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静态悬垂性与服装廓形的相关性研究
倒Ω法测试织物弯曲性及悬垂性

倒Ω法测试织物弯曲性及悬垂性作者:余芳刘成霞尹清一来源:《丝绸》2019年第02期摘要:织物悬垂性和弯曲性的测试是纺织品检测的重要内容,目前这2种性能是分开进行的。
针对此现状,以13块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其弯曲性和悬垂性指标——抗弯刚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倒Ω法进行测试,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了水滴高宽比和下垂纵横比等特征参数。
经过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尝试提出的倒Ω法可同时用来检测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所提取的指标与抗弯刚度和悬垂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下垂纵横比、水滴高宽比和水滴面积;利用下垂纵横比与抗弯刚度及悬垂系数的关系式,可以预测织物的弯曲性及悬垂性。
关键词:织物;弯曲性;悬垂性;下垂纵横比;抗弯刚度中图分类号: TS101.93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2-0027-05引用页码: 021105Abstract: Measurement of fabric draping and bending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extile testing area. Currently, measurement of draping performance and that of bending performance are conducted separately. In view of this, 13 common fabrics were tested for the bending and draping performance respectively—flexural rigidity and drape coefficient, then test was carried out with self-designed inverse Ω method, and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such as depth-width ratio of waterdrop and aspect ratio of droop were are extracted with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Related analyses lea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inverse Ω method put forwar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test both bending and draping performance of fabric, the extracted indexes are highly correlated to flexural rigidity and drape coefficient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 an order from large to small of aspect ratio of droop, depth-width ratio of waterdrop, and waterdrop area; fabric bending and draping performance can be predicted with the equations of aspect ratio of droop,flexural rigidity and drape coefficient.Key words: fabric; bending peformance; drape performance; aspect ratio of droop; flexural rigidity織物的弯曲性和悬垂性不但对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有重要影响,还是穿着美观性的直接体现,因此一直以来都是纺织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1]。
