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检查1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超声检查1课件

肝脏超声检查1课件

腔静脉沟(第二 肝门)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分叉 处
总肝管
肝的结构 1、肝由许多肝小叶、一系列管道、结缔组织构成 2、管道:肝固有动脉、肝静脉、肝胆管、肝门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系统:肝管和门静脉伴行,走行在门静脉前侧
库氏(Couinaand) 分段方法
肝右静脉 肝 中 静 脉
尾叶 左内叶 左外叶下段 右后叶上段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反复 的肝细胞坏死、纤维组 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 再生过程,肝小叶改建 形成假小叶为特征,肝 脏变形、变硬。
结合病因和病变的综合分类(我国分类)
门脉性肝硬化 坏死后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 淤血性肝硬化 寄生虫性肝硬化 色素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
• 肝功能减退 • 消化系统症状
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易疲倦、体力减 退。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 痛,劳累后明显。
• 晚期 门静脉高压征
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尤以 食道静脉曲张最危险。由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 薄,很易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
肝硬化声像图表现
1、肝大小、形态 2、肝包膜 3、肝实质
4、管道结构
5、胆囊壁 6、脾 7、侧枝循环 8、腹水
肝 硬 化
肝内占位性病变
1 、肝内实性占位病变
2 、肝内囊性占位病变
• 肝内实性占位病变 肝细胞癌:分原发及转移性肝癌 血管瘤 肝细胞腺瘤 • 肝内囊性占位病变 肝囊肿、多囊肝 肝脓肿 肝包虫病
原发性肝癌
• 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恶性肿瘤。
• 好发年龄:3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 病因: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 素、寄生虫感染有关
肝左静脉
左外叶上段
右前叶上段
右前叶下段

肝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16
肝内解剖结构与肝脏分叶、分段的定位关系
结构名称
所处部位
在定位中的关系
肝右静脉
右叶间裂
肝中静脉
正中裂的后半部
肝左静脉
左叶间裂
门脉右支(前叶静脉 ) 肝右前叶内
门脉右支(后叶静脉 ) 肝右后叶内
门脉左支(横段 )
横沟
门脉左支(矢状段 ) 左叶间裂
下腔静脉窝
正中裂的后端
胆囊窝
正中裂的前半部
肝圆韧带
左叶间裂的前部
肝癌破裂出血
表--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要点
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轮廓形态 圆形结节 圆形或不规则 肿块数目 常见多发 单发或多发
不定形结节 常见单发,可多发
肿块回声
边缘和中心 呈低回声, 形成牛眼状 改变
强回声、等回声和低 回声均可出现,低回 高回声,边界清晰,内 声边缘有声晕,亦可 呈蜂窝状改变,无声晕 “牛眼状”改变
1、左肝纵向扫查
① 通过腹主动脉扫查 ② 通过下腔静脉扫查
通 过 腹 主 动 脉 扫 查
上下径:5~9CM 前后径:5~6CM
通 过 下 腔 静 脉 扫 查
2、 左 肝 横 向 扫 查
肝脏超声诊断学习交流
27
3、 右 肋 间 扫 查
肝脏超声诊断学习交流
32
4、 右 肋 缘 下 斜 向 上 扫 查
四、肝囊肿
声像图表现
1、肝实质内出现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形如圆形或椭圆形
2、囊壁光滑,边缘清晰,囊壁后方有 增强的回声效应
典型超声图像特征
囊壁
回声增强
侧壁声影
肝脏超声诊断学习交流
92

肝脏超声诊断学习PPT课件

肝脏超声诊断学习PPT课件


右叶前段下区
右后叶上段
右后叶下段
.
库氏分段方法
S2 S3 S4
S1
S8 S5 S7 S6
肝内解剖结构与肝脏分叶、分段的定位关系
结构名称
所处部位
在定位中的关系
肝右静脉
右叶间裂
肝中静脉
正中裂的后半部
肝左静脉
左叶间裂
门脉右支(前叶静脉 ) 肝右前叶内
门脉右支(后叶静脉 ) 肝右后叶内
门脉左支(横段 )
2.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炎性坏死期 ① 肝实质内不均匀增强回声 ② 边界不清
液化期 ① 肝实质内团块衍变成厚壁液性暗区 ② 暗区内少许亮点随体位旋动
液化区进一步增大
.
肝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
(一) 肝脏毛细血管瘤 1. 高回声型 2. 边缘高回声型 3. 低回声型
(二)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4. 混合型

1

2
肝 内 管 道 异 常
淋 巴 结 转 移
彩 色 多 普 勒
M
M
肝脏肿瘤
频 谱 多 普 勒
合并门静脉栓塞—高速高阻
频 谱 多 普 勒
合并动静脉瘘—高速低阻
136例肝占位性病变中经证实肝癌99例
敏感性 特异性 假阳性 假阴性 确诊率
88.33% 77.27% 27.73% 11,67% 85.37%
肝癌破裂出血
表--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要点
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轮廓形态 圆形结节 圆形或不规则 肿块数目 常见多发 单发或多发

