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女性的历史悲剧

合集下载

论《浮生六记》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论《浮生六记》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论《浮生六记》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生活,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受到的悲剧命运。

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婚姻压迫、家庭限制和社会偏见。

小说中女性在婚姻中经常受到压迫和剥削。

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得女性的地位低下,婚姻往往成为女性的困境。

《浮生六记》中的主人公五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从小被视为工具,父母只把她当作嫁人的筹码,不顾她的感受和意愿。

她被迫与守贞堂的男孩定亲,后来又被迫嫁给了豪门子弟。

婚后,她遭受了丈夫的虐待和家庭的冷漠,导致她生不如死。

五娘这一悲惨的命运在封建社会中并不罕见,她是无数女性的写照。

小说中女性还受到家庭的种种限制和束缚。

封建社会强调男女有别,女性要守分守礼,不能超出自己的社会角色。

《浮生六记》中的另一个女性形象——报恩堂主人的女儿报恩媳妇,在家族的压力下,无法选择自己的幸福。

她与沈大年是一对相爱的情侣,但因为社会地位和身份不对等,他们无法拥有未来。

报恩媳妇最终只能含泪放弃自己的爱情,嫁给了富商,实现了家族的期望,但她的内心却永远被束缚。

小说中女性还受到社会偏见的压迫。

封建社会对女性有种种偏见和负面评价,使得女性无法发展自己的才能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浮生六记》中,五娘的好友小道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道姑聪明才智、聪慧美丽,但她因为出身低微,被社会所歧视和排斥。

她最终只能以被动、消极的方式应对社会的不公,最终选择了自杀。

她的悲剧命运暴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歧视。

《浮生六记》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主要体现在婚姻压迫、家庭限制和社会偏见上。

封建社会的观念和制度束缚了女性的身心自由,让她们无法追求幸福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些女性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剥夺和压迫,也给读者提出了深思:女性的悲剧命运何时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和解放?。

试析南宋女词人的悲剧情结

试析南宋女词人的悲剧情结

试析南宋女词人的悲剧情结[摘要]南宋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词这一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成熟。

随着词的发展和普及,社会上涌现出一批有知识、有才情的女词人。

她们的出现,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也为南宋词坛增色不少。

但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些女词人的生活、情感和创作大多充满了悲剧色彩。

本文结合这一时期主要女词人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从当时的政治时局、伦常礼教、等级制度三个方面揭示南宋时期女词人的悲剧情结。

[关键词]南宋女词人才情悲剧情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正统文化是排斥女性的,男性的创作始终是文学的主流。

宋词的创作亦不例外。

但是我们知道,词在题材上多以展现情感为主,从文学本质上讲,更适合女性来创作。

因此在词坛在南宋时期就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女词人,按年代先后大致有李清照、朱淑真、唐琬、吴淑姬、严蕊、张玉娘、王清惠、徐宝君妻等。

她们的词作流传于世多少不等,或数十首,或一两首,数量上自不能与男性词相抗衡,但却用女性最温婉的语言写下了她们对时代、对情感、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在词的浩瀚世界里发出璀璨的光芒。

然而,在内忧外患困扰、“存天理,灭人欲”的南宋王朝这个黯淡背景下,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才藻非女子事的封建社会格局里,这些有知识、有见地的女词人是最为悲哀的群体。

政治时局的动荡不安、生存条件的先天不足、伦理纲常的歧视压制,时时处处都在给这个群体制造苦难。

所以这些南宋女词人的生活、情感和创作往往是跟悲剧交织在一起的。

一、朝代更替、政权易变造成的悲剧宋王朝是一个屈辱的朝代,统治者苟安偷生,虽有禁军百余万之众,却不抵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频频侵扰,在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的斗争后,北、南两宋相继被金、元所灭。

在这抗金、抗元的斗争中,宋代词坛也受到了重大影响。

政权易变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词的创作空间,但频仍的战火也给词人们带来了深重灾难,打乱了词人们平淡、安逸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折射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折射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折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描写闻名于世。

在红楼梦这个庞大的世界中,女性角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这些女性角色的描绘和她们所经历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遭受的不公和命运的悲剧。

本文将从贾母、林黛玉和王熙凤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贾母这个角色。

作为贾府的家族长者,贾母在红楼梦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然而她的命运却并不如人所愿。

