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合集下载

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

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

第36卷 第10期2014年10月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zhou Universit yVol.36 No.10Oct.,2014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张巧媚,纪永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 要:通过分析给出了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若柱面螺线的挠率中心轨迹是它的副法线曲面上的渐近线,我们得到该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关键词:柱面螺线;副法线曲面;渐近线;测地线中图分类号:O18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34(2014)10002005MSC (2000):53C170 引言设C :r=r (s )是空间挠曲线,s 是曲线C 的弧长,在文献[1]中有如下定义:若曲线C 上每一点的单位切矢量e 1(s )与定幺矢量δ成定角θ,即e 1(s )㊃δ=cos θ,(1)则称曲线C 是柱面螺线.由文献[1]有:定理1[1]空间挠曲线C :r=r (s )是柱面螺线的充要条件是:曲线C 上每一点的曲率k (s )与挠率τ(s )之比是非零常数a ,即k (s )τ(s )=a ʂ0.由文献[2]得下面定理成立.定理2[2]设曲线C :r=r (s )是柱面螺线,S :ρ(s ,v )=r (s )+v e 2(s )是曲线C 的主法线曲面,e 2(s )是曲线C 的单位主法矢量,C 1:ρ1(s )=r (s )+1k (s )e 2(s )是曲线C 的曲率中心轨迹.(1)若C 1是曲面S 上的一条渐近线,则柱面螺线C 是圆柱螺线.(2)若C 1是曲面S 上的一条测地线,则柱面螺线C 的一般方程是:r (s )=11+a2ʏs 0sin θ(t )d t ,-ʏs 0cos θ(t )d t ,as (),其中:k (s )τ(s )=a ʂ0;θ(t )=1+a 2a2arctan (e c 1t )-π2éëêêùûúú;c 1ʂ0.设C :r=r (s )是柱面螺线,曲线C 的副法线曲面S 的方程是:S :ρ(s ,v )=r (s )+v e 3(s ),(2)其中:e 3(s )是曲线C 的单位副法矢量.曲线C 的挠率中心轨迹C 1的方程是:C 1:ρ1(s )=r (s )+1τ(s)e 3(s ).(3)显然,曲线C 1在曲面S 上.当C 1是曲面S 上的一条渐近线或C 1是曲面S 上的一条测地线时,可得柱面螺线C 的具体方程.*收稿日期:20140525通讯作者:纪永强,教授,研究方向:微分几何.Email :j yq 2008@hutc.z j .cn由文献[1]可知,空间挠曲线C 的基本公式是:r •(s )=e 1(s ),e •1(s )=k (s )e 2(s ),e •2(s )=-k (s )e 1(s )+τ(s )e 3(s ),e •3(s )=-τ(s )e 2(s ),ìîíïïïï(4)其中:r •=d rd s是径矢量r (s )关于弧长s 的导数.设s 1是曲线C 1的弧长,对(3)式关于s 求导得:α1d s 1d s =e 1(s )-e 2(s )+dd s1τ(s )éëêêùûúúe 3(s ).(5)其中:α1=d ρ1d s 1是曲线C 1的单位切矢量.由(2)式得曲面S 上v 线的切矢量是ρv =e 3(s ),(5)式与ρv 作外积得:(α1ˑρv )d s 1d s=-e 1(s )-e 2(s )ʂ0.(6)(6)式表明,沿曲线C 1,曲面S 的切矢量ρv 与曲线C 1的单位切矢量α1线性无关.因此,沿曲线C 1,曲面S 的单位法矢量是:n (s )=ε2[e 1(s )+e 2(s )],(7)其中:ε=ʃ1.对(5)式两边关于s 求导,并由(4)式得:α•1d s 1d s æèçöø÷2+α1d 2s 1d s2=k e 1+k -τd d s 1τ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e 2+d 2d s 21τæèçöø÷-τéëêêùûúúe 3,(8)其中:α•1=d α1d s 1.另外,在文献[3]给出了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C :r (s )=x (s ),y (s ),s cos θ(),其中:θ为定角;x (s )和y (s )是任意函数.事实上,x (s )和y (s )是满足某个条件的函数,不是任意函数.反例:曲线C :r (s )=cos s ,s 2,s 2æèçöø÷不是柱面螺线.下面给出x (s )和y (s )满足具体的条件,使得曲线为柱面螺线.1 定理及其证明定理1 设C :r=r (s )是柱面螺线,k (s )τ(s )=a ʂ0.若曲线C 的挠率中心轨迹C 1是曲线C 的副法线曲面S 上的一条渐近线,则柱面螺线C 的一般方程是:r (s )=a1+a2ʏs 0sin θ(t )d t ,-ʏs0cos θ(t )d t ,s a æèçöø÷,其中:θ(t )=1+a 22a ln 1+2atc,c ʂ0.证明 由(6)式可知,曲面S 的法矢量n (s )与曲线C 1的单位切矢量α1正交,即它们的内积为零,即12第8期 张巧媚,等: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n (s )㊃α1=0.(9)由(7)式得:n (s )㊃e 3(s )=0.(10)在(8)式两边与n (s )作内积得:α•1㊃n ()d s 1d s æèçöø÷2=ε22k -τd d s 1τ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11)由文献[1]知,法曲率k n 的定义是:k n =α•1㊃n .(12)所以(11)式为:k nd s 1d s æèçöø÷2=ε22k -τd d s 1τ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13)由此可得,曲线C 1是曲面S 上的渐近线的充要条件是:沿曲线C 1,法曲率k n ʉ0,由(13)式得:2k -τd d s 1τæèçöø÷=0.(14)因为k (s )τ(s )=a ʂ0,τ(s )ʂ0,由(14)式得:τ(s )=12as +c,k (s )=a2as +c ,c ʂ0.(15)由文献[4]得柱面螺线C 的方程是:r (s )=a1+a2ʏs 0sin θ(t )d t ,-ʏs0cos θ(t )d t ,s a æèçöø÷,其中:θ(t )=1+a 2aʏt 0k (σ)d σ=1+a 2a ʏt 0a 2a σ+c d σ=1+a 22a ln 1+2atc,c ʂ0. 定理2 设C :r=r (s )是柱面螺线,k (s )τ(s )=a ʂ0.若曲线C 的挠率中心轨迹C 1是曲线C 的副法线曲面S 上的一条测地线,则柱面螺线C 的一般方程是:r (s )=a1+a2ʏs 0sin θ(t )d t ,-ʏs0cos θ(t )d t ,s a æèçöø÷,其中:θ(t )=1+a2ʏt01c 2σ2+c 1σ+c 0d σ;常数c 0,c 1,c 2满足4c 0c 2-c 21=2.证明 将(5)式两边与曲面的法矢量n 作外积,并由(7)式得:(n ˑα1)d s 1d s =ε2d d s 1τæèçöø÷e 1-d d s 1τæèçöø÷e 2-2e 3éëêêùûúú.(16)由(8)式两边与(nˑα1)d s 1d s作内积得:n ,α1,α•1()d s 1d s æèçöø÷3=2ετ2d d s 1τ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2-d 2d s 21τæèçöø÷+τ{}.(17)由文献[1]中测地曲率k g 的定义知,k g =n ,α1,α•1(),所以(17)式为:k g d s 1d s æèçöø÷3=2ετ2d d s 1τ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2-d 2d s 21τæèçöø÷+τ{}.(18)由此可得,曲线C 1是曲线C 的副法线曲面S 上的测地线的充要条件是:沿曲线C 1,测地曲率k g ʉ0.由(18)式得:22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36卷τ2d d s 1τ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2-d 2d s 21τæèçöø÷+τ=0.因为τʂ0,令t =1τ,得:12d t d s æèçöø÷2-t d 2t d s 2+1=0.(19)(19)式两边关于s 求导得t d 3t d s 3=0,t =1τʂ0,解得:t =c 2s 2+c 1s +c 0.(20)将(20)式代入(19)式得:4c 0c 2-c 21=2.又因为t =1τ,k =a τ,所以柱面螺线C 的曲率k (s )和挠率τ(s )为:k (s )=a c 2s 2+c 1s +c 0,τ(s )=1c 2s 2+c 1s +c 0.(21)由文献[4]得柱面螺线C 的方程是:r (s )=a1+a2ʏs 0sin θ(t )d t ,-ʏs0cos θt ()d t ,s a æèçöø÷,其中:θ(t )=1+a 2aʏt0k (σ)d σ=1+a 2ʏt01c 2σ2+c 1σ+c 0d σ.定理3 设C :r (s )=x (s ),y (s ),z (s )()是柱面螺线,δ=(0,0,1)为定幺矢量,则柱面螺线C 的一般方程是:C :r (s )=x (s ),y s (),s cos θ(),(22)其中:θ为定角;x (s )和y (s )是满足方程x •(s )2+y •(s )2=sin 2θ(23)的任意函数.证明 曲线C 的单位切矢量是:e 1(s )=r •(s )=x •(s ),y •(s ),z •(s )(),其中:x •=d xd s是函数x (s )关于弧长s 的导数.又δ=(0,0,1),因为曲线C 是柱面螺线,由(1)式得:e 1(s )㊃δ=cos θ,即z •(s )=cos θ,其中θ为定角,所以z (s )=s cosθ.又因为e 1(s )是曲线C 的单位切矢量,所以x •(s )2+y •(s )2+z •(s )2=1.由此可得:x •(s )2+y •(s )2=sin 2θ.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的具体例子如下,如果取定角θ=π4,则(23)式为:x •(s )2+y •(s )2=12. (1)若令(y •)2=s 2,则得(x •)2=12(1-s ),解得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是:C :r (s )=∓23(1-s )32+c 1,ʃ23s32+c 2,22s æèçöø÷.(24)32第8期 张巧媚,等: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2)若令(y •)2=s 22,则得(x •)2=12(1-s 2),解得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是:C :r (s )=ʃ24s1-s2+arcsin s ()+c 1,ʃ24s 2+c 2,22s æèçöø÷.(25)(3)若令(y •)2=12sin 2s ,则得(x •)2=12cos 2s ,解得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是:C :r (s )=ʃ22sin s +c 1,∓22cos s +c 2,22s æèçöø÷.(26)方程(26)式表示的柱面螺线是圆柱螺线.由此可知,对于定角θ=π4,可得无数个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对于不同的定角θ,可得无数个不同柱面螺线的一般方程.参考文献:[1]纪永强.微分几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张量.两种特殊的螺旋线[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2):187190.[3]梅向明,黄敬之.微分几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沈纯理,黄宣国.微分几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The General E q uations of C y lindrical S p iralZHANG Qiaomei ,JI Yon gq ian g(School of Science ,Huzhou Universit y ,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 :This p a p er g ives the g eneral e q uations of c y lindrical helix throu g h an anal y sis of the meth -ods.If the c y lindrical s p iral torsion center tra j ector y is as y m p tote of binormal surface on it ,we g et theg eneral e q uation of the c y lindrical s p iral.Ke y words :c y lindrical s p iral ;binormal surface ;as y m p tote ;g eodesicMSC 2000:53C17[责任编辑 高俊娥]42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36卷。

