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 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

4
早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Stanford(英) 代表人物:Thomas·Mun
和Montchrestien(法)。 (法)。
主张外贸中每笔交易都保 主张保持全国的对外贸易
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 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
进。——“货币差额论” 。 进。——“贸易差额论”。
对外经济政策:直接管制 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管
– 不足:1、绝对成本或绝对利益原则在被普遍的运用是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法解释那些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 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2、把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当作相同的事物来看 待,仍未提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来。
14
比较优势理论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一国即使在 两种商品成本都比另一国高,但只要高的程度有 差异,国际贸易同样也能发生,同时贸易双方都 能获利。
20
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
古典模型的货币化
– 对古典模型做的第一个扩展:将模型中单位商品 的劳动投入量改为单位商品的货币投入量。
– 只需要给出每一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就可以完成 模型的货币化:每单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乘以相 应的工资水平;
– 由于不同的国家使用的货币不同,在进行国际贸 易时,还需要引进汇率的概念(交换一单位外国 货币所需要的本国货币数量);
2
1500-1750年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萌 发,封建庄园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各国国内的 统一市场形成,新大陆和西半球贵金属的发现, 世界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人口增长,文艺复 兴运动影响,商人阶级地位上升,人们对利润与 资本积累的宗教观念的变化,民族国家兴起。西 欧各国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对外贸易。这些都促 进了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早期的资本主要是以 商品资本的形态出现,重商主义应运而生。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经济学第2章
第二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我们介绍解释现代国际贸易模式的一 些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 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我们称之为现 代国际贸易理论。
• 一、对H-O理论的置疑 •二、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四、需求偏好理论
h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对H-O理论的置疑
• (一)“里昂惕夫之迷” • (二) 国际贸易新现象
则表明一国有产业内贸易,即一国会同时进口和出口
同一类产品,ITT越大,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ITT=1时,进口与出口相等,产业内水平最高。
h
13
表3-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 (%)
工业化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1970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
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
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
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
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
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
h
3
(一)“里昂惕夫之迷”(P41)
• 里昂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 1947年的数据进行计算,以验证美国的 贸易结构同H-O理论是否相同。
• 结论: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 (竞争)商品的资本密集度。美国出口 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 集型商品。
h
4
“里昂剔夫之迷”的解释理论(P41)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 定所倡导的开放贸易体制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可对照教材进一步了解)
要素禀赋论—H-O定理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 1913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1879~1952)发表了 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作用:18世纪初,在重商主义的保护下,使英国率 先进入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资本主 义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自由贸易(Free Trade)理论
➢时期:18世纪初——20世纪初。 ➢代表人物与著作:
英国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 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
保护 贸易 政策
增加货币财富、保持 贸易出超、促进资本 积累。代表商业资产 阶级利益
1.早期:禁止货币出口 2.晚期:奖出(补贴, 出口退税,减免出口 税,设立特权贸易公 司) 、限入(禁止进口 ,课征保护关税)
重商主义
主 流 18~19世 纪:资本主 义自由竞争 时期 非 主 流
自由 贸易 政策
保护 贸易 政策
时期:产生于19世纪初 背景: •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粮食进口; •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 既然英国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 •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
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 本”的贸易分工思想。
主 流
自由、 保护 贸易 政策 融合
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通过扶持战略性产业(高 附加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发展来获得该产业 国际竞争力和垄断利润,增加国民福利

国贸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陈岩第四版)

国贸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陈岩第四版)

• 下面用例子来说明绝对利益学说的理论: •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如表2-1(a)
所示。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 有利,分工后的生产情况如表2-1(b)所示。分工后,两国均以各 自的绝对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即英国用毛呢与葡萄牙的葡萄酒以1: 1的比例向交换,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如表2-1(c)所示。
W1ssily Leontief(1906-1999)
三、里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与事实不符,因而得出了 相反的结论,所以里昂惕夫之谜也叫里昂惕夫反(悖)论。
• 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对外 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按照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是出 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 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 度。
国际贸易O理h论l与in实(务1(8第949版-1)9陈79岩)
一、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一)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
狭义的赫-俄理论被称作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使用生产要素禀 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 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 相等。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
毛呢产量 (单位)
2.7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190
葡萄牙 2.375
190
--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陈岩
表2-1(c) 交换后拥有产品的情况

