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新人教版 第83套)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套)

景洪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共6页。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把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或答题卷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机读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D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小题2分,共6分)文化时间①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
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
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44套)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漫溯.(sù)慰藉.(jí)辖.(xiá)制桀骜.(ào)不驯B. 煤屑.(xiāo)尸骸.(hái)蕈.菌(xùn)生杀予.夺(yǔ)C. 着.陆(zhuó)绯.闻(fēi)驯.鸽(xùn)博闻强识.(shí)D. 潜.力(qián)执拗.(niù)霎.时(shà)夙.(sù)兴夜寐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肄业碟血扭捏绿草如茵B. 噩耗翌年契约陨身不恤C. 歉收作揖家具平心而论D. 讴歌气慨斑驳揠苗助长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舆论认为,斯诺登向媒体揭发美国监控互联网、秘密监听电话一事,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但他罪不容诛....,他是一个英雄,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B. 沈飞集团的科研人员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先后设计生产了歼-10、歼-15、歼-31等著名机型,为中国现代空中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C. 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影片《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味道。
D.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子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单调了一些,建议您再挂上几幅字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媒体的热炒,让李某某案一下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对于公众舆论而言,反思家庭教育、名人效应的言论则更令人关注。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

资阳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团箕.(jī)遒.劲(qiú)青荇.(xìng)殒.身不恤(sǔn)B.百舸.(gě)采摘.(zhāi)颓圮.(qǐ)长歌当.哭(dàng)C.整饬.(chì)作揖.(yī)顷.刻(qǐng)黯.然神伤(àn)D.浸渍.(zì)喋.血(dié)弄.堂(nòng)桀骜.不驯(ào)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莫喋血厮杀凋敝绿草如茵B.沧桑苍茫殴打缄默山清水秀C.朗诵文彩缜密祷告川流不息D.嬉笑踌躇怄气震慑貌和神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②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
③穿着肥大的长袍,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A.气概明明白白步伐B.气势清清楚楚步伐C.气势明明白白步履D.气概清清楚楚步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洪灾过后,医院里腹泻患者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吃了一些因天气炎热而迅速变质的食物和饮用了被污染的水造成的。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2018.2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
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
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56套)