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以太湖流域蚕桑谣谚为例

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以太湖流域蚕桑谣谚为例

一、蚕神传说
太湖流域的蚕神传说故事,最早见 载 于 晋 代 干 宝 《搜 神 记》。 干 宝,祖 籍 河 南 新 蔡,明 天 启 《海 盐 县 图 经》载云:“父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干宝《搜 神 记》里 详 细 记 载 了 蚕 神 传 说 故 事 ,据 《女 化 蚕 》载 云 :
第43卷 第5期 2021 年 5 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zhou University
Vol.43 No.5 May 2021
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
——— 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太湖流域是我国蚕业的 发 源 地 之 一,养 蚕 历 史 悠 久,留 下 了 很 多 反 映 蚕 神 信 仰 及 民 间 习 俗 的 谣 谚。
20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 43 卷
下传万村。自有好人收好种,万 古 流 传 有 名 扬。 冬 天 穿 了 浑 身 暖,夏 天 穿 了 自 然 凉。 年 年 有 个 清 明 节 ,家 家 拜 谢 马 鸣 王 。[4]266268 这 首 歌 积 淀 了 深 厚 的 蚕 桑 文 化 传 统 ,叙 唱 另 一 种 版 本 的 蚕 神 诞 生 故 事 。 关 于 马 明 王 的 身 世 ,还 有 一 种 叙唱:“马明王菩萨下凡来,身骑白马坐莲台,爹爹名叫王伯万,母亲堂上 柳 玉 莲,命 里 算 来 无 儿 子,产 生 三 个 女 裙 钗 ,大 姐 二 姐 找 夫 去 ,三 姐 年 轻 要 修 仙 ,一 修 修 到 十 六 岁 ,十 七 岁 上 遭 黄 泉 ,三 更 托 梦 娘 晓 得 ,香 火 灯 烛接连来,……”其出身和故事与上述“马头娘”神话相似。这首歌描绘了“身骑白马 坐 莲 台”的“马 鸣 王 菩 萨 化 蚕 身 ”感 人 故 事 和 造 福 人 类 的 奉 献 精 神 ,化 作 蚕 茧 缫 成 丝 ,织 成 “冬 天 穿 了 浑 身 暖 ,夏 天 穿 了 自 然 凉 ”的 衣 服 ,为 了 感 恩 马 鸣 王 菩 萨 ,故 有 “年 年 有 个 清 明 节 ,家 家 拜 谢 马 鸣 王 ”的 民 间 信 仰 习 俗 。 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嘉兴桐乡,更是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这 里 也 流 传 一 首 祈 蚕 歌《蚕 花 谣》, 歌词唱道:

