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第3课时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教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过程方法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的骨架分类二、按官能团分类教学过程[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
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
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
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件:1.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和—Br)。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随堂检测
探究问题 1.若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若
和 属于同一类有机化合物,那么它们都属于哪一类? 若属于不同类有机化合物,那么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二者的主要 区别是什么? 提示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若上述两种物质都属于 同一类有机化合物,那么它们都属于环状化合物;若属于不同类有 机化合物,那么小狗烯是芳香化合物或芳香烃,企鹅酮是脂环化合 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含有苯环。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随堂检测
特别提醒(1)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中所 含官能团相同,但若其连接方式和位置不同,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 (2)分子中含有两种以上的官能团时,该分子可能具有多方面的性 质;若多种官能团之间互相影响,又可能表现出某种或某些特殊性。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随堂检测
三、概念辨析 1.基与官能团 区别:基是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是决定化 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联系:官能团属于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如 是基也 是官能团,但—CH3是基却不是官能团。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随堂检测
2.基与根
类 实 别 例 书写 方式 基 羟基 —OH
随堂检测
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
【例题 1】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① ② ⑤ ⑦ ⑧
(填序号,下同)。 。 。 。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随堂检测
2.以羟基(—OH)和氢氧根(OH-)为例,分析说明基和根有何区别? 提示(1)从微粒构成来看,基和根所含电子数不同:1 mol —OH含9 mol电子、9 mol质子;1 mol OH-含10 mol电子、9 mol质子。 (2)从稳定性来看,根可以稳定存在,而基只能作为有机化合物的 组成部分,不能单独存在。如NaOH溶于水,电离出OH-单独存在。 3.取代基一定是官能团吗? 提示官能团一定是取代基,但取代基不一定是官能团。如—CH3 是取代基,但不是官能团,而—OH既是官能团,又是取代基。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第三节完整

C. 3,3- 二甲基丁烷
D. 2,3-二甲基丁 烷
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自 学 引 导
典 例 导 析
随 堂 演 练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 ·化学
选修 5
3.下列基团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自 学
引
导
典 例 导 析
随 堂 演 练
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 ·化学
选修 5
学 引
名法命名分别为:CH3CH2CH2CH2CH3____________、 导
典 例 导 析
随
________。
堂 演
练
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 ·化学
选修 5
2.系统命名法
自
学
(1)选定分子中________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
引 导
中________数目称作“某烷”。 典
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自 学 引 导
典 例 导 析
随 堂 演 练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 ·化学
选修 5
二、烷烃的命名
自
学
1.习惯命名法
引
导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
子数加“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命名。
典
(1) 碳 原 子 数 在 十 以 内 的 , 从 一 到 十 依 次 用
随
堂
与价值观 构复杂性的关系,培养自主探究
演
练
学习的能力。
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 ·化学
选修 5
自 学 引 导
整合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蒸馏法、重结晶法、萃取法等);3.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4.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5.理解理解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我们已经知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那么,该怎样对有机物进行研究呢?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
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
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一、分离、提纯1.蒸馏2.重结晶(1)适用条件①重结晶是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②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大或很小,易于除去。
③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该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2)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3萃取(1)萃取原理①液—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2)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
(3)操作要求加萃取剂后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将下层液体放出,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什么条件?【提示】(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性远大于原溶剂;(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3)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1.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83页)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OH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部 ppt课件

(A)H2S
(B) C2H2 (C) CH3Cl
(B)(D) C2H5OH (E) CH4
(F) HCN
(C)(G) 金刚石 (H)CH3COOH (I) CO2
(D) (J) C2H4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 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部
二、有机物的分类 分类方法:P4
1、按碳的骨架分类。
C3H C2H C2H C3H
酮
羰基>C=O 碳氧双键上的碳两端
必须与碳原子相连。
羧酸
羧基—COOH
碳氧双键上的碳一端 必须与-OH相连。
酯
酯基-COOR
碳氧双键上的碳一端 必须与氧相连。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 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部
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按碳的
链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有 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架分 类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第一二节章有分机子化合结物构的与分性类质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 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部
一、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1、定义:_绝__大_多__数_含__碳__的_化__合_物___称为有机物. 但不是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例如:(1)碳的氧化物(CO,CO2), (2)碳酸及其盐(H2CO3,Na2CO3,NaHCO3) (3)氰化物(HCN、NaCN),
官能团: P4 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
区别
官能团: 决定有机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
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
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PPT课件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一).按组成元素分 • 1.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烃类物质 • 2.含有碳氢及其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烃
的衍生物
(二)、按碳架分类
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基本骨架不同, 有机化合物被分为两大类: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 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 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 脂肪族化合物。)如:
CCHH32-=CCHH32
脂环烃 环烃
芳香烃
CH ≡CH
卤代烃 CH3–Br
–Cl
醇 CH3–OH 酚
–OH
含 醚 CH3-O-CH3
氧 衍
醛 CH3–CHO O
生酮
CH3-C-CH3
物 羧酸 CH3–COOH
酯 CH3–COOCH2CH3
【思考】芳香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
者之间的关系: (1)芳香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几个 苯环 的
化学选修5
第五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选修四第三章
第三节 电解第池一(节第一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复习】什么叫有机物?结合已有的知识分析 在性质上与无机物有哪些不同?
