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结构受力分析学案
初中受力分析案例模板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会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2. 受力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复杂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2. 受力分析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物理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等)。
3.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受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受力的情况。
2. 提问:什么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a. 确定研究对象。
b. 确定研究对象运动状态。
c. 找力:一重二弹(推拉支压)三摩擦。
d. 根据平衡状态F合0求解未知力。
2. 案例分析:a. 传送带问题:物体刚放到传送带上的时候,摩擦力提供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共速),物体的摩擦力变为0。
b. 夹砖问题:奇数块砖,最中间那块砖,左右两侧分别受到向上的f0.5G;偶数块砖,最中间的两块砖之间无f。
c. 叠放问题:通过详细的受力分析图,让学生理解物体叠放时的受力情况。
3. 受力分析与运动状态的关系:a.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0时,物体将发生加速度。
三、课堂练习1. 展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总结1. 回顾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强调受力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并学会了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受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认识结构的受力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

《认识结构的受力》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受力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结构的受力分析中常见的受力形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受力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1. 结构的受力基本原理2. 结构的受力形式3. 结构的受力计算方法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建筑物,思考建筑物是如何支持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的。
结构的受力分析是工程学的基础,我们今天将进修结构的受力原理和方法。
二、观点诠释1. 结构的受力基本原理: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会产生内部受力,包括拉力、压力、剪力和弯矩等。
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力的平衡,即结构内外力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2. 结构的受力形式:常见的受力形式包括静定结构、不静定结构和半静定结构。
静定结构是指结构中未知受力个数等于方程个数,可以通过平衡方程求解;不静定结构是指结构中未知受力个数大于方程个数,需要通过附加条件或假设来求解;半静定结构是指结构中未知受力个数小于方程个数,需要通过拆解或简化结构来求解。
3. 结构的受力计算方法:受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叠加法、截面法、位移法和能量法等。
叠加法是指将结构受力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受力组合,逐个求解;截面法是指在结构内部切割出一个截面,通过平衡方程求解该截面上的受力;位移法是指通过结构的变形来求解受力,常用于梁和桁架的分析;能量法是指通过结构内部能量的平衡来求解受力,常用于弹性体系的分析。
三、案例分析请同砚们结合以下案例进行受力分析:某建筑物的柱子高度为10米,底部截面积为1平方米,受到的垂直荷载为1000千牛,柱子的材料为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0GPa,计算柱子的受力情况。
四、讨论与总结1. 请同砚们讨论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受力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室上的案例分析。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结构的受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准备下节课的进修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结构的受力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未来的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典型结构受力分析教案

《典型结构受力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结构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的本质。
2.通过对简单的结构案例的学习,能尝试对生活中常见的结构作受力和变形分析。
3.通用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结构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结构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结构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结构怎样受力问题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4.学生能够理解分析结构是为了增强其受力能力,分析结构受力我们可以对结构的薄弱环节作出改进进而能够创新出新的产品。
核心素养集中在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等方面。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1.对单杠作受力和变形分析。
2.通过受力和变形分析,体会结构的本质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技术学科中分析物体受力是为了增强其受力能力,与物理学科中分析受力是为了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不同的,让学生能够从技术角度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教学过程:。
受力分析_学案

受力分析 专题学案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以及研究对象内部之间的力。
2、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的场力)再根据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来分析____________(接触才可能有弹力) 最后分析____________(有弹力才可能有摩擦力) 边分析边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实例分析:1、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2、在力F 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3、在力F 作用下,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4、在斜面上的物体:分三种情况受力分析静止 沿着斜面下滑 沿着斜面上滑5、对下列图形中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VV6、对下列图形中的物体A 和B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7、对下列图形中静止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分接触面粗糙和光滑等两种情况讨论)(7)人用力拉绳,人和A 都静止A(6)A 向左、B 向右在水平面上运动BA (5)A 、B 均静止( B 的上表面水平)(4) A 、B 均静止(3)A 、B 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运动(2)A 、B 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运动(1)A、B 同时静止光滑小球A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vA 沿竖直墙面 下滑课后作业: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 (2)向上运输的物体 (3)空中飞行的足球(4) A 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8)分析下列杆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7)静止的球(6)匀速向上爬杆的运动员向下匀速下滑的运动员vvAA(5)如图所示,分析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受力。
《认识结构的受力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