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的优化

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的优化

第41卷第4期2019年4月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41 N o.4 A p r.,2019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的优化傅槟冰2,陈适2,项斌2,朱丽莎2,闵莉静1,赵根3(1.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浙江湖州313000;3.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在考察碳源㊁氮源㊁碳氮比㊁p H㊁发酵时间㊁发酵温度及金属离子对甲磺酸去铁胺产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引入星点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考查碳氮比㊁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3个因素对甲磺酸去铁胺产率的影响,并建立各因素与产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得出结果:甲磺酸去铁胺最佳发酵工艺为是以蔗糖为碳源,天冬酰胺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8ʒ1,30ħ,48h,培养基初始p H为7.关键词:甲磺酸去铁胺;星点设计 响应面法;发酵条件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1734(2019)04003807甲磺酸去铁胺,属于嗜铁素.嗜铁素是微生物(大部分细菌或真菌)或植物(主要为禾本科植物)在缺铁环境下,诱导合成分泌的能特异性螯合铁的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根据其基本骨架结构,可分为儿茶酚型(邻苯二酚型)和异羟肟酸盐型两大类型[1].其中甲磺酸去铁胺属于儿茶酚型,是具有最高活性的嗜铁素类型,它对金属具有广泛而又超强的螯合能力,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微生物或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从而改善微生物或植物的铁营养状况,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因而在农业上可用于促生试剂,在环境上可用于环境修复剂,在医药上可用于有关铁疾病的辅助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2].本文对细菌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考察碳源㊁氮源㊁碳氮比㊁p H㊁发酵时间㊁发酵温度及金属离子对甲磺酸去铁胺产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引入星点设计[3,4],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细菌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5,6],为甲磺酸去铁胺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B u r k h o l d e r i a p y r r o c i n i a J K S H007(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号:M209028),分离并保存于实验室;菌株保存培养于营养肉汤(N B)培养基;分光光度计(P e r k i n E l m e rL a m b d a365,美国).1.2甲磺酸去铁胺发酵方法将在N B培养基(牛肉浸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水1L,p H7.2)中培养过夜的菌液按1%接种量转接到蔗糖天冬酰胺(M S A)培养基(蔗糖20g,天冬酰胺2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1g,水1L,p H7), 30ħ,180r/m i n,培养48h.4000r/m i n离心10m i n,取上清为甲磺酸去铁胺粗提液.经全波段扫描发现,甲磺酸去铁胺在370n m有特征吸收,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用于测定甲磺酸去铁胺产率指标.1.3单因素实验考察包括碳源㊁氮源㊁碳氮比㊁p H㊁发酵时间㊁发酵温度及金属离子对甲磺酸去铁胺的影响.收稿日期:20181115基金项目:浙江省绿色农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L S N Y201820);湖州师院校级科研课题(2018X J K J42); 2018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通信作者:闵莉静,实验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E m a i l:m i n l i j i n g@z j h u.e d u.c n碳源:在M S A 培养基中分别用果糖㊁山梨糖醇㊁甘露醇㊁木糖㊁麦芽糖㊁乳糖和葡萄糖代替相应浓度的蔗糖作为碳源.氮源:在M S A 培养基中分别用脯氨酸㊁酪氨酸㊁色氨酸㊁甘氨酸㊁丙氨酸㊁亮氨酸㊁苯丙氨酸㊁赖氨酸㊁组氨酸和谷氨酸代替相应浓度的天冬酰胺作为氮源.碳氮比:糖与氨基酸的质量比分别为3ʒ1㊁5ʒ1㊁8ʒ1㊁10ʒ1㊁13ʒ1和15ʒ1.初始p H :4㊁4.5㊁5㊁5.5㊁6㊁6.5㊁7㊁7.5㊁8.发酵温度:20㊁25㊁30㊁35或40ħ.发酵时间:12㊁24㊁36㊁48㊁60㊁72㊁84㊁96h ,间隔为12h .实验所用玻璃仪器用1m o l /L H C l 浸泡过夜,去除痕量铁离子干扰.1.4 星点设计法优化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星点设计原理,确定初始p H 值(A )㊁发酵时间(B )及发酵温度(C )为自变量,以O D 600考察细菌生长,以O D 370考察甲磺酸去铁胺产量,设计实验.1.5 分析与统计采用S P S S17.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 u n c a n 检验(P <0.05).2 结果与分析2.1 单因素分析由于细菌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为C ㊁N ,因此培养基中碳源㊁氮源的不同,直接影响细菌的生长状况.而甲磺酸去铁胺作为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与细菌生长状况直接相关.一般来说,细菌在良好的状态下,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相应提高.由图1知,以蔗糖为碳源,天冬酰胺为氮源时,细菌生长量最大,且次生代谢产物 甲磺酸去铁胺产量也最高.本文以这两种物质作为碳源和氮源按照不同质量比配置培养基,分析不同碳氮质量比对细菌生长及甲磺酸去铁胺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碳氮比对产量影响的变化较小(见图2).当碳氮质量比为8ʒ1左右时,细菌生长量和甲磺酸去铁胺产量均达到最大.适宜的培养基酸碱度对细菌生长至关重要.由图2发现,较低和较高的p H 值均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因此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也比较低.当培养基趋于中性时,细菌菌量和甲磺酸去铁胺的产量都得到提高.由图3可知,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细菌菌量和甲磺酸去铁胺的产量逐渐增加,当发酵至48h 时,细菌生长进入平台期,甲磺酸去铁胺产量也达到峰值.细菌菌量和甲磺酸去铁胺随发酵温度的变化趋势先增加后减少,30ħ时两者均出现峰值.93第4期 傅槟冰,等: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的优化2.2 星点设计优化发酵工艺与结果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本文选取p H ㊁发酵时间㊁发酵温度等3个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进行星点设计.星点设计的因素水平和实验结果分别见表1㊁表2.表1 因素水平T a b .1 F a c t o r s a n d l e v e l s因素水平-1.732-1011.732pH 6.136.57.07.57.87发酵时间/h27.2236486068.78发酵温度/ħ21.3425303538.66表2 星点设计结果T a b .2 R e s u l t s o f c e n t r a l c o m p o s i t e d e s i g n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c em e t h o d o l o g y编号初始p H (X 1)发酵时间(X 2)/h 发酵温度(X 3)/ħO D 600/A b s O D 370/A b s 1-1-1-10.986000.54620004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41卷表2(续)编号初始p H(X1)发酵时间(X2)/h发酵温度(X3)/ħO D600/A b s O D370/A b s21-1-11.602000.9005673-11-11.306770.166933411-11.961100.2298335-1-111.409230.76396761-111.572930.4434337-1111.721970.31763381112.169470.2447339-1.732001.555230.239000101.732001.848500.313767110-1.73201.474030.3584671201.73201.588470.2785331300-1.7321.124370.18430014001.7321.189530.100633 15~200001.398630.265567根据表2,采用d e s i g n e r e x p e r t8.0软件,以细菌生长和甲磺酸去铁胺产率为指标,相对于其中2个因素控制三维效应面制图(见图2㊁图3),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甲磺酸去铁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由三维效应图4~图6可见,细菌生长量(O D600)随培养基p H增大而增加,在p H6.5~7之间增幅缓慢,p H7~7.5之间增幅较大.