贾母是一个传统封建家庭中的女性代表,她被束缚在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中。

她在家族中起着权威的作用,但她的权力也受到男性成员的制约。

几次婚姻的失利使她倍受打击,最终她只能通过儿女们的成功来为自己寻找存在感。

贾母的命运悲剧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剥夺,以及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和無助。

接下来,我们来看林黛玉这个角色。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令人心生怜悯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有独立的思想和个性,但她的命运却被家族和封建礼教所捆绑。

林黛玉从小身世寄人篱下,她的一生都在为家族的利益和“贾宝玉”而活。

她被迫嫁给薛宝钗,这是一个完全不爱她的男子,最终导致了她的病倒和死亡。

林黛玉的命运悲剧折射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力和无法摆脱的命运,以及对真爱的渴望被家族和社会所摧毁。

最后,我们来看王熙凤这个角色。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复杂而具有争议性的角色。

她是一个能干、有智慧的女性,她在家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她的聪明才智以及对家族的忠诚却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

她被迫嫁给了贾母的养子贾琏,这是一个缺乏真正爱情的婚姻。

她虽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家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她的命运仍然被传统观念和家族的利益所限制。

她最终也无法摆脱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综上所述,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命运的束缚。

贾母、林黛玉和王熙凤这些女性角色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和无情。

她们被困于封建礼教和男权思想的牢笼中,无法拥有自主选择的婚姻和生活。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描绘了众多女性角色的命运起伏,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呈现出了一幅悲剧般的画卷。

一、女性地位的被动在封建社会中,男权制度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女性处于被动地位。

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大多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所束缚,无法自主决策。

比如黛玉,原本是一个有才情、独立思考的女子,却在家族和父亲的安排下,被迫成为荣府的住持,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

她的自由被剥夺,终使她陷入悲剧的命运。

二、婚姻的惨状封建社会的女性婚姻观念着重于门当户对、妇德妇言,强调家族的利益,而忽视个人感情和幸福。

女性被迫嫁入豪门,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如贾迎春,她被迫嫁给和她没有感情的贾家,最终导致了她的生活悲剧。

婚姻的不幸福使得许多女性在红楼梦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三、命运的无情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命运多舛、无情。

她们的悲剧纷纷展开,如迎春、探春、黛玉等人都成为了命运的牺牲品。

她们备受煎熬,最终无法逃脱遭遇的悲剧。

其中,黛玉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她从小就被命运注定为悲情的存在,她的爱情和友情都以悲剧收场,最终权谋之争将她命丧黄泉。

四、对女性命运的思考红楼梦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悲剧,使人不禁思考女性地位的重要性。

女性在封建社会中被束缚,失去了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这是对于女性的残酷剥夺。

究其原因,是封建制度下的观念所致,需要真正的改革与进步。

总结:红楼梦是一部以描绘女性命运的悲剧为主线的古典文学巨著。

通过对女性地位的被动、婚姻的惨状、命运的无情的描述,使人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无奈深感触动。

这部作品引发了人们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思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入宫门终身误:古代后妃的悲剧生活

一入宫门终身误:古代后妃的悲剧生活

在红墙黄瓦的内宫中,最为五彩缤纷的要数嫔妃这个层次,好似十里飘香的荷池,个个丽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风招展。

在中国,民间一直把皇帝拥有的女性称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没有什么严格的依据。

当你踏进故宫参观时,会发现三宫是由二宫一殿所组成的,即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和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加上当中的交泰殿。

六院,无此说法,实际只有六宫,即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和宫组成的“东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和重华宫组成的“西六宫”。

七十二妃,没有哪个朝代有此定数。

其实,在古代,多把三、六、九看成表示多的虚数,而不是实数,七十二则是三、六、九的高等倍数。

故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根据大概情况敷衍出来的说法,其意思是表示皇帝后宫充盈。

嫔妃的人数、规格、级别,历朝历代多有变化,按照古制设计的后宫制度,以北齐所颁布的《河清新令》最为典型,它分为昭仪、夫人、嫔、世妇、御女五等。

各种等级的嫔妃只是各种形制的花瓶,除了满足君主的淫乐外,没有什么正规的政治权力。

“后宫佳丽三千人”对风流倜傥的君主,有头有面的后妃不过是少数,在下面还有成千上万的宫女。

秦始皇吞灭六国后,将各国的嫔妃宫女悉数收入,以至“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东汉桓帝贪恋女色,广采宫女达五六千人。

