病率高于幼托儿童,集聚性病例多发于农村,可能是由于近3年我市疾控中心与教育局多次联合对全市托幼机构的园长、保健医生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并定期督导检查,托幼机构切实落实了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而广大农村印发了手足口病宣传单,但许多家长尤其照看孩子的老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卫生意识淡薄,不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这提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应放到农村,宣传的重点对象为农村儿童的监护人。

实验室检测病例中ev71占77.5%,重症病例全是ev71阳性,说明ev71是2010年鹿泉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也是重症
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2]。

目前,该病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也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因此,为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加强日常检测与报告。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局部暴发疫情的有效控制,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医疗机构在诊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2008年版)》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执行。

对符合病例定义的应及时报告并加强诊治,密切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

疾控机构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3.2 抓好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督导检查,要求落实晨检制度,发现可疑患儿立即通知家长送医,患手足口病未愈者不得返园;落实全园的消毒工作,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并作好消毒记录;加大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3.3 加强卫生宣教:切实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日晒衣被,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告知儿童家长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并注意避免患儿接触其他儿童。

参考文献
[1] 陈德颖,林向利,杨正辉,等.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2006,21(8):435-442.
[2] 郑焕英,刘玲,郭雪,等.200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6):9-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