每种细菌对环境p H值都有一定偏好,本研究发现,该细菌在中性略偏碱性条件适宜生长.细菌生长量(O D600)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有限,说明该菌生长对温度不敏感.由三维效应图7~图9可见,培养基p H与发酵时间㊁发酵温度的交互效应有所不同,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p H从6.5变化至7.5,甲磺酸去铁胺的产量(O D370)趋势为先减后增;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p H增大有利于甲磺酸去铁胺产量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该菌生长适宜范围为弱碱;另一方面,甲磺酸去铁胺是一种细菌用于帮助溶解环境难溶铁的金属螯合剂,因此在碱性环境且游离铁离子匮乏条件下,甲磺酸去铁胺被细菌大量合成以应对缺铁问题.而发酵时间的增加和发酵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甲磺酸去铁胺的产量.14第4期傅槟冰,等: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的优化24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1卷3 结论通过单因素法宽范围考察影响细菌生长和甲磺酸去铁胺的产量因素,选取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即培养基p H ㊁发酵时间㊁发酵温度,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法,分别以细菌生长(O D 600)和甲磺酸去铁胺(O D 370)作为优化指标,应用e x p e r t d e s i g n 8.0软件绘制各因素对指标的三维效应面图,很直观地表现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最终拟合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实验结果发现,以细菌生长量和甲磺酸去铁胺产量为指标,最佳工艺条件均为:以蔗糖为碳源,天冬酰胺为氮源,碳氮比为8ʒ1(质量比),30ħ,48h ,p H 7时最佳,说明该细菌的生长状况直接与其次生代谢相关,因此菌量的增加与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提高趋势一致.参考文献:[1]S A H S ,S I N G H R.S i d e r o p h o r e :s t r u c t u r a l a n df u n c t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a t i o n 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v i e w [J ].A g r i c u l t u r e ,2015(61):97114.[2]S A HA M ,S A R K A RS ,S A R K A RB ,e t a l .M i c r o b i a l s i d e r o p h o r e s a n d t h e i r p o t e n t i a l a p pl i c a t i o n s :a r e v i e w [J ].E n v i r o n -34第4期 傅槟冰,等:甲磺酸去铁胺发酵工艺的优化44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1卷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P o l l u t i o nR e s e a r c h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2016(23):3984.[3]肖莉,郭玉华,李敬芬.青鱼鱼鳞柠檬酸法脱钙工艺的优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2125.[4]肖莉,张韵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五味子的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2225.[5]李莉,张赛,何强,等.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45.[6]肖莉,郭玉华,孙来玉.效应面法优化葛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922.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F e r m e n t a t i o nP r o c e s s f o rM i c r o b i a lD e f e r o x a m i n eM e s y l a t eF U B i n b i n2,C H E NS h i2,X I A N GB i n2,Z HU L i s h a2,M I N L i j i n g1,Z H A OG e n3(1.S c h o o l o fL i f eS c i e n c e s,H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H u z h o u313000,C h i n a;2.Q i u z h e nS c h o o l o fH u z h o uT e a c h e r sC o l l e g e,H u z h o u313000,C h i n a;3.H u z h o u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S c i e n c e s,H u z h o u313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as i n g l e f a c t o re x p e r i m e n t i n c l u d i n g c a r b o ns o u r c e,n i t r o g e ns o u r c e,c a r b o nt o n i t r o g e n r a t i o,p H,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i m e,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m e t a l i o no nb a c t e r i a g r o w t ha n d d e f e r o x a m i n em e s y l a t e y i e l d,t h es t a r p o i n td e s i g n r e s p o n s ew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o r d e r t oo p t i m i z e t h e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d e f e r o x a m i n em e s y l a t e p r o d u c e db y b a c t e r i a.T h es u r f a c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 m e t h o d w a s u s e d t o e x a m i n e t h e e f f e c t so f c a r b o na n dn i t r o g e nr a t i o,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i m e a n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o n t h eb a c t e r i a g r o w t ha n d t h e y i e l do f d e f e r o x a m i n em e s y l a t e.T h e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e f f e c t d i a g r a m w a s d r a w nb y d e s i g n e x p e r t8.0s o f t w a r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o p t i m u m p r o c e s s c o n d i t i o n s.T h e o p t i m u mf e r m e n t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d e f e r o x a m i n em e s y l a t ew e r e 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eo p t i m a l f e r m e n t a-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b a c t e r i a g r o w t h,i nd e t a i l:s u c r o s e a s t h e c a r b o ns o u r c e a n da s p a r a g i n e a s t h en i-t r o g e ns o u r c e,c a r b o n n i t r o g e nm a s s r a t i ow a s8ʒ1,30ʎC,48h,t h e i n i t i a l p Ho f t h em e d i u m w a s7. K e y w o r d s:d e f e r o x a m i n em e s y l a t e;s t a r p o i n t d e s i g n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c em e t h o d;f e r m e n t a t i o n c o n d i-t i o n s[责任编辑高俊娥]。

