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摩尔根的代表作_古代社会_张树栋
摩尔根与《古代社会》

谢谢观赏!
概览
• 《古代社会》共计四编二十六章,四个 编目分别论述“发明与发现”、“政治 观念”、“家庭观念”和“财产观念” 等史前人类文明所具有的四类特征 • 另有一篇附录回驳麦克伦南在《古代社 会研究》中的否定与批评。 • 摩尔根从《古代社会》一书中根据物质 层面上的进步水平划分为蒙昧、野蛮和 文明三个发展阶段。 • 《古代社会》的大部分内容均位于第二 编——“政治观念的发展”中。 •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多次谈到 人类文明在史前时期的相似性。
•
第三编
家族观念的发展 •其中包括血婚制、伙婚制、 偶婚制、父权制和专偶制 家族等。 •列举了大量斑驳复杂而逻 辑性很强的婚姻方式与家 族亲属制度,以及它们对 后来各种独特的家庭制度 和亲属称谓的影响。 •论述了血婚制家族产生了 马来西亚式亲属制,包括 中国自古以来同根同源的 “九族关系”也源于此,
•
第二编
政治观念的发展
这一编目是整部著作的主干内容,也是摩尔根 本人对古代社会研究的大部分成果的记述,篇章大 致分为印第安易洛魁人部落、其他原始氏族部落、 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古希腊罗马文明等几个部分 •主要论述的是各个区域之间史前时期的政治制度与 习惯 •部落中的主要政治制度“军事民主制” •氏族、部落向国家的演变中需要足够的阶级分化, 而原有氏族部落的政治格局无法适应社会的进步。
摩尔根
与
《古代社会》
427寝室:麦殷闻、霍祥辉、罗锐 华
路易斯·亨利·摩尔 (Lewis Henry Morgan)
•美国人类学家与社会学 家 •史前人类文明特别是氏 族时期政治制度与家庭习 俗研究学者 •曾出版《易洛魁联盟》、 《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婚姻 制度》与《古代社会》等 书
(1818-1881)
《世界上古中古史》参考文献目录

《世界上古中古史》参考文献目录[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77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 198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78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 1976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 1995[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97韦尔斯·H·G:《世界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山版社1992 [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文明史纲》新华出版社 1992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 1959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 1975[英]比德:《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 199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1988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4卷商务印书馆 1987[法]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 1998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 1987[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德]斯宾格勒:《西方的衰落》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63[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 1985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商务印书馆 1985[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1963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 1991[美]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1[美]穆尔G.F 《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 1981[英]丘吉尔·温斯顿:《英语国家史略》上、下册新华出版社 1985[英]J.E.尼尔:《伊丽沙白女王》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杨真:《基督教史纲》三联书店 1979[英]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下三联书店 1958[法]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 1992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 1979[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三联书店 1985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柳布林斯卡娅:《法国史纲》三联书店 1978[法]伏尔泰:《风俗论》共三册商务印书馆 1995[德]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 1976丁建弘:《德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美]希提:《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 1979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刘祖熙:《斯拉夫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美]费希尔:《中东史》商务印书馆 1979[苏]扎波罗夫:《十字军东征》三联书店 1959[苏]斯克伦尼科夫:《伊凡雷帝传》商务印书馆 1986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 1977[奥]米特罗尔·西德尔:《欧洲家庭史》华夏出版社 1978[意]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技出版社 1987[日]井上清:《日本史》三联书店 1957王立达:《日本幕府政治》商务印书馆 1962[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马克尧:《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 1985马克尧:《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马克尧:《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 1997朱寰:《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6金观涛,唐若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李平晔:《人的发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张树栋,刘广明:《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赵文洪:《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世界历史卷》兰州文学出版社 2000《世界上古中古史》必读的学术论文齐世荣:《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前景》 (《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吴于廑:《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 (《世界历史》1987年第2期)吴于廑:《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不同国家在新兴工业世界冲击下的反应》(《世界历史》1993年第1期) 刘家和:《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 (载《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施治生:《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世界历史》1997年第1期)戚国淦:《16世纪中英政治制度比较》 (《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侯建新:《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刘新成:《都铎王朝的经济立法与英国近代议会君主制的起源》(《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世界上古中古史》论著索引林志纯:《原始群问题编年提纲》,《吉林师大学报》1973年第2期。
