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

化学计算例题一.化学计算的技巧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
主要有?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某种H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A.3.2 g B.4.4 gC.5.6 g D.6.4 g分析:此题宜根据以下关系式巧解: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解析此题估算即可。
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
【例题2】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O3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
反应中FeS2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3,则FeS2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
设N元素的变价为x,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3】(MCE 1999—2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 ]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
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阴极:4Mx++4xe=4M阳极:4xOH--4xe=2xH2O+xO2↑设M的原子量为y正确答案是C。
【例题4】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题型一:化学式的计算一、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民间有很多治疗流感的土方法,其中多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大蒜中的大蒜素硫化丙烯是杀菌的有效成分,1千克大蒜中含大蒜素125克,已知大蒜素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48.6%,氢元素质量分数8。
1%,求:(1)大蒜素硫化丙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1千克大蒜中含硫元素质量为多少克?(3)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二、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三.某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2)若该发电厂每天要处理含有3.2吨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每天至少需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吨才能满足处理废气所需?(写出计算过程,保留1位小数)四。
舟山虾蟹资源丰富,利用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废弃甲壳开发生产的可溶性甲壳素,是研制生物医药、化妆品等新产品的重要原料。
但甲壳素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盐酸,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某工厂所用盐酸容器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1)已知甲壳素的化学式为(C8H13NO5)n,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甲壳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3)取上述20%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100ml,问稀释后的稀盐酸中含溶质多少克?题型二:质量分数的计算五、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如图甲所示发生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0.5g,在分液漏斗内加入该过氧化氢溶液25g.完全反应后,称得发生装置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4.7g.请回答:(1)若要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则应选_________(选填“乙图”或“丙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且要慢慢地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读取量筒的气体体积.(2)请列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六、我校科学兴趣小组考察了钱塘江附近一家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到如下数据:①该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未经处理的污水水样,用pH试纸测得pH=3;②处理污水步骤之一是:污水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所用的材料是较经济的石灰水;③提取经过处理后可排放的水样,测得pH在7.0左右.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考察属于____________调查(填“直接"或“间接”);(2)要测出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____________;(3)经计算得知pH=3的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0365%,现假设中和池中有1。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足量的NaOH吸收448mLCl2(标准状况)氯气,计算生成NaCl的物质的量。
【解析】在标况下,448 mLCl2即氯气物质的量为0.448除以22.4等于0.02mol。
再由2NaOH+Cl2=NaCl+NaClO+H2O 因此可以生成氯化钠物质的量为0.02mol.故氯化钠的质量为1.17克。
【考点】2.将50.0g含有NH4NO3、(NH4)2SO4及其它难溶物的混合物样品,溶于水,过滤后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共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3.44 L氨气,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沉淀46.6g,试计算混合物中NH4NO3的物质的量及(NH4)2SO4的质量分数。
【答案】n(NH4NO3)=0.2mol,w((NH4)2SO4)=52.8%【解析】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说明这个沉淀是硫酸钡,即硫酸钡的质量为46.6克。
则它的物质的量为46.6除以233等于0.2mol.再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NH4)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BaSo4 物质的量所以(NH4)2SO4为0.2mol 。
再由质量等于物质的量乘以摩尔质量可求出硫酸铵的质量为0.2乘以132等于26.4克,.所以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26.4除以50.5等于52.8%由氮元素个数守恒可知;(NH4)2SO4---2NH3由 (NH4)2SO4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而总得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3.44除以22.4等于0.6mol 所以由硝酸铵制备得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6减去0.4等于0.2mol,据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计算的相关知识点3.在恒温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X和1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X(气)+Y(气)2Z(气),压强一定时,测得在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0.4。
(1)与上述平衡保持同温、同压,若向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X(气)、2mol Y(气),达到平衡,则Z的体积分数为;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编1、将3.20g Cu溶于B mol/L过量的硝酸溶液30.0 mL中,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反应结束后,将所剩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 mL,测得c(NO3-)=0.200 mol/L。
