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是2018年浙江高考中的重要科目,相关的试卷及参考答案有哪些?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āo) 恫吓(dòng) 脐带血(jì) 整齐划一(huà)B.古刹(chà) 衣钵(bō) 挑大梁(tiǎo) 言为心声(wèi)C.掣肘(chè) 卤味(lǔ) 处女座(chǔ) 寅吃卯粮(yín)D. 笃定(dǔ) 痤疮(cuó) 病恹恹(yāng) 血气方刚(xuè)【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2018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人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à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答案】B【解析】A项“鬓”应读作(bìn),故A项错误;C项“废驰”改为“废弛”,故C项错误;D项“枉顾”改为“罔顾”,故D项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络绎不绝B. 跃然纸上C. 关于D. 观照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甲B. 乙C. 丙2.【答案】C【解析】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答案名师优质资料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答案名师优质资料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B 【A 鬓(bì n)C废弛 D惩chéng 罔顾】
D罔顾表示"不顾及、没有顾及"的意思。 "枉顾"是一种 敬词,用于别人到访的场合。比如主人可以用"枉顾" 来称客人的到来,如:"承蒙枉顾,不胜荣幸!"这里的" 枉"有"委屈、屈尊"的意思,显示主人的自谦,而"顾" 则是"看望、探视"的意思。 往来不断。 跃然纸上: 跃然,活跃地呈现出来的样子。活跃地显现 在纸上。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观照”也叫静观,美学名词,指人(主体)在超功利 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 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
13.(1)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 象感到新奇。 (2)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 (3)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的 “星河梦”。 14.A;发言:发表文章 15.B【A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翻译为“的”; 第二个“之”为结构助词,无义,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B项的“其”均为代词,翻译为“他的”。C项第一个 “于”为介词,翻译为“在”;第二个“于”为介词, 引出对象,翻译为“给”。D项第一个“所”为所字结 构,后面加“怪”,翻译为所不常见的事物;第二个 “所”和“为”连用,表被动,“被巡逻船搜寻”。】 16.C【C项张冠李戴,效法嵇康、阮籍的青州牧,而不 是颜太初。】
11.【考查对语言运用的表达效果的分析】 (1)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 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2)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 是“静”,形成强烈反差。 (3)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 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12.(5分) (1)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2)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 (3)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4)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解析
11.(5分) 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 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
成强烈反差。
③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 让作品余韵十足。
12.(5分)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
(3)通古今之变
(4)冰泉冷涩弦凝绝 (5)侵晓窥檐语 四、作文(60分)24.略。
成一家之言
凝绝不通声暂歇 一一风荷举
(二)(8分) 19.(2分) 久留(逗留) 20.(6分)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依依不舍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
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 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三)(6分)21.(2分)
2018年高考浙江卷
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B 2.(3分))C 3.(2分)A 4.(3分) D 5.(3分)
示例:
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 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6.(6分)
(1)(2分) 示例 :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 增长点。 (2)(4分)
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
物恐惧感。 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 界的危险。
(二)(20分) 10.(4分)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 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
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自然教育②受众群体特征 (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①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②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 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 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 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 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 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 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 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 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素享声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
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
卷 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
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②, 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 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③,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 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 分)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

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B【解析】A项,“两鬓斑白”的“鬓”应读bn。

C项,“废驰”应为“废弛” 。

D项,“惩罚”的“惩”应读ch en g o【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2.【答案】C【解析】项,“关于”是介词,引进关涉的对象。

这里“绘本创作者”是引进对象的关系者,应用“对于”。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答案】A【解析】甲处“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是对“什么是插画”的完整解释,故冒号应改为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4.【答案】D【解析】A项中途易辙,首句的主语是“出版社”,第二句的主语是“图书营销”,可将“出版社”移至“除了将”之后。

B 项句式杂糅,删除“……的原因”或“仰赖” 。

C项结构混乱,“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不是“观众”,而是“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故应在“受到”前加上“该节目”。

【考点】辨析病句的能力。

5.【答案】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②温度过高或过低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解析】①处横线前说植物的生长与三种作用有关,横线后说“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所填写的内容必须将横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即回答这三种作用与温度有什么关系,故可以填写“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处横线前说到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横线后又说“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这样就知道需要填写句子的主语应为“温度”,综合文意,此处可填写“温度过高或过低”。

③处横线后的“即”说明其引导的内容是对横线前内容的具体阐述,那么就可得出此处应填写“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6.【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去卩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研究。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答案】乙解析】文段中的加点词“阅读”的用法不正确,应该是“阅读的”。

剔除格式错误后,文章如下:络绎不绝,跃然纸上,关于,观照。

这些词语在语言中经常出现,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例子。

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这些插画跃然纸上,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仰赖的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其中,C段落明显有问题,应删除。