晋武帝消灭东吴后,将数千吴宫人纳入自己的掖庭。

风流三郎李隆基,也有“后宫佳丽三千人”。

明朝内宫的宫女最多时达九千人。

清康熙时规定宫女为三百余人,分为秀女和官女子两种。

宫女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除了民间选美外,还有没收的罪人妻女。

如北魏的文明皇后冯氏,其父冯朗官拜刺史,因犯罪被诛,她被没入宫廷。

唐孝明皇后郑氏,早先被造反领袖李纳为侍妾,李败亡后,她被判为宫婢。

金元妃李师儿因家族有罪,父母被收入宫籍监,按政府规定,监户的女儿必须入宫。

这些罪犯的妻女,入宫后与其他民女没有什么区别,故也无歧视可言。

宫女须接受宫廷教育,以熟悉各种礼仪和技艺。

妇女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典故

妇女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典故

妇女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典故引言在中国传统社会,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地位和权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妇女往往面临着各种形式的迫害和剥夺。

本文将从历史典故的角度,探讨妇女在封建礼教下所受的迫害,并反思这种现象对于女性地位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孟子》中的佳人贾氏1.1 背景介绍孟子的《告子下》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佳人贾氏的故事。

贾氏是一个智慧美丽的女子,但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她最终被迫嫁给了一个丑陋富家子弟。

1.2 迫害的细节•贾氏美貌聪慧,但被迫嫁给丑陋富家子弟,没有选择的权力。

•被迫嫁后,贾氏的权益被忽视,她的地位被降低到了妾室的地位。

1.3 影响和启示•贾氏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权益的缺失。

•这种迫害导致了妇女自主选择的权力被侵犯,限制了她们的个人发展和幸福。

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2.1 背景介绍《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古代小说,其中描绘了许多封建礼教对女性造成的迫害和剥夺的情节。

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 迫害的细节•林黛玉作为一个知识渊博、聪明才智的女性,但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无法自由表达和发展才能。

•林黛玉被迫适应家族的安排,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并在婚后遭受了各种不公正待遇。

2.3 影响和启示•林黛玉的遭遇表明了封建礼教对于女性权益的侵犯和迫害。

•这种迫害导致了女性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她们的人生选择和幸福感。

三、封建礼教对妇女地位的影响3.1 社会地位下降•封建礼教将妇女的地位限定在家庭和婚姻之中,剥夺了她们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机会。

•妇女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没有自主权益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3.2 教育机会缺乏•封建礼教迫使妇女接受封建观念的教育,忽视她们个人发展和知识的追求。

•妇女的才智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无法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家庭暴力和虐待•封建礼教强调男尊女卑,导致了妇女在婚姻中遭受家庭暴力和虐待。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被漠视,容易成为受害者而无法得到保护和支持。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萧萧》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女子离愁别绪的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女性的心理感受和处境,表现了女性的无奈和悲剧。

本文将从女性的命运和情感两个方面,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首先,从女性的命运来看,《萧萧》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一个不幸的命运,体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低微地位和束缚。

诗中描述的女子,恋人已去,独自留在戍楼中,望着长安城的灯火,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和思念。

这种命运的不幸,是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必然遭受的。

如古人所说:“男尊女卑,儒家思想,女子三从四德,男权中心,注定了女性决策权和自主权的匮乏,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角色使得她们常常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上。

”因此,诗中这位女子的命运反映出了当代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贫困和无助,也揭示了当代女性在寻求自我解放的压力和阻力。

其次,从女性的情感来看,《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则在于其情感的无望和痛苦。

女子的心中充满了对恋人的思念和不舍,但这种情感却无法得到回应和实现,只能悲痛地流泪。

通过这种情感的描绘,诗中呈现出了女性的孤独和痛苦,展现了女性因为爱情而受到的伤害和折磨。

女性的情感被束缚,无法自由表达和得到满足,使她们陷入了永恒的悲痛之中。

由此,《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便在于女性的情感被打碎、被压抑,失去了自我表达的权利和机会,摆脱不了情感困境。

综上所述,诗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她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力和悲剧。