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CO、CO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 碳化物等属于无机物 分子组成复杂,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沸点较低,容易 燃烧,受热易分解,反应速率比较慢,副 反应较多。
—CH2OH 2
3-C2H5 5-CH3
-4 CH2CH2CH3 -6 CH2 -
—NO2
7
—CH2—CH3
8
目标检测
1、A、CH3
CH
CH3 CH2 C CH3
CH3 CH3
B、CH2BrCH CHC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全套ppt课件

面对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学生应该初步了解怎样研究 有机化合物,应该采取什么步骤和常用方法等,从中体验 研究一个有机化合物(药物、试剂、染料、食品添加剂等) 的过程和科学方法。
知识重点难点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 团。
2.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正确写出有机 物的同分异构体。
NH+ 4 (铵根离子) OH-(氢氧根离子)
官能团属于基,但是基不一定是官能团,如甲基
联系 (—CH3)不是官能团;根和基可以相互转化,如OH -失去1个电子可转化为—OH,而—OH获得1个电 子,可转化为OH-
典例导析
有机物的官能团 [典例1] 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 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下 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①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②碳链的长度可以不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可有 单键、双键、叁键,也可以有支链或环状等。 ③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4)性质特点(对大多数有机物) ①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②多为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③多数熔沸点较低。 ④多数易燃烧,易分解。 (5)有机物反应特点:有机反应复杂,速度慢,多需要 催化剂,而且副反应多,所以,有机反应常用“→”代替 “===”。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萌发于____________世纪,创 立并成熟于____________世纪。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 ______________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这两个概念。打破有机物和无机物界限的化学家是 ____________,他于1828年首次在实验室合成了有机化合 物________。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 ________,它是由中国科学家于________年合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目标要求 1.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2.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方法。
一、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最简式法【例1】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求该化合物的实验式。
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例2】 2.3 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0.1 mol CO2和2.7 g H2O,测得该化合物的蒸气与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6,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2.燃烧通式法【例3】室温时,2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H2SO4,再恢复到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50 mL,剩余气体再通过苛性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 mL。
求该气态烃的分子式。
二、通过实验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因此一个分子式可能代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知道了某一物质的分子式,常常可利用该物质的特殊性质,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确定其结构式。
例如: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和各元素的化合价,乙醇分子可能有两种结构:,(1)(2)为了确定乙醇究竟是哪一种结构,我们可以利用乙醇跟钠的反应,做下面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在烧瓶里放入几小块钠,从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物质的量的无水乙醇。
乙醇跟适量钠完全反应放出的H2把中间瓶子里的水压入量筒。
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应包括由广口瓶到量筒的导管内的水柱的体积),就可知反应生成的H2的体积。
思考·讨论n(C2H6O)/mol V(H2)/L(标准状况)0.100 1.12知识点1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1.若1 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A.x=2,y=2 B.x=2,y=4C.x=3,y=6 D.x=3,y=82.0.6 g某饱和一元醇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112 mL(标准状况)。
求该一元醇的分子式。
知识点2确定有机物的结构3.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填“是”或“不是”)。
练基础落实1.1 mol C x H y(烃)完全燃烧需要5 mol O2,则x与y之和可能是()A.x+y=5 B.x+y=7C.x+y=11 D.x+y=9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1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 .有机物必定含氧D .可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氧 练方法技巧商余法3.(2007,全国理综Ⅰ,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 .4B .5C .6D .7烃的燃烧规律法4.在20℃时,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NaOH 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A .CH 4B .C 2H 6 C .C 3H 8D .C 7H 16最简式法5.某有机样品3.1 g 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 ,经过滤得到10 g 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 .乙酸B .乙醇C .乙醛D .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练综合拓展6.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 、CO 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 ,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 ,则CO 的质量是( )A .1.4 gB .2.2 gC .4.4 gD .在2.2 g 和4.4 g 之间7.某有机化合物A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
