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0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中秋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中秋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以“中秋”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掌握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收集整理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

- 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

2. 学生准备:- 查阅中秋节的相关资料,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1. 主题活动一:中秋知识讲座- 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学生积极参与,提问互动,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2. 主题活动二:月饼制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月饼制作方法,如冰皮月饼、豆沙月饼等。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月饼制作,包括揉面、包馅、成型等步骤。

-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月饼制作。

3. 主题活动三:赏月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空地或操场上,举行赏月活动。

- 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月饼,边品尝边欣赏明月,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如写诗、绘画等,表达对中秋节的喜爱之情。

4. 主题活动四:猜灯谜活动- 教师准备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灯谜,如“月到中秋分外明”、“月饼香飘万里外”等。

- 学生分组进行猜灯谜比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走进中秋_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中秋_综合实践活动

中秋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美满。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学校特此开展了一次“走进中秋”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等,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

据史料记载,中秋节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成为了一种时尚。

宋代以后,中秋节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如今,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节日习俗。

2. 中秋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学生对中秋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组织了一场中秋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涉及中秋节的历史、诗词、美食等方面。

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3. 制作中秋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月饼的过程,我们邀请了专业师傅来校教授制作月饼的技巧。

学生们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出美味的月饼。

4. 中秋诗词朗诵中秋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我们组织了一场中秋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优美的诗词中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集体赛,参赛选手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

5. 中秋晚会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举办了一场中秋晚会。

晚会节目形式多样,包括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

学生们在晚会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为活动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6. 家乡中秋习俗调查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中秋习俗,我们要求学生们调查自己家乡的中秋习俗,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通过这次调查,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中秋习俗,还增进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美好。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我们学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召开“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分享心得等形式,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亲子制作月饼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月饼,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家长可以教孩子制作月饼的技巧,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团圆的氛围。

3. 中秋知识竞赛举办中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检验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竞赛内容涉及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等方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中秋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赛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中秋晚会举办中秋晚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晚会节目可以包括舞蹈、歌曲、相声、小品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6. 亲子游园活动组织亲子游园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内容可以包括猜灯谜、投壶、拔河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中秋节的乐趣。

四、活动步骤1. 宣传发动阶段: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活动内容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 准备阶段: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收集中秋节的资料,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准备活动所需物资。

3.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内容,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4.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各班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个人和集体,分享活动心得。

五、活动评价1. 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_中秋

综合实践活动_中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我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中秋节一直是人们最为期待的节日之一。

它不仅仅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秋节的习俗,我校特此开展了以“月圆人团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以赏月、吃月饼、团圆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中秋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习俗;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4.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各班班主任通过讲述中秋节的传说、习俗等,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同时,组织同学们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节习俗,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2. 制作月饼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月饼制作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和面、擀皮、包馅、成型,最后在烤箱里烘烤出美味的月饼。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还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3. 赏月活动在中秋节的夜晚,学校组织了一次赏月活动。

同学们在操场上聚集,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共度佳节。

同时,还开展了猜灯谜、赏月诗会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4. 诗歌朗诵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邀请了一位著名诗人来校进行诗歌朗诵。

诗人以中秋为主题,朗诵了一首首优美的诗歌,让同学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秋节的内涵。

5. 手抄报比赛学校组织了一场以“月圆人团圆”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意,用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并在校园内进行展览。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中秋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中秋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精选10篇)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一、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二、初步学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三、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引起吃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月饼图片、儿歌、月饼、盘子、蛋糕刀。

经验准备:请家长事先带幼儿了解月饼。

活动过程:一、谈月饼导入活动。

1.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月饼图片)2..什么时候人们才会吃月饼?(中秋节)3.你吃过月饼吗?谁愿意告诉你吃的月饼是什么样、什么味道的?(2-3名幼儿介绍)二、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过渡句:(出示图片)看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正在吃月饼哪,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吃月饼的。

(一)听儿歌,形成初步印象。

1.你听到了什么?2..谁还有补充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启发幼儿尽可能的多说出对儿歌初步印象)3.谁来告诉大家儿歌的名字是什么?什么东西味道好极啦?(二)看课件再听儿歌,理解记忆儿歌内容。

过渡句:你们好厉害哦!一次就听出这么许多,我们再来仔细听一片,看看有木有新的发现?1.谁有新的发现跟大家分享的?(让幼儿充分表达)2.哇噻,你们好厉害。

我还没听懂赖,可以请教你们几个问题吗?(边提问变出示儿歌图谱)(1)这首儿歌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2)这一天月亮是什么样的?下面坐着几个胖娃娃?她们叫什么来着?(3)谁的月饼什么样?然后————(等待幼儿)怎样分的?(4)最后怎么说的来着?(三)看图谱一起说儿歌,加深记忆。

过渡句:我好像明白啦!你们再陪我一起来说说儿歌好吗?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说儿歌。

(视情况确定遍数)(四)领悟儿歌,懂得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方案一、方案概述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中秋节前后,学校通常会组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传统习俗和各地的庆祝方式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本方案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营造浓郁的中秋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和热烈的氛围中感受中秋文化的魅力。

二、方案内容1.中秋文化讲座邀请中文老师或文化专家为学生们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中秋节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等。

讲座形式可以是PPT,视频或现场演讲,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秋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中秋文化展览在学校图书馆或礼堂展示中秋节相关文物、图片、书籍、剪纸等,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展览内容从中秋节历史、文化、形式、祝福语等方面全面呈现,突出氛围和色彩的烘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秋节的浓厚氛围和文化内涵。