mTOR磷酸化水平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活性的影响

mTOR磷酸化水平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活性的影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分子(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个高度保守的激酶,属于 PI3K家族的一员,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等密切相关⑷.雷帕霉素对mTOR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可损伤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并可导致小梁状骨的丢失(5).雷帕霉素抑制mTOR明显 阻止了 Wnt7W诱导的小鼠ST2细胞分化,相反激活mTOR可以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叫但 mTOR作用于成骨细胞的机制仍有待阐明.本研究分别利用mTOR抑制剂和激活剂改变mTOR磷酸化 水平,探讨mTOR磷酸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雷帕霉素 MHY1485 对照组 50 nM 150nM 2 piM
mTOR
p-mTOR
GAPDH
g o jd
-OJd

U
A5
H E
o.
O
#


O A H E O E
(b)
图# 雷帕霉素和 MHY14F5对 VX"P" - C%细胞dTO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Fig. # effects of rapamyci* anM MHY14F5 o* dTJR phosphorylation in MC"T" - C% cells
第!"卷!第!期 #$#%年!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0'(1*234)5267
8',9!"!:'9! ;<)9#$#%
dT JR磷酸化水平对成骨细胞增殖 和分化活性的影响
周哲雯!朱伊敏!王烨菠!王!萍!林函冰!李希宁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浙江湖州"%"$$$"

北宋委托书坊刻书的出版方式创新及其相关问题

北宋委托书坊刻书的出版方式创新及其相关问题

北宋委托书坊刻书的出版方式创新及其相关问题刘方【摘要】宋代刻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除了自行雕版刻书这种主要方式之外,还出现一些其它的刻书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委托商业性书坊进行刊刻的方式.此前的学界对此研究存在严重问题.通过对宋代出版史料的考辨,揭示出北宋已经出现了委托书坊刻书的新型出版方式.这对于重新认识宋代官刻、坊刻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2)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宋代;委托;书坊刻书;出版方式【作者】刘方【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9.29宋代地方官府刻书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除了自行雕版刻书这种主要方式之外,尚有一些其它的刻书方式存在,其中之一就是官刻并非完全是由官府主持刻于官府,而是通过委托的方式,由官府所在地的商业性书坊进行刊刻。