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陈岩
一、重商主义学说
(二)重商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货币平衡论 早期重商主义 主张禁止货物进口, 以防止贵金属外流。
贸易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
要求发展对外贸易, 出发点是对外贸易所 吸引进来的货币多于 出去的货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陈岩
一、重商主义学说
1. 早期重商主义
古典贸 易理论
比较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
H-O模型 新古典 (现代) 贸易理 论
赫克歇尔 俄林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资源禀赋不同
特殊要素贸 易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
当代贸 易理论 模型
规模经济贸 易模型
保罗.克鲁格曼
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陈岩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主要理论模型
绝对优势论
主要理论贡献者
亚当.斯密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5.不考虑需求
决定贸易 模式的因素
生产技术绝对不同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 生产技术相对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陈岩
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1. 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 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获得 这种优势的基础上的。 斯密 认为各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 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 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 因。 – 2. 主张自由贸易。
(2)从非洲输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隶。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讲义(兰州商学院)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讲义(兰州商学院)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相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贸易保护理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重商主义传统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绝对成本理论一、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介绍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

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

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

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生产,可以节省和生产无关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分工的原则是绝对成本一国应该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

如果一国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那就出口该商品;如果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其他国家,则进口该商品。

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的优势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二、Smith 的自由贸易思想及观点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

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

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

海闻《国际贸易》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海闻《国际贸易》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 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 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分工、贸易模式以及利益分配。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和学习: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米 (人均产量) 小麦 (人均产量) 50/100=0.5 100/100=1.0
中国 美国
100/100=1.0 80/100=0.8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中国每人每年生产1吨大米,美国每人每年 只生产0.8吨,中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而美国则具有生产小 麦的绝对优势
21
表2.3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Lj)
17
(2) 生产和贸易模式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 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 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 的产品;
18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 产出率来衡量 : Q L 高--绝对优势
j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 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a L Q 低—绝对优势
22
(3)、贸易所得
中 国 美 国 合计
大米
小麦
25
大米
40
小麦
50
大米
90
小麦
75
分 工 前 分 工 后
生产量 交换比 例 消费量 生产量 交换比 例 消费量
50 1:0.5 50 100
1:1.25 25 0 40 0 50 100 90 100 75 100
1:1
50 50 +25 50 +10 50 100 100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
每个模型的目的是为贸易建立一个基础,然后使用该模型来确定 贸易对价格、利润、收入和个人福利的预期影响。
Introduction
第9页
*Classical trade theory is the product of an evolution of ideas in economic thoughts. In particular, the writings of the mercantilists,and later those of Adam Smith and David Ricardo,have been instrumental in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of trade theory.
重商主义是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它产生于15-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 想和政策体系。
2.1 Mercantilism
第 13 页
2. Theoretical Concept 理论观点
*The mercantilists advocated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trade to favorable trade balance.
Introduction 引言
第6页
*This chapter develops models that provid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r reasons why trade takes place between countries.
本章建立了一些模型,为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提供了不同的解释或原 因。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理解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题】 讨论题】
根据H-O定理,我国 定理, 根据 定理 出口应以什么产品 为主? 为主 ? 进口应以什 么产品为主? 么产品为主?
2010-11-12
32
4、“里昂惕夫之 谜”
• 里昂惕夫经过统计 分析, 分析,发现资本丰 裕的美国出口的劳 动密集型产品比重 更大, 更大,进口的资本 密集型产品比重更 违背了H 大。违背了H-O模 型的结论。 型的结论。
形 成 了 不 同 产 品 的 比 较 优 势
两 国 要 素 密 集 度 和 要 素 丰 裕 度 的 差 异
27
2010-11-12
要素价格均等化
2010-11-12
28
中 国 劳 动 力 丰 裕
出口 劳动 密集 型产 品 进口 资本 密集 型产 品
劳力需 求增加 资本需 求增加 劳力需 求减少 资本需 求减少
2010-11-12 2
2010-11-12
3
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2010-11-12
4
2010-11-12
5
绝对成本理论的模型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投入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劳动) (劳动) • 绝对成本理论比较的是生产成本(劳动 绝对成本理论比较的比较 比较方法即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之间比较
2010-11-12
43
3、战略性贸易理论
2010-11-12
44
2010-11-12
45

徒 不招供 1,10 , 0,0 ,
囚徒困境
招供 囚 徒 招供 不招供 5, 5,5 10,1 ,
纳什均衡
2010-11-12 46
2010-11-12
结论: 结论:劳动生产率高 的,具有比较优势
2010-11-12 14
国家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
酒 毛呢
英国 120 100
葡萄牙 80 90
英国在酒 毛呢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 英国在酒、毛呢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 不如葡萄牙, 不如葡萄牙,即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2010-11-12
15
国家 单位时间劳动产出 酒 毛呢
结论: 结论:劳动投入少 的,具有绝对优势
2010-11-12 6
国家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
小麦( 小麦(/吨) 玉米( 玉米(/吨)
法国 100天 200天
英国 200天 100天
法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法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英国在玉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英国在玉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2010-11-12 7
2010-11-12
39
2、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
2010-11-12
40
2010-11-12
41