织物悬垂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织物悬垂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张萍;于学成;于悦【摘要】The importance of fabric drapability and th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it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bric drapability come from its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structure. Experimentally, the effects of warp density, weft density, thickness, weight per square meter of the fabric on its drapability were tes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weft density, thickness and weaving point of the fabric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s drapabality, while the weight was on the contrary.%介绍织物悬垂性的重要性及国内对于悬垂性评价指标和体系的研究情况。
织物悬垂性的影响因素包含其力学性能因素和织物结构因素,通过改变织物的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厚度、平方米重量等因素,用实验的方法测试织物的悬垂系数,并得到相关性曲线,研究和分析得出,织物纬密越大、厚度越厚、交织点越多、重量越轻织物悬垂性能越差。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23)004【总页数】5页(P290-294)【关键词】织物;悬垂性;经纱密度;纬纱密度;悬垂系数;平方米重量【作者】张萍;于学成;于悦【作者单位】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4织物在受到本身重量及刚柔程度等影响而表现的下垂特性称为悬垂性,它是决定织物视觉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织物静态悬垂效果与KES指标的相关性

摘 要 : 试 了 1 织 物 的 K S 本 力 学 指 标 , 测 5种 E 基 用悬 垂 系数 等 8 评 价 指 标 描 述 出织 物 的 静 态 悬 垂 特 性 。 通 个
过 分 析 2组 数 据 间 的相 关 性 , 到 对 织 物 静 态 悬 垂 效 果 影 响较 大 的 6个 K S指 标 , 得 E 即拉 伸 比 功 、 伸 功 回 复 率 拉
p r mee s a d 8 e au t g i iao s frd a i g,fri sa c r p n o fiin .Fi ly6 p r me e s a a t r n v l a i ndc tr o r p n n o n tn e d a i g c ef e t c nal a a tr we e s lce si fu n e fc o fd a i g wih hih c reain c efce t r ee td a n e c a tro r p n t g o r lto o f in .Th y we e tnsl r l i e r e ie wo k WT,
t e d fr to fd fe e tfb is h e main o ifr n a rc . o Ke y wor s: d KES p r mee s o e ai n;f b i i lto a a tr ;c r lto a rc smu ain
服装设 计是 以面 料 为材 料 , 以人 体 为骨 架 的 雕
R 、 曲 刚 度 日 弯 曲滞 后 量 2 B、 物 厚 度 、 均 摩 擦 因数 M1 。研 究 内 容 对 拓 展 K S 物 风 格 评 价 系统 的 应 T弯 、 H 织 平 U E 织 用 以及 实 现 对 不 同 种类 织 物 变形 效 果 的计 算 机 模 拟 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 价 值 。
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研究

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研究王春燕【摘要】选取了19种精纺毛织物,运用KES- FB织物风格测试仪测试织物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表面性能,运用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织物悬垂性指标,且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悬垂性指标,与大多数悬垂性指标都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且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越大,则硬挺度系数也越高,织物美感系数就越高.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织物剪切性、弯曲性及拉伸线性度与静态悬垂系数之间的方程式,此方程可以用来预测精纺毛织物静态悬垂系数.【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2(040)003【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精纺毛织物;悬垂性;KES-FB测试系统;静态悬垂系数【作者】王春燕【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浙江绍兴3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1.923.1悬垂性是织物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织物视觉风格和美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着织物实际使用时能否形成优美的曲面造型和良好的贴身性,直接影响到面料的档次。