被束缚的命运和情感,使女性难以解脱。

然而,虽然《萧萧》中描写的是唐代女性的命运和情感,但现实中依然有许多女性经历着和她们相似的命运和情感,因此,人们更应该关注和改变当今社会对女性权利和尊重的不足,使女性真正地获得平等和自主。

《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一部伟大的毁灭女性美给人看的历史悲剧小说。

它毫不掩饰地描写了痛苦的人生、破灭的梦和被摧残的完美无瑕的爱情。

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感受到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男权社会深深的压迫,有一定的反叛意识和自我意识,但仍然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或以死抗争,或逃离避世。

女性美好的、艳丽的、鲜活的生命及其理想、追求都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让我们深深的悟到封建时代人生的悲哀与无奈,带给我们无限的伤痛~[关键词] 《红楼梦》;女性;悲剧;封建社会;美丽《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爱情悲剧。

一部《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文化史,或者更确切说是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命运与历程的一个缩影。

《红楼梦》中刻画了一大群美人,她们在大观园里,形成一个相对的独立女儿国。

这个小小的女儿国在短短的几年里,充满了"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之美,充满了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

曹雪芹他倾一世之心血营造出了女儿国,然而这些秀外慧中又正值豆蔻年华的妙龄女子一个个离我们远去,她们有血有肉,有才华也有梦想,但是她们没有青春。

她们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她们不属于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她们都逃不过“封建礼教殉葬品”的悲惨结局。

《红楼梦》是人性的梦,是对那些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梦,是对人性中美好东西的迫求之梦,是《红楼梦》的作者在人生之路上感到无路:走时为自己构画的一个大梦。

《红楼梦》是一部以人为中心的书。

曹雪芹通过贾府女性悲惨命运的描写,从而完成了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整体反思,这反思是深刻的,远未过时,直到今天的女权运动,独立,自由,民主。

作者曹雪芹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塑造了一个“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觉醒者的悲剧形象,从而表现出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及其必然灭亡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代女性的历史悲剧山东省成武县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泱泱华夏文明史,可谓源远流长。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男人创造的。

对此,本人不敢苟同,翻开中国的历史,迎面扑来一阵阵香粉的气息。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广大妇女或引亢高歌,翩翩起舞;或寻愁觅恨,吟花叹月;或耕割稼织,清锅净碗;或抹脂擦粉,弄欢卖笑;或兴风作浪,助纣为虐------她们一个个锦衣摆风,罗衣拂地,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各显异彩,另人目不暇接。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女性,但纵观中国的历史,广大妇女的命运却是悲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成为男人消遣玩乐的工具中国自古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更何况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处不芳草,无处不花香。

一个个妙龄少女,羞花闭月,沉鱼落雁,蛾眉带秀,凤眼含情。

这又使多少个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君子”们茶饭不思,梦魂牵系。

这些上不能治国,下不能理家的堂堂七尺男儿,却整日跪在女人的石榴裙下,垂涎三尺。

他们整日沉缅于歌舞酒色,贪恋风花雪月。

在这里,我不想列举江南名妓,秦淮风月曾使多少英雄豪杰蜕变为行尸走肉的酒徒色棍。

也不想考查西湖边浓浓的胭脂水曾淹死过多少青楼薄幸之徒。

我们只来观看一下那些人模狗样地端坐于金銮宝殿之上的君主吧。

他们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说,还要集三千佳丽于一身,以供自己淫乐。

并且有时觉得“家花没有野花香”,还时常到民间、到妓院去宠幸几“野花”。

以求各种“花香”都尝一尝。

众所周知,商纣王宠爱妲妃,以致身败亡国;周幽王宠爱褒姒,才演出烽火戏诸侯、一笑值千金的闹剧;陈后主宠爱张丽华,才致亡国之际,躲进枯井里藏身;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以致安史之乱中,发生马嵬坡之变,一代佳人得消玉殒。

此例举不胜举,但是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归罪于统治者的腐朽,更不能完全强加于这些弱女子身上。

试想:假设没有陈后主宠爱张丽花,也要有个猪后主或狗后主来宠爱她;假设唐明皇不宠爱杨贵妃,也要宠爱张贵妃、李贵妃等。

人类的某些本性和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一批“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男人,和以卖笑唱为生的女性。

