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光单元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光》复习资料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日光灯、太阳、手电、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2.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
一天中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古代的人们曾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来计时。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短。
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长。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2.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领弱,(反光)能力强。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
太阳能热水器(方便、快捷、卫生、省力、省能源)。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6.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或环保)、(节能或绿色)和(安全)的能源,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考前必备知识点精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考前必备知识点精选一、有关光的思考1.像太阳、蜡烛、萤火虫等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光源。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在没有光线进入的房间,假如房间中有一个红苹果,无论在房间中待多久,我们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4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比如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2.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小孔把光射进去,光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移动中间的卡纸,光斑消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听到幕后的人说话但是看不见说话的人,是因为光只能沿着直线传播屏后的光不能转弯射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不见幕后的人。
三、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不会一直传播下去,光会遇到阻碍。
2光能通过玻璃,看清杯子上的图案;部分光通过纸看不清杯子上的图案;光不能通过书,看不到杯子。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有烟雾阻碍了部分光的通过,所以可以看到烟雾中有一条清晰的光柱。
4.光不能穿过所有物体。
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穿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穿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穿过去。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看不见太阳,这就形成了日食。
6.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四、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传播的方向偏离了。
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
五年级第二单元《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知识点1.像电灯一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物发光的代表是萤火,自然发光:太阳,闪电,星星,人造光源:蜡烛,灯泡,激光,篝火。
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2.形成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方向与光源的位置相反,总在背光一面。
3.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以及遮挡物的距离改变而改变)一. 影子的长短与光照射的位置、角度有关。
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
二.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三.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不同侧面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7.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8.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有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约8分钟。
9.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背光面,形成了一个黑暗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大部分的物体都有反射光的能力,只是不同物体发射光的能力不一样。
12.平行光线射到玻璃上后,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全部都进入我们的眼睛。
如光滑的镜面,墙面。
平行光线射到石头上后,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只有一部分进入我们的眼睛。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知识清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知识清单第1课时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必源。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又如打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发光鱼、萤火虫等,3.月亮不是光源,人们能看到它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生活中还有一此物体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发亮的。
如行星、镜子等。
4.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5.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正在发光成正在反射其他光源的光到我们的眼晴里,才能使我们看到它。
6.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无论过多久,都不能看到红苹果,是因为红苹果上没有光发出。
7.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声音可以透过幕布进行传播;而光沿直线传播,穿透不了厚实的幕布。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3.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4.生活中光直线传播的例子:手影游戏、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日食月食等现象的产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第3课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2.光能穿过纸,但看不清纸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纸这样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
3.光不能穿过书和厚纸板,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像书、厚纸板这样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
4.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会受到阻碍。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恰好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形成日食现象。
6.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时,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形成月食现象。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总结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六三制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
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
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9.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
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答:用两块平面镜。
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平面镜:穿衣镜、舞蹈房平面镜、潜望镜等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凹面镜(聚光,可成倒立的像):太阳灶、额镜等14.潜望镜是潜水艇的“眼睛”。
15.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16.哪些地方用到潜望镜?答:地下掩蔽工事中的潜望镜、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地下管道潜望镜、伸缩潜望镜、潜望镜式相机、潜望镜式猫眼等。
17.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反光的性质(光的反射原理)。
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光》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关于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子: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燃烧的蜡烛、通电的电灯等,月亮不是光源。
2.太阳是重要的光源。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为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光的传播特点1.光在同种介质中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应用:手影戏、皮影戏、日晷计时、排队看后脑勺、射击三点一线……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的物体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光→透明的物体:通过光→半透明的物体:部分通过光→不透明的物体:不通过3.光在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会被挡住,在物体后方就会留下影子。