薄型精纺毛织物是制作高档西装的主要面料,也是毛纺织品发展的必然趋势[1],它具有呢面细腻、手感柔和、凉爽透气、轻盈舒适、高档优雅等特点[2]。
但是人们对薄型毛织物服用性能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3],虽然近几年有一些关于精纺毛织物风格方面的研究,但也大多只研究了结构参数与织物风格之间的关系[4],针对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影响织物悬垂性的因素有很多,如织物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后整理的方法等。
本文着重研究精纺毛织物的力学性能与悬垂性之间的关系。
选用19块精纺毛织物,成分以毛和涤纶为主,试样基本规格见表1。
采用KES-FB织物风格测试系统,在标准大气环境中,分别测试19块精纺毛织物的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表面性能,结果见表2。
采用YG(L)811-DN织物动态悬垂风格仪在标准大气环境中,测试织物动静态悬垂性能,其中测试动态悬垂系数的转速为20 r/min,测试结果见表3。
服装面料悬垂性能分析与研究

服装面料悬垂性能分析与研究作者:骆春旭来源:《辽宁丝绸》 2017年第4期〔摘要〕从服装相关人员对于面料悬垂性的实用性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主要服装面料棉、毛、涤纶三种原料的悬垂性能,讨论了平纹、斜纹两种组织,以及不同原料、不同厚薄对面料悬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反复设计与测定,得出结论。
〔关键词〕服装;悬垂性;性能;悬垂系数;面料的悬垂性能主要应用于布艺制品,它使织物在自然悬垂过程中产生美感,家具中的窗帘、桌布等都体现出布料的悬垂性能。
悬垂性能是指织物因重力作用下垂时产生的形态,分为静态悬垂性和动态悬垂性两种,本文以悬垂程度的大小中所包含的悬垂系数的大小为指标,研究三种常见的服装面料原料,天然纤维中的棉、毛以及合成纤维中的重要品种涤纶的悬垂性能,以平纹、斜纹为基本组织,服装面料厚度为参数,来进行服装面料悬垂性能的分析与研究。
1 服装悬垂性能分析综述2005年,于学成在对涤纶低弹丝、网络丝、涤纶全牵伸丝以及涤纶予取向丝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最终得出影响织物悬垂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涤纶予取向丝的涤纶织物的悬垂性以及涤纶的重量、密度、组织结构及捻度都对悬垂作用有影响。
2006年,王健在对棉织物悬垂因素的定量分析中做了深入研究,并着重讨论了棉织物的悬垂系数与抗弯刚度的线性表达关系,同时涉及与织物参数相关的多元回归方程。
2006年,姜为青对薄型精纺毛织物的悬垂性与结构参数进行对比,用软件分析了之间的关系,研究织物厚度、原料、紧度、纱线捻度对毛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
上述学者们的研究,从理论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原理与依据,并从某一种原料入手阐明,分别得出不同服装面料对悬垂性能的影响,但并未涉及到将不同面料进行对比性分析,为使企业在服装应用方面以各种不同的面料作为原料,本文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比较分析,为企业选取面料提供了依据。
2 主要服装面料悬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悬垂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纤维材料、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织物厚度及其重量、抗弯刚度等等因素。
新时期悬垂性褶皱在服装造型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期悬垂性褶皱在服装造型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作者:王弋来源:《大观》2015年第02期摘要:一直以来,褶皱在服装设计中都是为设计师所青睐的,尤其是悬垂性褶皱的创新性运用,更是使服装设计锦上添花。
它的设计不仅改变了面料原本的形态、赋予了服装美感与动感,而且产生的艺术性效果也是无与伦比的。
本文以叙述褶皱的含义为引子,阐述了悬垂性褶皱的相关概念、在服装设计中的类型以及应用等方面,较为系统的向人们呈现了悬垂性褶皱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关键词:悬垂性褶皱;审美特征;服装造型艺术服装的设计离不开造型,服装外观轮廓的设计是服装设计师情感的表达,它不仅能呈现出服装整体设计的艺术风格,而且也是体现人体美感的重要手段。