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很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相关问题保存下来的资料十分有限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研究者的观念、问题意识则应该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中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文章,目前只有方寿彦先生的《建阳书坊接受官私方委托刊印之书》一文(以下简称方文),[1](P97-106)该文讨论了南宋建阳书坊接受官方委托刊印之书的情况。

本文一方面通过复核方文的引文出处,揭示其引文存在的严重问题,纠正其研究结论;一方面通过详细考证和细致研读笔者发现的宋代出版史料,认为北宋已经出现了地方官府委托书坊刻书等新型出版方式。

有关这种新型出版方式的研究,对于重新认识宋代官刻、坊刻均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笔者在研究宋代刻书问题,广泛查阅刻书史料过程中,认真复核了方文的四条引文出处,发现其为证明宋代建阳书坊接受官方委托刊书情况时所引用的四条南宋材料,竟然无一可以明确证明宋代建阳书坊接受官方委托刊印问题。

为彻底搞清楚宋代书坊接受官方委托刻书的历史真相,笔者首先将方文的原文加以完整引用(因为方文引用材料过于简略,往往是复述或者省文),然后将方文的引文出处加以复核后全文引录于下,并做必要考证,以说明问题。

从事物和符号的虚实论汉字起源二元说

从事物和符号的虚实论汉字起源二元说

从事物和符号的虚实论汉字起源二元说蒋瑞【摘要】As things have xu and shi situations,the symbols to reflect things also have xu and shi. The dichotomy of early Chinese characters between pictographs and ideographs which signify xu and shi respectively proves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originated from duality.The dichotomous practiceof xu and shi of prehistoric pictographic and ideographic symbols have prepared for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methods.%由于事物有虚实,则反映事物的符号也有虚实。

早期汉字象形和指事一实一虚的二分,证明了汉字起源于二元。

史前象形性符号和指事性符号一实一虚的二分实践,则从方法上为汉字起源于二元做好了铺垫。

【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7页(P73-79)【关键词】虚实;文字起源;二元说;六书;史前符号【作者】蒋瑞【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21长期以来,在文字起源研究中,实际上存在着一元说和二元说两种说法。

一元说指文字起源于图画,其指相对简单。

二元说则所指稍多,或说文字起源于指事和象形,或说起源于记号和图画,或说起源于图画和指事。

说法看似不一,而实际上可以象形和指事统之。

在整个20世纪,文字起源一元说占强。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二元说逐渐抬头,对文字起源一元说形成了冲击。

关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与考核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与考核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与考核的几点思考姜亦炜;韩宗银;朱亚莉;陈传锋【摘要】在现行的大学排名中,科研评价是有量化指标的.在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中,科研要求也是有量化指标的.所以,教师的科研业绩必须要量化.但是教师科研量化工作又存在着复杂性:科研时间投入的弹性大,科研成果显现的滞后,教师工作角色的多样化.所以本文认为要科学的进行科研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必须处理好科研工作定性与定量的矛盾,科研与教学切块比例或当量换算的关系,教师科研业绩分类与计算标准的问题,并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实际,选取公式模型转换法或赋值绩点法来进行教师工作量计算与考核.【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12【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科研工作量;计算;考核;思考【作者】姜亦炜;韩宗银;朱亚莉;陈传锋【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随着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的转变,科研要求与竞争环境瞬息万变,对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为了规范学校科研管理,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必须根据发展需求,高瞻远瞩,破立结合,根据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学校科研管理制度与政策文件,尤其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和考核制度,构建配套与激励相结合、绩效与奖励相协调、教学与科研相促进的评价激励制度,重点做好教学和科研等效评价;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政策,提升学校服务创新驱动能力;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发展模式。

下面将以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化的必要性、复杂性、注意问题和计算方法四方面来作一探讨。