3.中秋DIY手工制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中秋节文化,可以组织中秋DIY手工制作活动。

学生可以和父母一起制作月饼,这样既可以增强亲子互动,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礼仪和文化。

此外,还可以制作中秋节灯笼、剪纸、折纸等中秋节DIY主题手工制品,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融入中秋节文化,感受节日的乐趣。

4.中秋节晚会以校园为舞台,为学生们献上一台生动、精彩、富有中秋特色的文艺演出。

晚会内容包括:朗诵、歌唱、舞蹈、小品、相声等。

组织学生参加的舞蹈、歌曲,以及相声小品等节目主题和气氛凝练、节日信息充分体现,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欢乐和节日的氛围。

5.中秋赏月活动当晚,组织学生一起到校园或附近公园赏月。

让学生去探访,欣赏月亮,感受月光浪漫的气氛,同时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古老传统和文化内涵。

三、方案效果1.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学校举办的中秋活动,学生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深刻含义,并更加了解中秋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增进师生情感沟通学生和家长在DIY手工制作中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老师学生之间也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沟通和交流。

中秋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中秋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丰收。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特设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为期一周(共5课时)四、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活动内容第一课时: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1.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节习俗。

3. 教师总结并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第二课时:制作中秋月饼1. 教师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种口味的月饼。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月饼的制作。

4.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月饼。

第三课时:中秋诗词鉴赏1. 教师介绍中秋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中秋诗词进行赏析。

3. 学生代表进行诗词朗诵,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课时:中秋主题手抄报1. 教师讲解手抄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中秋主题手抄报。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运用各种材料装饰手抄报。

4.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手抄报。

第五课时:中秋团圆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中秋团圆活动,如团圆饭、赏月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乡过的中秋节,互相交流心得。

3. 教师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起源、习俗和诗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月饼、手抄报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活动总结本次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流程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流程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流程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品尝月饼、赏月的好日子。

而在学校和社区中,也可以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来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师生和社区居民之间的群体认同感和交流互动。

本文将提供一份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流程,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活动组织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活动方案主题:中秋团圆,乡情万里时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7:00-9:00地点:学校或社区内适当的活动区域活动内容:月饼制作、赏月、猜灯谜、中秋诗词朗诵、夜间野餐、传统文化展示等。

详情如下:1. 月饼制作活动在最能代表中秋节的食品月饼中加入自己的心意,不只是一种美食体验,更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增强团队精神,培养动手能力。

为此可以在活动前准备好简单的面团与馅料(如豆沙馅或奶黄馅等),教师们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决定制作的月饼数量,然后邀请学生们一起制作月饼。

学生们可以把受到感激的家人或亲朋好友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2. 赏月活动中秋赏月是中秋节中流传的传统活动之一,赏月时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体验到纯自然的美,感受到月球的神秘。

在活动前可以宣传和邀请大家一起到场赏月,准备好望远镜或帐篷等,以保证更好的体验赏月的效果,将其普及化。

3. 中秋诗词朗诵活动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对于诗词的朗诵,不仅能丰富师生以及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同时也是一种向祖先祭拜和传统美德的表达。

此项活动可以设计成课外作业,从指定诗词中让他们自选,以投身到中秋节的氛围中。

4. 猜灯谜活动中秋节中的猜灯谜活动,不仅能表达智慧和思考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增加参与者之间互动的乐趣。

对于学生而言,猜灯谜活动也是一种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习俗。

5. 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为了让师生和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可以在活动现场中设置展览区域,展览文物、传统工艺品、习俗及传统节庆等,让他们有机会深度认识中华文化,让学生们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信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中秋
一、课题的提出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对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应该对它有所了解。

在当地,还保留着比较浓厚的中秋节传统,选择中秋节作为这一次活动的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此外,中秋节刚刚过去,学生对中秋节还留有比较深的印象,也便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1、导入:
月到中秋分外明,皓月高照,一家团圆,海外赤子,倍感思亲。

俗话说: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娱乐的节日,秋实的节日。

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中秋节:赏诗赏月逛花灯,祭祖祭月思亲人。

中秋节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你说我说大家说。

(1)秋天的节日有哪些?
(2)一年之中哪些月份属秋天?
(3)口头描述秋天的景色与特点。

3、讨论区:如何理解“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4、合作探究。

通过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中秋节
的课题探究。

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课题:
(1)中秋节的来历
(2)金秋诗词欣赏
(3)中秋节风俗调查
(4)中秋美食
(5)中秋佳果
(6)月饼的变迁
小组名:
小组长:
小组成员:
探究课题:
探究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佳作。

2、通过各种活动体会中秋节的快乐。

三、活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根据活动的指导意见,制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方案,对活动班级进行明确的分组,并指派一名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制订小组方案,活动准备阶段,要向学
生宣传此次活动的目的,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实施阶段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中国传统节日有初步了解。

活动二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三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活动四动手制作月饼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查询月饼的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一个月饼。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留下照片作为纪念,完成综合实践记录表。

(三)、汇报与展示。

(1)成果展示
展示你所在小组收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

(2)体会与总结。

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

(3)赛诗会与故事会
朗诵小组搜集的有关秋天的诗词,看谁搜集得最多,谁朗诵得最好。

四、活动评价:
活动效果的评价,主要由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及学生小组互评组成。

展示成果时,各组学生向老师及班中其它小组展示本组的活动安排、活动过程、活动成果,然后本组组长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之后,其它小组进行打分、评价,并说出理由。

最后,教师对根据各小组活动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

五、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3-09-2013-11)
活动主题:
走进中秋
实施年级:
六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