邢台市2017 一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I 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共150 分。
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第I 卷阅读题(共70 分)甲必考题(45 分)注意事项: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
2 .做选择题时,先选出答案,再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徐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徐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一3 题。
情与辞朱光潜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
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
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
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
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
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
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
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
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
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
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7套)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不仅一些省会城市提出建新城区,即便是一些小县城,“新城区”也到处可见。
应该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包括小县城在内的城市也应有一个逐步扩容的过程,这似乎无可厚非。
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城市在建新城的过程中,偏重关注那些能够明显拉动政绩的内容,比如经济性指标和技术性指标,对于城市发展社会性和艺术性内涵,则疏于关注。
新城区的建设,往往跟旧城区的拆迁改造密切联系。
“拆旧”与“建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两个方面。
对于城市发展来讲,“拆旧”不能只是对旧城旧村的简单推倒,“建新”也不能只包括建高楼大厦、大广场、宽马路以及所谓的“城市综合体”。
相对于物质层面的大拆大建,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考量,或许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对于城市来讲,不仅要大建筑大广场,更需要小巷道小村落;只有大建筑的城市是空虚的,而那些小的因素更能使城市彰显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
为了“诗意的栖居”,我们不仅要关注自然界的多样性生态平衡,更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生态平衡。
无疑,城市也有其社会生态。
维持城市社会生态的多元化平衡,才能涵养一个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
因此,城市发展要做好“大”与“小”统一的文章。
“大”固然可以支撑起城市的磅礴气势,“小”却也散发着城市温润的人文情怀。
大马路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动脉血管,小巷道则是温润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
“大”体现城市的宏阔气度,“小”则涵养城市的清新活力。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多样化,重视社会性和艺术性指标,涵养城市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保持城市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让人在“诗意的栖居”中与城市达成心的交融。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84套)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48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团箕.(qí)安土重.(zhîng)迁长歌当.(dāng)哭寥.(liáo)落B、炮.(páo)烙驽.(nú)马间.(jiān)或讪.(shàn)讪C、流觞.(shāng)曲水冯.( píng)虚御风给.(jǐ)予羁.(jī)鸟D、亘.古(gâng) 譬.(pì)如糟粕.(bî) 含情脉脉..(mî)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再接再励葱茏猗郁蓊蓊郁郁B、凌厉强悍矫捷因缘断壁残垣C、靡室劳矣掂记商榷安之若素D、耳濡目染磨炼脉搏凝目暇思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么。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了目的地。
C.我常常从冰心关于巴金的片言只语....里,加深自己对巴老的了解和认识。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他没有听取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变更全文的结论。
B.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对某些吃惯“大锅饭”的职工,的确会感到不适应。
C.对于写作来说,阅读与思考也是积累知识、锤炼思想、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
D.我们顺利地按照看林人画的简图,找到了隐藏在密林深处的那个明珠般的小湖。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②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③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是金桂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二、文言文阅读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出,火且尽且:将要B. 无物以相之相:帮助C.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D.何可胜道也哉胜:超越7、下列“以”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险以远,则至者少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④不同,②与③不同8、下列叙述与第二段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
C“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9、翻译(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分)(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分)(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分)三、诗歌鉴赏及古诗文默写(13分)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0、(l)这首诗精妙地刻画了梅的形象,最能突出梅的特征的是哪个字?全诗写出了梅什么样的特征?(4分)(2)这首诗的前三联与尾联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析。
(4分)11、古诗文默写(5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青青子衿,。
(3)总角之宴,。
(4)哀吾生之须臾,。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 _ 。
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9分)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
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
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
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
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
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
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
它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且不成熟。
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
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
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生长激素是怎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
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
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
1995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了50对一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胞胎的身高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双胞胎的平均只差1.7厘米。
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胞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选自《解读<水浒传>六大科学谜团》)12.下列关于文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人体里的两大类腺体中,影响人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无管道腺体有关系。
B.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内分泌腺。
C.人的身高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就比黄种人高。
D.科学家们经研究确认,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13.关于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生长激素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就能产生生长因子。
B.生长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C.生长激素通过生长因子来对骨骼生长起直接作用。
D.如果人患了病,就会因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而身材矮小。
14.对于武松兄弟一高一矮原因的推断,关联性可能最小的一方面因素是()A.甲状腺激素B.性腺分泌的激素C.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D.父母遗传的因素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是那片古趣的联想?金耀基⑴剑城的冬天真不好受,冰风冷雨,在浩阔无边的剑桥平野上,像一千匹野马呼啸而过,暴虐里还带着轻狂。
⑵对剑桥的冬天的原谅是在她一月的大雪之后。
当妻与我倚凭在克莱亚桥雪栏上的刹那,我们把对隆冬的积怨一笔勾销。
没有冬寒,哪能有这样的雪景?在满天飞絮的Backs(剑桥大学七八个古老学院的后园),是一片皓皓然的洁白,一个学院连着一个学院,一片白接着另一片白。
原来不敢想像有比绿玉的绿更美的草坪,此刻却发现白雪之白更冷艳敻绝!……有人喜欢剑桥的春,有人喜欢她的秋,也有人更钟意她的夏,但在初雪惊艳之后,不能不说剑桥是属于四季的。
⑶“三月风,四月雨,五月春暖花盛开。
”当地有人这么说。
三月未尽,剑桥的早春就在风雨中翩翩然来临。
风在树梢,风在河上,风在剑桥老师的袍袖,风在剑桥少女的裙裾,风不再冰冻,而只是一股凉意的流动。
寒冬之后,谁又能不爱欢跃的春风?⑷剑桥的早春主色是绿的。
那是新绿,是在严冬的灰色中挣扎出来的绿,在雪地的白色中冒露出来的绿。
在绿的邀约下剑桥的古老学院这时徐徐地脱卸了寺院的灰寂,至于那条被徐志摩誉为“剑桥灵性所在”的剑河,这时早划破了冰封,载一船船少年男女的欢笑。
说真的,剑河是一条最幸福的小河!她两岸不止有赏不尽的自然美景,更有看不尽的历史文物。
英伦七个世纪的文化都一一陈列在此,五百里的景物皆卷藏在这几里的方圆。
在三四月交接的辰光,克莱亚学院小径上的满地蓝蕊,圣约翰学院溪边的黄色水仙,不等春暖就抢着绽放了,我不知那蓝蕊的名称,但那种蓝使我想起日月潭潭心的湖蓝,而那水仙的黄,则更应是陶渊明东篱下的菊黄了。
⑸剑桥的教育,最有作用的恐不在“言”教(它也不见得好过其他一流学府),导修制是在言教之外还有“身”教,向来被视为剑桥的特色。
这点是真,但也不可太过夸张,依我想,剑桥的“心”教也许才是真正的精华。
心教是每个人对景物的孤寂中的晤对,是每个人对永恒的刹那间的捕捉。
剑桥的伟大之子,不论是大诗人或大科学家,对宇宙人生都有那种晤对与捕捉。
剑桥的教育家似乎特别重视一景一物的营造,在他们看来,教室、实验室固是教育的场所,但一石之摆置,一花的铺展,也都与“悟道”有关。
在根本上,剑桥人相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