《湖州师范学院权威期刊、一级期刊目录》

《湖州师范学院权威期刊、一级期刊目录》

《湖州师范学院权威期刊、一级期刊目录》1 人文、社会科学1 中国社会科学*2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3 新华文摘*4 法学研究*5 管理世界*6 教育研究*7 经济研究* 8 历史研究*9 社会学研究* 10 体育科学*11 外国文学评论* 12 外语教学与研究*13 文学评论* 14 心理学报*15 新闻与传播研究* 16 哲学研究*17 政治学研究* 18 中国图书馆学报*19 中国语文* 20音乐研究*21美术研究22文艺研究23 文史(中华书局) 24 学术月刊25 社会科学战线 26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的学术论文)27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28 文艺理论研究29 文学遗产 3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1 外国文学 32 外国文学研究33 当代电影 34 外国语35 现代外语 36 中国翻译39 语言研究 40文献41 敦煌研究 42近代史研究43中国史研究 44世界历史45 史学理论研究46考古学报47台湾研究48民族研究49档案学通讯50大学图书馆学报51情报学报 52中国出版5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54自然辩证法研究55自然辩证法通讯 56中共党史研究57政治学研究 58马克思主义研究59国际问题研究60世界宗教研究61中国法学 62中外法学63政法论坛 64中国人口科学65 人口研究66经济研究6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68世界经济69 世界经济与政治70中国工业经济(研究)71金融研究 72会计研究7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74中国农村经济75 农业经济问题76财贸经济77 国际贸易问题78中国经济史研究79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80统计研究81经济学家 82中国高教研究85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86 教育发展研究87中国体育科技 88北京体育大学学报89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90科学学研究91科研管理 92 管理科学学报93心理科学 94 应用心理学95 新美术 96中国音乐学其中带*号的为人文社科权威级期刊20种2 自然科学1 中国科学(A-G)辑(中、英文版)2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3 数学学报4 数学年刊(A、B 辑)5 应用数学学报6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7 计算数学 8 数学进展9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10 数学物理学报11 系统科学与数学 12力学学报13航空学报14固体力学学报15空气动力学学报 1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17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18光学学报19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20半导体学报21中国激光(中、英文版) 22 强激光与粒子束23化学物理学报 24金属学报(中、英文版)25声学学报 26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英文版)27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8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29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30化学学报(中、英文版)31物理化学学报 32分析化学33高分子学报(中、英文版) 34无机化学学报35有机化学 36高等学校化学学报37 催化学报38中国稀土学报39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0硅酸盐学报41无机材料学报 42天文学报43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44气象学报45 大气科学46地质学报47 中国土地科学48地震学报49地质科学 50矿物学报51海洋学报52海洋与湖沼53经济地理 54地理学报55 地理科学56 地理研究67 地球化学58生理学报59遗传学报 60 遗传61动物学报 62植物学报(中、英文版)63生物物理学报 64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65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66微生物学报67实验生物学报 68细胞生物学杂志69生态学报 70古生物学报71植物分类学报 72动物学研究73动物营养学报74水科学进展75兽类学报 76生物工程学报77生物多样性 78环境科学79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版)3 工学1 复合材料学报2 低温工程3 计量学报4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5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6 煤炭学报(中、英文版)7 石油学报8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9 钢铁 10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版)11仪器仪表学报 12摩擦学学报13中国机械工程 14振动工程学报15宇航学报 16空间科学学报17兵工学报 18光子学报19光电工程 20光电子·激光21工程热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22内燃机学报23动力工程 24太阳能学报25内燃机工程 26热力发电27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8电工技术学报29 电力系统自动化30电子学报31通信学报32电子与信息学报(原名电子科学学刊)33电信科学 34微波学报35 传感技术学报36 遥感学报37电路与系统学报38自动化学报39控制理论与应用40 控制与决策4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42计算机学报(中、英文版)43软件学报4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5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4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4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48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 (英文版)49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0化工学报(中、英文版)51高等学校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52燃料化学学报53纺织学报54建筑结构学报55建筑学报56土木工程学报5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60 岩石学报61城市规划62水利发电学报63水利学报64汽车工程65中国公路学报66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67中国环境科学 68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69海洋工程 70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4 医学1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4 营养学报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6 中国中药杂志7 中国药学杂志8中华病理学杂志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0 病毒学报1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2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4解剖学报15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6中华放射学杂志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8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中华护理杂志21中华内科杂志 22中华心血管病23中华血液学杂志 24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5中华消化杂志 26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7中华传染病杂志 28中华肾脏病杂志29中华外科杂志30中华骨科杂志31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32中华麻醉学杂志33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34中华创伤杂志35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6中华妇产科杂志37中华儿科杂志 38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9中华肿瘤杂志 40中华神经科杂志41中华精神科杂志42中华皮肤科杂志43中华眼科杂志 44中华口腔医学杂志45药学学报 46 药物分析杂志47 中草药48中国药理学报49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50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51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5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原名: 急诊医学)53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54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55 中华烧伤杂志 56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57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58 中华整形外科杂注:被IM收录的论文视同国内一级期刊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 第6期2007年12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Vol.29 No.6Dec.,2007庄子视界中的老子3周 青(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摘 要:庄子视界中的老子是一个被寓言化了的人物,是儒家思想的批判者,是“古之博大真人”,但也并非完美无暇。

老子之所以以这种形象展现在庄子的视界中,是因为老、庄的思想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可抹灭的差异。

关键词:庄子;老子;批判者;博大真人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1734(2007)0620070204老子、庄子常被人们以老庄并称,但《庄子・天下》篇中,老、庄显然是被作为两个学派加以论述的,而其他学术观点相近的人物确被放在一起论述。

此外,《庄子》书中老聃所言并非完全出自今本《老子》。

老子在《庄子》中的形象不能说是绝对客观的,王博先生在他的《庄子哲学》中就曾说到:“正如《庄子》书中的孔子与《论语》中的孔子并不一样,《庄子》书中的老聃与今本《老子》的作者之间也不可能完全划等号。

”[1](P33)因此,学界有必要对庄子视界中的老子作一解析。

一、老子是儒家思想的批判者老子的《道德经》有很多批评儒家仁义思想的言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等等。

在《庄子》一书中,老子也数次以儒家思想的批判者身份出场,他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主要是以教育和批评孔子的形式呈现的。

《德充符》载:“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这段对话里,叔山无趾批评孔子未能摆脱名望、是非、生死的束缚,形全而德不充,是不可“解”的“天刑”之人。

是的,形与情都是人为设立的标准,与“道”相距甚远,只有“忘形”、“无情”才能得“道”,才能找到人生意义的真谛。

然而老子似乎并没有对孔子完全失望,他希望孔子可以领悟到“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贯”的道理。

王博先生认为“天刑”是对心灵的桎梏,“人刑”是对形体的惩罚,因此“天刑”比“人刑”更可怕,更难“解”。

[2](P66)但老子的心血也没有枉费,孔子不仅自己有了自愧不如的感觉,“欲以为师”,还要“引天下而从之”。

《天道》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前往拜见老聃,老聃对孔子的要求不予承诺,孔子于是翻检众多经书反复加以解释。

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解释并批评道:“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迁乎!无私焉,乃私也。

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类,日月固有明类,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

又何揭揭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3](P198)这是老子对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义”的直接挑战。