不定形结节 常见单发,可多发
肿块回声

肝脏的超声诊断PPT参考课件

肝脏的超声诊断PPT参考课件
39
图1 图2
图3
原发性肝癌,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高回声肿块(图 1),表现像肝血管瘤 。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在动脉期 快速增强呈高回声(图2,箭头所示),门脉期呈低 回声,提示为肝癌 。
40
转移性肝癌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血供丰富,是恶性 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尤以消化道和盆腔癌肿向 肝转移为多见 。
肝脏的超声诊断
1
正常肝脏的解剖
2
前面观
3
后面观
4
肝脏内血管分布
门静脉(肝动脉与门静脉伴行)和肝静脉的肝内分布 1、2、3为肝左、中、右静脉
5
超声检查方法
6
肝脏超声检查的常用体位:平卧位及左侧卧 位
肝脏超声检查的扫查顺序:通常先从右肋缘 下扫查,而后再肋间扫查,最后剑突下扫查。 在技术方面,应先用常规灰阶超声扫查,而 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再后用脉冲多普勒检 测,必要者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
肝右肋下斜断面扫 查显示正常肝右叶 实质回声及条状无 回声的肝右静脉 (RHV) 和门静脉 右支(RPV),肝 右静脉汇入下腔静 脉
10
剑突下经腹主动脉纵切面
探头置于剑突下, 沿着腹主动脉长轴 纵切,显示肝左外 叶(LL)和其后方 无回声腹主动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显示 肝门区向肝的红 色门静脉(PV) 和门脉右支 (RPV)、花色 的肝动脉 以及蓝 色的下腔静脉 (IVC)
21
彩色多普勒彩色,显示脓肿内有彩色血流(箭头所 示),脉冲多普勒测及低阻型动脉血流(RI<0.6)
22
肝血管瘤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灰阶超声:① 高回声型:最多见,内部回声均匀,
致密,呈筛孔状。 ②低回声型:较少见,其内部以 低回声为主,周边常有高回声条状结构环绕,呈 “花瓣”状或“浮雕状改变”。③混合回声型:内 有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区等混合,呈现粗网络 状或蜂窝状结构。④无回声型:极少见,瘤体内无 网状结构等表现,但透声较肝囊肿略差。

超声检查肝脏课件

超声检查肝脏课件
鉴别诊断 1.肝血管瘤 2.肝腺瘤 3.肝脓肿 4.转移性肿瘤
超声检查肝脏
36
第二节 肝占位性病变
少见肝恶性肿瘤: 1.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肿块远端小胆管扩张。 2.肝胚胎性肉瘤(肝母细胞瘤)幼儿,儿童 3.肝血管平滑肌肉瘤,呈圆球形,包膜清晰光滑,
内部低回声,中心为小圆形无回声,无回声边缘 为类圆形高回声放射状排列,肿瘤实质血供丰富。
超声检查肝脏
37
第二节 肝占位性病变
二、转移性肝肿瘤
全身各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出现肝转移,较多来 自消化道、乳腺、肺等。
声像图各异 :
胃癌:可为低回声,也可为囊实混合性肿瘤
结肠癌:可为高回声,也可为强回声后伴声影, 后者有特异性
乳癌:单个或多个结节,呈牛眼征或声晕征
超声检查肝脏
38
二、转移性肝癌(胃癌)
超声检查肝脏
15
右肋间肝脏右叶切面
超声检查肝脏
16
④经腹主动脉矢状切面:
超声检查肝脏
17
第一部分 肝脏正常结构及检查方 法
2.横切面
①高位横切面 ②第一肝门横切面 ③经胰腺水平肾门横切面 ④低位横切面
超声检查肝脏
18
第一节 肝脏正常结构及检查方法
右肋缘下斜切面: 指向肝门:显示门脉及其右肝内分支:(右前支、 右后支) 门脉左支分为横部、矢状部、囊部(工字结构)。 左内侧支、左外侧支(左外上支、左外下支) 肝静脉:三支肝静脉从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
超声检查肝脏
39
二、转移性肝癌(乳腺癌)
超声检查肝脏
40
第二节 肝占位性病变
三、肝血管瘤:
二维超声: 外形:规则或不规则。好发于肝静脉分支边缘及
肝脏边缘近包膜处。 边缘:边缘回声一般高,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 内部回声:高回声(80%)、低回声、混合回声,