甲句的冒号使用错误,应该是“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正确的使用词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生动,而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卷高考压轴卷语文本试卷分四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失去了农耕基础,传统乡土世界逐渐被稀释,变得模糊而阒.(jù)寂。

只有村口的那座百年榕树下的庙宇,以其特有的节庆仪式,维系.(xì)着村庄的人情市态和历史印记。

B.雁荡山山清水秀,游客到此流连忘返,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心灵徜.(cháng)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从而屏.(bǐng)除心中的杂念,忘记尘世的烦恼。

C.闻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j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D.虽然孩子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神态,但我知道她内心紧张——新课改并不能使孩子对成绩无动于衷,个中原因让人扼腕.(wǎn)唏嘘,喟.(kuì)然长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中华民族是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代表了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

【甲】进入新千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和“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

自此,中华民族的“奔月”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乙】“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接踵..,标志着我..发射成功,火星“绕落巡”任务正式启动国深空探测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丙】面对祖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中国航天人将在十年探月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深空探测的“中国距离”,为向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遐想 B.逐渐 C.接踵 D.梦寐以求3.(原创)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人工智能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中国在人口智能很多领域的源头创新上已经在部分领域领跑,甚至和全世界并跑。

B.京沪高铁作为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促进了我国高铁配套技术的全面提高,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发展。

C.“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体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组成,体现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

D.政府要使部门的局部和眼前利益服从于教育的长远和根本目标,冲破原有制度的制约和束缚,创造性地工作以实现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根据下面的文字,给“女书”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35字)(3分)女书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实人写青美的斜体女书。

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专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

她们既可以“我写”。

也可以“写我”。

女书是表音文宇,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

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女书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

6.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杏花”“春雨”“江南”给你怎样的联想?请运用“杏花”“春雨”“江南”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两种修辞手不少于100字。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一一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

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

我们都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

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

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

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如果容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

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

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

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阅读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规则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这些规则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

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

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文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

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就像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一样。

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

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

相反,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

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

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

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7.不属于对文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A.诗与戏剧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有时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B.在诗与戏剧的写作中,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每个人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

C.虽然在诗中找不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但整首诗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陈述了某种超越主旨的东西。

D.我们可以从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阅读想象文学。

8.关于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差异,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两种文体的写作目标不同,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读者只能在这次阅读中拥有或分享的经验。

B.这两种作品的阅读对心智的诉求不同,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由感官与想象来获得体验,而阅读科学或哲学全靠判断与推论。

C.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葆有一种“主动的阅读方法”,阅读想象文学更需要一种“带着活力的热情”,读者要打开心灵,接纳它。

D.想象文学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来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

9.根据原文,针对“想象文学”的阅读提出两条建议。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故乡眼凸凹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

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无人能讲得清它的来历。

好像它是个天然的存在。

即便是古井,也不长青苔,也不深,一人多高,清澈见底。

一些怨妇也不在此寻短见,因为它清浅,不存留死亡。

所以这口井,始终纯净。

在平常年份,虽供奉全村人畜的饮用,也不见水位下降,好像它用之不竭。

只有到了大旱之年,人们才对它有了深刻记忆,才觉得它是人畜的生命之源。

持续的干旱,使井水干涸,人们取水,要下到井底。

井底有一凹陷,是水眼,洇着一汪水,只能容得下一把瓢,舀过一瓢之后,要等待片刻,等到它重新盈满,才能再舀。

这么一个小小的凹陷,人们总担心它会被舀干了,有危悬一线的恐惧。

但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不让人绝望。

古井就是这样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

到了平原,到了水量丰沛的地方,人们回望,不禁感慨:故乡的井才真的是井呢,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

故乡的石碾与古井一样,也久远得不知来历。

也因为是唯一,它要昼夜碾动。

石碾的背后,是一堵石头花茬的墙,在墙缝里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一把一把的笤帚,这是村人约定俗成的秩序证明。

张三碾完了谷物,就把代表自己的那把笤帚取走,把下边那把移上来,意思是该你李四了。

其实各家各户的笤帚都有相同的形状,上眼看去,并没有绝对的区别。

然而,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

现在看来,故乡的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

故乡人对我说,“慧”字是“心”字上边有个向里的笤帚,这就形象地告诫人们,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说到故乡的老柳树,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

儿时的那棵老柳树遭过一次雷劈,后来就朽了。

但是从它的侧畔,又萌发了新芽,多年之后,也壮大、也老,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

村里也不做严格的区分,认为它从来就是“本来”的那株。

如此一来,就乡情凝聚,即便是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

至于老柳树上的那口钟,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钟,它只是一块铸铁,能敲出钟声。

对这口钟,人们特别留恋。

因为在过去的日子,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

无论尊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它一响,你就得起床出工,不能懒。

村里发生了事情,它一旦响过,就代表着对众人的召唤,一个不缺地参与论辩。

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现在再看那口钟,不禁生出化不开的忧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