孔子竭尽全力地宣扬仁义为“真人之性”,高举仁义旗帜;老子则有力地批评孔子的言论是“后言”(失当之言)。

天地万物固有其存在和运行的规律,人类社会自然也是如此,只需“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即可,根本不需要为到处宣扬“乱人之性”的“仁义”思想而“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3](P213)3收稿日期:2007-10-12作者简介:周青(1977-),男,安徽长丰人,安徽大学哲学系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道家与生存哲学研究。

类似的论述还出现在《在宥》、《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篇中,其主要内容或是贬斥“仁义”,或是抨击儒家,或是教训孔子。

庄子生活的年代,儒墨两家处于显学地位,且争论不休,而庄子却要“齐是非”,自然要树儒墨为靶子。

当时也许确有孔子问道于老子的说法,庄子就藉此添油加醋,于是就有了《庄子》中的老、孔对话的一幕幕。

老子对孔子和儒家的批评得到了庄子的认同,此时他实际上是以庄学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

二、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老、庄二人在很多方面及其相近,庄子明显地表现出了继承老子思想的痕迹。

如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两者都反对仁义而尚无为,注重人的本性纯璞归真,都以“道”为自己学术的最后归宿等等。

老子在《庄子》中常以“宗师”或教诲者的形象出现,正是两者在思想深层相通的艺术化写照。

《天下》篇中,庄子更是直接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

《应帝王》载:“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已,化贷万物而民弗持;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3](P114)在这段对话中,老子表述了这样的思想:真正的圣王治理天下,就像天道一样,功绩普盖天下却又都不像是出于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对他有所依赖,他功德无量无以称颂,万物各居其所,欣然自得。

这符合《老子》书中所说的“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4](P50),“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而《庄子》书中借用老子之口表达这一思想,显然是对老子这一思想的认同,并表达了他对老子本人的推崇。

《天地》篇载孔子与老子讨论何可谓圣人,孔子提出了方案,但老聃否定了“是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执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

丘,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

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

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

此又非其所以也。

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

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3](P172)这段对话里,老子告诉孔子,要想成为圣人就要学会“忘”———“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

“学道”和“学技”不同,“学道”不可效仿,而是要做到“忘物”、“忘天下”,乃至“忘己”。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几乎没有提到“忘”这一范畴,显然是庄子把自己的观点转嫁给了老子,把老子塑造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宗师”。

老子也以类似的形象出现在《在肴》、《天道》、《庚桑楚》、《则阳》、《寓言》等篇中。

在这些篇章中,庄子都既立足于自己的观点,又发挥了老子的某些思想。

有的把老子塑造成为“宗师”和教诲者形象,如《在宥》篇中,通过崔瞿和老子的对话表达了老子批判“仁义”和“绝圣弃智”的思想;《天道》篇通过老子和士成绮的对话体现了老子的“修身”、“保身”的思想;《则阳》篇中通过老子的弟子柏矩的弟子的行动发挥了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庄子基本上都是认同老子的观点,甚至以老子为权威。

三、老子并非完美无暇在《庄子》一书中,庄子让老子多次以正面形象登场,他基本上是把老子引为同道,并对其思想进行援引、发挥,正如司马迁所言:“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但是老子和庄子之间毕竟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异,因而,在庄子的视界中老子的形象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首先分析一下《养生主》中的一段话:“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3](P46)这里可以看到秦失对老子有失望之感,因为他使得很多人“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遁天倍情”。

这与“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形成鲜明的对比。

郭象注“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至“不蕲17第6期 周青:庄子视界中的老子27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9卷哭而哭者”。

云:“嫌其先物施惠,不在理上往,故至此甚爱也。

”[5](P9)可见,老子先物施惠才致使其弟子等“如哭其母”,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庄子对老子的批评。

另外,老聃既然会死,也就不是庄子所人“如哭其子”、描述的长生不死的“至人”。

再者,《天下》篇把老子和庄子分为两个学派加以介绍,并且,对庄子的评价高于老子。

如对老子学术的评述主要有:“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3](P505)“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

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茍免于咎。

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3](P505)对庄子的评述主要有:“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书虽环玮,而连m无伤也。

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

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者矣。

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3](P508)通过庄子对老子之学的评述,可以看出庄子深通老学,他从多方面记述了老学旨要,认为老学“以本为精,以物为粗”,“本”就是道,“物”就是各种具体事物,“道”在老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认为老学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这里的“常”也是“道”有规律的意思,“无”则是“道”的混然状态,没有形象,是相对具体万物而言的,“有”则是对万事万物的统称,“一”即“道生一”之一。

并且庄子认为老子哲学是“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人皆去先,己独取后”,“人皆取实,己独取虚”为特征的。

根据这些可知,庄子对老子极其推崇,便称其为“古之博大真人”。

但接下来从《天下》篇乃至整部《庄子》来看,对庄子思想的评价都是最高的,对庄子的评价显然使老子相形见拙。

但从上面的引述也可见庄子思想意境高远、放纵深邃,能以不竭之理“应于化而解于物”。

冯友兰先生说:“此二段中,只‘澹然独与神明居’一语,可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言,有相同的意义。

除此外,吾人可见《老》学犹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

知‘坚则毁’、‘锐则挫’,而注意于求不毁不挫之术。

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

《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得注意者也。

”[6](P133)此时若是站在庄子的视角看,老子并非尽善尽美。

四、庄子视界中老子形象之成因老子之所以以这种形象呈现在庄子的视界里,是因为他们二人的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可抹灭的差异。

先看老、庄之同:其一,他们有相同的“道”的观念。

老子以道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在宇宙中处于本根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