《认识结构的受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结构的受力分析原理;2. 掌握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认识结构的受力1. 什么是结构?结构是指由构件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整体,受到外部作用时会发生变形、位移和受力。
2. 结构的受力分类结构受力主要分为内力和外力。
外力包括集中力、分布力、集中力偶等,内力包括轴力、弯矩、剪力等。
3. 结构的平衡条件结构在平衡时,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二、结构受力分析1. 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根据结构的受力分析原理,即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力的矩平衡等原理,可以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
2. 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选择适当的受力分析方法,如三角形法、平行四边形法等;(2)画出结构的受力图,标注力的方向和大小;(3)列出结构的平衡方程式,求解未知力的数值;(4)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物理规律。
三、应用案例1. 单杆受拉力分析如何计算一根杆上的拉力?通过选取合适的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我们可以轻松解决单杆受拉力的问题。
2.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如何分析悬索桥的受力?结合结构受力原理和方法,可以解决各种桥梁结构的受力问题。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教材,理解结构受力的基本原理;2. 参考案例,学习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结构的受力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了解决结构受力问题的技巧和步骤。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多加练习,提高结构受力分析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力的作用条件;3. 了解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4. 能够应用受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力的概念和分类1. 什么是力?力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2. 根据受力的性质和方向,力可以分为哪几类?3.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通用技术课《典型结构受力分析》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典型结构受力分析》教学设计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 理解结构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的本质。
2. 通过对简单的结构案例的学习,能尝试对生活中常见的结构作受力和变形分析。
3. 通用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结构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结构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结构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结构怎样受力问题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4. 学生能够理解分析结构是为了增强其受力能力,分析结构受力我们可以对结构的薄弱环节作出改进进而能够创新出新的产品。
核心素养集中在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等方面。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1. 对单杠作受力和变形分析。
2. 通过受力和变形分析,体会结构的本质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技术学科中分析物体受力是为了增强其受力能力,与物理学科中分析受力是为了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不同的,让学生能够从技术角度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教学过程:。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物体受力分析专题受力分析是力学中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一步出现了错误,那整个问题的求解就都错了。
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三种力和力的运算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学习受力分析。
自主学习:问题1、什么是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从它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物体受什么性质的力,大小怎样?方向如何?),并把这些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1)对谁(整体法、隔离法)进行分析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
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1)地球(天体)上的物体一定受重力;(2)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存在弹力;(3)从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以看出:有摩擦力必有弹力,相反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因此,在受力分析时,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和已知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问题3、分析结果怎样依据力的性质或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添力与漏力(1)根据力的物质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施力物体;(2)根据力的相互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反作用力;(3)根据力的矢量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受力分析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4)合力与分力不可同时出现在受力图中。
合作探究:请对下列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1)静止 (2)向右运动 (3)向右运动光滑 粗糙(4)静止 (5)向右运动 (6)向左运动粗糙 粗糙 粗糙变化1:将水平力变为倾斜(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斜向下的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 的合力A .斜向上B .竖直向上C .竖直向下D .零(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 的合力A .斜向上B .竖直向上C .竖直向下D .零变化2:将一物体变为两物体(1)如图,C 是水平地面,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个长方形物块静止在C上,试分析A 、B 的受力。
3.3专题受力分析教学案

专题3.1受力分析一、目标⑴熟悉各种力的产生条件 ⑵会正确判断各种力的受力方向⑶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二、知识点1212312、如图所示,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用点代替物体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3、分析下面物体A所受的力,用点代替A 物体画出受力示意图。
4、A 、B 叠放在水平面上,B 在水平拉力作用,两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用点代替物体分别画出A 、B 两物体受力示意图。
5、如右上图所示,A 、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A 和B 两物体受力示意图。
6、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拉力作用,用点代替物体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四、作业1、物体A 随传送带一起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中画出A 物体受力示意图。
2、如图右所示,物体A 与竖直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滑轮的摩擦,已知线与竖直墙平行,欲使物体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力F 的大小应 物体A 的重力。
(填“>”“=”或“<”)3、如图所示,A 、B 叠放在一起,用一根细绳通过一定滑轮相连,现给B 施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B 沿A 向右运动,试分析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点代替物体分别画出A 、B 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A BFAAA 处于静止状态AAA 沿着墙向上运动 A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 A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A 处于静止状态A 处于静止状态ABvF4、运动员把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力有 ( )(A )重力、踢球的力和空气阻力 (B )重力、使球向前飞行的力和空气阻力(C )重力、踢球的力、使球向前飞行的力和空气阻力 (D )只有重力和空气阻力5、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杆子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 1和f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1是静摩擦力,f 2是滑动摩擦力 (B )f 1方向向下,f 2方向向上,且f 1>f 2 (C )f 1和f 2的方向都向上,且f 1=f 2 (D )f 1和f 2均是滑动摩擦力,且方向都向下五、提高题1、如图所示,A 、B 为相同的两个木块,叠放在水平的地面C 上,A 、B 用水平轻绳通过一个滑轮连接在一起,在滑轮上作用一个水平力F ,恰使A 、B 两个木块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不计轻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轴的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结构受力分析》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结构的本质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2.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的结构做受力和变形分析;
3.通过对结构受力特点的分析,进行技术创新;
4.敢于创新,勇于表达展示自我。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单杠的受力和变形分析,体会结构的本质是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难点:能够从技术角度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学习内容】
趣味实验:
1. 正放和反扣着的两个蛋壳受到自由落体的笔的冲击力,哪一个会更容易碎?为什么?知识回顾:
2.上节课我们讲的那种结构类型?该类型结构的受力特点是怎样?
自主探究一:杠体的受力与变形
1.在单杠模型上加挂砝码,观察并分析杠体受力及形变情况,完成下表。
2.立柱的受力与变形
同一荷载在静态、动态下,结构承受的外力是否相同?
3.问题思考:
杠体和立柱的上端相连,人的作用力通过杠体作用于立柱,立柱产生弯曲变形趋势,如果要向前发生弯曲,有什么方法可以削弱或抵消这种弯曲呢?
4.小结:拉杆的作用
自主探究二:如何使单杠更加结实、稳定?
向杠体上加挂钩码,记录杠体刚一发生变形时的砝码数量。
翻转单杠底座,插入粗立柱,向杠体上加挂砝码,记录此时杠体刚一发生变形时的砝码数量。
对比两组数据,说明什么?
结论:
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单杠的受力能力更强?
技术实践
1.能否设计一款适合在家里锻炼用的单杠,从单杠构件受力的角度分析并做简要设计。
2.可以用草图表达。
提示:家庭用,是否还合适用拉杆?
单杠要安放在哪里?地上or墙上?会否对结构的构件组成造成影响?
各个构件都受到哪些力?如何分解它以增强结构的承力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