他们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史上抹下了肮脏的一笔。

在这里,这些女性凭借容颜依附于男人,成为男人淫乐的工具。

(二)充当统治者政治斗争的工具和相互赠送的礼品政治舞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统治者时尔握手言欢,时尔拳打脚踢。

当面喊哥哥,背后掏家伙。

为了扩大自己的权益,巩固自己的地位,十八般武器都使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就连美女也都被他们当做挡箭牌、杀人刀、高级礼品派上了用场。

三十六计中就有一项是“美人计”。

如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首先是吴国打败越国。

越王勾践为了复仇,竟把美女西施等人进献给了吴王夫差,以麻痹其斗志。

夫差沉缅于歌舞酒色,逐渐丧失了对越国的警戒,最后被越国吞并,自己也落个国破身亡的可悲下场。

还有,据说东汉末年,奸相董卓横行朝中,残暴无度。

而朝中文武竟无计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最后司徒王允便让自己才貌俱佳的义女貂婵上演了一幕“连环计”,使吕布亲手杀死董卓,致使董卓暴尸街头。

即使这件事不是历史史实,但从中也能看出中国女性的命运。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时,孙权想从刘备手中要回荆州,同是害死刘备,周瑜为他出的主意竟是把孙权的妙龄妹妹许配给年已半百的刘备,以引诱刘备到江东来扣为人质。

周的妙计被诸葛亮识破,刘备携带孙夫人逃跑,孙权竟下令将自己的妹妹一同追杀。

连王侯的妹妹差点都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更不要说普通人家的女子了。

众所周知,常有一些妙龄女子,被一些“青天大老爷”看中,或做为贡品送给顶头上司,以求提携;或送给同僚以加强感情联络,相互攀附;或赐予手下,以求效忠自己。

另外,汉族的中原王朝为求得边疆地区的安宁,也常把王室女子,或宫中美女献给或嫁与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领。

如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政策,就带有这种性质。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政策的积极作用。

象昭君出塞,文成入藏确实大大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但是,女性一旦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她们也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任人摆布。

并且她们生活在政治、战争、阴谋和欺诈的缝隙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强大的政治力量所摧毁。

她们根本没有力量去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主动还是被动地去扮演历史偶然机遇和必然趋势分给她们的政治角色。

这无疑是这些女性的悲剧。

(三)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古代专为女子编写的启蒙读物《闺训千字文》一开始就说:“凡为女子,在理须明。

温柔典雅,四德三从。

”就是教育女子恪守妇道。

在这样的束缚下,妇女别说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就连自己的人格尊严、甚至生命都很难维护。

广大妇女作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政治上,被剥夺了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不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管理,更淡不上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地位常随父、夫、子的荣辱而有变迁。

父亲、丈夫、儿子在政治上出人头地,她本人就可能是公主、郡主、诰命夫人、王妃,甚至是皇后。

而男人一倒台,她不是沦为官奴,就是被卖为娼妓,甚至被处死。

更有甚者,因为夫家犯罪,娘家也可能被满门抄斩。

可谓是男荣女荣,男损女损。

2、在家庭生活中,由于三从四德的束缚,女人完全是男人的附庸。

封建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只能是生孩子的机器,收拾家务的工具,顶多也只是男人放钱的钱架子。

家里有钱也只能供男人挥霍。

妇女只有默默认干的份,而不可能掌管家里的“行政和财政”大权。

一个家庭中一旦妻子的地位超过了丈夫,便被认为是“母鸡打鸣,家道必衰”。

3、在教育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古代不要说普通百姓家的女儿根本没有受教育的可能,就是达官贵人家的小姐也只能被困在暖闺香阁中,足不出户。

顶多也只是教给几个字,会念书就行了。

否则便不是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子。

古代,只有一些宫女、歌女、舞女、娼妓才能受到一些舞蹈、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培训。

而这些职业却被视为“下贱女子所从事的职业”。

因此古代女子的聪明智慧倍受压抑而不能发挥。

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才女也不少,但同男子相比,也只能是凤毛麟角。

4、在婚姻问题上,被剥夺了自主的权利。

中国自古以来就奉行“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好姻缘的标准只是“门当户对,郎…财‟女貌”。