请回答:(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______个官能团。
8.某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3.625倍。
把1.16 g 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3.72 g ,又知生成H 2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试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结构不稳定),试确定它的结构简式。
第3课时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知识清单例1 【解】 (1)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求化合物的实验式即是求该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 )之比。
N (C)∶N (H)=80%12∶20%1=1∶3 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CH 3。
(2)设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n 个CH 3,则:n =M r (A )M r (CH 3)=3015=2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 2H 6。
答:该碳氢化合物的实验式是CH 3,分子式是C 2H 6。
例2 【分析】 根据实验,该有机物燃烧的产物只有CO 2和H 2O ,因此,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 和H ,至于O ,由于其可能全部来自于燃烧时空气所提供的氧气,也可能来自于该有机物本身。
因此,该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O ,还需要通过计算反应物中C 、H 质量之和并与该有机物质量进行比较后,才能作出判断。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则可以利用实验测出的相对密度来求。
【解】 (1)求2.3 g 该有机物中组成元素的质量:C : C → CO 212 44m (C) 44 g/mol ×0.1 molm (C)=12×44 g/mol ×0.1 mol 44=1.2 g H : 2H → H 2O2 18m (H) 2.7 gm (H)=2×2.7 g 18=0.3 g m (C)+m (H)=1.2 g +0.3 g =1.5 g <2.3 g该有机物中C 的质量与H 的质量之和(1.5 g)小于该有机物的质量(2.3 g),因此该有机物A 中还含有O ,其质量为:m (O)=m (A)-m (C)-m (H)=2.3 g -1.5 g =0.8 g(2)求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 (A)=d ×M r (空气)=1.6×29≈46(3)求该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 (C)=M r (A )×w (C )M r (C )=46×1.2 g 2.3 g ×12=2 N (H)=M r (A )×w (H )M r (H )=46×0.3 g 2.3 g ×1=6 N (O)=M r (A )×w (O )M r (O )=46×0.8 g 2.3 g ×16=1 答: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 2H 6O 。
例3 【解】 燃烧产物通过浓H 2SO 4时,水蒸气被吸收,再通过苛性钠溶液时,CO 2气体被吸收,故CO 2的体积为40 mL 。
根据体积减少可用体积差量法计算。
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 ,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 ΔV 1 x +y 4 x 1+y 420 mL 40 mL 50 mL列比例式:1∶x =20∶40,得x =2,1∶(1+y 4)=20∶50,得y =6。
答: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C 2H 6。
思考·讨论由于0.100 mol C 2H 6O 与适量Na 完全反应可以生成1.12 L H 2,则1.00 mol C 2H 6O 与Na 反应能生成11.2 L H 2,即0.5 mol H 2,也就是1 mol H 。
这就是说在1个C 2H 6O 分子中,只有1个H 可以被Na 所置换,这说明C 2H 6O 分子里的6个H 中,有1个与其他5个是不同的。
这一事实与(1)式不符,而与(2)式相符合。
因此,可以推断乙醇的结构式应为(2)式。
对点训练1.B [根据C x H y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 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耗O 2的量为(x +y /4),代入选项,得B 项耗O 2为3 mol 。
]2.【解】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 +1OH ,该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M (A)。
2C n H 2n +1OH +2Na ―→2C n H 2n +1ONa +H 2↑2 mol ×M (A) 22.4 L0.6 g 0.112 LM (A)=22.4 L ×0.6 g 2 mol ×0.112 L=60 g/mol 该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根据该一元醇的通式,有下列等式:12n +2n +1+16+1=60,n =3答:该一元醇的分子式是C 3H 8O3.(1) (2)是解析 因为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又因为A 中含有C===C 键,84÷14=6,故A 为含6个碳的烯烃C 6H 12。
因为A 只有一种类型氢,A 应为,由乙烯为平面结构可知A 中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课后作业1.C 2.B3.B [因为150×50%=75,75/16≈4.69,故氧原子最多为4个,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128,然后依据商余法:64/12=5.....4,故碳原子数最多为5个。
]4.C5.D [有机样品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通过石灰水后,石灰水里增重的重量就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由沉淀有10 g 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反应方程式得出二氧化碳有0.1 mol ,可以算出二氧化碳有4.4 g ,从而算出水有2.7 g ,现在可以用有机物碳元素守恒和氢元素守恒算出碳有0.1 mol ,氢有0.3 mol ,从而由有机物剩下的质量算出氧元素有0.1 mol ,所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 3O ,甲醇和丙三醇如果一比一混合符合这个最简式。
]6.A [由燃烧得水10.8 g 可知:(1)CO +CO 2的总质量为27.6 g -10.8 g =16.8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