(1)试求稀释后溶液的pH。
(2)生成的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可以含有B的代数式表示)。
(3)用NaOH溶液吸收氮的氧化物是防止NOx污染的一种方法。
原理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若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试讨论B的取值范围。
2、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
向其中一份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L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另一份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 g。
⑴ 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
⑵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⑶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示意图。
3、为了测定溶液中Ba2+的浓度,做了以下实验:①称取0.1323gK2Cr2O7溶于适量的稀硫酸中,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与之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加入27.00mLNa2S2O3溶液时恰好反应完全。
②另取50.00mLBa2+溶液,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O4的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使CrO-24转化Cr2O-27,再加入过量KI与之反应,反应后再同上述 Na2S2O3溶液反应,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24.00mL,与之有关反应式如下:□Cr2O-27+□I-+□H+——□Cr3++□I2+□H2O □I2+□S2O-23——□S4O-26+□I-(1)配平上述的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2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1.1 "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InL 5 mol•厶T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⑵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1)消耗Hel的物质的量:0.2 厶X 5 TnoI ∙ Lr X— 0.2 L X 4.6 TnOl∙ L-1 = 0.08 Tnol:⑵设Al、F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AI + GHCl = 2 AlCl i+ 3H2↑2 6X 3xFe + 2 H Cl = FeCl2 + H2 T1 2y 2y27 g ・ InOr l× τ + 56 g ・ mol」× y= 1.1 g{解得:X = 0.02 mol, V = O Ol ^OI O3© + 2y = 0.08 Inol【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讣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14.8 0由Na2CO3和NaHCch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CO26.6 g(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Hc(h的质量分数。
【答案】6.6gC02的物质的量为: 丽話 =()∙15md , 设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X,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y, 由方程式 N"2CO3 + 2 H Cl = 2NaCl + CO 2 ↑ +H 2O, NaHCO i + HCI = NaCl + C6 ↑ +H 2O 可知,X + y = 0.15, 106 + 8 电/ = 14.8,解得:X = QΛmol > V = 0∙05mo∕»NaHCo3的质量分数为:笛U 4X log% ≈ 28.4%I zLo答:原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28.4%。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某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将1.2g的化合物A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A. 0.3 mol/LB. 0.6 mol/LC. 1.2 mol/LD. 2.4 mol/L2.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求10秒后反应物的浓度。
A. 0.005 mol/LB. 0.01 mol/LB. 0.015 mol/LD. 0.025 mol/L二、计算题1.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制备0.1 mol/L的硫酸溶液100mL,已知实验室有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³。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
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 mol/L的硫酸,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中和至pH值为7,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假设废水体积为1000L。
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4,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若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2. 某溶液中含有0.02 mol/L的HCl和0.02 mol/L的NaOH,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首先计算化合物A的摩尔数,n = m/M = 1.2g / 40g/mol = 0.03 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c = n/V = 0.03 mol / 0.1 L = 0.3 mol/L。
2. 答案:A解析:根据一阶反应的浓度公式,c = c0 * e^(-kt),其中c0为初始浓度,c为10秒后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代入数值,c = 0.01 * e^(-0.05*10) ≈ 0.005 mol/L。
二、计算题1. 答案:需要8.16 mL的浓硫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例题与练习]一.化学计算的技巧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
主要有?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某种H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A.3.2 g B.4.4 gC.5.6 g D.6.4 g分析:此题宜根据以下关系式巧解: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解析此题估算即可。
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
【例题2】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O3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
反应中FeS2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3,则FeS2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
设N元素的变价为x,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3】(MCE 1999—2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 ]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
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阴极:4Mx++4xe=4M阳极:4xOH--4xe=2xH2O+xO2↑设M的原子量为y正确答案是C。
【例题4】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 [ ]A.锂B.钠C.钾D.铷(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分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跟水反应的反应式关系分别是:2M+2H2O=2MOH+H2↑ M2O+H2O=2MOH 此题有多种解法。