肝脏超声ppt课件

肝脏超声ppt课件

肝脏超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癌治疗监测
对于肝癌患者,超声可以实 时监测肿瘤的大小、位置及 血流情况,为手术切除、介 入治疗等提供依据。
肝硬化治疗评估
对于肝硬化患者,超声可以 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及门静 脉高压状态,为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参考。
胆道疾病治疗监测
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 疾病,超声可以监测胆囊的 排空功能及结石的位置,为 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肝脏实质回声
超声可以检测肝脏实质的回声强度、均匀度及肝实质的细 微结构,对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 值。
血管血流
超声可以检测肝脏血管的血流状态,如门静脉、肝静脉、 肝动脉的血流方向、流速等,有助于判断肝脏功能及血流 动力学状态。
胆道系统
超声可以观察胆囊、胆管的结构及功能状态,对胆囊炎、 胆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ERA
肝脏超声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肝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 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 态。
原理
肝脏超声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计算 机处理形成图像,用于诊断肝脏 疾病。
肝脏超声的应用范围
肝脏形态学检查
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 、包膜等,判断是否存在肝脏
图像记录
对异常部位进行详细记录,并 保存图像。
正常肝脏超声图像
01
02
03
04
肝脏轮廓清晰,边缘平 滑。
肝实质回声均匀,呈细 小点状回声。
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清 晰,无扩张。
胆囊和胆道显示正常。
异常肝脏超声图像
01
02
03
04
肝脏形态异常

肝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1
肝脏的解剖(膈面)
2
肝脏的解剖(脏面)
3
五叶八段
4
扫查方法
5
常规扫查切面
6
常规扫查切面
7
正常肝脏声像图表现
(一)形态与轮廓 肝包膜整齐、光滑,呈线样回声,边缘 锐利。
(二)肝实质回声 肝实质呈密集细小分布均匀,回声强度 呈中等水平的点状回声。
8
(三)肝内管道结构
1.门静脉 门静脉的各级分支管壁回声较强、较厚,管腔为无回声带,走行呈自然树枝 状分 布,符合解剖规律。左支呈特有的“工”字形结构。管径自肝门至肝段逐 级变细。
4.伴随征象:(1)肝脏局部肿大,畸形。(2)膈肌 活动受限。(3)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33
34
脓肿恢复期
脓肿暗区缩小或不清析,或仅有残存光
团,边界清楚,继发征象消失。
35
三、肝血管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0.35-2%, 病理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
肝脏毛细血管瘤 :在肝内出现园形或椭 圆形高回声,边界清晰,边缘不整齐,呈 花边状,内呈筛孔状。常较小,直径一般 在1 --3cm,彩色多普勒探测由于血流速度 甚低,大多数病变均难以显示血流。
19
6.腹水 7.胆囊壁水肿增厚,呈“双边影” 8.彩色多普勒表现 (1)肝静脉早期表现正常,中晚期显示为肝静脉
扭曲、狭窄 (2)门脉:中晚期门脉血流受阻,主干增宽,血 流速减慢。 (3)脾静脉:内径增宽,血流加速。 (4)侧支循环形成
20
1.肝体积缩小 2.实质回声增粗 3.表面不平滑 4.脾大,腹水
9
门静脉左右分支
10

肝脏超声检查 PPT

肝脏超声检查 PPT
肝脏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肝脏)
检查准备和条件要求:
– 空腹:禁食、禁水、排大便, – 胃肠内无钡剂积存 – 充盈膀胱:检查盆腔
体位:
– 平仰卧位 – 各种侧卧位 – 俯卧位 – 坐位和站立位
检查范围:大于肝脏显示范围
主要区域:剑下、肋弓下、肋间
检查顺序自左外侧叶最外侧开始,以纵、 横、肋弓下和肋间顺序连续扫查
PV和肝脏分段
98-1
淤血肝
liver
淤血肝
肝脏
右肝前后枝门静脉
肝脏解剖
肝の区域模型
区域の境界面に太い肝静脈があり、
心に向けて分布する。
門脈は区域の中
下腔静脉 右肝静脉
中肝静脉 左肝静脉
S2
S7
S8
S1
S4
S6
S5
S3
矢状部
门静脉
淤血肝
位置(转位)
肋间扫查
肋弓下扫查
剑下横断
上腹部纵断(肝脏上下径断面) 上腹部斜断(肝脏横径断面) 右侧肋间斜断(肝脏右叶断面) 右上腹部斜纵断(肝脏右叶断面)
滑行扫查
– 探头垂直腹壁 – 匀速推移
扇形扫查
– 以皮肤为轴心 – 匀速摆动探头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肝脏重点观察内容
脏器位置 形态和大小(径线测量) 表面平滑程度 边缘 实质回声水平、均匀程度 肝内和肝门静脉、门静脉血管和肝内胆管 肝圆韧带走行 确认肝脏分叶和分段 周围邻界器官
肝脏超声检查技巧
滑行扫查
– 探头垂直腹壁 – 匀速推移
腹式呼吸和肝脏运动的应用
– 一动一静 – 动静互换 – 肋间扫查
肝脏左叶(正中纵断面) 剑下腹正中线纵切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