4.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会部分或全部遮住太阳光,此时可以观察到日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可以观测到月食。
日食月食(三)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称为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路线不发生变化,不发生折射。
应用: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折”了、池塘看上去比较浅、鱼翔浅底、彩虹、三棱镜、湖里的鱼看起来变大了……2.三棱镜结构特点:由透明材料做成、截面呈三角形3.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出现7种不同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4.白光(太阳光)是复合光,光的三基色:绿、红、蓝。
5.制作彩色轮时,圆盘上的三个扇形的大小要相同,快速转动彩色轮,观察到盘面变成白色。
(四)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应用: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照明灯装灯罩、墙壁涂成白色、后视镜、照镜子、牙医的额镜、路口转角镜、灯光下看书、潜望镜……2.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
3.与镜面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是光在物体表面反射情况不同,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二单元-光)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打开的手电筒等。
2.影子产生的条件:光,屏,遮挡物。
3.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1.首先是要在发光的前提下 2.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4.影子总是在背光一侧,与光源方向相反;光源的照射角度大时,影子短,光源的照射角度小时,影子长;遮挡物与光源越近,影子越大;越远,影子越小。
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照得的影子形状也不同。
我们把这种方法获得的影子叫投影。
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5.不同时间物体影子的方向不同。
一天中,正午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并且与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反。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北方,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6.影子会变化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太阳光照射的角度是不同的。
一天中影子的规律是长→短→长,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短变长。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不同时间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长短、大小不同。
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
会举例:汽车大灯发出的光、舞台灯、窗帘缝里漏进的阳光等。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会举例:万花筒、潜望镜、汽车的反光镜、医生的额镜等。
9.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结合在一起。
)10.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
11.光强度越大,温度越高,光强度越小,温度越低。
12. 凹面镜和凸透镜也有会聚光线,获得强光和高温的作用。
13.物体表面反光强,吸热本领就小;物体表面反光弱,吸热本领就大。
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
在黑色、黑色蜡光纸、红色、白纸中,黑色升温最快,白色升温最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前两单元复习资料整理(1)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光1.1.有关光的思考1.我们生活在一个光的世界里,白天,太阳是光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他的温暖;到了夜晚,灯光、火光都是光的来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3.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的标志就看这个物体自身是否能发光。
5.是光源的物体有太阳光、打开的手电筒灯光、发光的萤火虫、点燃的烛光、火光等等。
6.不是光源的物体有:月光、镜子等。
(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光的不是光源)7.实验一:红苹果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8.人眼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感知周围世界的。
9.虽然我们人眼在完全黑暗的世界中不能看到物体,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夜视仪来实现黑暗中看见物体的愿望。
10.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
11.光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0万千米每秒。
案例-1运动会上,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是因为烟和枪声同时出现,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1.2.光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能够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实验一:光的传播实验(孩子们通过一次性杯子开孔代替实验)实验结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研讨问题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是怎样解释这个现象的?(见右图)问题2:你能够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了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固体进行传播,所以我们听到屏幕后面说话人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
羊坊店中心小学武淑红一、科学概念和探究活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单元测试卷
一、 把你知道的有关“光”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碰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二、我会选择。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
1、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 应当是( B )
2、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
当水面上升时,看到 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 B )
3、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它的传播路线( A )。
A B C
D
A、通过反射可以改变
B、无法改变
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A.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 B.从鱼缸侧面看鱼,发现鱼会变大C.放满水的泳池底部看起来很浅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5、手电筒的光在小木块的左侧,影子在小木块的(C)
A、左侧
B、后侧
C、右侧
6、阳光下,测得铅笔的长度为5厘米,过了一会,铅笔的影子变短了,这样的
现象发生在(中午)
7、夏天,我们应该穿的衣服,因为他的吸热能力(A)。
A、浅色弱
B、深色强
C、深色弱
8、潜望镜的镜片最少要是(A)。
A、2片
B、3片
C、4片
9、光强时瞳孔(C),光弱时瞳孔()。
A、不变放大
B、放大缩小
C、缩小放大
10、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的是(C)。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面镜、凸面镜
C、凸透镜、凹面镜
11、吸热能力最强的是(B)
A、白色、与地面垂直
B、黑色、与太阳光垂直
C、红色、与地面垂直
D、黑色,与地面平行
12、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管,内层是黑色塑料管,外层是玻璃管,这样(C)
A、吸热快,温度高,热量散失快
B、吸热慢,温度低,热量散失快
C、吸热快,温度高,热量散失慢
D、吸热慢,温度低,热量散失慢
13、太阳能热水器是将电能转化为(A)的。
A、热能
B、光能
三、连线题:
1、把下列民谚俗语和其中的科学原理连接起来。
瞎子点灯白费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平面镜成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光的反射
2、奥运会生活火种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的原理取得的。
平面镜
凹透镜
凸透镜
3、“小猫”的瞳孔
强光下的
弱光下的
四、看图做题
1、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呢?请你画出这棵树在不同时间的影子。
五、画图
(1)画出手电筒在不同位置照射下木块的影子
(2)不改变手电筒和书本的位置,想办法让光线照射到阴影里的小球
(3)画出下图的光的线路图
(4)画出下图的小树的影子的位置和长度
六、实验与研究:制定一份实验计划。
七、材料分析题
观察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题
1、画出折线图:
2
45
40 35 30 温度(°C )
25 20
2、请根据表格,预测十分钟时,各温度计的读数,填在表格中
3、上表的数据,证明了一个什么结论
答:黑色无光纸吸热能力最强
八、解释分析题
1、请你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照明灯上要装灯罩呢?答:灯罩可以帮助光反射,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
2、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
答: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全反射,色散,衍射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影子是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
答:自己画图。