有以下特殊解法: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5】某烃0.1mol,与在标准状况下为20 L的氧气(过量)充分反应后,迅速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2O2粉末中,在一定设备中使气体完全反应,此时粉末增重15 g。
经处理后得到气体14.4 L(标准状况)。
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试通过计算求出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此题解法颇多,运用守恒法妙解解:设该烃的分子量为M经分析可推断14.4 L气体均为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解得M=70所以该烃化学式为C5H10。
因为该烃能使溴水褪色,故为烯烃。
戊烯共有5种可能的结构简式:①CH2=CH—CH2—CH2—CH3②CH3—CH=CH—CH2—CH3*【例题6】酸雨是因为过度燃烧煤和石油,生成的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缘故。
某次雨水的分析数据如下:[Cl-]=6.0×10-6mol/L[Na+]=3.0×10-6mol/L则此次雨水的pH大约为 [ ]A.3 B.4 C.5 D.6此题结合环保考查化学计算,解题关键是我们应根据雨水中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解析,建立解题思维根据电荷守恒:pH=-lg[H+]=5-lg8≈4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巧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此法的突出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7】(TCE 1995—15)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此题宜用差量法解析:设MgCO3的质量为xMgCO3 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应选A。
【例题8】150℃时,将1L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当恢复至150℃,体积恒定时,容器内压强增大8%,则该混合烃的组成是 [ ]A.甲烷与乙烷体积比是1∶4B.丙炔与乙炔体积比是1∶4C.乙烯与丁烷体积比是1∶4D.乙烯与丁烯体积比是1∶4分析:此题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及严密性。
宜运用差量法解析。
应注意:①150℃时水呈气态,②容器内压强增大8%即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8%。
设此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xHy根据氢原子数判断,选项A、B可排除。
运用十字交叉法,推断C、D中哪个选项符合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D。
运用差量法求出组成中平均氢原子数是7.2,是解题关键。
五、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9】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B.铁C.铝D.镁分析:此题可运用平均值法巧解。
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Zn—H2↑ Fe—H2↑2Al—3H2↑ Mg—H2↑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 g;Al∶9g;Mg∶12g。
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
应选C。
*【例题10】含有杂质的乙烯2.8 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充分反应后用去氢气0.25 g,则乙烯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乙炔 B.1,3-丁二烯C.丙烷 D.甲烷分析:此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解析此题的思路是可运用反应量平均值法解析由于2.8 g纯乙烯加氢消耗氢气质量为0.20g,已知2.8g样品气体加氢用去氢气0.25g,说明2.8g杂质加氢消耗氢气质量必大于0.25g。
丙烷、甲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是A。
【例题11】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3.8g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得到12.4 g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 [ ]A.LiCl B.KClC.CaCl2 D.AlCl3分析:若3.8g纯MgCl2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说明3.8g纯净某氯化物所生成AgCl沉淀质量必大于12.4 g。
即1molCl-所结合其它金属阳离子质量应小于12 g(Mg2+质量)。
因为1molCl-所结合Li+、K+、Ca2+Al3+质量分别为7g、39g、20g、9g。
所以LiCl、AlCl3为可能。
选A、D不正确。
因为:1molCl-结合Li+、Al3+的质量小于12g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必须分别严密计算3.8gLiCl、3.8gAlCl3分别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是否大于12.4g。
3.8gLiCl生成AgCl沉淀质量为:3.8g lCl3生成AgCl沉淀质量为:所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此题既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又考查思维的严密性。
六、极值法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极值法即化学与数学极限运算的结合的方法。
*【例题12】有一系列α-氨基酸按如下特点排列:该同系列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接近 [ ]A.32.0% B.46.6%C.85.7% D.92.3%分析:此题欲求w(C)的最大值,明显为求极值问题。
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此一系列α-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此题可以用极限法求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最大值。
该同系列通式为:若n→∞正确答案为C。
七、十字交叉法若用A、B分别表示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则有: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
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它多用于下列计算?(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①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③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
④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13】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相对平均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A.39∶61 B.61∶39C.1∶1 D.39∶11分析: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例题14】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 [ ]A.1.4g B.2.2gC.4.4g D.在2.1g和4.4g之间分析:此题考查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解析过程中可运用十字交叉法:(方法一)CO与CO2总质量:27.6g-10.8g=16.8g生成CO、CO2共0.2 mol×2=0.4 molm(CO)=28 g/mol×0.05 mol=1.4 g答案:A另一种解法:(方法二)列关系式C2H5OH——3H2O1mol 54 gx 10.8g解得x=0.2mol设0.2 mol乙醇不充分燃烧,生成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z则CO质量为:28g/mol×0.05 mol=1.4g还有其他解法。
【例题15】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性气体,C是A和B图6-1的混合气体,则C中n(A)∶n(B)为[ ]A.2∶1 B.1∶2C.1∶1 D.任意比分析:仔细地观察图示,认真地分析数据,分析图象可以看出:1molA完全燃烧消耗0.5 molO21molB完全燃烧消耗2 molO21molC(C是A、B混合气)完全燃烧消耗1molO2可以利用1mol气体燃烧耗O2进行十字交叉计算:应选A此题较全面地测试了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