因此在古代,捆绑的夫妻、买卖的婚姻比比皆是。

不少青年男女,即使她们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任凭她们怎样海誓山盟,心心相印,但也可能因门户不对而被棒打鸳鸯。

只落个“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因此中国历史上的爱情悲剧是举不胜举。

而在父母包办的婚姻之下,对女性毒害尤甚。

有些父母,为了攀富求贵,不惜把自己貌如天仙的女儿送给达官贵人家的丑少爷,病儿子,甚至去给即将咽气的县太爷的宝贝疙瘩去冲喜,结果刚进门就成了寡妇。

出嫁后的女子,不要说没有离婚权力,就是回娘家的自由都没有。

并且她们只有经婆家允许,或者被休之后才能回娘家。

如果丈夫死后,是不能随便再嫁的,否则便是不贞,被人唾骂。

俗话说:“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男”。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些封建帝王所立的贞节牌坊的背后,流淌着多少辛酸的泪水。

(四)阻碍历史发展绊脚石中国有句话:“最毒蜈蚣嘴,最狠妇人心。

”如果用来指所有的妇女,简直是污蔑,而指某些女人确实可以。

中国,也许存在着不和女斗的好男,但也存在着敢和男斗的恶女。

这类女人,不但敢于撑起自己的半边天,甚至一手遮起了整个天。

这样的女人一旦得势,不是暗无天日,就是狂风暴雨。

不要就说没男人过的日子,就连妇女也要遭殃。

现以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几例来说明。

西汉初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随意废立天子,大肆杀掠宫中,大力培植吕氏势力,欲废刘氏王朝而代之以吕家天下。

虽然阴谋没有得逞,但也使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栽了一个大跟头。

西晋惠帝皇后贾南凤,荒淫凶残,野心极大。

为了独揽大权,她淫乱宫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宫廷流血事件,从而导致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八王之乱”,使西晋的统治陷入了“政乱朝危”的局面,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给中国造成灾难最大的女人莫过于清末妖妇慈禧太后那拉氏。

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其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对内她劳民伤财,鱼肉百姓,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以天下之财富,供一人之享乐。

她还残暴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对外她引狼入室,认贼作父,出卖民族利益,以至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以中国签订卖国条约而告终,把中国完全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可以说她是吸血虫、刽子手、卖国贼。

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类女性,从主观上来说,是她们富于心计,善于阴谋,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身份,施展女人特有的手腕,使男人乖乖就范,从而操纵局势,实现自己的野心。

从客观上来说,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分不开的。

由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统治的时间比较长,人民群众逐渐形成了对皇权政治的迷信和崇拜。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人们往往在特定历史时期把她们推上统治宝座。

从而也就给她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淫威的机会。

所以说,中国具体国情造就了这批女性;而这批女性又为中国历史制造了一层黑暗。

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国妇女的悲哀。

(五)社会和男人开脱罪责的牺牲品我国历史上有一种反动的史学观点:“美女祸国论”。

一些反动的封建御用史学家,往往把国破家亡的责任强加给一些封建君主宠爱的女子身上,而不敢或不愿去指责统治者的腐朽。

就连清代史学家赵翼不也指责:“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他们胡说吴国因西施而亡,西晋因贾南凤而乱,南陈因张丽华而破,盛唐因杨玉环而衰。

就是一个家庭,如果丈夫、儿子没有出息,或家道败落,妇女便会被骂为不会相夫教子,不会理家治财,只会好吃懒做。

因此有“女人败家”之说。

总之千好万好,男人都好;千错万错,女人都错。

就是现在,某个企业倒闭了,不也有人说是某个美女把厂长经理给迷惑了吗?因此有“女人坏厂论”之说。

一个结论,“女人是祸水”。

但是我想问一下,一个弱女子能有多大能力,能把一个国家给灭亡了,家给败了,厂给垮了。

如果是这样,假设再有别的国家侵略我国,我们派几个女子上阵去就行了,用不着兴师动众了。

结束语俱往矣!如今广大妇女已从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绳锁下解脱出来,从春闺暖阁中走了出来,走上了各行各业。

法律保障妇女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她们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些妇女在绿色的田野上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的道路;有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有的甚至在中南海叱咤风云,运筹帷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歧视妇女的现象:家庭暴力、拐卖妇女、工作难找、甚至利用妇女卖淫......这都需要大力加强立法监督来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