“褶皱”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设计元素,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服装艺术造型中,成为很多服装设计师青睐的设计方式。
而由“褶皱”延伸出来的悬垂性褶皱设计思想更是青出于蓝,在服装设计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美感。
一、悬垂性褶皱的相关概念(一)褶皱的含义褶皱元素的运用在服装的设计中向来是被服装设计师所偏爱的,通过改变原有面料的形态属性和面貌特征,将褶皱元素添加到服装设计中,辅之折叠、堆积、扭曲等手段,让服装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赋予穿衣者气势与灵韵,体现其动态美。
(二)悬垂性的概述悬垂性在服装设计中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是指织物在重心引力的作用下自动下垂的性能,它能够很好的反映出织物的悬垂程度和悬垂的形态。
一般来说,衣物的质量越大,受到的地心引力就越大,悬垂性就越好,因而形成柔顺光滑的曲面造型,贴身效果好、穿着舒服,让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1]。
人们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就有用计算机对织物的悬垂性进行研究试验。
不同于窗帘物、帷幕所表现出来的悬垂性,人们在对于身穿衣物悬垂性的研究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不仅要求衣物穿在身上要有舒适感,对悬垂性所带来的美感要求程度也越来越高。
(三)悬垂性褶皱在服装设计作品中的含义悬垂性褶皱的设计是对褶皱元素运用的创新,是具有悬垂性褶皱设计特征的设计作品。
第四章第一节影响服装外观的织物性能

第一aut节hor‘影s n响ame服her装e 外观的织物性能
一、悬垂性 织物在自然悬挂状态下,受自身重量及刚柔程度影 响而表现的下垂特性。
织物静态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 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 的特性称为织物的静态悬垂性。
(2)绒类织物的色泽与光线的入射方向有关,在服装排料和 裁剪中,应特别注意裁剪的方向性,不能倒裁,应顺裁(应朝 同一顺毛方向排料)。
经向 倒裁
经向
倒裁
2.染色牢度
(1)染色牢度:是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工
处理过程中,织物上的染料能经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而保持
其原来色泽的性能(或不褪色的能力)。
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
1、起毛、起球 织物在实际穿用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使织物表面的纤 维端露出织物,在织物表面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 “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就互相纠 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通常称为“起球”。
2、抗起毛、起球性:织物抵抗起毛、起球的能力称为 抗起毛、起球性。
(3)织物结构
①结构疏松的织物比结构紧密的织物容易起毛、起球; ②经过整理如:经烧毛、剪毛、定形和树脂整理的织物 起毛、起球程度降低; ③斜纹、缎纹织物比平纹织物易起毛起球,或浮线长的 织物易起毛起球; ④针织物比机织物易起毛起球。
五、抗勾丝性能
勾丝: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尖硬物体,纤维或长丝
即自动停止试验。
此仪器适用于化纤 长丝织物和化纤短纤 织物。在只用织物作 磨料时,可用于毛织 物和其它易起球的材 料。
②起球箱法(摩擦起球箱法)
论在服装廓形设计中如何运用面料的悬垂性

就物理学的角度而言, 当给予一个支撑点 的时候 , 面料 的悬垂性表 达得最充分 。当给予两个支撑点时 , 那 么两点之间 的面料 就形成了一
设计师们 大量 的使用 了各种 不同的衬料与面料粘合 , 以及对面料进行
在设计 制作 中尽可 能的简化服装 的 Nhomakorabea 剪与结构 , 让 服装 的廓形依靠面
料 的基本属性 , 处 于一种 自然 的状态 之中。这个时期 的服装廓形是缺 乏设 计者的主观意愿 的 , 是依 附于面料的基本属性——悬 垂性而存在
性。
同时面料悬垂性 是否被充分体现 ,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 决于面料 的 面积的大小。在相同厚度的条件下 , 面料 的面积越 大, 其悬垂性也就表
现得越充分 , 相反的当面料的面积到了足够 小的时候 , 其悬垂性也 随之 完全被克 服了。因此在服装廓形设计 中 , 对于一块 比较 大的面料进行