投资乘数理论: 1)投资乘数理论:
• 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 • 新增加的投资 →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 → 从事生产资料的人们的收入增加 → 对消费品 需求增加 → 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增加 推演下去,国民收入的增量ΔY ΔY是原投资增 → 推演下去,国民收入的增量ΔY是原投资增 加量的K 加量的K倍。 • ΔY= 乘数(K) ╳ 投资的增加量(ΔI ) 乘数( 投资的增加量(
同 时 要 限 制 或 禁 止 本 国 购
35
1、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 •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 平不同, 平不同 , 一些经济发 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如 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保 护贸易政策, 护贸易政策 , 保护本 国幼稚工业。 国幼稚工业。
2010-11-12
36
• 幼稚工业 : 本国已有一定发展 , 但仍 幼稚工业: 本国已有一定发展, 然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的工业。 然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的工业 。
2010-11-12
37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内容
中心内涵: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中心内涵:提高进口商品关税,保护本国幼稚工业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 ①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 ②对外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该时期的经济发展水 李斯特把根据国民经济完成程度, 平。李斯特把根据国民经济完成程度,把国民经 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 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高牧 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 ③主张国家通过关税干预对外贸易
2010-11-12 33
对里昂锡夫之谜的解释
2010-11-12
34
二、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只 有 金 银 才 是 财 富 国 金 银 才 能 增 加 本 国 财 富
2010-11-12
限 的 , 只 有 靠 出 口 赚 取 别
任 何 国 家 金 银 储 量 都 是 有
买 别 国 商 品 支 出 本 国 金 银
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
1、指出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生 、 产力发展的巨大意义 2、阐述了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绝对优势进 、 行分工, 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利益
局限性: 局限性:
按照绝对成本理论, 按照绝对成本理论,在商品同样成本低 或成本高的国家之间无法进行国际贸易
2010-11-12 8
2010-11-12
38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积极意义 • 它的保护对象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 它的保护对象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 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 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 • 或者说,李斯特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 或者说,李斯特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 而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 而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其保护程度也是有 限度的,不是无限的。 限度的,不是无限的。
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
• 知识要点 • 自由贸易理论 • 保护贸易理论
2010-11-12
1
一、自由贸易理论
• 1. 亚当.斯密贸易理论 亚当 斯密贸易理论 • (Adam Smith’s Trade Theory) ) •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 因的研究》 因的研究》1976年 年 • (又名《国富论》) 又名《国富论》
英国 1/120 1/100
葡萄牙 1/80 1/90
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葡萄牙在 葡萄牙在酒生产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2010-11-12
16
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 1、阐明了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才能获得按 、 比较成本进行分工和交换而带来的利益 2、指出了一个国家应按相对成本优势参与国 、 际分工, 际分工,即进行贸易的基础是产品的相对成本 3、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进行 、 贸易的原因 局限性: 局限性: 1、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不单单只是产品 、 的相对成本 2、未涉及贸易参与国的获利大小和获利范围 、
2010-11-12 17
【讨论题】 讨论题】
具有绝对优势是否一定具 有比较优势? 有比较优势?
2010-11-12
18
练习
• 本国与外国使用劳动力一种要素 生产两种商品—食品和衣服 食品和衣服。 生产两种商品 食品和衣服。下 表反映了单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 表反映了单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 单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 请指出四种情况下绝对优势与比 较优势。 较优势。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食品 衣服 4 1
2010-11-12 23
2010-11-12
24
H-O定理: 定理: 定理
•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 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 丰富生产要素的产品, 丰富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 地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地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010-11-12
2010-11-12
1 2
4 3
1 2
4 2
1 2
4 2
2 1
19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绝对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优势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食品 衣服 4 1 1 2 4 3 1 2 4 2 1 2 4 2 2 1
相对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优势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本国 外国 食品 1/4 1/1 1/4 1/1 1/4 1/1 1/4 1/2 衣服 1/1 1/2 1/3 1/2 1/2 1/2 1/2 1/1
• 2. 比较成本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
• 大卫 李嘉图(David 大卫.李嘉图( 李嘉图 Ricardo ) • 著作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conomy and Taxation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
美国出口小麦,进口纺织品; 美国出口小麦,进口纺织品;使土地价格上 使劳动价格下跌; 涨,使劳动价格下跌; 英国出口纺织品,进口小麦: 英国出口纺织品,进口小麦:使土地价格下 使劳动价格上涨。 跌,使劳动价格上涨。
2010-11-12 30
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 1、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 、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 据上, 据上,H-O理论比李嘉图理论更为深入和全 理论比李嘉图理论更为深入和全 面 2、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 、 中的重要地位 严重缺陷: 严重缺陷: 1、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 中的重要作用 2、H-O理论与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 、 理论与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 2010-11-12 31 实际情况不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