摩尔根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摩尔根古代社会读书笔记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对古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演变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论,以下是一些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读书笔记:1. 社会发展阶段,摩尔根根据对美洲印第安人和其他古代社会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野蛮社会、部落社会和文明社会。
他认为这三个阶段是人类社会演变的必经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
2. 家族和部落制度,摩尔根对家族和部落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在野蛮社会阶段,人们生活在以家庭和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组织中,家族和部落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这对后来社会组织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社会制度的演变,摩尔根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制度也在不断演变。
他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的考察,总结出了社会制度的演变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4. 私有制的起源,摩尔根对私有制的起源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私有制的出现对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社会演变的动力,摩尔根认为,社会演变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他强调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对社会演进的影响。
总的来说,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对古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理论和观点,对后世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他的著作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演变的规律。
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 ,生于纽约州奥罗拉,卒于罗切斯特。
184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联合学院。
1844年起在罗切斯特开设律师事务所。
早年对研究印第安人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组织了大易洛魁社。
其宗旨是促进同印第安人的感情,获得有关印第安人的知识,协助他们解决自身的问题。
1846年,详细地调查了易洛魁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结构、经济和社会生活。
1851年,他发表了《易洛魁联盟》一书。
该书以联盟的组织结构为主题,全面地描述了易洛魁人的氏族社会,包括历史、语言、经济生活、社会组织、家庭婚姻、习俗和宗教。
这本书被誉为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著作。
摩尔根是对亲属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开创者。
1859~1862年,每年夏季,他都去美国中西部印第安人地区作实地调查,着重研究印第安人的亲属制度和社会结构,并广泛考察其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广泛长期的调查,他掌握了世界大多数民族近200种亲属制度的资料。
1871年他发表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
他根据亲属制度和社会组织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概述了人类家庭的发展的历史。
彻底推翻了先前的历史家们认为一夫一妻制家庭自古就有、并且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的理论。
1871年他彻底地接受了C.R.达尔文的进化论,并进一步提出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学说。
于1868年撰写了《美洲海狸及其活动》一书。
1877年,摩尔根发表了著作《古代社会》,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地提出了社会进化的理论,简述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说明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并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而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
他通过研究印第安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部落及希腊、罗马等古代民族史,揭示了氏族的本质和氏族制度存在的普遍性,证明母系制先于父系制,说明氏族制度发展的结果必然产生它本身的对立物——政治社会即国家。
以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浅析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谈摩尔根《古代

9301/2020◆呼和浩特市委党校 宝 娃以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浅析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古代社会》的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在这期间不断引起人们的讨论和思考,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批判这本书的不足,片面地宣布其观点的过时和落后,而首先应回归于摩尔根的创作时代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意义,其中的一些批判和质疑只有回归到这本书写作时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得到解答。
摩尔根的社会进化理论论述了野蛮社会进入开化社会,再走向文明社会的历程,虽然没有指明文明之后的发展道路,但是恩格斯在摩尔根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社会发展要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
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为我们认识现在的各项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思考方式。
今天的我们仍可以运用社会进化观去解释和认识民族和国家的必然消亡,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国情,以及为缩小民族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一系列民族政策。
一、《古代社会》的写作背景《古代社会》的作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学家,生于1818年,卒于1881年,这期间正是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西欧社会占据主导。
1865年随着美国南方军队的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结束,从而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西欧和美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产生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探索和进步。
笔者认为,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和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具有民族属性的文化或美国的印第安原始文化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文化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对传统和原始文化的重视。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重要著作《物种起源》,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强烈反响,以至于一时间洛阳纸贵。