域方 兴未艾 。为克 服面料悬 垂性的可能 又提供 了一种新 的尝试 和方 法 。同时这种方法具有 一种无限的创新前景 , 这是因为面料 肌理的创 新 风格 取决于设计师 的个人 感受 , 具有强烈 的个人风格 。即便暂且 不
的。
其 服装 廓形 的基 本设计 方 法是 : 以人 体上 的某 个点 作为 面料 支 点。面料依靠着人体 在地心引力 的作 用下顺势而下 , 面料完全是处于
一
种 自然的状态 , 因此可以说 面料 的状态即是服装廓形 的状态 。例如 古希腊 的希 顿 、 古罗马的托噶 、 丘 尼卡 、 印度 的纱丽 等均属此类 , 尽管 面 料可以以人 体不同位置为支点。但 是 , 无论 支点在 哪个部位 , 就设计 角 度看 : 其基本 的设计原则和方 法都是一样 的。这种 服装设计制作 的方 法看似原始简 单 , 却极具生命 力。在世界许 多地 区至今仍被广泛 的运 用, 2 0 世纪 以来也被许 多的服装设计师所采 用。 由于利用面料悬垂性 的设计 , 在服装设计中极大的简化了面料的剪裁和制作工艺 , 在最大程 度上尽可能的保持 了面料的原始性能。因此这类服装能够最极致的表 达面料的原生之美 , 体现了人体与服装之间最为和谐的关系 , 展示出天 然去雕琢的 自然之美。 克服面料悬垂性的设计是在服装历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出 现的 , 它是发源于欧洲的一种设计手法 。这种设计趋势的大规模出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探 讨
织物 的静 态 悬 垂性 与服装 廓形 的相 关 性研 究
韩 旭 辉
(四 川 师 范 大 学 ,四JII成 都 610010)
摘 要 :织物 的悬垂性 测试 主要 采用伞 式水 平投影 法 ,文章通 过对 比伞 式状 态下的水 平投影 与 竖直
廓 形 ,发 现 织物的静 态 悬垂性 与服装廓 形 的相 关性不 大 ,不 能 简单 地认 为悬垂 性差 的织物 制作 出的服 装
n ” 坞 O O 0 O O 0 O 0 O 0
2 实 验 方 案
2.1 试 样 准 备 静 态悬垂 实 验 使 用 的 托 盘 直 径 为 12 cm,面
料样 品 的直 径 为 24 cm。悬垂 性 测 试 过 程 中 ,样 品与 服装 中整 圆裙 的状 态 较 为 类似 ,但在 此 基 础 上模 拟裙装进 行 水 平廓 形 的图 像采 集 ,其 形 态 与 裙子 的实 际长度差 距较 大 。为了便 于与悬 垂仪 测 试 所 得 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 行 比 较 分 析 ,仍 将 托 盘 直 径 设 为 12cm,则 可推 出其周 长为 37.7 cm,近似 等 于 1/2 女性 腰 围 ,通 常 女 性 裙 装 的长 度 设 置 为 60 cm。 因 此 ,将 1O种 面 料 样 品 裁 剪 成 以 36 cm 为 半 径 的 圆形 裁片 ,可视 为 1:2的腰 围半 径 为 12 cm,裙 长 60 cm 的圆裙 。
· 8 ·
随着纤 维 品种 、纱 线粗 细 、织 物组织 等 因素 的 不 同 ,织物 会有 不 同的悬垂 性能 。选用 10种 常规 织物 ,其 中平纹 织物 5种 ,斜 纹织 物 5种 。按 照标 准 ],当织 物悬 垂仪夹 持盘 的直径 为 12 cm 时 ,所 有 的试样 的直径 都为 24 cm。每种 织 物各 种性 能 测试 6次 ,取其 平均值 作 为分析 数据 。
实验 中所 使用 的织物 分别 为 1#棉 、2#棉麻 混 纺 、3#涤纶 、4#腈 纶 、5#粘胶 、6#涤纶 、7#涤 纶 、8#锦纶 、9#羊 毛 、10#锦 纶 。织 物规 格 如表 1所 示 。
收 稿 日期 :2015-11-19 基 金 项 目 :四 川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技 术 与 管理 项 目 13SYJS01 作 者 简 介 :韩 旭辉 (1983一 )。男 ,河 南 开封 人 ,讲 师 。
1 实 验 样 品
表 1 织物 规 格
样 品
成 份
经纱 密度 (根 /10cm)
纬 纱 密 度 (根 /10cm)
棉 棉 麻混 纺
涤纶 腈纶
粘胶 涤 纶
涤 纶
M 锦¨纶 ∞ 0 O 0
0 O O 0 0 0 O
羊 毛
锦 纶
的廓 形 就 明显 ,为服 装 用织物 的研 究提 供 了一种 新 思路 。
关 键 词 :织 物 ;悬 垂 性 ;廓 形
中 图 分 类 号 :TS101.92。。3.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3028(2016)02—0008—03
织 物 因 自重 下垂 时 的程 度及 形 态 ,称 为 悬垂 性 。悬垂 程 度 是 指 织 物 在 自重 作 用 下 悬 垂 的程 度 。下垂 程度 越 大 ,织 物 的悬 垂 性 越 好 。悬 垂性 根 据使 用状态 可 分 为静 态 悬 垂 性 和动 态 悬 垂性 。 静 态悬 垂性是 指织 物在 自然状 态下 的悬 垂度 和悬 垂 形 态[1]。服 装廓 形 是 指 服装 的外 部 造 型剪 影 。 服装造 型 的总体 印 象是 由服 装 廓形 决 定 的 ,这 是 因为 在一定距 离 之外 ,在服装 的细 节 、面 料和结 构 被辨识 出来 以前 ,我 们 对 一套 服 装 的视 觉 印象 首 先来 自于它 的整 体轮廓 口]。本 文主要 讨论 织 物静 态悬 垂性 与服装 廓形之 间 的关 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