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古代社会读书笔记《古代社会》自从问世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社会》以细致及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古代社会的宏大画卷,触及到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进程中的很多重大课题。
下面是店铺向各位推荐的古代社会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古代社会读书笔记篇一《古代社会》,原名《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
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进化论学派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摩尔根(1818-1881年),出生在纽约的摩尔根,青年时曾组织团体“大易洛魁社”,主要以研究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为宗旨。
在从事律师工作期间,因多次为印第安人辩护而在他们中赢得声望,并于1847年被易洛魁人的塞奈卡部鹰氏族接纳为其成员。
1879-1880年,摩尔根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族的血族及亲姻制度》(1871)、《古代社会》(1877)、《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族制度生活》(1881)等。
其中,《古代社会》最具影响力,且书中关于古代人类婚姻家庭方式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理论提供了根据。
《古代社会》全书共分四编,分别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共三章)、“政治观念的发展”(共十五章)、“家族观念的发展”(共六章)和“财产观念的发展”(共二章)。
首先可将全书内容作如下梳理:(一)“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摩尔根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且“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于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野蛮低级状态、野蛮中级状态、野蛮高级状态、开化低级状态、开化中级状态、开化高级状态和文明状态。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摩尔根古代社会是远古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明,它诞生于古代印度尼西亚,发展了许多优秀的文明,影响了几个世纪。
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包括皇室、贵族、官员和庶民。
摩尔根古代社会的文化是印尼特有的,是世界上其他文化中独特的一种文化。
摩尔根古代社会以多神教为宗教信仰,其著名的神包括提尔福斯、波尔瓦丹和比索神等。
然而,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广受佛教的影响,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宗教文化与佛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摩尔根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以宗教为基础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与仪式,其中包括节日、宗教崇拜仪式、舞蹈、音乐以及艺术。
摩尔根古代社会的技术水平较高,他们在建筑、灌溉以及农耕等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发展。
摩尔根古代社会是一个拥有很多种特色民族的多民族社会,是宗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混合体。
除此之外,摩尔根古代社会的技术水平也相当发达,他们在建筑、灌溉、农耕等领域都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
摩尔根古代社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影响了几个世纪,它的文化在整个印尼特别深远。
摩尔根古代社会呈现出独特的宗教信仰,以及多元文化的特色,它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发展,在建筑、灌溉、农耕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
此外,摩尔根古代社会在文化、社会和政治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特色,它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良多,令人敬佩。
综上所述,摩尔根古代社会无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它的社会结构复杂,在宗教文化、多元文化、技术水平以及文化、社会和政治方面都有独特的特色,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_古代社会_看摩尔根对民族学的贡献_郭玮

一、摩尔根的生平及主要民族学著作摩尔根(LewisHMorgan )(1818-1881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
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青年时代参加研究印第安人的学会———大易洛魁社。
曾多次深入印第安人住地,观察、研究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组织结构。
由于他与印第安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847年被易洛魁人的塞内卡部鹰氏族接纳为其成员。
这是印第安人对外族的好朋友的一种优待礼遇。
摩尔根还受纽约州大学的委托,替博物馆采集印第安人的资料。
1851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研究印第安人的著作《易洛魁联盟》,奠定了后来科研的基础。
为了深入研究印第安人的亲属称谓制度,摩尔根精心设计了调查表,寄给美国各地的传教士或印第安人,远及太平洋各岛屿、远东、非洲等地,委托他们代为调查各地土著居民的亲属称谓问题。
其后,摩尔根又亲自到各处做实地调查。
1862年他根据搜集来的丰富资料,出版了《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一书。
摩尔根从亲属制度中发现了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原则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扩大了思维视野,研究范围就从印第安人转向整个人类的原始社会。
他倾毕生精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调查当时仍然残存的各地土著部落,并且在印地安部落中生活数年;他还考察了许多民族古代流传下来的记载、传说;最后于1877年出版了他的巨著《古代社会》,对他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总结,为我们较为清晰地描绘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二、《古代社会》一书对民族学方法理论的贡献《古代社会》是一部以唯物史观分析、论述人类原始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巨著,在历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领域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
1.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大胆提出了理论假说。
摩尔根首先根据自己的调查材料,大胆提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经历蒙昧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从《古代社会》看摩尔根对民族学的贡献郭玮(中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44)摘要:《古代社会》是摩尔根在民族学方面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该书以唯物史观分析论述了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理论,为近代民族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